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張狐狸準備幫太上皇複位?”


    涼州都督府密室內,長樂王李幼良,驚疑不定的看著長孫安業道:“她有什麽本事,能讓太上皇複位?”


    長孫安業笑了笑,然後意味深長地道:“若論娘家實力,朝廷人脈,張婕妤確實沒什麽本事,但若論交際能力,恐怕整個後宮,無人能及啊!”


    “哦,我明白了。”


    李幼良恍然點頭道:“張狐狸籠絡了一批人幫她,對麽?”


    “是啊!之前我不是提及了義安王李孝常嗎?聽說,義安王對此事很上心啊!”


    “嗬!”


    李幼良冷笑了一聲,目光灼灼地盯著長孫安業,沉聲道:“你將此事告訴我,就不怕我稟告陛下嗎?”


    “長樂王若是有心,我也攔不住您。隻是,我有兩個問題,想先問問長樂王。”長孫安業絲毫不懼的道。


    李幼良的眼睛微微眯起,道:“哪兩個問題?”


    “嗬嗬,這第一個問題是,長平王之死,您還記得嗎?”


    “這不是廢話嗎?”


    李幼良聞言,頓時沒好氣地道:“長平王是我大哥,他是被突厥人的箭射死的!我親眼所見,怎麽可能不記得?!”


    “那長樂王還記得,長平王的後人,現在過得如何啊?”


    “這....”


    李幼良語塞。


    現在連他這個長樂王都過得一日不如一日了,更何況那群死了父親,死了丈夫的孤兒寡母。


    “哎!也不知道李世民心裏咋想的!都是一家人,何苦為難一家人!”


    李幼良忍不住抱怨了一句,又扭頭看向長孫安業,道:“你的另一個問題是什麽?”


    “這個嘛....”


    長孫安業故弄玄虛的拉了一個長音,然後才接著道:“長樂王立的功,是什麽時候立的?”


    “嗯?”


    李幼良微微一愣,旋即皺眉道:“武德九年立的功!怎麽了?”


    “沒怎麽,就是想提醒長樂王,現在已經是貞觀元年了!”


    “哼!你到底想說什麽?能不能把話說清楚?”


    “嗬嗬,長樂王息怒!”


    眼見李幼良已經有些不耐煩了,長孫安業當即笑著直奔主題,道:“我的意思是,趁著您武德的功勞還沒有耗完,陛下還掛念您的功勞,不如做一些事情,讓陛下知道您的態度!”


    “你想讓我幫張婕妤?”


    “就算不幫張婕妤,也比等死強。畢竟,等死,不如闖禍嘛!”


    “這....”


    李幼良有些心動,但卻沒有急於做決定。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了一道稟報聲:“啟稟長樂王,兵部派使者前來,正在廳內等候!”


    “嗯?”


    李幼良眉頭大皺,不由扭頭看向長孫安業。


    卻聽長孫安業似笑非笑地道:“看來,長樂王已經不得陛下信任了。兵部若沒有陛下的旨意,絕不敢貿然派人來涼州!”


    “嗬,你少在這裏危言聳聽,本王乃陛下的本家爺爺,就算本王造反,陛下也不會拿本王咋樣,區區兵部,何足掛齒!”


    李幼良非常自信的冷笑一聲,然後徑自出了密室。


    而長孫安業則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張紙,緩緩展開,隻見上麵赫然寫著幾個大字:造反計劃指南書。


    這個‘造反計劃指南書’,是他來涼州之前,突然出現在他家中的。


    剛開始看見的時候,他還以為自己看錯了。


    後來,尋著‘造反計劃指南書’裏麵的地址,找到了埋藏在城外的火雷,他才相信了‘造反計劃指南書’裏麵的內容。


    盡管至今為止,他都不知道這個‘造反計劃指南書’是誰寫的,但是按照裏麵的計劃去造反,果然事半功倍,而且頗有一種,世間任何事都在自己掌控中的感覺。


    就比如李幼良,雖然在整個計劃中,隻是很小的一個環節,但憑借計劃書裏麵的兩個問題,就能將他拿捏得死死的。


    這種感覺,實在是太奇妙了。


    “或許,是有高人在相助我們吧,就如當初的楊廣,若非有高人暗中提點,他也不可能順利殺楊勇登位.....”


    長孫安業如此想著,又小心翼翼地收好手中的紙,放在懷裏,靜靜等待李幼良的答複。


    大概過了一刻鍾,李幼良就臉色難堪的走了進來,罵罵咧咧地道:“本王在涼州為陛下出生入死,他居然相信外人的話,說本王意欲謀反,甚至派人來調查本王!真是豈有此理!”


    “嗬嗬....”


    長孫安業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正所謂,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長樂王就是太善良了!”


    “哼!本王若不是看在太上皇的麵子上,早就去長安找李世民鬧了!”


    “可若是太上皇也有複立的心思,長樂王又意欲何為啊?”


    “你說什麽?”


    李幼良瞪大眼睛,滿臉不可置信地道:“你說太上皇也有複立的心思?”


    長孫安業笑著接口道:“若是太上皇不願配合,即使咱們再努力,也是徒勞的!所以,長樂王還不明白嗎?”


    “這.....”


    李幼良頓時語塞。


    如果此事是李淵在暗中操作的話,他哪裏會不明白,於是沉默片刻之後,他便果斷向李淵表起了忠心:“如果太上皇真有複立的心思,我必效犬馬之勞!”


    “好!”


    長孫安業撫掌一笑:“有長樂王這句話,咱們的大事就成功一半了!屆時,長樂王率先發難,吸引長安那邊的注意,義安王再殺李世民一個措手不及!咱們便大事可成也!”


    “義安王的豫州,不過萬餘兵馬,長安可有數萬大軍,他怎麽是李世民的對手?”


    “嘿嘿,這就不用長樂王操心了。有太上皇的安排,若沒有把握,如何成事?”


    長孫安業狡黠一笑,顯然不想透露所有計劃。


    李幼良聞言,默默點頭,也沒有繼續多言。


    ......


    而另一邊。


    李承乾在忽悠完李泰編纂《貞觀大典》後,又開始忽悠他手中的宮禁令牌。


    卻聽李承乾笑嗬嗬地道:“青雀不是一直想知道,為兄是如何掌握那些本領的嗎?其實很簡單,除了多讀書外,還有就是看,看得多了,也就明白多了!”


    “可是,皇兄不是跟我一樣嗎?你也沒出過宮,如何看得多,明白得多?”李泰皺眉反問道。


    李承乾依舊笑嗬嗬地道:“雖然皇兄沒出過宮,但皇兄認識的人比你多啊!還記得河東王他們嗎?那時候,皇兄經常跟他們一起玩兒,他們帶皇兄認識了很多宮外的人!”


    “河東王他們?皇兄還記得他們?就不怕嗎?”


    “怕啊!但他們確實幫過我許多,總不可能忘恩負義吧....”


    “這....”


    小胖子語塞,一時竟不知道該說什麽。


    雖然他跟李承乾相差不到兩歲,但李承乾愛跟李建成,李元吉那些兒子一起玩,他卻不喜歡。


    因為他知道,他父皇遲早會跟李建成,李元吉鬧翻。


    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書裏都說得明明白白,就皇兄拎不清,還跟他們打得火熱。


    難怪得知玄武門之變後,差點被嚇死。


    不過,皇兄說的多讀,多看,倒是有點道理。


    “那依皇兄的意思,咱們是要出宮嗎?”小胖子試探著問道。


    李承乾想也沒想的道:“對啊!去宮外看看外麵的世界,咱們才能知行合一。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好家夥!


    知行合一!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怎麽皇兄隨便說一句話就是聖人之言啊!


    小胖子又被李承乾震驚到了。


    他已經不記得這是第幾次震驚了,但李承乾的才華,是真的讓他越來越相形見拙了。


    也幸虧李承乾放棄了太子之位,否則,他覺得自己是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不過,有了編纂《貞觀大典》之功,自己也能比肩聖人。


    想到這裏,李泰深深看了李承乾一眼,點頭道:“好,下次皇兄想去哪,帶上青雀!”


    “哈哈哈,青雀真不愧為兄的好弟弟,難怪父皇常說,皇兄不類己,青雀勉勵之。”


    “啊?這...”


    小胖子被李承乾這話,直接震驚得說不出話來了。


    .......


    與此同時,太極宮,甘露殿。


    李世民讓無舌將蕭瑀叫了過來,一個是封德彝生前與蕭瑀的關係不錯,他想詢問一些封德彝與封王們的事情,二個是提醒蕭瑀,不要不識時務。


    畢竟現在的蕭瑀,是大唐左仆射。


    雖然李世民的多項政令,蕭瑀都沒有出麵幹預,但蕭瑀畢竟是武德老臣,且為人倔強古板。若是以後遇到什麽大事,還真保不準,他是否會跟李世民唱反調。


    所以,將長孫無忌安排進尚書省,就像紮進一顆釘子,不再完全受約於人。


    “左仆射,朕聽說,封德彝死前最後見的一個人是你,不知你們都說了些什麽啊?”李世民漫不經心地問道。


    蕭瑀微微一愣,隨後遲疑著道:“呃.....我們也沒說什麽,就聊了一些佛家積德行善之事!”


    “據朕所知,封德彝好像不信佛家,你們為何議論啊?”


    “這....”


    “怎麽,左仆射還打算瞞著朕?”


    蕭瑀聞言,心裏不由一咯噔,連忙行禮道:“臣不敢欺瞞陛下,實在是臣也有些莫名其妙。那日,臣被封德彝突然請入府中,他跟臣聊了很多。期間,臣提到了太上皇當年為太子紛爭而苦惱之事!”


    “他說他對這件事很後悔,不該勸諫太上皇殺掉陛下,否則也不會遭此惡果....”


    “哦?”


    李世民眉毛一挑,看不出喜怒的道:“還有這事?”


    “陛下沒有聽說過?”


    “嗬!”


    李世民嗬了一聲,然後麵無表情地道:“朕知道他屢次向太上皇進言朕的不是,卻從未聽說過此事。”


    “啊?”


    蕭瑀瞬間意識到自己被李世民詐了,不由道:“我還以為陛下寬宏大量,原諒了他呢!”


    李世民不置可否地道:“議論要殺朕的人,不在少數,但是,隻要他,有利於新政,朕既往不咎!”


    “包括魏征,薛萬徹,李思行....”


    說到著,又意味深長地看向蕭瑀,接著道:“還有你!”


    蕭瑀心頭一震。


    卻聽李世民又淡淡道:“左仆射,貞觀新政以來,有過很多政令,尤其事削減封王,議論不少,反叛很多。朕估計,還會出亂子,不知道下一個又是誰。所以,朕希望左仆射,為了朝廷的太平,國家的安寧,一定要分清楚,大是大非!”


    “這....”


    蕭瑀遲疑了一下,躬身道:“臣明白。”


    “好了,你且先.....”


    正當李世民準備對蕭瑀下達逐客令的時候,門外忽地傳來了一道稟報聲:“啟稟陛下,弘文館學士褚亮,有急事求見陛下!”


    “嗯?”


    李世民微微一愣,不由與蕭瑀互相對視。


    緊接著,眉頭大皺:“他一個文學館學士,能有什麽急事?讓他進來!”


    “諾!”


    宮侍應諾一聲,立刻便將褚亮帶到了李世民麵前。


    “臣,褚亮,參見陛下!”


    褚亮剛進來,就恭敬朝李世民行了一禮。


    卻聽李世民直奔主題道:“說吧,到底有什麽急事?”


    “陛下....”褚亮輕聲呼喚了一句李世民,然後二話不說,直接就將自己記錄的兩兄弟言論,遞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一臉疑惑的接過他手中的東西,看了眼蕭瑀,又看了眼他,然後緩緩展開。


    隻見裏麵詳細記錄了兩兄弟關於《貞觀大典》的討論,看得李世民一愣一愣的,最終滿臉不可置信地看著褚亮。


    “這真是他們討論出來的?”


    “是的陛下,臣親耳聽到,親眼所見,絕不敢欺瞞陛下,若是陛下不信,可親赴弘文館,兩位殿下現在應該還在那裏!”


    “哈哈哈!”


    李世民聞言,不禁仰頭大笑:“好好好,好一個《貞觀大典》!我大唐若編纂出此書,世上將無書也!”


    “是啊陛下,此乃文學大事啊!”褚亮也興奮地附和道。


    一旁的蕭瑀卻是滿臉的莫名其妙:“敢問陛下,究竟是何事,讓陛下如此失態?”


    “此乃利國利民的大事!”


    李世民笑著站起身,豪氣幹雲地道:“朕若做成此事,必當名垂千古也!”


    說完,大袖一揮:“走!擺架弘文館!等等!將朕的十八學士也叫上!朕要與他們商議修書之事!”


    “陛下且慢!”


    正當李世民說走就走的時候,蕭瑀當即出言阻止了他。


    “嗯?”


    李世民眉頭一皺,不由道:“左仆射還有何事?”


    “陛下若修書!必將天下大亂也!”


    蕭瑀憤然說道。


    李世民臉色一沉,一股滔天怒火,噌噌的湧上心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剛被立太子,逆襲係統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蜀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蜀蜀並收藏大唐:剛被立太子,逆襲係統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