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襄城。


    李淳風來到宮門前,看著眼前阻攔的守衛,他沉聲嗬斥道:


    “去,告訴定襄侯吳文,說他師傅來了,讓他速來見我!”


    聽到他的自我介紹,守衛不敢耽擱,立馬前去稟報。


    此刻。


    吳文正在修煉室內閉目凝神。


    突然,有侍衛前來稟報,說他師傅來了。


    吳文聞言,緩緩睜開眼睛。


    心中暗自揣測,師傅?自己有兩位師傅,一位是祝九爺,一位是李淳風。


    祝九爺在祝家村安享生活,肯定不會跑在這裏,所以來人應該是李淳風。


    他趕忙起身,整理衣衫,前去迎接。


    來到宮門口,吳文見到李淳風,還有跟在他身後的袁天罡,立馬上前行禮:“師傅,師伯!”


    李淳風突然伸手抓向他,吳文本能地後仰身體躲開。


    “你敢躲!”


    李淳風怒斥了一聲,隨後又伸手抓向他。


    這次,吳文沒有躲閃,被李淳風抓住肩膀。


    李淳風一把將他推到袁天罡麵前,說道:“快給你師伯道歉!”


    吳文自然知道李淳風所說的是哪一件事,彎腰行禮,態度誠懇。


    袁天罡微微點點頭,似乎並不與他計較。


    三人一同進入到王宮中。


    李淳風當即又對吳文說道:“去,將靈丸取來,還給你袁師伯。”


    聞言,吳文眉頭微皺,似乎有些猶豫。


    見狀,李淳風當即嗬斥道:“怎麽,為師的話你沒聽見嗎?”


    “難不成,你也要和為師比試一下!”


    “不敢!”


    聽到這話,吳文當即恭敬的行禮,然後前去將靈丸取來。


    他將裝著靈丸的精美匣子遞到袁天罡麵前。


    袁天罡接過匣子,輕輕打開,發現正中央擺的正是靈丸,於是微笑著點點頭。


    見到這一幕,李淳風也滿意地露出微笑。


    看來自己的這個弟子,還沒有狂妄到不認他這個師傅。


    這也就證明,他還有教化的可能,自己不用清理門戶,將其逐出師門。


    李淳風坐到椅子前,嚴肅地看著吳文,教導道:


    “袁天罡乃是你的師伯,他向你討要靈丸,你怎能不給,還敢對其出手,虧你還讀了那麽多的書,聖人的教誨你都忘了嗎!”


    聞言,吳文不敢吱聲,低頭默默地接受師傅的批評。


    隨後,李淳風又語重心長地說道:


    “你可知,人和野獸的區別在哪?就是人懂得禮義!聖賢之所以稱為聖賢,就是因為他們推行教化之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讓人明白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


    “人若是放縱自己,任意妄為,那就是禮崩樂壞。”


    李淳風歎了口氣。


    “這也是為師的責任,沒有教導好你,隻為你答疑解惑,傳授修行上的知識,卻忽略了教你如何做人的道理。”


    說著,他向袁天罡行禮致歉。


    袁天罡見狀,立馬上前阻止。


    李淳風又看向吳文,說道:“從今日起,我會留在這裏,對你悉心教導,盡一個師傅的職責。”


    對此,吳文非但沒有不高興,反而非常樂意。


    因為他有許多未解決的問題,正好可以向師傅李淳風請教。


    “師傅,弟子給您安排住所!”


    吳文將李淳風和袁天罡安排在自己的住所旁邊。


    李淳風看著他那極盡奢華的生活狀況,不由得搖頭歎息。


    並非修行者不能享受生活,而是像吳文這樣,實在是太過了。


    生活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樸素的生活更容易磨練人堅毅的意誌。


    而吳文這樣的奢華生活,極易讓他忽視身外之物,這也難怪他的心境會出現問題。


    “暫且先住下,等接下來的時間裏,自己再慢慢對他進行引導。”李淳風心中暗道。


    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


    吳文還沒有休息,而是在修煉室中繼續修煉。


    李淳風也沒有休息,他想找吳文談談心,卻發現他不在房間中。


    詢問侍衛後才知道,吳文正在修煉室內修煉。


    於是,李淳風來到修煉室找他。


    隻見吳文正盤坐在中央修煉


    李淳風暫時沒有打擾他,而是打量起這個修煉室。


    和吳文的住所一樣,這裏幾乎也是用金銀堆砌出來的。


    吳文從內景中退出,來到李淳風麵前:“師傅!”


    “你如今的修行,已經到何種地步了?詳細和為師說說。”李淳風問道。


    吳文一點點向他闡述自己一路修行以來的發現和收獲。


    當李淳風聽到吳文利用佛教的三脈七輪修煉身心合一時,眉頭緊皺,出言斥責道:


    “怎麽,我道教的東西不夠你學,你居然自行去學佛教的東西?


    佛教的修行你懂得多少?有人能夠引導你嗎?


    難怪你的修行會出現問題!


    佛教所言,肉身是欲海,若沒有大智慧,就妄圖渡過,那必沉淪其中。”


    李淳風仔細地打量著吳文:“還好你的心性不錯,不然如今你必出大麻煩。”


    聽著李淳風的教誨,吳文也突然明悟過來。


    自己似乎確實受到了肉身的影響。


    自從自己修煉‘身心合一’以來,境界和實力雖猛然提升,但他對身外享樂的態度卻悄然改變。


    就像當初他在長安城居住時的府邸,那時的他並未想著重新裝修,隻是打掃幹淨後便直接入住,反而覺得這樣別有一番韻味。


    然而,與如今的生活相比


    那時的他顯得頗為簡樸,現在的生活幾乎是極盡享受,


    盡管他一度認為這是為了不讓生活瑣事幹擾修行,但不可否認,其中也包含了他對享樂生活的某種向往。


    這種身體上的滿足,正是肉身對他意識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也幸虧吳文擁有精神空間,並掌握著扶鸞請仙的術數法門,這使得他能夠以理智壓製住內心的欲望。


    否則,他很可能就會沉迷於這種享樂之中,無法自拔。


    對著李淳風恭敬地行禮後,吳文誠懇地說道:“還請師傅教我!”


    李淳風看著吳文誠懇的態度,心中也頗為欣慰。點了點頭,緩緩說道:


    “你既已知錯,為師自當盡力教你。修行之路,心境尤為重要。你需時刻謹記,修身先修心,心若不正,修行再高也是枉然。”


    “還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你就不要再修煉了,學習了解一下可以,但千萬不要沉迷其中。


    為師會指點你修行正統的道家修行之法。”


    聽到這句話,吳文突然想起一個問題,於是對著李淳風問道:


    “師傅,袁師伯曾對我說,肉身武道是一條絕路,這是為什麽?”


    李淳風回答:“這也正是為師要對你糾正的地方。


    倒不是武道不能長生,而是武道的修行之法,已經近乎斷絕了。”


    聞言,吳文立馬追問起來:“為什麽?”


    李淳風解釋道:


    “武道的由來,是上古時期先民為了抵禦凶獸,通過模仿天地萬物所創。


    先民通過修行武道,確實掌握了各種強大的力量,其中不乏飛天遁地、掌控雷霆、洞察天地的神通。


    因此,當時的武者,也被稱之為巫。”


    李淳風的話停頓了一下,歎息了一聲後又繼續說道:“但修煉武道,有一個極大的弊端,你如今也經曆到了。”


    聞言,吳文也自然明白,李淳風所說的弊端是什麽,那就是強大的肉身會對人的意識產生極大的影響。


    李淳風繼續說道:“修武不修心,所以上古巫者,幾乎都是野蠻之輩。


    他們殺戮成性,崇尚戰爭,越是強大越是失去人性。


    因此,當時征伐不斷,直到諸位先賢出現。”


    “上古先賢教化眾生,以禮義規範人性,並傳授求仙之法,護佑自身。


    但由於當時武道盛行,所以先賢便與巫者發生了多次戰爭。


    最終,先賢取得了勝利。


    為了防止巫再起,先賢便通過各種方式將武道傳承抹去,至此讓其近乎斷絕。”


    聽完李淳風的講解後,吳文也算是明白了,為什麽說武道斷絕,就是因為它幾乎沒有傳承留下。


    若想要修煉,要麽就找到遺存於世的傳承,要麽就必須自己開辟出一條道路來。


    就像吳文如今修煉的電磁場,他就是在摸索之中,逐漸開辟出的一種新傳承。


    與吳文說了這麽多。


    時間也過去了許久。


    李淳風轉身離開,吳文也隨後跟在他身後,一同回房休息。


    躺在床上,吳文回想著李淳風剛才和自己說的那番話。


    他總覺得其中另有玄機。


    李淳風是站在道教的立場,以一個道士求仙者的身份,去闡述武道落寞的問題,這難免會有所偏頗。


    而吳文自己,則是一個武道修行者。


    所以在他看來,武道的傳承斷絕肯定不是那麽簡單。


    武,是上古先民為了抵禦凶獸,通過模仿天地萬物所創。


    僅僅從這一點發源來看,就可以斷定武道的正統性。


    誠然,修煉武道可能會影響心性,讓人崇尚暴力,這不可否認。


    但要說沒有解決辦法,那絕不可能。


    因為一個為了生存而整天拚殺的人,他的意誌得有多堅定?怎麽可能會抵擋不了這點區區的副作用?


    因此,在吳文的分析下,他認為武道的斷絕,原因絕對不會這麽簡單。


    其中必定隱藏著更為深刻的原因和奧秘。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過目不忘,鑄造記憶宮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十三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十三香並收藏開局過目不忘,鑄造記憶宮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