第280章 深究抽象畫,逆推古甲文
從讀書開始肝成仙武聖人 作者:七天九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入微觀察,線條畫映入識海,群書湖泊有湖水蕩漾,接著山經湖泊也有湖水蕩漾。
某一瞬間。
楚銘雙目霍然凝光。
筆墨勾連間,讓粗細線條撇捺出象形之意。
象形......古甲文......
原來如此。
線條畫看似是畫,實則卻是以顏色為掩飾,勾勒出象形圖案,或者說是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不是古甲文字,而是近似。
象形字....圖案....畫......
三者本就是展示、傳達信息之用,本質上沒有區別。
而古甲文,是文字,也是信息的載體。
跳出線條畫本身,以遐想構設去揣摩,便能明白,線條畫中藏著的文字。
一百三十三字,類古甲文字。
這種文字是唐白演變自創,還是本就存在,楚銘不知。
但藏在線條中的一百三十三字,他已經全部推演出來。
“別被人比下去。”
唐白坐回堂上,伏案繼續自己的推演工作。
前排兩人一聽此話,束起袖子,低頭垂案。
剛開始,兩人神色痛苦,看起來頗為抵觸。
但隨著推演進行,兩人逐漸進入狀態,那是種全神貫注、奮筆疾書的狀態。
唐白抬眸看了眼二人,眼中閃過滿意。
兩人不僅在研究文獻、奇物和繪畫上有天賦,心性亦是絕佳。
線條畫初看無跡可尋,讓人捉摸不透,但兩人若是沉下心研究,還是能研究些東西出來的。
再看那白衣少年,唐白那早已花白的眉頭有些凝蹙。
隻見楚銘坐在案桌前,雙手搭在上麵,似是在沉思,又像是在走神。
唐白輕輕搖頭。
想要從線條畫中推演出文字,僅靠思索是不行,需在紙上,以筆墨尋找其中奧妙。
若是沉思就能推演遐想,他身前的案桌下,就不會是一摞摞廢紙了。
這般看來,這位有著西榮郡百年第一才子,頗受蕭訶、沈昱推舉的古甲文天才,也僅限於一郡之地。
放眼大溱十三郡,還有差距。
唐白看了幾眼,又重新低頭垂案,隻待一個時辰結束。
時限過半,本該幽靜的文林苑外,忽有腳步聲傳來,不止一人。
唐白側目看向堂苑外,接著便起身走出去。
“左丞相。”先有太子侍前尉盧既行禮。
“丞相大人今日怎麽有時間來文林苑?”唐白緊跟著響起。
左丞相?
左淵?
楚銘早已感知到有兩人到來,卻不知來人即是讒言師尊的左淵左丞相。
“恰好今日路過文林苑,便想著來找唐大人匯報下之前那部古文獻的研究進展。”
隨後便是一道蒼老但沉穩的聲音。
“左丞相言重了,匯報...不敢當啊。”
“聖上欽點,唐大人主持文林苑古文獻、古物研究,為主官,我為輔,自是要來匯報。”
“......”
“咦,我看堂內,怎麽多出一人?”左淵故作驚疑。
他來此,並非是恰巧路過。
“太子殿下推薦入苑的良才。”唐白笑著說道。
“入苑良才?”左淵又故作欣喜道:“唐大人,這次可不能跟我搶了,你有齊晨,裴依,我就陸錫這小子一人。”
齊晨、裴依即是坐在堂中前排的錦衣玉冠男女,陸錫則是跟著左淵一同來的青年。
楚銘聞言,心中微動,抬眸看向前排。
二人名字,他是第二次聽到,第一次是紅纓跟他說唐白膝下有三名參加金榜百識大比的弟子。
這般看來,前排二人就是他其中二人了。
唯有那疑似唐白私子,領悟自己畫道的唐哲並不在此。
接著,他又控製【劍葫靈識】鎖定堂外名為陸錫的青年男子。
同樣的相貌堂堂,氣質不凡。
查探此人,是因為其姓陸。
吉平布莊的金屬盒中,藏有崔業與河運總司以及中書令勾結的書信和賬簿證據。
河運總司是唐旋,那中書令則姓陸,名陸仕中。
他隻把唐旋的罪證公開而留下陸仕中的,是因為陸仕中屬丞相左淵一派。
這個名為陸錫的青年,應該就是中書令陸仕中陸家人。
堂外。
“左丞相與我這個閑老頭子不同,要的人是能幫丞相排憂解難的,可不僅是在古文獻、古物研究上有天賦的人,堂中那小子來自西榮郡,叫楚銘,之前接觸過古甲文。”
“西榮郡楚銘?”左淵目露思索,接著像是想起什麽,“我好像聽過,是不是有著西榮郡百年來第一才子之稱的楚銘,蕭訶蕭郡守頗為推薦的那個少年?”
“左丞相倒是消息靈通。”
“嗬嗬,這等人才,我怎會不留意。”左淵側眸看向堂內,“看樣子,唐大人要考驗楚銘一番?”
“嗯,”唐白點頭,“雖然蕭訶與沈昱都推薦楚銘,但天賦到底如何,還是要檢驗一二的,天賦夠不夠,自有結果來證。”
“說的沒錯,文林苑中的古文獻、古物都頗為重要,入苑之人自是要多考驗考驗。不知唐大人的考驗是什麽?”左淵笑著說道。
“一幅線條畫,一百三十三個象形字,時限一個時辰,解讀出二十字我就算他過關。”
唐白說這句話的時候故意壓低聲音,顯是不想讓堂內三人聽到。
聲音確實很小,齊晨和裴依應該聽不到,但楚銘卻聽到了。
線條畫,象形字,二十字即可過關嗎?
堂外兩人繼續攀談。
“哦?我看齊晨、裴依坐於堂中,是也在解讀?”左淵問道。
唐白點頭。
“既如此,陸錫,你也去試試,讓唐大人看看你最近有沒有懈怠。”左淵看向旁邊青年。
“是。”
陸錫拱手,隨後便麵無表情的走入堂中,坐在前排一角。
齊晨、裴依抬頭看去,眼裏皆有異色閃過,那是種看不慣卻又忌憚的神色。
唐白頓了下,沒說什麽,給了陸錫兩頁考驗用的紙,隨後便又出了堂,跟左淵交談起來。
“左丞相,陸錫天賦絕佳,猶在齊晨和裴依之上,但一個時辰已經過半,那個線條畫,說實話,挺繁雜的。”
“唐大人是想說,陸錫解讀不到二十字?”
唐白笑而不語。
陸錫在古籍研究上的造詣確實在齊晨和裴依之上,但其性子偏傲,又有野心,不甘困於文林苑這種清閑地方,他心中實然不喜。
左淵皮笑肉不笑:“既然唐大人覺得這次考驗對陸錫不公......”
“這樣吧,聖上今日早朝跟我說,要多關注下文林苑的文獻研究,我便也出個考驗,檢驗下陸錫、齊晨、裴依,順便考驗考驗楚...銘。”
左淵故意頓了下,裝出對楚銘名字不熟悉的樣子。
“不知唐大人覺得如何?”
“左大人貴為丞相,願出題考驗,難得一見,自然甚好。”
唐白心中疑惑這位左丞相今日為何有閑工夫耗在文林苑,卻也沒多說什麽。
“左丞相準備設什麽考驗?”
“先等唐大人的考驗結束。”
“......”
半個時辰過得很快,齊晨、裴依二人在經過痛苦的推演聯想後,終是找到些規律,筆下已有繁字出現。
後來的陸錫能力確實出眾,落座僅半刻鍾,便像是找到藏在線條中的象形字,然後開始書寫。
再看楚銘這邊,在陸錫推演出數個字後,才開始提筆,然後在紙上寫著什麽。
透過窗戶看去,寫的並非解讀的繁字,而是各式線條的組合,看起來就像是到現在才摸到了點眉頭,嚐試解讀一般。
唐白輕輕搖了搖頭:“依我看,左丞相的考驗,怕是隻能檢驗陸錫、齊晨、裴依三人了,那楚銘,估計過不了我這一道考驗。”
左淵朝著堂內看去,笑著說道:“唐大人,還有一刻鍾,楚銘紙上那些邊旁部首拆解的挺不錯,說不定能解讀出幾個。”
“左丞相莫要說笑了,幾個都解讀不出來,根本入不了這皇城,更別說踏入這文林苑了。”
“......”
兩人在外談論的聲音沒有刻意避諱,堂內四人都能聽到。
陸錫麵色依舊冷傲,筆墨不頓,解讀的繁字越來越多。
齊晨和裴依在最後一刻鍾時,已然很難再下筆,不是寫不動,而是解讀不出來了。
一百三十三象形字,兩人把能解的、聯想到的都寫下來了,剩下的都是難度比較大的。
到這時,裴依偷偷瞥向角落的陸錫,然後對齊晨投去一個眼神,同時比劃著手勢,意思大概是‘二十五’。
二十五,即是後來的陸錫已經寫出的象形字。
兩人再看自己的紙頁,一人二十三,一人二十二。
字數比不過不說,別人時間還隻用了一半......
兩人臉色變化之際,又埋下頭,重新推演解讀起來。
最後一刻鍾,怎麽也要再解讀出兩三字來!
陸錫自是能感受到裴依偷瞄的目光,他甚至故意撇開胳膊,好讓裴依能清晰看到紙上文字數量。
古文獻、古物的研究頗有意義不假,但若是把時間浪費在這毫無用處文林苑,以他才識,等同於自毀前途。
他完全可以身在重要官職上,分出些許時間去研究解讀古文獻、古物。
是故,他需證明,不用待在文林苑,隻用部分心神,也能比專心研究古文獻、古物的齊晨和裴依強。
這般下來,有兩個自詡的天才做墊腳石,前途很難不坦蕩。
至於後排叫什麽楚銘的,他從始至終未放在眼裏,小縣城商賈庶子,又能有多大能耐。
哪怕拚盡全力進了這文林苑,也不過是多塊墊腳石而已。
如此想著,他筆下又有三字出現,解讀文字達到二十八之數。
隨後,他便放下筆墨,端坐沉思,似是在等時辰結束。
後麵的文字藏的太深,推演解讀過於耗費心神,隻是一場無謂的考驗,二十八字,比下齊晨、裴依,足矣。
筆杆與桌麵輕碰,放筆聲音不大,卻是清晰落在齊晨和裴依耳中。
兩人不自覺握緊筆杆,又急又燥,都被那輕輕的‘啪’聲給打亂,再想解讀,哪還有思路。
“二十八...二十三...二十二......”
通過【劍葫靈識】,楚銘將三人紙上情況看的一清楚二,同樣也捕捉到了三人神態上的變化。
他垂下眸子,將那張胡亂寫的紙頁放到一邊,然後拿出張空白薄紙,筆走字現。
一字...二字...三字......
堂外。
“唐大人,前些日子送來的古籍《山海大荒通經·海經》殘卷,研究的如何了?”左淵忽的壓低聲音。
“海經上的古甲文字頗為繁雜,借助此前的古甲文體係,目前已解讀出十頁內容左右。”
“十頁......唐大人是否需要我請奏聖上增派些人手?此事,太子殿下很重視,聖上昨日亦有問到。”
左淵顯然是認為這麽多天過去,才解讀十頁太少。
唐白麵色微變。
《山海大荒通經·海經》殘卷送到文林苑的時候,隻是說很重要,優先解讀,可沒說很急。
正常來說,這種古籍,急也是沒用的。
他不明白太子和聖上為何才過去短短時日,便突然問起這事。
難道說,左淵這位丞相今日來此,是為《山海大荒通經·海經》殘卷解讀之事而來?
堂內。
《山海大荒通經·海經》殘卷?
楚銘心中微動。
“唐大人,不若我明日啟奏聖上,再安排幾位在文字上有些造詣的同僚?”左淵繼續說道。
“......”唐白略有沉吟,“既然太子殿下著急,那海經殘卷之事,不如單獨組織人手去解讀。”
聽得出,唐白不想有太多抱有異心的人進入到文林苑。
“這般也好,明日我便啟奏聖上,但唐大人可得主導此事。”左淵笑著說道。
唐白微微點頭。
重組人手,意味著他以後就不能如現在這樣瀟灑的居於文林苑了。
左淵見狀,沒再多說,而是隨意的瞥向堂內。
“唐大人你看,楚銘開始寫了?前麵幾字解讀的好像不差。”
“哦?”唐白有些驚訝,跟著投去目光,“還剩半炷香不到,才寫出九字...十字...十一......”
言語間,他看到白衣少年筆下的字一個接一個出來,就好像早已推演出來,刻在腦子中,此時隻是才寫出來而已。
前半個時辰空想,後拚畫線條,這樣也能解讀出十五字來?
唐白目光不動,臉上訝色隨著那紙上的文字增加而變多。
楚銘執筆勾墨,字數還在增多。
到二十字之時,唐白略顯驚訝的神色中又多出驚喜。
從線條畫中推演出二十字,文林苑真就多出一良才。
“二十二字了,”唐白看似平靜說道:“也不知正確幾何?”
左淵在見到此幕時,眼底深處有難以察覺的異色掠過,表麵卻也平靜:“太子推薦的果然是良才。”
楚銘在寫到二十三字時,執筆的手頓了下,似是在思考。
時間僅剩最後一點。
“看來,二十三字是極限了,若全部正確,此子天賦不輸於齊晨和裴依。”
唐白目露欣賞。
左淵應聲點頭。
“二十三字?”
楚銘垂著眼瞼,看向紙頁下方幾字,眸光微微閃動。
未遮擋的有二十三字,而手臂遮擋部分,則另有七字,總共三十字。
左淵,當朝丞相,真是恰巧來此?
來此又是為何?
他來文林苑是為山經之外的內容,亦要從這位左丞相身上探查到些什麽。
“時間到了。”
唐白先一步走進堂內。
齊晨和裴依不甘停筆,陸錫早就停筆,楚銘則緩慢放下筆杆。
唐白先是看向齊晨和裴依的繁字。
“齊晨二十三字,裴依二十二字。”
兩人紙頁上各有二十五字,但實際上最後幾字都是心態受影響下亂寫的,自是不對。
左淵左丞相則看向陸錫的解讀。
“陸錫共二十八字,不知正確幾何,唐大人給看看。”
唐白接過答紙掃視,點頭說道:“二十八字,全對。”
‘二十八全對’如重錘般撞在齊晨和裴依胸口,兩人頓時就感覺呼吸堵的不行。
一半時間,解讀字數卻比他們多,足以說明陸錫能力在二人之上。
可誰願意承認自己比他人差?
唐白沒太多表情,隨之便走向後排,看向楚銘的解讀。
正眼掃去,先有二十三字映入眼底,字字不差,形態工整俊秀,可見筆力不弱。
再往下看,竟是又看到七字。
唐白愣了下,緊接著臉上便湧出更多驚喜。
三十字,竟無一錯誤。
“楚銘,三十字。”唐白拿起紙頁又看了一遍,這才出聲宣布。
才三十......
多少?
齊晨和裴依本有不屑,可‘三十’在腦中如雷霆般閃過,接著便麵容僵硬,不知何謂。
陸錫眉頭微皺,眼角有戾色掠過,不過掩飾的很好。
至於左淵這位丞相,常人很難發現其微妙的情緒變化。
若不是有【劍葫靈識】觀察,楚銘都沒看出那藏在眼底的怒意,他想起沈昱對左淵的評價——老狐狸。
“良才,唐大人,真正的良才,天賦猶在陸錫之上啊。”左淵欣賞的看向楚銘。
在陸錫之上?
陸錫僅用半個時辰便解讀出二十八字,若同為一個時辰,解讀字數絕對超出三十字。
何來天賦在陸錫之上?
唐白轉過身,笑著說道:“這次考驗,對陸錫不公,左丞相不是也要設置個考驗?”
“一時心喜,倒是忘了。”左淵走到堂上,執筆寫著什麽。
不到片刻,便在四頁之上寫下相同的十組詩詞,十組繁字詩詞。
“唐大人,我的考驗倒也簡單,這裏有十組繁字詩詞,每組為一個整體,由繁文推演出象形文詩詞,便是我的考驗。”
“楚銘既然研究過古甲文,那便反推成古甲文,陸錫,齊晨,裴依,你們研究古文獻時間不短,掌握多種象形文,不能少於兩種。”
陸錫點頭,齊晨,裴依心中有苦,表麵上還要做出不甘落後的模樣。
“咦?”唐白眉頭微皺,此法是古文獻研究一種逆推之法,他交過齊晨、裴依,陸錫自是也會。
是故,他覺得對楚銘略有不公。
不過,楚銘隻需逆推出古甲文一種,而陸錫三人要兩種,倒也算平衡。
“左丞相此法挺有意思,這樣,我也加十組。”
多加十組,便是增大對象形字詞匯量的儲備,難度跟著提升。
難度越大,其中的那絲不公平也就越小。
這般說著,唐白看向白衣少年:“楚銘,這位是左丞相。”
“見過左丞相。”楚銘略微拱手作揖。
“嗬嗬,楚銘,我知道你,蕭訶蕭郡守曾多次推舉你,說你在古甲文上頗有天賦。”
“謝丞相。”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言語間滴水不漏,聽不出半點有用信息。
唐百這時已經走到堂上,提筆在四張紙上再添十組繁文詩詞。
這般,便有二十組繁文詩詞。
“左丞相認為,反推出幾組算合格?”
“還是一個時辰,我本想設三組為合格線,唐大人加了十組,那便設六組為合格線,唐大人覺得如何?”左淵笑著說道。
“自然可以。”唐白看向堂下四人,“聽到了吧,六組即為合格。”
“開始吧。”
題紙分下,楚銘四人重新落座。
陸錫不緊不慢提筆,蘸墨之後,落筆的速度卻是飛快。
齊晨和裴依稍慢,但也差不了多少。
六組是合格線,可沒誰想擦著合格線。
先前考驗已經被一個小縣城的商賈之子比下,三人自是不想再重蹈覆轍。
以繁文詩詞反推象形文,他們曾在幾種文獻上用過,倒也熟悉。
再看紙上二十組詩詞,有幾組是齊晨、裴依這些時日正在推演的部分。
是故,兩人信心大增。
看似是六組合格,實則卻是幾人之間的比試。
楚銘則還是如先前那般,又是垂下眸子沉思起來。
相比唐白設下的線條畫考驗,這次的逆推之法,反倒顯得簡單許多。
他沒看過山經之外的部分,不代表他的古甲文文字體係還僅局限於山經上。
不過,從齊晨、裴依的表情變化來看,幾人信心很大,逆推的速度也不慢,看起來很熟悉。
所以,老狐狸是想用這種方式把自己拒在文林苑之外?
文林苑中有《山海大荒通經·海經》,他必須要進。
不論這個老狐狸是受龍椅上那位之意讒言師尊,還是今日刻意阻礙,楚銘都已記下。
考驗隨時間推移,很快過去大半。
左淵與唐白立於高堂,掃視下方。
陸錫依舊展現過人能力,兩頁紙上各有十行象形文字詞句,其中一頁還是古甲文字。
左淵神色不動。
唐白有些意外,心中對陸錫更為不喜。
他知陸錫掌握的象形文有五種之多,古甲文在其掌握的五種文字中,排不到前列。
此時卻用一種不熟練的象形字作答,意欲為何?
顯然是不服於先前的線條考驗被楚銘比下去,用楚銘唯一擅長的古甲文擊敗,欲敗人誅心。
攀比自傲,顯得狹隘,不具大家胸襟。
再看齊晨和裴依二人,兩頁紙上各有八行,第九行也在書寫。
某一瞬間。
楚銘雙目霍然凝光。
筆墨勾連間,讓粗細線條撇捺出象形之意。
象形......古甲文......
原來如此。
線條畫看似是畫,實則卻是以顏色為掩飾,勾勒出象形圖案,或者說是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不是古甲文字,而是近似。
象形字....圖案....畫......
三者本就是展示、傳達信息之用,本質上沒有區別。
而古甲文,是文字,也是信息的載體。
跳出線條畫本身,以遐想構設去揣摩,便能明白,線條畫中藏著的文字。
一百三十三字,類古甲文字。
這種文字是唐白演變自創,還是本就存在,楚銘不知。
但藏在線條中的一百三十三字,他已經全部推演出來。
“別被人比下去。”
唐白坐回堂上,伏案繼續自己的推演工作。
前排兩人一聽此話,束起袖子,低頭垂案。
剛開始,兩人神色痛苦,看起來頗為抵觸。
但隨著推演進行,兩人逐漸進入狀態,那是種全神貫注、奮筆疾書的狀態。
唐白抬眸看了眼二人,眼中閃過滿意。
兩人不僅在研究文獻、奇物和繪畫上有天賦,心性亦是絕佳。
線條畫初看無跡可尋,讓人捉摸不透,但兩人若是沉下心研究,還是能研究些東西出來的。
再看那白衣少年,唐白那早已花白的眉頭有些凝蹙。
隻見楚銘坐在案桌前,雙手搭在上麵,似是在沉思,又像是在走神。
唐白輕輕搖頭。
想要從線條畫中推演出文字,僅靠思索是不行,需在紙上,以筆墨尋找其中奧妙。
若是沉思就能推演遐想,他身前的案桌下,就不會是一摞摞廢紙了。
這般看來,這位有著西榮郡百年第一才子,頗受蕭訶、沈昱推舉的古甲文天才,也僅限於一郡之地。
放眼大溱十三郡,還有差距。
唐白看了幾眼,又重新低頭垂案,隻待一個時辰結束。
時限過半,本該幽靜的文林苑外,忽有腳步聲傳來,不止一人。
唐白側目看向堂苑外,接著便起身走出去。
“左丞相。”先有太子侍前尉盧既行禮。
“丞相大人今日怎麽有時間來文林苑?”唐白緊跟著響起。
左丞相?
左淵?
楚銘早已感知到有兩人到來,卻不知來人即是讒言師尊的左淵左丞相。
“恰好今日路過文林苑,便想著來找唐大人匯報下之前那部古文獻的研究進展。”
隨後便是一道蒼老但沉穩的聲音。
“左丞相言重了,匯報...不敢當啊。”
“聖上欽點,唐大人主持文林苑古文獻、古物研究,為主官,我為輔,自是要來匯報。”
“......”
“咦,我看堂內,怎麽多出一人?”左淵故作驚疑。
他來此,並非是恰巧路過。
“太子殿下推薦入苑的良才。”唐白笑著說道。
“入苑良才?”左淵又故作欣喜道:“唐大人,這次可不能跟我搶了,你有齊晨,裴依,我就陸錫這小子一人。”
齊晨、裴依即是坐在堂中前排的錦衣玉冠男女,陸錫則是跟著左淵一同來的青年。
楚銘聞言,心中微動,抬眸看向前排。
二人名字,他是第二次聽到,第一次是紅纓跟他說唐白膝下有三名參加金榜百識大比的弟子。
這般看來,前排二人就是他其中二人了。
唯有那疑似唐白私子,領悟自己畫道的唐哲並不在此。
接著,他又控製【劍葫靈識】鎖定堂外名為陸錫的青年男子。
同樣的相貌堂堂,氣質不凡。
查探此人,是因為其姓陸。
吉平布莊的金屬盒中,藏有崔業與河運總司以及中書令勾結的書信和賬簿證據。
河運總司是唐旋,那中書令則姓陸,名陸仕中。
他隻把唐旋的罪證公開而留下陸仕中的,是因為陸仕中屬丞相左淵一派。
這個名為陸錫的青年,應該就是中書令陸仕中陸家人。
堂外。
“左丞相與我這個閑老頭子不同,要的人是能幫丞相排憂解難的,可不僅是在古文獻、古物研究上有天賦的人,堂中那小子來自西榮郡,叫楚銘,之前接觸過古甲文。”
“西榮郡楚銘?”左淵目露思索,接著像是想起什麽,“我好像聽過,是不是有著西榮郡百年來第一才子之稱的楚銘,蕭訶蕭郡守頗為推薦的那個少年?”
“左丞相倒是消息靈通。”
“嗬嗬,這等人才,我怎會不留意。”左淵側眸看向堂內,“看樣子,唐大人要考驗楚銘一番?”
“嗯,”唐白點頭,“雖然蕭訶與沈昱都推薦楚銘,但天賦到底如何,還是要檢驗一二的,天賦夠不夠,自有結果來證。”
“說的沒錯,文林苑中的古文獻、古物都頗為重要,入苑之人自是要多考驗考驗。不知唐大人的考驗是什麽?”左淵笑著說道。
“一幅線條畫,一百三十三個象形字,時限一個時辰,解讀出二十字我就算他過關。”
唐白說這句話的時候故意壓低聲音,顯是不想讓堂內三人聽到。
聲音確實很小,齊晨和裴依應該聽不到,但楚銘卻聽到了。
線條畫,象形字,二十字即可過關嗎?
堂外兩人繼續攀談。
“哦?我看齊晨、裴依坐於堂中,是也在解讀?”左淵問道。
唐白點頭。
“既如此,陸錫,你也去試試,讓唐大人看看你最近有沒有懈怠。”左淵看向旁邊青年。
“是。”
陸錫拱手,隨後便麵無表情的走入堂中,坐在前排一角。
齊晨、裴依抬頭看去,眼裏皆有異色閃過,那是種看不慣卻又忌憚的神色。
唐白頓了下,沒說什麽,給了陸錫兩頁考驗用的紙,隨後便又出了堂,跟左淵交談起來。
“左丞相,陸錫天賦絕佳,猶在齊晨和裴依之上,但一個時辰已經過半,那個線條畫,說實話,挺繁雜的。”
“唐大人是想說,陸錫解讀不到二十字?”
唐白笑而不語。
陸錫在古籍研究上的造詣確實在齊晨和裴依之上,但其性子偏傲,又有野心,不甘困於文林苑這種清閑地方,他心中實然不喜。
左淵皮笑肉不笑:“既然唐大人覺得這次考驗對陸錫不公......”
“這樣吧,聖上今日早朝跟我說,要多關注下文林苑的文獻研究,我便也出個考驗,檢驗下陸錫、齊晨、裴依,順便考驗考驗楚...銘。”
左淵故意頓了下,裝出對楚銘名字不熟悉的樣子。
“不知唐大人覺得如何?”
“左大人貴為丞相,願出題考驗,難得一見,自然甚好。”
唐白心中疑惑這位左丞相今日為何有閑工夫耗在文林苑,卻也沒多說什麽。
“左丞相準備設什麽考驗?”
“先等唐大人的考驗結束。”
“......”
半個時辰過得很快,齊晨、裴依二人在經過痛苦的推演聯想後,終是找到些規律,筆下已有繁字出現。
後來的陸錫能力確實出眾,落座僅半刻鍾,便像是找到藏在線條中的象形字,然後開始書寫。
再看楚銘這邊,在陸錫推演出數個字後,才開始提筆,然後在紙上寫著什麽。
透過窗戶看去,寫的並非解讀的繁字,而是各式線條的組合,看起來就像是到現在才摸到了點眉頭,嚐試解讀一般。
唐白輕輕搖了搖頭:“依我看,左丞相的考驗,怕是隻能檢驗陸錫、齊晨、裴依三人了,那楚銘,估計過不了我這一道考驗。”
左淵朝著堂內看去,笑著說道:“唐大人,還有一刻鍾,楚銘紙上那些邊旁部首拆解的挺不錯,說不定能解讀出幾個。”
“左丞相莫要說笑了,幾個都解讀不出來,根本入不了這皇城,更別說踏入這文林苑了。”
“......”
兩人在外談論的聲音沒有刻意避諱,堂內四人都能聽到。
陸錫麵色依舊冷傲,筆墨不頓,解讀的繁字越來越多。
齊晨和裴依在最後一刻鍾時,已然很難再下筆,不是寫不動,而是解讀不出來了。
一百三十三象形字,兩人把能解的、聯想到的都寫下來了,剩下的都是難度比較大的。
到這時,裴依偷偷瞥向角落的陸錫,然後對齊晨投去一個眼神,同時比劃著手勢,意思大概是‘二十五’。
二十五,即是後來的陸錫已經寫出的象形字。
兩人再看自己的紙頁,一人二十三,一人二十二。
字數比不過不說,別人時間還隻用了一半......
兩人臉色變化之際,又埋下頭,重新推演解讀起來。
最後一刻鍾,怎麽也要再解讀出兩三字來!
陸錫自是能感受到裴依偷瞄的目光,他甚至故意撇開胳膊,好讓裴依能清晰看到紙上文字數量。
古文獻、古物的研究頗有意義不假,但若是把時間浪費在這毫無用處文林苑,以他才識,等同於自毀前途。
他完全可以身在重要官職上,分出些許時間去研究解讀古文獻、古物。
是故,他需證明,不用待在文林苑,隻用部分心神,也能比專心研究古文獻、古物的齊晨和裴依強。
這般下來,有兩個自詡的天才做墊腳石,前途很難不坦蕩。
至於後排叫什麽楚銘的,他從始至終未放在眼裏,小縣城商賈庶子,又能有多大能耐。
哪怕拚盡全力進了這文林苑,也不過是多塊墊腳石而已。
如此想著,他筆下又有三字出現,解讀文字達到二十八之數。
隨後,他便放下筆墨,端坐沉思,似是在等時辰結束。
後麵的文字藏的太深,推演解讀過於耗費心神,隻是一場無謂的考驗,二十八字,比下齊晨、裴依,足矣。
筆杆與桌麵輕碰,放筆聲音不大,卻是清晰落在齊晨和裴依耳中。
兩人不自覺握緊筆杆,又急又燥,都被那輕輕的‘啪’聲給打亂,再想解讀,哪還有思路。
“二十八...二十三...二十二......”
通過【劍葫靈識】,楚銘將三人紙上情況看的一清楚二,同樣也捕捉到了三人神態上的變化。
他垂下眸子,將那張胡亂寫的紙頁放到一邊,然後拿出張空白薄紙,筆走字現。
一字...二字...三字......
堂外。
“唐大人,前些日子送來的古籍《山海大荒通經·海經》殘卷,研究的如何了?”左淵忽的壓低聲音。
“海經上的古甲文字頗為繁雜,借助此前的古甲文體係,目前已解讀出十頁內容左右。”
“十頁......唐大人是否需要我請奏聖上增派些人手?此事,太子殿下很重視,聖上昨日亦有問到。”
左淵顯然是認為這麽多天過去,才解讀十頁太少。
唐白麵色微變。
《山海大荒通經·海經》殘卷送到文林苑的時候,隻是說很重要,優先解讀,可沒說很急。
正常來說,這種古籍,急也是沒用的。
他不明白太子和聖上為何才過去短短時日,便突然問起這事。
難道說,左淵這位丞相今日來此,是為《山海大荒通經·海經》殘卷解讀之事而來?
堂內。
《山海大荒通經·海經》殘卷?
楚銘心中微動。
“唐大人,不若我明日啟奏聖上,再安排幾位在文字上有些造詣的同僚?”左淵繼續說道。
“......”唐白略有沉吟,“既然太子殿下著急,那海經殘卷之事,不如單獨組織人手去解讀。”
聽得出,唐白不想有太多抱有異心的人進入到文林苑。
“這般也好,明日我便啟奏聖上,但唐大人可得主導此事。”左淵笑著說道。
唐白微微點頭。
重組人手,意味著他以後就不能如現在這樣瀟灑的居於文林苑了。
左淵見狀,沒再多說,而是隨意的瞥向堂內。
“唐大人你看,楚銘開始寫了?前麵幾字解讀的好像不差。”
“哦?”唐白有些驚訝,跟著投去目光,“還剩半炷香不到,才寫出九字...十字...十一......”
言語間,他看到白衣少年筆下的字一個接一個出來,就好像早已推演出來,刻在腦子中,此時隻是才寫出來而已。
前半個時辰空想,後拚畫線條,這樣也能解讀出十五字來?
唐白目光不動,臉上訝色隨著那紙上的文字增加而變多。
楚銘執筆勾墨,字數還在增多。
到二十字之時,唐白略顯驚訝的神色中又多出驚喜。
從線條畫中推演出二十字,文林苑真就多出一良才。
“二十二字了,”唐白看似平靜說道:“也不知正確幾何?”
左淵在見到此幕時,眼底深處有難以察覺的異色掠過,表麵卻也平靜:“太子推薦的果然是良才。”
楚銘在寫到二十三字時,執筆的手頓了下,似是在思考。
時間僅剩最後一點。
“看來,二十三字是極限了,若全部正確,此子天賦不輸於齊晨和裴依。”
唐白目露欣賞。
左淵應聲點頭。
“二十三字?”
楚銘垂著眼瞼,看向紙頁下方幾字,眸光微微閃動。
未遮擋的有二十三字,而手臂遮擋部分,則另有七字,總共三十字。
左淵,當朝丞相,真是恰巧來此?
來此又是為何?
他來文林苑是為山經之外的內容,亦要從這位左丞相身上探查到些什麽。
“時間到了。”
唐白先一步走進堂內。
齊晨和裴依不甘停筆,陸錫早就停筆,楚銘則緩慢放下筆杆。
唐白先是看向齊晨和裴依的繁字。
“齊晨二十三字,裴依二十二字。”
兩人紙頁上各有二十五字,但實際上最後幾字都是心態受影響下亂寫的,自是不對。
左淵左丞相則看向陸錫的解讀。
“陸錫共二十八字,不知正確幾何,唐大人給看看。”
唐白接過答紙掃視,點頭說道:“二十八字,全對。”
‘二十八全對’如重錘般撞在齊晨和裴依胸口,兩人頓時就感覺呼吸堵的不行。
一半時間,解讀字數卻比他們多,足以說明陸錫能力在二人之上。
可誰願意承認自己比他人差?
唐白沒太多表情,隨之便走向後排,看向楚銘的解讀。
正眼掃去,先有二十三字映入眼底,字字不差,形態工整俊秀,可見筆力不弱。
再往下看,竟是又看到七字。
唐白愣了下,緊接著臉上便湧出更多驚喜。
三十字,竟無一錯誤。
“楚銘,三十字。”唐白拿起紙頁又看了一遍,這才出聲宣布。
才三十......
多少?
齊晨和裴依本有不屑,可‘三十’在腦中如雷霆般閃過,接著便麵容僵硬,不知何謂。
陸錫眉頭微皺,眼角有戾色掠過,不過掩飾的很好。
至於左淵這位丞相,常人很難發現其微妙的情緒變化。
若不是有【劍葫靈識】觀察,楚銘都沒看出那藏在眼底的怒意,他想起沈昱對左淵的評價——老狐狸。
“良才,唐大人,真正的良才,天賦猶在陸錫之上啊。”左淵欣賞的看向楚銘。
在陸錫之上?
陸錫僅用半個時辰便解讀出二十八字,若同為一個時辰,解讀字數絕對超出三十字。
何來天賦在陸錫之上?
唐白轉過身,笑著說道:“這次考驗,對陸錫不公,左丞相不是也要設置個考驗?”
“一時心喜,倒是忘了。”左淵走到堂上,執筆寫著什麽。
不到片刻,便在四頁之上寫下相同的十組詩詞,十組繁字詩詞。
“唐大人,我的考驗倒也簡單,這裏有十組繁字詩詞,每組為一個整體,由繁文推演出象形文詩詞,便是我的考驗。”
“楚銘既然研究過古甲文,那便反推成古甲文,陸錫,齊晨,裴依,你們研究古文獻時間不短,掌握多種象形文,不能少於兩種。”
陸錫點頭,齊晨,裴依心中有苦,表麵上還要做出不甘落後的模樣。
“咦?”唐白眉頭微皺,此法是古文獻研究一種逆推之法,他交過齊晨、裴依,陸錫自是也會。
是故,他覺得對楚銘略有不公。
不過,楚銘隻需逆推出古甲文一種,而陸錫三人要兩種,倒也算平衡。
“左丞相此法挺有意思,這樣,我也加十組。”
多加十組,便是增大對象形字詞匯量的儲備,難度跟著提升。
難度越大,其中的那絲不公平也就越小。
這般說著,唐白看向白衣少年:“楚銘,這位是左丞相。”
“見過左丞相。”楚銘略微拱手作揖。
“嗬嗬,楚銘,我知道你,蕭訶蕭郡守曾多次推舉你,說你在古甲文上頗有天賦。”
“謝丞相。”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言語間滴水不漏,聽不出半點有用信息。
唐百這時已經走到堂上,提筆在四張紙上再添十組繁文詩詞。
這般,便有二十組繁文詩詞。
“左丞相認為,反推出幾組算合格?”
“還是一個時辰,我本想設三組為合格線,唐大人加了十組,那便設六組為合格線,唐大人覺得如何?”左淵笑著說道。
“自然可以。”唐白看向堂下四人,“聽到了吧,六組即為合格。”
“開始吧。”
題紙分下,楚銘四人重新落座。
陸錫不緊不慢提筆,蘸墨之後,落筆的速度卻是飛快。
齊晨和裴依稍慢,但也差不了多少。
六組是合格線,可沒誰想擦著合格線。
先前考驗已經被一個小縣城的商賈之子比下,三人自是不想再重蹈覆轍。
以繁文詩詞反推象形文,他們曾在幾種文獻上用過,倒也熟悉。
再看紙上二十組詩詞,有幾組是齊晨、裴依這些時日正在推演的部分。
是故,兩人信心大增。
看似是六組合格,實則卻是幾人之間的比試。
楚銘則還是如先前那般,又是垂下眸子沉思起來。
相比唐白設下的線條畫考驗,這次的逆推之法,反倒顯得簡單許多。
他沒看過山經之外的部分,不代表他的古甲文文字體係還僅局限於山經上。
不過,從齊晨、裴依的表情變化來看,幾人信心很大,逆推的速度也不慢,看起來很熟悉。
所以,老狐狸是想用這種方式把自己拒在文林苑之外?
文林苑中有《山海大荒通經·海經》,他必須要進。
不論這個老狐狸是受龍椅上那位之意讒言師尊,還是今日刻意阻礙,楚銘都已記下。
考驗隨時間推移,很快過去大半。
左淵與唐白立於高堂,掃視下方。
陸錫依舊展現過人能力,兩頁紙上各有十行象形文字詞句,其中一頁還是古甲文字。
左淵神色不動。
唐白有些意外,心中對陸錫更為不喜。
他知陸錫掌握的象形文有五種之多,古甲文在其掌握的五種文字中,排不到前列。
此時卻用一種不熟練的象形字作答,意欲為何?
顯然是不服於先前的線條考驗被楚銘比下去,用楚銘唯一擅長的古甲文擊敗,欲敗人誅心。
攀比自傲,顯得狹隘,不具大家胸襟。
再看齊晨和裴依二人,兩頁紙上各有八行,第九行也在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