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餘切的車對這二位來說,已經很熟悉了。
張儷在前邊兒,貼著餘切,陳小旭在後邊兒,也貼著餘切,各自帶了個頭盔。
雅馬哈的後座掛著信框,她們都看到了。
陳小旭問:“這是什麽?”
“讀者寄來給我的信。”
“餘切,你的讀者有罵你的嗎?”
“這肯定有了,但是不多,大部分人給我寄信,還是為了表達他們對我的,對我這個人的喜歡。”
“呸!你可真臭美!”
《紅樓夢》劇組集訓的場地在圓明園,這地方和餘切家就十來公裏,開車很快就到了。
張儷和陳小旭聊劇組最近發生的時期:導演王福林準備定下各位演員的角色了,讓演員們試妝和穿戲服。
其中,陳小旭是林黛玉,而張儷是薛寶釵。有個叫朱碧雲的女演員,也和她一樣是薛寶釵,兩人存在競爭關係。
王福林舉棋不定,不知道選哪一個人來做薛寶釵。
張儷年紀比陳小旭小,也沒有做過專業演員,這方麵是劣勢。朱碧雲年紀更大一些,還演過一些電視劇,可是,王福林又想整個劇組全部選擇“素人”來出演。
因為王福林認為,但凡是原先演過了戲的,演員就會有一些思維定勢,很難徹底成為某一角色,培訓不出來。
這些劣勢在配角上影響不是很大,在薛寶釵這種關鍵角色上,影響就很大了。
張儷感到很緊張,回家後抱著《紅樓夢》苦讀,有個好的消息是劇組請來的紅學家全都支持她來出演。
不知道是不是紅學家們全認識餘切的原因。
但事情並沒有定下,張儷緊張是正常的。
深夜,三個人照例打牌,張儷心不在焉,牌局草草結束。餘切正好有一堆信要回複,他就在自己房間亮著燈,把信件挑出來選擇一些拿去回。
另一邊,陳小旭在給張儷打氣:“你肯定能成的,那個朱碧雲比不了你,我看最後肯定是你來上。”
張儷說:“我不像你那麽自信,你說要上黛玉,就非黛玉不可,什麽角色都不要,我沒有你那種絕不動搖的魄力!”
“張儷,你把你對餘切的感情,放到薛寶釵上麵就行了,你不是老說餘切比大臉寶強得多嗎,你要不是薛寶釵,那你倆還怎麽在一塊兒呢。”
結果陳小旭出了個壞主意,張儷更緊張了,抓著她的手:“你說的對,我必須得成呀。”
陳小旭讓張儷和餘切呆一會兒,看看餘切有沒有什麽辦法。
“餘切在回信呢,我會影響他的。”張儷搖頭。
“他不差這一晚上!”陳小旭推著張儷,硬讓她過去了。
沒多久,就聽到餘切和張儷聊天,兩人嘰嘰喳喳起來。餘切收到的信裏麵,有許多是女讀者寫給他的情書,一般人肯定是不讓女朋友看這些。
餘切正好相反,他專門挑出來顯擺。
不僅挑出來,還讓張儷來念給他聽。
陳小旭快懵逼了:這餘切真是個點子王啊!天下有這麽自戀的人嗎?
“餘切老師,自從看了你的,我常常在心裏麵想象,你是一個什麽樣的人,我想我已經愛上了你……”
張儷也傻眼了,努力念下去,發現後邊兒是“我覺得你應該是個成熟的長者,閱盡千帆,知世故而不世故……”
這肯定和餘切真人不是一回事兒。
張儷又念了一封:“餘切老師,你一定是一個退伍士兵,否則不會對我們部隊有這麽深的感情!我是南疆某營地戰地醫院的xxx,我感到你是一個智者,你都知道我們發生了什麽,也特別了解女性在戰場的柔弱……是不是曾經有過一段戰地感情……”
這個更是毫不相關。
剩下的信就更多了,有寫了情詩讓餘切來點評的,因為“餘切是個詩人”,有認為餘切是個女性的,因為餘切寫了《我們倆》,那裏麵主角是一個年輕女大學生。
……
張儷明白了,餘切的意思是,人們根本不知道他是什麽樣子的人,都隻看到了一個麵。
但是呢,餘切說了,“不論是我還是導演,還是你身邊的朋友……我們真認識你,也真覺得你和某個角色相似,這是最難得的——你說怎麽會有這麽巧的事情呢,要是你演不成這個角色,那簡直是劇組的損失!”“其他人都是演的,或者跟我一樣,寫臨時編一下……就你能不用‘演’,你就是,而且還比別人強。”
張儷回來後特別開心,陳小旭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她不知道,這種感覺是因為她安慰張儷沒有用,而餘切安慰張儷有用,讓她被餘切迅速比下去了。
還是因為,餘切竟然能那麽高的評價張儷啊:竟然能拿自己一個男人開玩笑,好讓張儷高興一點。
難道我嫉妒張儷嗎?
我怎麽能嫉妒別人呢?這可是別人的對象啊,他們夫妻倆關起門來怎麽說都行的。
陳小旭不願意想這些了,但是睡覺前呢,張儷又去和餘切說話了,提醒餘切早點睡覺——餘切還在回讀者的信件。
鬼使神差的,陳小旭也起床跑去看,她墊著腳生怕讓別人聽到她的聲音,趴在主房窗口,隻聽到餘切和張儷在聊劇組選角的事情。
而且就聊到了她,兩個人是用家鄉話聊的。
張儷說:“王導演之前到處找人,要找一個長得乖的,發現都沒有氣質,最後還是選的陳小旭,她在組內沒有競爭者,情況比我好。”
餘切說:“陳小旭確實適合演林黛玉,天生的黛玉聖體。”
“什麽叫聖體?”張儷問。
“就是這個人的性格,氣質,尤其是經曆……很多東西都相似,她是最合適的。”
曆史上,《紅樓夢》劇組定妝後,陳小旭一開始並不受書迷的喜歡,認為她不夠好看,劇播出之後,一開始也被罵,因為“林黛玉”演成了刻薄小性兒的愛哭鬼。
再過一些年頭,有比較了,書迷於是被折服了。
沒有任何一個版本的林黛玉比得上陳小旭,她甚至倒過來扭轉了對於“林黛玉”角色的形象代入。就像是《三國》演關羽的陸樹銘,就連關羽的塑像都仿造陸樹銘的樣子來造。
陳小旭聽到這,隻覺得心快飛了。
這餘切說話那麽好聽,怎麽平時從來不說呢?
他老是說我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從來不讓我一點兒。
糟糕!
他們聊完了。
陳小旭三步並做兩步,踩著台階還踢了一腳,痛得輕叫了一聲。貓一樣鑽進了薄被,等著張儷躺她旁邊。
張儷一來看到她,很納悶:“咦,怎麽換了個位置?原先是朝牆的,現在朝門的。”
啊?
陳小旭使出了這輩子的全部演技,假裝剛剛驚醒:“嗯……嗯……我有點熱,這邊要涼快一些。”
“你難道很熱嗎?”
“我特別熱啊。”
張儷點頭道:“那我們換個位置來睡覺,以後你睡外邊兒,我睡裏邊兒。”
在這個地方,陳小旭就更靠近餘切了。隻要一睜開眼,就能看到餘切主房那邊亮著的燈,餘切正在回信。張儷在她背後,不知道她睜沒睜開眼,她就睜開眼望著,發呆。
陳小旭想象餘切回信一絲不苟的樣子,那書房的驚鴻一瞥,和平時大不相同:
唉,想想還挺好看的,就是不常有。
他不常誇我,總是嘲笑我取樂。
第二天照常送二位去劇組,一路碰到一些書店排隊,一問,原來是在買餘切的書。得虧餘切戴著頭盔,不然得被認出來。
書火到了這個地步,到底有什麽樣的影響力,她倆還不明白。
隻覺得劇組裏麵的人,開始有意無意在張儷麵前談起餘切。紅學家對張儷的態度格外好,原先張儷來請教紅學家,到底能聊多久,時間多長,主要是由紅學家的“老師”來決定。
現在不一樣了,有時候能感覺到,紅學家會故意拖到餘切過來,好和餘切聊上兩句。《紅樓夢》背後有個龐大的大師群,其中許多是文學家,文藝理論家,寫《棋王》的鍾阿城的爸爸也在裏麵。
在前期最主要幹活兒的是一個叫“周陵”的紅學家,也是電視劇的編劇。這人後來接觸了萬珂的王石頭,從商做了生意,脫離紅學圈了。
餘切和他挺談得來,但聊的都不是文學,而是經濟。
導演王福林也找餘切有事兒,因為央台對《紅樓夢》劇組的籌備情況有探班節目,餘切現在熱得發燙,節目組也希望能拍到餘切。
(本章完)
張儷在前邊兒,貼著餘切,陳小旭在後邊兒,也貼著餘切,各自帶了個頭盔。
雅馬哈的後座掛著信框,她們都看到了。
陳小旭問:“這是什麽?”
“讀者寄來給我的信。”
“餘切,你的讀者有罵你的嗎?”
“這肯定有了,但是不多,大部分人給我寄信,還是為了表達他們對我的,對我這個人的喜歡。”
“呸!你可真臭美!”
《紅樓夢》劇組集訓的場地在圓明園,這地方和餘切家就十來公裏,開車很快就到了。
張儷和陳小旭聊劇組最近發生的時期:導演王福林準備定下各位演員的角色了,讓演員們試妝和穿戲服。
其中,陳小旭是林黛玉,而張儷是薛寶釵。有個叫朱碧雲的女演員,也和她一樣是薛寶釵,兩人存在競爭關係。
王福林舉棋不定,不知道選哪一個人來做薛寶釵。
張儷年紀比陳小旭小,也沒有做過專業演員,這方麵是劣勢。朱碧雲年紀更大一些,還演過一些電視劇,可是,王福林又想整個劇組全部選擇“素人”來出演。
因為王福林認為,但凡是原先演過了戲的,演員就會有一些思維定勢,很難徹底成為某一角色,培訓不出來。
這些劣勢在配角上影響不是很大,在薛寶釵這種關鍵角色上,影響就很大了。
張儷感到很緊張,回家後抱著《紅樓夢》苦讀,有個好的消息是劇組請來的紅學家全都支持她來出演。
不知道是不是紅學家們全認識餘切的原因。
但事情並沒有定下,張儷緊張是正常的。
深夜,三個人照例打牌,張儷心不在焉,牌局草草結束。餘切正好有一堆信要回複,他就在自己房間亮著燈,把信件挑出來選擇一些拿去回。
另一邊,陳小旭在給張儷打氣:“你肯定能成的,那個朱碧雲比不了你,我看最後肯定是你來上。”
張儷說:“我不像你那麽自信,你說要上黛玉,就非黛玉不可,什麽角色都不要,我沒有你那種絕不動搖的魄力!”
“張儷,你把你對餘切的感情,放到薛寶釵上麵就行了,你不是老說餘切比大臉寶強得多嗎,你要不是薛寶釵,那你倆還怎麽在一塊兒呢。”
結果陳小旭出了個壞主意,張儷更緊張了,抓著她的手:“你說的對,我必須得成呀。”
陳小旭讓張儷和餘切呆一會兒,看看餘切有沒有什麽辦法。
“餘切在回信呢,我會影響他的。”張儷搖頭。
“他不差這一晚上!”陳小旭推著張儷,硬讓她過去了。
沒多久,就聽到餘切和張儷聊天,兩人嘰嘰喳喳起來。餘切收到的信裏麵,有許多是女讀者寫給他的情書,一般人肯定是不讓女朋友看這些。
餘切正好相反,他專門挑出來顯擺。
不僅挑出來,還讓張儷來念給他聽。
陳小旭快懵逼了:這餘切真是個點子王啊!天下有這麽自戀的人嗎?
“餘切老師,自從看了你的,我常常在心裏麵想象,你是一個什麽樣的人,我想我已經愛上了你……”
張儷也傻眼了,努力念下去,發現後邊兒是“我覺得你應該是個成熟的長者,閱盡千帆,知世故而不世故……”
這肯定和餘切真人不是一回事兒。
張儷又念了一封:“餘切老師,你一定是一個退伍士兵,否則不會對我們部隊有這麽深的感情!我是南疆某營地戰地醫院的xxx,我感到你是一個智者,你都知道我們發生了什麽,也特別了解女性在戰場的柔弱……是不是曾經有過一段戰地感情……”
這個更是毫不相關。
剩下的信就更多了,有寫了情詩讓餘切來點評的,因為“餘切是個詩人”,有認為餘切是個女性的,因為餘切寫了《我們倆》,那裏麵主角是一個年輕女大學生。
……
張儷明白了,餘切的意思是,人們根本不知道他是什麽樣子的人,都隻看到了一個麵。
但是呢,餘切說了,“不論是我還是導演,還是你身邊的朋友……我們真認識你,也真覺得你和某個角色相似,這是最難得的——你說怎麽會有這麽巧的事情呢,要是你演不成這個角色,那簡直是劇組的損失!”“其他人都是演的,或者跟我一樣,寫臨時編一下……就你能不用‘演’,你就是,而且還比別人強。”
張儷回來後特別開心,陳小旭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她不知道,這種感覺是因為她安慰張儷沒有用,而餘切安慰張儷有用,讓她被餘切迅速比下去了。
還是因為,餘切竟然能那麽高的評價張儷啊:竟然能拿自己一個男人開玩笑,好讓張儷高興一點。
難道我嫉妒張儷嗎?
我怎麽能嫉妒別人呢?這可是別人的對象啊,他們夫妻倆關起門來怎麽說都行的。
陳小旭不願意想這些了,但是睡覺前呢,張儷又去和餘切說話了,提醒餘切早點睡覺——餘切還在回讀者的信件。
鬼使神差的,陳小旭也起床跑去看,她墊著腳生怕讓別人聽到她的聲音,趴在主房窗口,隻聽到餘切和張儷在聊劇組選角的事情。
而且就聊到了她,兩個人是用家鄉話聊的。
張儷說:“王導演之前到處找人,要找一個長得乖的,發現都沒有氣質,最後還是選的陳小旭,她在組內沒有競爭者,情況比我好。”
餘切說:“陳小旭確實適合演林黛玉,天生的黛玉聖體。”
“什麽叫聖體?”張儷問。
“就是這個人的性格,氣質,尤其是經曆……很多東西都相似,她是最合適的。”
曆史上,《紅樓夢》劇組定妝後,陳小旭一開始並不受書迷的喜歡,認為她不夠好看,劇播出之後,一開始也被罵,因為“林黛玉”演成了刻薄小性兒的愛哭鬼。
再過一些年頭,有比較了,書迷於是被折服了。
沒有任何一個版本的林黛玉比得上陳小旭,她甚至倒過來扭轉了對於“林黛玉”角色的形象代入。就像是《三國》演關羽的陸樹銘,就連關羽的塑像都仿造陸樹銘的樣子來造。
陳小旭聽到這,隻覺得心快飛了。
這餘切說話那麽好聽,怎麽平時從來不說呢?
他老是說我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從來不讓我一點兒。
糟糕!
他們聊完了。
陳小旭三步並做兩步,踩著台階還踢了一腳,痛得輕叫了一聲。貓一樣鑽進了薄被,等著張儷躺她旁邊。
張儷一來看到她,很納悶:“咦,怎麽換了個位置?原先是朝牆的,現在朝門的。”
啊?
陳小旭使出了這輩子的全部演技,假裝剛剛驚醒:“嗯……嗯……我有點熱,這邊要涼快一些。”
“你難道很熱嗎?”
“我特別熱啊。”
張儷點頭道:“那我們換個位置來睡覺,以後你睡外邊兒,我睡裏邊兒。”
在這個地方,陳小旭就更靠近餘切了。隻要一睜開眼,就能看到餘切主房那邊亮著的燈,餘切正在回信。張儷在她背後,不知道她睜沒睜開眼,她就睜開眼望著,發呆。
陳小旭想象餘切回信一絲不苟的樣子,那書房的驚鴻一瞥,和平時大不相同:
唉,想想還挺好看的,就是不常有。
他不常誇我,總是嘲笑我取樂。
第二天照常送二位去劇組,一路碰到一些書店排隊,一問,原來是在買餘切的書。得虧餘切戴著頭盔,不然得被認出來。
書火到了這個地步,到底有什麽樣的影響力,她倆還不明白。
隻覺得劇組裏麵的人,開始有意無意在張儷麵前談起餘切。紅學家對張儷的態度格外好,原先張儷來請教紅學家,到底能聊多久,時間多長,主要是由紅學家的“老師”來決定。
現在不一樣了,有時候能感覺到,紅學家會故意拖到餘切過來,好和餘切聊上兩句。《紅樓夢》背後有個龐大的大師群,其中許多是文學家,文藝理論家,寫《棋王》的鍾阿城的爸爸也在裏麵。
在前期最主要幹活兒的是一個叫“周陵”的紅學家,也是電視劇的編劇。這人後來接觸了萬珂的王石頭,從商做了生意,脫離紅學圈了。
餘切和他挺談得來,但聊的都不是文學,而是經濟。
導演王福林也找餘切有事兒,因為央台對《紅樓夢》劇組的籌備情況有探班節目,餘切現在熱得發燙,節目組也希望能拍到餘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