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


    王東來在西昌火箭發射基地裏,和其他的工作人員一樣。


    沒有搞什麽特殊,也沒有特立獨行,該做什麽就做什麽,完全把自己當成了一個普通工作人員。


    這樣的態度,自然也被人注意到。


    自然而然地,王東來就受到了所有人的尊敬。


    畢竟,沒有人會討厭這樣的人。


    而王東來也在這幾天,也收獲了很多東西。


    畢竟,有些東西是在紙麵上學不到的,隻有切實參與了,在實際中才會遇到。


    就像是一個火箭發射基地的運行模式。


    這種東西,不會有專門的論文講述,在網上也搜不到多少相關的資料。


    隻有真正地在發射基地裏工作過,才能了解一二。


    在王東來的預想之中,銀河科技必然是建設一座屬於自己的發射基地。


    畢竟,銀河科技的火箭發射人物又多,還采用了新的技術。


    自然是需要重新建設一座火箭發射中心。


    就像是火箭回收,就需要進行專門的改造。


    另外。


    那就是王東來更願意采用智能化的操作模式,來替代現在的這個模式。


    雖然還無法做到完全十足的全自動,智能化,但是把一部份的工作,換成智能化操作,還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火箭發射還需要幾天。


    所以王東來還是花了不少時間泡在準備間。


    賈楠雖說是對王東來有些意見,但是也沒有禁止王東來進入準備間,在該進行講解的時候,也沒有拉胯。


    以王東來的能力,隻是幾天的時間。


    就完全摸透了長征三號乙型火箭的設計理念以及技術原理。


    這些東西是絕對保密的。


    王東來在摸清楚之後,也沒有其他的想法,更不會大咧咧地說出來。


    通過對長征三號火箭以及北鬥衛星導航係統的了解,王東來對於接下來的銀河科技航天業務發展,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正好,此次一同前來的還有瓦楊安超等人。


    所以,王東來就直接借了一個會議室,召開了技術探討會。


    探討的內容正是銀河科技的太空計劃。


    “這幾天,大家都有什麽想法?”


    王東來徑直出聲問道。


    “董事長,我覺得我們可以照搬西昌火箭發射中心的運行模式,來建設我們的發射中心,這畢竟是一個成熟的模式,可以節省我們很多的功夫。”


    “我們采用的是火箭回收計劃,並且在生產火箭的時候,也是新的技術,並不適合西昌火箭發射中心的運行模式,更何況,按照計劃,我們全年的發射任務眾多,根本不是西昌火箭發射中心能夠滿足的。”


    因為是討論會,所以眾人都沒有遮掩自己的意見。


    有什麽意見,都直接說了出來。


    和王東來接觸了這麽久,他們自然也都知道王東來的脾氣,知道這麽做才是王東來想要看到的。


    對事不對人,實事求是!


    其實,很多時候,一些有經曆的人總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銀河科技的工作氛圍並不像是目前主流的公司,更像是一個帶有火紅時代特色的存在。


    人人充滿對事業的熱情。


    王東來聽著眾人的討論,並沒有急著給出自己的回答。


    等到眾人都說完了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之後,王東來才出聲說道:“這一次火箭發射,對我們有多重要,大家心裏應該也都清楚。”


    “發射成功,也隻是第一步邁了出去。”


    “回收成功,並且成功在太空預定位置停留,這才是第二步。”


    “至於第三步,可能需要等我們接連發射成功幾次才算。”


    “而每一次發射流程,大家也都看到了,組裝需要好幾天,還要等待發射,把物資送到太空上麵,又需要十幾天,這個時間有些長了。”


    “所以,我這裏有一個想法,大家可以一同參考一下。”


    “原有的發射次數計劃不變,全年還是定下最少20次的火箭發射。”


    “但是,我們把發射計劃調整一下。”


    “不能等前一枚火箭發射了之後,才準備第二枚火箭。”


    “我們采用的是力士號火箭發動機,推力強橫,溢出的推力,完全可以拋開其他因素的影響。”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火箭發射基地放到一個交通便利的偏僻地方,又或者是靠海區域,利用海運來運輸火箭零部件,節省時間。也可以把發射日期要求放寬,隻要是特別惡劣天氣,我們都可以直接進行發射。”


    王東來說完了之後,眾人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楊安超很快就出聲說道:“董事長,我認為這一點完全可以做到。”


    “以往是因為火箭推力不足,所以每一份有效荷載都需要精打細算,但是我們擁有力士號火箭發動機,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要是再按照常規的火箭發射要求去做的話,無疑是捆住了我們的手腳。”


    “新的火箭技術,必然會有新的火箭發射技術。”


    “生產關係總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進行變化,這是長情正理!”


    楊安超也不是無腦地吹捧王東來。


    作為這方麵的專家,他還是有節操的。


    王東來提出來的想法,乍一聽有些離譜。


    但是認真思考一下,還真是沒有什麽問題,反而是無比合理。


    不僅是楊安超能想到,其他人也能想到。


    於是,接下來眾人也都表示讚同。


    討論會很快結束。


    眾人也都忙起了自己的事情。


    畢竟,按照王東來提出來的想法,有很多方案都需要重新調整。


    比如說是發射基地的選址,比如說是火箭製造工廠的選址等等。


    ……


    臨近長征三號乙型火箭發射,銀河科技自主研發的那一款火箭零部件也陸續被運了過來。


    畢竟,這兩枚火箭的發射時間極為接近。


    前者剛剛發射完畢,就要組裝第二枚火箭。


    所以,自然是需要提前要把零部件運過來。


    因為天宮這個名字已經被官方使用了,所以王東來對銀河科技的太空站計劃氣的名字是‘天庭計劃’。


    官方要保持低調,要講風度,要講格調。


    棄天庭不用,而選用天宮。


    而王東來就沒有這方麵的顧慮了,直接就把這個計劃定下了這個名字。


    至於完成這個計劃的火箭,王東來也給起了一個常見的名字。


    金剛!


    為了宣傳,在金剛號火箭等物資送到西昌火箭發射中心的時候。


    王東來還專門進行了一次拍照宣傳。


    國內民企自主研發的第一枚火箭!


    這個說法,一經傳出,就立即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的討論。


    官方這麽多年,不斷地在航天領域完成各種突破。


    通過新聞的宣傳,早就讓所有人在航天領域對西方怯魅了。


    也都知道咱們國家的航天技術很不錯,不再落後。


    但是,當這個成績放到一家民企的身上,情況就不一樣了。


    國家隊擁有的能量和資源,誰都知道龐大無比。


    能夠取得這些成績,很正常。


    可是換到一家民企的身上,那就不同了。


    “銀河科技牛皮!”


    “民族之光,國家之幸,銀河科技!”


    “話說有知情人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銀河科技的這個火箭嗎?”


    “我算是發現了,銀河科技三天兩頭的上熱搜,一會兒是王院士獲得大獎,一會兒就是什麽技術取得突破。”


    “銀河科技什麽時候上市啊,要是買一隻銀河科技的股票,我估計包賺!”


    “樓上的簡直在做夢,銀河科技這才發展幾年,就有了這樣的成績,根本就不用上市,上市就是白白地把錢分出去。”


    “根據內行人的推斷,銀河科技去年全年的收入可能在一千億左右,注意,這個數字不包括銀河科技融來的錢。”


    網上眾人討論紛紛。


    到了現在,銀河科技的產品,早已打響了名頭。


    從常見的白色家電,再到長青液和隱形眼鏡,都是如此。


    1月12日。


    黃道吉日。


    也是預定的長征三號乙型火箭發射的日子。


    這一次,將會攜帶北鬥三號衛星登上太空,完善北鬥衛星導航係統。


    在西昌火箭發射中心,擁有兩個發射塔。


    長征三號火箭此次發射便是放在了一號發射塔。


    二號塔則是留給了金剛號火箭。


    為了實驗金剛號火箭的回收技術,還專門對二號發射塔進行了一定的改裝。


    1月11日。


    也就是在發射的前一天。


    長征三號火箭就從準備間拖了出來,放到發射塔進行組裝起來。


    其實組裝很簡單,就是利用吊裝設備,一點點地把零部件組裝起來。


    原理和搭積木沒有什麽區別,隻是火箭更加高端了一點罷了。


    說實話,在這種環境下,看著如此龐然大物被一點點地組裝起來。


    很少有人會無動於衷。


    大型造物的震撼感,隻有親身體驗過,才會明白。


    哪怕是王東來,也是這樣。


    看到長征三號火箭被一點點地組裝起來,眼神之中也流露出一絲期待之色。


    他已經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金剛號火箭被組裝起來,然後升空了。


    隻是,暫時還不太行。


    因為金剛號采用了力士號火箭發動機,並且利用火箭發動機並聯的方式,並聯了八台火箭發動機,大大地提高了推力之餘,也將這枚火箭的體積變大了不少。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粗胖了許多。


    發射塔其實一種可以變形的鋼結構大樓。


    很多人都沒有注意過這方麵。


    有的火箭是被固定在發射塔旁邊,然後進行點火。


    而有的則是在發射塔內部完成組轉,然後通過變形發射塔,將火箭放出來,再進行點火。


    這對於金剛號火箭就有些麻煩了。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金剛號火箭的體積太大,按照原本的組裝方式有些麻煩。


    所以,隻能進行一定的改裝,才能完成組裝以及發射。


    而想要滿足這樣的條件,也隻能選擇西昌火箭發射中心。


    “吊裝手,抬升大臂一個單位!”


    “保持不動,重新配重!”


    “燃料組,檢測情況如何?”


    賈楠作為總工和總指揮,這會兒是最忙的。


    全神貫注地觀察著組裝過程,一刻都不敢分心。


    對講機就沒有離開過嘴邊,一直在指揮著下麵得到工作人員。


    而在賈楠的指揮下,工作員工表現的很完美。


    井井有條,一點點地將火箭組裝了起來。


    從一早開始,火箭組裝就沒有停下來過。


    因為火箭組裝和其他的工作不同。


    火箭殼的材料因為是特製的,所以就必須要保證在發射前,不能發生形變。


    所以,火箭一般都是在前一天進行組裝,然後第二天直接發射。


    如果第二天不能發射的話,就需要重新拆卸,並且再次重新檢測,避免有些零部件出現問題,影響發射。


    所以,一旦開始組裝的時候。


    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像是擰緊了發條一樣,開始變得無比忙碌起來。


    同時,更是祈禱第二天的天氣不要有什麽變化,能夠順順利利地完成發射。


    王東來在這個過程中,一直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以及學習。


    楊安超也跟在了王東來的身邊。


    “楊工,難道你們之前就沒有想過更換火箭殼的材料,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嗎?”


    王東來小聲地問起楊安超。


    楊安超看了一眼四周,發現沒有人,才苦笑一聲,低聲解釋道:“董事長,其實我們也知道不鏽鋼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是不鏽鋼也有幾個問題,首先就是在最初的時候,我們沒有攻克這方麵的技術,其次就是定下來之後,已經產生了路徑依賴,再想更換的話,就很容易引發問題。”


    “如此一來,久而久之,自然就不會有人想要更換了。”


    楊安超說的不算清楚,但是王東來卻聽懂了。


    航天領域再是精尖,也不至於發展成為一個擁有七十多萬員工的機構。


    這裏麵不知道有多少是坐在辦公室裏的,多少是工程師,在工作第一線的。


    哪怕是沒有具體的數據,王東來也能猜出一個大概。


    兩者恐怕是十比一的比率,甚至是更高。


    做的少,看的多,看的還要給做的提意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的我隻想當學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寶寶小蠻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寶寶小蠻腰並收藏重生的我隻想當學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