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率軍屯駐函穀,劉邦率軍襲我南方。”
“此誠危機存亡之時!”
鹹陽城中,
夏時的烈日高懸,
但人心中的寒氣卻是止不住的冒。
而扶蘇回到都城之後,麵對函穀關的困境,也沉默了許久。
最後,
他找來幾個重臣商議,“若朕去皇帝號,退為秦王,可以同六國議和嗎?”
大臣說,“昭王之時,怎麽能和眼下的情況相比呢?”
秦昭襄王十九年的時候,
秦王稷便有感於秦國強大,有意居於諸侯之上。
但他擔心自己這樣的行動引起天下的反對,所以又把齊國拉下水,讓田齊當另一個靶子,分散諸侯對自己的火力。
隨即,
秦為西帝,齊稱東帝。
二日淩空,成功讓天下人都能感受到太陽的溫暖。
諸侯們被東西兩個太陽曬得睜不開眼,最後甚至感動到,抱團聚眾,向齊秦發起“逐日行動”的地步。
秦帝被大家的熱情給驚到了,便自去帝號,讓天上隻有齊帝一個太陽。
至於這位東帝的結果?
死下去很多年,還堅持追殺的秦昭王的齊慜王,肯定是有很多話說的。
有鑒於此,
扶蘇想要效仿祖先,為秦國減輕些火力。
此時,
關中的將士先是分出大部分,交給蒙恬東出平叛,如今正隨之屯紮函穀關內。
剩下的,大半又被帶去對抗起了匈奴。
短短時間,這麽多仗打下來,
關中早已空虛至極,糧草也消耗了很多。
如果不緩一緩,拖一拖,
嬴秦的崩潰,也就不遠了。
“……試試吧,總不能為了一個虛名,犧牲更多的人。”
扶蘇擺了擺手,
最終還是選擇派人去找楚王熊心談判。
之後,他又對臣子說,“不要透露這個消息,免得動亂人心。”
“更不要跟定陽君講,他如今養病要緊!”
“諾!”
臣子們紛紛應下。
……
楚王熊心收到這個消息後,心裏很是猶豫。
但是他的臣子說,“可以答應!”
“扶蘇,本來就是楚女的後代,而且在民間也有仁德的聲名。”
“跟這樣的人對抗,我們要花費更多的精力。”
當年,齊楚剛剛被秦統一,
始皇帝為何要傾向於安撫齊地人心,選擇接納齊地的“泰山”,而不是南渡過來祭拜楚國的“太一神”?
不就是因為扶蘇的血統嘛!
在他的計劃中,
自己安撫齊人,扶蘇安撫楚人,而三晉早入其手,燕地偏遠無需顧慮,如此天下便能穩定了。
事到如今,
這般規劃也不能說全然失效。
巴蜀以東,秦國以南那一片的楚人,的確對扶蘇很有認可。
“而且,項氏不可不防!”
臣子又說,“宋義,是大王欽點的統帥,結果卻為項羽所殺。”
“項梁在時,也常與手下說,‘大王之所以能有今天,全靠他的擁護’……由此可見,項氏不臣之心甚重!”
“何況,宋義、呂臣已亡,若項羽再有破關之功,大王該如何自處啊!”
宋呂二人,
都是熊心繼位後親自提拔的臣子,有意利用他們,來加強自己的權勢。
眼下,二人既沒,熊心的權威衰敗,項氏的人更加不把他放在眼裏了。
長此以往,
田氏可以取代薑齊,
難道項氏就不會取代熊楚嗎?
“卿言之有理!”
熊心當即下了決定,揮手召來傳信之人,“且回稟秦王,寡人願意同他議和!”
於是,信使又乘快馬原路返回。
鹹陽因此大喜,許多人都在討論議和之後自己可能的太平日子。
但病居在家,正被仆人攙扶著慢慢行走的黑狀聽說了這件事,隻驚呼一聲,摔倒在地。
他磕磕絆絆的說,“不、不可啊!”
言語未能完全落下,他的眼淚卻是先流了出來。
他侍奉始皇帝多年,深知那頂皇冠是如何的來之不易。
可現在,卻是被二世放棄了!
上門看望他的扶蘇親自向他解釋,“秦人不能再承受這樣的重負了。”
當他乘坐車架,從隴西一路返回鹹陽的時候,扶蘇見到了太多衣不蔽體的人。
他們瑟縮在因春夏交替而刮起的風裏,露出自己幹瘦的身軀。
可即便如此,
這些人還是要努力耕作,準備今年繳納的賦稅。
雖然扶蘇繼位以後,
下令廢除了許多苛捐雜稅,釋放了大量的奴隸,
但問題在於,他一繼位,山東便興起了叛亂。
群賊遍地,那裏的賦稅,自然是沒有辦法得到的。
為了平叛,就隻能依靠關中的土地和百姓供給。
而等到關中被兩麵包夾時,負擔便更加沉重了。
糧食剛剛長出來,還沒來得及運到家裏,就要被朝廷官吏征收而去。
如今仗還沒有結束,
但關中已經被掏空了。
扶蘇不忍心再這樣下去。
“先帝在的時候,常說辟疆有振興國家的資質。”
“我沒有足夠的才能和德行,但隻要保住基業,辟疆以後未必不能再一統天下,重塑帝號!”
“我一定不會辜負祖父期待的!”
嬴辟疆站在外祖麵前,紅著眼睛發誓。
他知道,“去帝號”這個舉動背後,帶著多大的屈辱和無奈,並且在心裏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想辦法洗刷這樣的恥辱。
黑狀仍舊在流淚。
他比劃著手勢說,“戰事已經開始,哪裏會這麽輕易就結束呢?”
“六國之人受過慘痛的教訓,在統一戰爭的時候,也有許多人跟嬴秦結下深刻的仇恨。”
“現在提出要去掉帝號,隻是向他們展示出我們虛弱的本質罷了!”
“何況熊心是傀儡君主,楚軍被項氏控製在手裏,項羽怎麽會遵守他的命令,而放棄攻打關中呢!”
扶蘇說,“楚王是共推的領袖,項羽即便再跋扈,也不至於明令之下,行悖逆之事吧?”
對此,
黑狀隻能拍著地板,痛心說道,“天下大亂成這樣,君非君,臣非臣,皆以力定高下!”
“賤者尚且可以稱尊,那項羽又憑什麽將熊心小兒視為不可違背的君主呢!”
激動之下,他又捂著胸口,暈了過去。
……
半月之後,
秦二世自去帝號的消息傳遍天下,楚王熊心也發出與秦議和的號召。
雖然沒有很快得到響應,
但秦楚如此行事,也的確讓其他人的行動,暫緩了一些。
畢竟諸夏的君子們,總是喜歡折中的。
現在的局勢,對他們來說,也已經足夠了。
再打下去,那享有這天下的人會是誰,他們可不敢保證!
項羽聽說了這件事,隻恨恨的將那詔令撕碎,表示自己絕不遵從。
“熊心小兒,軟弱無能,竟然跟秦人講和!”
“我立誓為叔父報仇,豈能在這樣的時候,止步不前!”
國仇家恨就在眼前,
項羽絕不退讓!
他氣憤的下令,將那傳詔之人斬首示眾,以示自己決心。
而當消息傳到劉邦軍中時,張良等人迅速向劉邦提議,“要加快進攻的腳步!”
“項羽是個性格急切的人,受到刺激之後,他攻打函穀關的力度一定會加強!”
“如果讓他先入關,我們的努力就白費了!”
劉邦趕緊道,“對對對!”
“這就需要酈先生多多勞累了!”
他轉過身,對一身酒氣的酈食其拱手彎腰,說出自己的請求。
自從酈食其投奔到劉邦麾下後,便憑借自己的口舌,說服了不少城邑守將投降,讓劉邦迅速打通了去往武關的通道,並且沒有遭到太大損失。
酈食其撫須得意的笑道,“沛公既然如此信重我,我怎敢不盡心盡力呢!”
他一拍胸脯,表示接下來,自己一定會拚盡全力,替劉邦拿下武關!
劉邦也毫不客氣的一揮手,為他奉上大量的財寶,以為說客的資本。
畢竟縱橫縱橫,
無論如何,都是要用利益去驅動的。
說服君主,要用社稷的利益。
說服臣子,就要重視他們個人的利益。
不花錢就想讓人替你辦事?
這隻能是活在夢裏!
“此誠危機存亡之時!”
鹹陽城中,
夏時的烈日高懸,
但人心中的寒氣卻是止不住的冒。
而扶蘇回到都城之後,麵對函穀關的困境,也沉默了許久。
最後,
他找來幾個重臣商議,“若朕去皇帝號,退為秦王,可以同六國議和嗎?”
大臣說,“昭王之時,怎麽能和眼下的情況相比呢?”
秦昭襄王十九年的時候,
秦王稷便有感於秦國強大,有意居於諸侯之上。
但他擔心自己這樣的行動引起天下的反對,所以又把齊國拉下水,讓田齊當另一個靶子,分散諸侯對自己的火力。
隨即,
秦為西帝,齊稱東帝。
二日淩空,成功讓天下人都能感受到太陽的溫暖。
諸侯們被東西兩個太陽曬得睜不開眼,最後甚至感動到,抱團聚眾,向齊秦發起“逐日行動”的地步。
秦帝被大家的熱情給驚到了,便自去帝號,讓天上隻有齊帝一個太陽。
至於這位東帝的結果?
死下去很多年,還堅持追殺的秦昭王的齊慜王,肯定是有很多話說的。
有鑒於此,
扶蘇想要效仿祖先,為秦國減輕些火力。
此時,
關中的將士先是分出大部分,交給蒙恬東出平叛,如今正隨之屯紮函穀關內。
剩下的,大半又被帶去對抗起了匈奴。
短短時間,這麽多仗打下來,
關中早已空虛至極,糧草也消耗了很多。
如果不緩一緩,拖一拖,
嬴秦的崩潰,也就不遠了。
“……試試吧,總不能為了一個虛名,犧牲更多的人。”
扶蘇擺了擺手,
最終還是選擇派人去找楚王熊心談判。
之後,他又對臣子說,“不要透露這個消息,免得動亂人心。”
“更不要跟定陽君講,他如今養病要緊!”
“諾!”
臣子們紛紛應下。
……
楚王熊心收到這個消息後,心裏很是猶豫。
但是他的臣子說,“可以答應!”
“扶蘇,本來就是楚女的後代,而且在民間也有仁德的聲名。”
“跟這樣的人對抗,我們要花費更多的精力。”
當年,齊楚剛剛被秦統一,
始皇帝為何要傾向於安撫齊地人心,選擇接納齊地的“泰山”,而不是南渡過來祭拜楚國的“太一神”?
不就是因為扶蘇的血統嘛!
在他的計劃中,
自己安撫齊人,扶蘇安撫楚人,而三晉早入其手,燕地偏遠無需顧慮,如此天下便能穩定了。
事到如今,
這般規劃也不能說全然失效。
巴蜀以東,秦國以南那一片的楚人,的確對扶蘇很有認可。
“而且,項氏不可不防!”
臣子又說,“宋義,是大王欽點的統帥,結果卻為項羽所殺。”
“項梁在時,也常與手下說,‘大王之所以能有今天,全靠他的擁護’……由此可見,項氏不臣之心甚重!”
“何況,宋義、呂臣已亡,若項羽再有破關之功,大王該如何自處啊!”
宋呂二人,
都是熊心繼位後親自提拔的臣子,有意利用他們,來加強自己的權勢。
眼下,二人既沒,熊心的權威衰敗,項氏的人更加不把他放在眼裏了。
長此以往,
田氏可以取代薑齊,
難道項氏就不會取代熊楚嗎?
“卿言之有理!”
熊心當即下了決定,揮手召來傳信之人,“且回稟秦王,寡人願意同他議和!”
於是,信使又乘快馬原路返回。
鹹陽因此大喜,許多人都在討論議和之後自己可能的太平日子。
但病居在家,正被仆人攙扶著慢慢行走的黑狀聽說了這件事,隻驚呼一聲,摔倒在地。
他磕磕絆絆的說,“不、不可啊!”
言語未能完全落下,他的眼淚卻是先流了出來。
他侍奉始皇帝多年,深知那頂皇冠是如何的來之不易。
可現在,卻是被二世放棄了!
上門看望他的扶蘇親自向他解釋,“秦人不能再承受這樣的重負了。”
當他乘坐車架,從隴西一路返回鹹陽的時候,扶蘇見到了太多衣不蔽體的人。
他們瑟縮在因春夏交替而刮起的風裏,露出自己幹瘦的身軀。
可即便如此,
這些人還是要努力耕作,準備今年繳納的賦稅。
雖然扶蘇繼位以後,
下令廢除了許多苛捐雜稅,釋放了大量的奴隸,
但問題在於,他一繼位,山東便興起了叛亂。
群賊遍地,那裏的賦稅,自然是沒有辦法得到的。
為了平叛,就隻能依靠關中的土地和百姓供給。
而等到關中被兩麵包夾時,負擔便更加沉重了。
糧食剛剛長出來,還沒來得及運到家裏,就要被朝廷官吏征收而去。
如今仗還沒有結束,
但關中已經被掏空了。
扶蘇不忍心再這樣下去。
“先帝在的時候,常說辟疆有振興國家的資質。”
“我沒有足夠的才能和德行,但隻要保住基業,辟疆以後未必不能再一統天下,重塑帝號!”
“我一定不會辜負祖父期待的!”
嬴辟疆站在外祖麵前,紅著眼睛發誓。
他知道,“去帝號”這個舉動背後,帶著多大的屈辱和無奈,並且在心裏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想辦法洗刷這樣的恥辱。
黑狀仍舊在流淚。
他比劃著手勢說,“戰事已經開始,哪裏會這麽輕易就結束呢?”
“六國之人受過慘痛的教訓,在統一戰爭的時候,也有許多人跟嬴秦結下深刻的仇恨。”
“現在提出要去掉帝號,隻是向他們展示出我們虛弱的本質罷了!”
“何況熊心是傀儡君主,楚軍被項氏控製在手裏,項羽怎麽會遵守他的命令,而放棄攻打關中呢!”
扶蘇說,“楚王是共推的領袖,項羽即便再跋扈,也不至於明令之下,行悖逆之事吧?”
對此,
黑狀隻能拍著地板,痛心說道,“天下大亂成這樣,君非君,臣非臣,皆以力定高下!”
“賤者尚且可以稱尊,那項羽又憑什麽將熊心小兒視為不可違背的君主呢!”
激動之下,他又捂著胸口,暈了過去。
……
半月之後,
秦二世自去帝號的消息傳遍天下,楚王熊心也發出與秦議和的號召。
雖然沒有很快得到響應,
但秦楚如此行事,也的確讓其他人的行動,暫緩了一些。
畢竟諸夏的君子們,總是喜歡折中的。
現在的局勢,對他們來說,也已經足夠了。
再打下去,那享有這天下的人會是誰,他們可不敢保證!
項羽聽說了這件事,隻恨恨的將那詔令撕碎,表示自己絕不遵從。
“熊心小兒,軟弱無能,竟然跟秦人講和!”
“我立誓為叔父報仇,豈能在這樣的時候,止步不前!”
國仇家恨就在眼前,
項羽絕不退讓!
他氣憤的下令,將那傳詔之人斬首示眾,以示自己決心。
而當消息傳到劉邦軍中時,張良等人迅速向劉邦提議,“要加快進攻的腳步!”
“項羽是個性格急切的人,受到刺激之後,他攻打函穀關的力度一定會加強!”
“如果讓他先入關,我們的努力就白費了!”
劉邦趕緊道,“對對對!”
“這就需要酈先生多多勞累了!”
他轉過身,對一身酒氣的酈食其拱手彎腰,說出自己的請求。
自從酈食其投奔到劉邦麾下後,便憑借自己的口舌,說服了不少城邑守將投降,讓劉邦迅速打通了去往武關的通道,並且沒有遭到太大損失。
酈食其撫須得意的笑道,“沛公既然如此信重我,我怎敢不盡心盡力呢!”
他一拍胸脯,表示接下來,自己一定會拚盡全力,替劉邦拿下武關!
劉邦也毫不客氣的一揮手,為他奉上大量的財寶,以為說客的資本。
畢竟縱橫縱橫,
無論如何,都是要用利益去驅動的。
說服君主,要用社稷的利益。
說服臣子,就要重視他們個人的利益。
不花錢就想讓人替你辦事?
這隻能是活在夢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