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仙鶴觀中的道士們所說,每年得道成仙之人除了道行高深,基本都是容貌俊美,身材健碩的年輕道士,有幾名上了年紀道士,雖然道行是頂尖的,卻從來沒有被選中過。”


    “而之前被怪獸叼走的道士也醒了過來,果然是豐神俊朗之人,他說他也聽說過容貌好的人容易被選中,於是對自己很有信心,早早的沐浴更衣,在房中打坐等待。”


    “到後半夜時,他忽然就覺得身體輕飄飄的,意識有些模糊,也不太記得發生了什麽事情,直到剛剛被人叫醒。”


    “我問他在暈倒之前是否有看到什麽不同尋常的事物,那道士仔細想了一會兒,說好像聞到了一股若有似無的奇怪氣味。”


    “其實道士們的房間裏大多有香爐,本就充滿了檀香之氣,那種氣味十分微弱,正常是聞不到的。但是這名道士自幼鼻子特別靈敏,所以察覺到了。”


    “根據他的形容,那是一種淡淡的雨後青草氣息,而我恰好對此略知一二,曾經在一本古籍中讀過,那種香名為藏(cang)香,味道極淡,卻有著極強的安神效果。”


    “據說當年名醫華佗替關羽刮骨療毒,關將軍麵不改色,與人談笑弈棋,飲酒吃肉,其實就是因為華佗在他身邊點了藏香,令他毫無痛感。”


    “這就十分奇怪了,怪獸食人,直接叼走就完事了,哪裏還需要先行點香讓受害人失去感覺?能做此事的必然是人。”


    “於是我讓張縣令徹查整座仙鶴觀,他說早就想查了,隻是之前因為仙鶴觀名聲太大,附近百姓又虔誠信奉,沒有合適的理由他也沒辦法這麽做。”


    “這一查之下,很快就有了發現,在一名老道士房中搜出了藏香,他一開始嘴硬說是自己日常使用的,張縣令頗有些手段,很快就讓他招供了。”


    “十年前,仙鶴觀隻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小道觀,隻有這名老道士帶著幾名道童在此修行,也沒什麽香火。”


    “有一日,附近一位京城中被貶謫至此的貴人過世了,因為附近貧窮荒蕪,再無其他道觀寺廟,便有人來仙鶴觀請老道士替其操辦後事。”


    “老道士去了之後,開始倒是一切順利,隻是合棺下葬之時,卻發現棺材無論如何也合不上,老道士正疑惑時,旁邊才有人小聲告訴他,貴人是被逼自盡的,死不瞑目。”


    “知道了其中緣由,但是這涉及京城權貴鬥爭,哪裏是一個道士敢議論的,如今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把這貴人安葬了,別的一概不理。”


    “老道士也修行了數十年,有那麽一些道行,這鞍玄山上一向靈氣充沛,便尋了一十八塊山石,在貴人的墓前擺了一個陣,將山中靈氣引向墓穴,這便成了一和‘人造’的大吉之穴。”


    “這一招果然奏效了,貴人得以的順利下葬,老道士也得了不少報酬,著實開心了幾日。一直到在貴人尾七這天夜裏,老道士做了一個夢。”


    “老道士夢見貴人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麵前,笑容滿麵,說很感謝老道士的幫忙,為了報答,他可以助老道士成仙。”


    “隻不過曆來仙家度己先度人,需要老道士先度化十八名道士,他自己便可功德圓滿,飛升成仙。具體方法就是挑選道行高深,年輕俊美的道士,九月三日的夜裏在他房中點燃藏香。”


    “老道士醒來後,果然在自己枕邊發現了貴人留下的藏香,知道自己不是做夢,心想這既能度化他人,自己又可以積攢功德,簡直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事情了。”


    “到了九月初三這日,老道士挑選了自己最心愛的一名徒弟,那道童才十八歲,相貌英俊,有一心向道,是最佳人選,夜裏就在他的房間裏悄悄點燃了藏香。”


    “第二天一早,那名道童果然不見了,隻留下一身道袍,這當真是羽化登仙了呀,老道士十分高興,讓徒弟們四處宣揚此事,一傳十,十傳百,仙鶴觀就此聲名遠播,也就連續十年有人‘成仙’。”


    “聽完老道士所說,我心中已然明白了,十年前正是李賢被武皇賜死的時間,想必是這自作聰明的老道士擺的那什麽陣,將山中妖獸引入了李賢的墓中。”


    “想到此處我覺得不能再顧慮太多了,繼續放任下去不知道會發生什麽,而且我也有私心,因為光昭正是在李賢墓前自刎而死,我擔心他也會受到牽連。”


    “於是我讓張縣令帶人掘墓,李賢的棺材到是完好無損,但是在棺材之下發現了九具白骨,正是之前‘成仙’去的九名道士。”


    “再往下挖時,之前我們所見的那怪獸猛的撲了出來,凶猛無比,似要吃人,不過好在我們早有準備。”


    “仙鶴觀七十多名道士雖然成仙是假,他們的修為卻是真的,又是光天化日,自然不懼怕它。道士們各顯神通,很快就將妖獸揍了一頓。”


    “或許是揍得狠了,那妖獸張開大嘴嘔吐起來,這一吐不要緊,竟然吐出了一座山峰與一塊破碎的石碑,一時間地動山搖,我們都站立不穩,妖獸趁機便遁逃而去。”


    “它吐出來的這座山峰從此就留在了鞍玄山,成為了鞍玄山的一部分,而那石碑原是與山峰一體,上麵正是寫著靈墟山三個字,隻是太過破碎,無法複原了。”


    “之後我將此事稟報給陛下,李賢雖然被廢,卻仍然是她的兒子,與妖獸勾結成何體統。陛下心知此事絕不可張揚,便對外宣稱其實是有老虎躲在墓中,每年偷吃了一名道士。”


    “之後為了安撫張縣令,便將他調任緱氏(洛陽附近)縣令。此事畢竟是一段傳奇,多少也傳揚了出去,不過因為口耳相傳出現了很大的偏差。”


    “最後的版本在《博異誌》中便有記載,成了在洛陽的仙鶴觀,而貴人之墓也誤傳成了太子李弘之墓,這卻剛好掩飾了李賢被賜死,勾結妖獸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宰相有令!我帶公主走遍大唐河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筍包子超好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筍包子超好吃並收藏宰相有令!我帶公主走遍大唐河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