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願意掏錢,而且還懂得技術的老板,可以說是真正醉心科研工作者的最愛了。


    首先,科研本來就是不斷試錯,需要不斷投入的事業。


    也許在同一個項目之中,連續投入個十幾年,都未必有什麽成績。


    可越是這樣,就需要堅持投入,因為放棄的話,就等於是放棄了之前的所有積累。


    資金,對於科研工作者來說,自然是無比重要的。


    當年,用算盤計算出兩彈的時候,都沒有減少對科學家的培養。


    所以,才會有了後期的累累碩果。


    至於懂技術,那也是一個不亞於資金的重要因素。


    這些能加入銀河科技的工程師,都是媧通過大數據分析之後,才給出的名單。


    雖然這些人裏麵,沒有多少大名鼎鼎的專家教授。


    可是,他們才是航天技術中堅人物。


    在原本的單位裏麵,他們就屬於是那種默默無聞的老黃牛。


    默默做事,負責的還都是一些緊要環節。


    可是,在榮譽方麵,卻是沒有多少優勢,導致名聲不顯。


    當初王東來決定接著上麵放開民間資本進入航天航空領域東風的的時候,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些塌實幹活的人。


    因為,銀河科技和其他公司不同。


    當一家公司的員工超過幾萬,甚至是十萬的時候,就已經是絕對意義上的大公司了。


    自然會有大公司病。


    大公司病有很多種表現。


    各個山頭、管理層級過多,導致執行力變偏、成本飆升,效率下降、幹活的不如寫ppt的等等。


    不過,銀河科技卻不擔心會有這樣的情況。


    原因很簡單。


    那就是媧的出現。


    作為真正的人工智能,媧是全世界最為強大的工程管理大師。


    它一秒鍾的算力,可以精確地指揮幾十萬人。


    精確到個人,也就是一秒鍾做出的決定,可以讓幾十萬人做出不同的動作。


    而在公司管理上麵,也就是每個員工都有一個近乎是幽靈一樣的存在,在盯著他們。


    誰幹的好,誰做得差,在媧的記錄裏麵,一清二楚。


    這是再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製度都無法做到的。


    也隻有銀河科技有這樣的技術實力,做到這一點。


    如此一來,銀河科技的研發氣氛,自然就和國內的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完全不同。


    沒有嚴格的打卡製度,也沒有什麽強製的科研任務kpi,或者是腦殘的領導布置一些沙比任務。


    一句話,在銀河科技搞科研,絕對是最為舒服的。


    但是,這也不意味著銀河科技就是一個可以混日子的地方。


    沒有兩把刷子,當場就能被發現。


    隻要係統上布置下來的人物,連續三次沒有完成,級別就會降低。


    接著就是停止工作,進入培訓階段。


    這也是銀河科技獨有的一個模式。


    隻要是銀河科技的員工,在崗位上不能完全勝任工作,並不會立即辭退,而是進行重新培訓,再次上崗。


    如果再次上崗,還是不能展現出合格的工作能力,就會進行轉崗。


    和員工一同發展,絕對不是一句空話。


    管理人員會有管理課程培訓,業務人員也分不同的業務,會有對應的相關專業課程。


    哪怕是科研人員,也會安排一個高質量的培訓方式。


    銀河科技一方麵工資福利拉滿,另一方麵,對於員工的要求,也是極為嚴苛的。


    不過,越是這樣,越是受專心做事的人的追捧。


    做事業,就該有做事業的態度和堅持。


    在航天航空等高精尖領域,體現的也就越明顯。


    王東來在提出了並聯火箭發動機的想法之後,這些工程師並沒有第一時間叫苦,或者是認為不可能。


    反而是順著王東來的想法考慮起來。


    遇到問題,要做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去質疑解決問題的方式正確與否。


    正確與否,驗證一下就知道了。


    這才叫做實事求是!


    很快。


    王東來就聽完了楊安超的介紹。


    點了點頭,出聲說道:“這樣吧,接下來要是沒有什麽事情的話,我大部分的時間都會留在這裏。”


    “你們後麵要是有什麽問題,自己解決不了的先嚐試著和其他同事交流一下,比如說是每隔兩天就開一個頭腦風暴大會,都彼此交流一下自己的問題,多討論多交流。”


    “實在是解決不了的問題,就直接通過工作台提交給我,我每隔一天都會看一遍,進行解答。”


    當王東來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在場的工程師們都是眼睛一亮。


    他們可都知道王東來的真正實力的。


    ‘力士’號火箭發動機其實就是王東來一手研發出來的。


    更不要說是其他的一些技術了。


    越是深入,他們越是能夠感覺到王東來的強大。


    簡直就像是一口深不見底的古井一樣,根本探不到底。


    “那真的是太好不過了!”


    “有王院士的出手,我相信一定會加快我們的研發速度!”


    “這麽一說的話,我手裏還真的有幾個問題,已經困擾我好些天了,這下子總算能解決了。”


    “有王院士這句話,我的心裏就像是有了一塊壓艙的石頭一樣,再也不擔心了。”


    在場的眾多工程師,紛紛出聲表達自己的欣喜之情。


    麵對眾人的誇讚,王東來也我表現得很平靜,並沒有謙虛。


    隻是再次強調了一下公司的要求之後,就讓眾人散了。


    等到隻剩下楊安超之後,王東來才說起了另一件事情。


    “楊工,你現在接管了集團的航天航空業務,應該也看到了我對這方麵的設想了吧!”


    雖是疑問句,但是王東來的語氣卻極為肯定。


    楊安超聞言,便露出一絲苦笑之色。


    “董事長,你真的是太為難我了!”


    “我覺得單單隻是這個太空站建設,就已經是我最大的能力範疇了。”


    “不管是登月,還是月球基地和後續的開發計劃,還是南天門計劃。”


    “我真的是沒有這個能力。”


    “不是我在畏難,而是我真的沒有這個能力。”


    “太多的技術難點,說實話,要不是這些計劃都是你寫出來的,在其他地方看到,我都會把它當成一份科幻材料來看,根本不會當真。”


    “也許,以我們國家的發展速度,再過個三五十年的話,還真有可能會實現這一點。”


    “現在的話,我真的不覺得我有這個能力。”


    楊安超說的很認真,臉上帶著一絲苦笑不得。


    其實,對於楊安超的反應,王東來並不意外,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出生安慰道:“楊工,不用喊我什麽董事長,在這裏,我們都是技術人員,沒有什麽其他的身份。”


    “太空站建設隻是第一部,我們今年的任務就是在太空上建設一座屬於我們的太空站作為中繼站。”


    “另外,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在年底的時候想辦法進行一次登月行動。”


    “當然了,至於是無人登月,還是載人登月,還有待考慮。”


    當王東來說到這裏的時候,楊安超的嘴已經張大了。


    他原本以為自己看到的那些未來發展規劃,就已經夠瘋狂了,但是沒有想到王東來比他所看到的那些計劃還要激進。


    一年的時間,建設一座太空站。


    有難度,但還是有幾率可以實現的。


    但要是以銀河科技一家企業的力量,就能完成登月的話,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捅破天了!


    放眼全球,目前已經完成登月的國家不超過一手之數。


    這還是包括了無人登月,以及一次性軟登錄。


    要是銀河科技也做到了這一點,楊安超已經能想象到到時候會在全世界引起什麽樣的震動了。


    楊安超心裏震動,有心想要說些什麽,還沒有來得及說出來,就被王東來後續的話所吸引。


    “楊工可能覺得我們無法完成登月計劃。”


    “但是,我並不這麽覺得!”


    “接下來的一年時間,根據計劃,我們將會發射最低二十枚的火箭,攜帶大量的物資,前往太空建設太空站。”


    “每次發射,都是一次嚐試,測試‘力士’號火箭發動機的性能。”


    “等到真正順利發射二十次的時候,也就可以證明這款發動機是穩定,成熟的一款產品了。”


    “每次前往太空攜帶的物資,也可以變成登月計劃所需要的東西。”


    “如果是無人登月的話,我們不需要考慮航天服,也不需要考慮返回的燃料問題,很多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難度也一下子下降下來,隻需要我們在通信領域完成突破,利用量子通訊,可以控製落在月球上的基地車和工程車的話,那我們的基地計劃,還有多大的難度呢。”


    楊安超作為技術人員,當即就回道:“王院士,你說的這個情況,乍一聽是可行的,但是卻忽略了在月球上建設基地的話,所需要的龐大能源問題,從何解決。”


    “真空環境下,又是在月球上麵,我們是如何來獲得豐富穩定的能源,來供應基地工程建設?”


    “我們總不能讓火箭攜帶大量的電池前往月球吧,如果這樣的話,那我們所需要的電池以及火箭發射次數就是一個海量了。”


    “這還沒有說通信問題,量子通訊技術,要滿足從月球到地球的通信,又是做基地建設,所需要的通信技術難度之高,信號延遲要控製在一個極低的程度。”


    “哪怕是目前,我們也必須經過專門改造,才能完成這樣的事情。”


    “更不要說是把距離拉到月球和地球這樣的距離上了。”


    楊安超並沒有否認王東來的意思,更不是在懟人。


    而是針對於王東來提出來的設想,提出自己的疑惑而已。


    這也印證了王東來的那句話,實事求是!


    “楊工,你說的情況確實存在。”


    “可我和的觀點和你不同,我並不認為量子通信技術有多大的難點。”


    “另外,你說在月球上找不到合適的大量的能源,這點你說錯了。”


    “太空環境下,我們第一個要解決的是材料問題,必須要能抵抗的了高溫和低溫的侵蝕,甚至包括太陽風暴。”


    “其次才是能源問題。”


    “根據目前全球各國對月球的初步探索,給出的信息,我們可以確定一點,月球表麵的地質較為鬆散,粉末狀月壤厚度較高。”


    “但同時,月球上又存在大量的氦-3,以及矽和鋁。”


    “這麽一來,就很簡單了。”


    “在前期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矽來製造光伏,以及半導體材料,然後再加工鋁,作為基地材料。”


    “最後便是氦-3,如果我們能夠突破這個技術的話,別說是月球基地了,我們甚至可以在月球上建設一座城鎮出來。”


    “利用火箭往月球上運送電池,這完全就是一個蠢到不能再蠢的主意了。”


    “我們利用不鏽鋼製造火箭殼,並且采用新的流水線工藝生產製造火箭,極大地降低了成本。”


    “更不要說我們還可以進行回收利用,哪怕是成本下降百分之一,積少成多下,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現在,集團不缺錢,也不缺上麵的支持。”


    “這麽多的資金,掌握在我們的手裏,我們就應該做出貢獻來。”


    “拿去做商業經營活動,賺更多的錢,我不取也!”


    “三年投入五百億,這隻是一個最低目標而已,實際上如果有需要的話,我可以投一千億,一千五百億。”


    “這麽大的一筆錢砸下來,我們全年發射一百枚火箭,也不是什麽問題。”


    “心無極限,技術也沒有上限!”


    看著王東來一幅自信滿滿的樣子,楊安超心裏不禁再次生出一絲感慨。


    恨不能晚生三十年。


    以王東來的能力,未來必然會給全世界帶來更多的震撼。


    而他已經老了,未必還能看到那一幕。


    若是晚生三十年的話,就能多和王東來共處三十年。


    就可以親眼看到王東來帶著全人類狂飆到何等程度。


    王東來說的這些展望,楊安超既信也不信。


    信的是王東來真的能做到這些。


    不信的是,在未來的幾年內,或者是十幾年內做到這些。


    這裏麵的技術含量太高了。


    哪怕是王東來這樣的天才,楊安超覺得也得耗費幾十年的時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的我隻想當學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寶寶小蠻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寶寶小蠻腰並收藏重生的我隻想當學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