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斯奈特在信中表示,參謀總部覺得這款武器非常具有實戰前景,而且的確如李輝所說,適合裝甲兵作為自衛武器使用。


    參謀總部已經委托槍械專家,對這款武器進行研究和仿製,不過在量產之前,他們會通過李輝建立的渠道,少量進口一些,裝備給有需要的部隊。


    同時勞斯奈特還表示,有情報顯示,加洛林人已經從美國進口該款武器,主要裝備給步兵部隊,大概率是作為壕塹戰使用。


    這種武器在近距離攻擊方麵非常具有優勢,如果不是李輝搞出事情,參謀總部或許並不會注意到這個小動向,更別提防範了。


    所以勞斯奈特表達了感謝,同時也承諾,在有限的“走私”行動中,慕尼黑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將會繼續雇傭倫格裏斯的村民,也算是為那座貧瘠的村莊,增加一些收入。


    看到這封信,李輝百感交集,他覺得,勞斯奈特這個人——不去當個奸商可惜了。


    不管怎麽說,這款武器最終還是落到了88坦克團手裏,雖然數量隻有五十支,但作為訓練用,已經足夠了。


    確認沒有問題,李輝在接收單上簽了字,隨後安排人裝車,把這些東西都運回去。


    88坦克團作為參謀總部的精銳,屬於第一批接收新軍裝的部隊,李輝準備借機會好好提振一下士氣,為他即將執行的斯巴達式訓練,打個良好的基礎。


    不是李輝殘忍,而是88坦克團必須維持帝國裝甲部隊的最高水準,大量的人員更換,導致戰鬥力有所下降,李輝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恢複到過去的水平。


    至少恢複到意大利行動之前。


    就在李輝努力訓練手下官兵的時候,位於捷克西北部的蘇台德地區,卻爆發了激烈衝突。


    事情的起因並不複雜,在這片狹長的山地區域,生活著大量普魯士人。


    長期以來,他們一直受到捷克當局的打壓,難以獲得自治權和正當選舉權利。


    緊張氣氛始終存在,然而一起偶然的事件,成了雙方爆發激烈衝突的導火索。


    小鎮克魯普卡發生一起搶劫案,幾個普魯士小夥對一家商場進行了搶劫,沒有傷人,但是因為使用了土製炸彈,造成不小的損失。


    當地警方進行抓捕,結果過度使用武力,導致這幾個普魯士小夥子全部身亡。


    隨後傳言滿天飛,有人說這家商場的背後老板,是身在布拉格的一名高官,警察局為了給這位大佬獻媚,才將那幾個年輕人擊斃。


    於是當地的普魯士人不幹了,他們在有心人的煽動下,衝擊了警察局,在激烈的交火中,導致包括警長在內,十餘名警員傷亡。


    事情傳到布拉格,捷克當局立刻采取措施,調動一支由波西米亞斯拉夫人組成的部隊進入克魯普卡,維持當地秩序。


    然而他們用錯了人,這支部隊的指揮官,是一名極端反普魯士的波斯米亞斯拉夫人上校,他在接到任務後,竟然以血腥鎮壓的方式,對當地普魯士人展開屠殺。


    數百人被打死,逃走者迅速將這件事傳遍整個蘇台德地區,這導致所有的普魯士人,都憤怒不已。


    對抗變得越發激烈起來,當地人組成自衛隊,與捷克部隊在山區周旋,甚至攻擊當地波西米亞斯拉夫人的村落,導致混亂持續不斷。


    雖然捷克當局采取了措施,不僅迅速將那支惹事的部隊召回,更是將指揮官送上軍事法庭,以戰爭罪被判處終身監禁。


    但是於事無補,當地的普魯士人不肯放下武器,甚至公開向捷克當局喊話,給出兩個解決辦法。


    第一,捷克當局同意蘇台德地區並入薩克森帝國。


    第二,捷克當局同意他們舉行獨立公投,如果通過,那麽新政權,將會自己加入薩克森帝國。


    這是赤裸裸的威脅,捷克當局予以拒絕,於是衝突愈演愈烈,且其他國家也陸續表態。


    作為歐羅巴頭號攪屎棍,不列顛人最先發聲,他們先是對捷克當局的過激舉動表示批評,隨後又認為蘇台德地區的普魯士人提出的要求過於異想天開。


    總之,他們一直在兩邊拱火,巴不得他們打得再激烈一點兒。


    隨後作為鄰國,意大利的墨索裏尼也表明了態度。


    他認為蘇台德地區的普魯士人長期受到不公正待遇,這件事又是捷克當局處理不當,所以理應同意蘇台德地區普魯士人的要求。


    這是開始站邊了,不過他表態支持普魯士人,自然就有人會跳出來支持捷克當局。


    一直和意大利不對付的加洛林王國表示支持捷克當局的主張,造成這種局麵不能完全歸咎於他們,蘇台德普魯士人本身就非常有組織的,想要脫離捷克,試圖分裂這個美麗的中歐國家。


    這是不能被接受的,這是對現今歐羅巴所有國家體製的挑釁。


    緊接著波蘭跟著附和,表示支持加洛林的主張,蘇台德地區是屬於捷克的,普魯士人沒有權利將其分裂出去,更沒有權利將其並入薩克森帝國。


    沙俄的表態和波蘭差不多,也是支持捷克當局,認為普魯士人的要求太過分,同時暗示,這些普魯士人背後,一定是薩克森帝國在搗鬼。


    然而作為“當事人”的薩克森帝國,卻是最後一個表態的,他們肯定會支持自己的同胞,但是對沙俄的說法,予以否認。


    其實說出這種話,薩克森帝國的外交部門也是底氣不足的,當蘇台德爆發普魯士起義後,薩克森的一些準軍事機構,可是提供了不少包括武器在內的物資。


    甚至還有一些誌願者,幹脆越境加入了起義軍,直接參與了這場動亂。


    總之,蘇台德問題成為歐羅巴各國的又一場爭端,然而捷克的騷操作,卻把這場爭端,攪得更為複雜。


    當局給前線下令,強攻了普魯士人占領的霍什特卡地區。


    那是一場殘酷的戰鬥,軍方動用了重炮,對固守在城市邊緣的普魯士起義軍進行殘酷的覆蓋式炮擊。


    這造成了大量傷亡,隨著捷克部隊的推進,普魯士起義軍節節敗退,大部分被消滅或投降,隻有少部分,僥幸從北麵突圍。


    這場軍事行動導致事態再一次升級,不僅普魯士起義軍義憤填膺,加大了對捷克軍隊,以及其他城鎮的襲擾。


    更是讓薩克森帝國,不得不公開表態,對捷克采取強硬的態度。


    畢竟整個歐羅巴都是民族主義橫行,薩克森帝國即便是為了國內穩定,也不得不下場,為蘇台德地區的普魯士同胞站台。


    隨著薩克森邊防軍的緊急調動,捷克當局的壓力頓時增加,要知道兩個國家的國防力量壓根不在一個量級上,無論常規兵力還是戰爭潛力,捷克都遠遠遜色於薩克森帝國。


    捷克的高層坐不住了,他們四處出擊,前往不列顛,加洛林,波蘭,沙俄,意大利等國,尋求外交支持。


    然而麵對動真格的薩克森帝國,這些歐羅巴國家,也是感到一絲犯難。


    畢竟他們可以惡心這個由普魯士人建立的帝國,可以給他們掣肘下絆子,但是麵對麵硬剛,他們卻沒有那麽足的勇氣。


    原因無他,因為這個帝國足夠強大,他們不願意付出慘重的代價,去打一場勝負未知的戰爭。


    於是李輝接到了命令,參謀總部讓他的部隊南下,在德累斯頓集結,並要求攜帶好足夠的給養,隨時可以投入戰鬥狀態。


    “我的部隊還沒有完成必要的訓練,缺乏作戰能力。”


    李輝給參謀總部發報,表示自己的部隊在“大換血”以後,戰鬥力有所下降,根本無法承擔軍事任務。


    他對時局也有關注,知道捷克發生的一切,然而這個時間點並不好,薩克森帝國的軍隊剛剛經曆一場大調動,大多數部隊需要至少一年時間才能具備預期的戰鬥力。


    但是參謀總部可不管這個,他們進行了戰爭評估,如果出兵捷克,他們依然是具有絕對勝算的,雖然會蒙受一些本不必要的損失。


    於是勞斯奈特給李輝回電,表示這是命令,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作為指揮官,他應該把精力放在如何完成命令上,而不是推諉怯戰。


    “該死的,那個四眼奸商,我早晚要揍他一頓。”


    李輝拿著回電,在辦公室裏轉圈圈,他的訓練計劃才剛剛開始,部隊還有一些混亂,現在讓他帶著這支部隊去打仗,他都不確定自己的命令能否被下麵人有效執行。


    然而沒辦法,看參謀總部的態度,自己是不上也得上了,於是他緊急召開連級以上軍官會議,把參謀總部的意見進行轉達。


    不過作為指揮官,他必須站在參謀總部的立場上,於是發布命令,部隊緊急集合,做人員和裝備清點,在兩天內,將所有能帶上的物資都帶上。


    既然沒法拒絕,就隻能硬著頭皮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槍火餘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熟了的螃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熟了的螃蟹並收藏槍火餘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