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印記十九:龍女
宰相有令!我帶公主走遍大唐河山 作者:竹筍包子超好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兩人重逢,公子喜出望外,舉起長簫再奏一曲,將這兩年來的相思之情都傾注在簫聲中,龍女也深受感動,於是兩人在水族和附近百姓的祝福中海誓山盟,約定終生。”
“公子將自己的家傳玉佩贈與龍女做定情信物,約定好自己回家稟報父母,之後便會帶著聘禮去提親,一定按照十足的禮數,不讓龍女受半分委屈。”
“於是龍女便回龍宮去等待,路上路過觀音菩薩的紫竹林,趁著守林童子不注意,偷了一支神竹,做成一支紫竹簫,打算回贈給公子。”
“可龍女並沒有等來公子三媒六聘的提親,原來當初兩人約定好之後,公子興高采烈的回到家中,將事情對父母說了,他滿心期待著父親的病就會好起來,然後去龍宮提親,和龍女成親,白頭到老。”
“事與願違,員外得知了龍女的來曆,竟是大發雷霆,大罵龍女是妖精,又罵公子被迷惑了心智,竟然要娶一個妖精為妻,以後如何見人。”
“員外命人將公子鎖在房間裏,不允許他再出門半步,又馬上吩咐下人去尋找合適的良家閨秀,要馬上與公子成親。”
“公子竭力反對,說此生非龍女不娶,絕不會看上其他的女子,如果員外非要逼他與別人成親,他寧願一死了之,並且以絕食抗議。”
“員外認為公子從小沒吃過什麽苦,說絕食也不過是嚇唬嚇唬人的,他餓了自然會吃,並不在意,隻是緊鑼密鼓等我操辦著公子的婚事。”
“母親心疼兒子,員外夫人卻看著公子的模樣心如刀絞,她隻希望兒子可以幸福快樂,於是趁著員外不注意,偷偷的將公子放了出去,讓他去尋找自己的幸福。”
“公子回到海邊,對於不能正式迎娶龍女感到愧疚,可是龍宮與人間不同,本來也不在意那些繁文縟節,龍女隻要和公子在一起就滿意了。”
“於是龍女施展法力,以自己的真身化作了一座小島,島上風景如畫,四季如春,海產豐富,龍女與公子就在島上安了家,有許多見證了他們幸福的漁民也隨同到此,很快便形成了一個小村子。”
“可是這樣的日子沒過上幾天,員外就得到了公子的消息,派了大船來到小島邊上,趁著龍女不在,硬是將公子捉了回去,家中喜堂已經準備好了,回去就拜堂。”
“其實龍女與公子隱居的小島並不為外人所知,員外如何能找來?皆是因為錢財作祟,員外重金尋找公子的下落,島上有漁民利益熏心,出賣了公子。”
“龍女回家後得知此事,急忙前去尋找公子,誰知尋到公子家時,卻發現並不是張燈結彩的喜堂,整個大宅都掛著白布,哭聲不絕,竟然是在給公子辦喪事。”
“原來公子真的寧死也不願意與別的女子拜堂,硬生生的咬舌自盡而亡。此時見龍女尋來,員外很是氣惱,指著龍女大罵她害死了自己的兒子,又指著公子的棺材,讓龍女帶走成親去。”
“龍女本就是龍宮的公主,金枝玉葉,自來是一呼百應,嬌生慣養,哪裏受過這個委屈,她與公子本是兩情相悅,卻被員外硬生生的拆散,天人永隔,失去愛人的悲痛,遭人背叛的憤怒,加上對員外的怨恨,龍女將附近所有的人都卷到了島上,加以報複。”
“龍女將所有人困於島上,永生永世不得離開,而且每年必須選出一名男子給她做駙馬,這名男子不但必須年輕英俊,還要是已經娶妻生子的,她要所有人都嚐到被拆散的痛苦。”
“島民們若是不從,那這一年龍女便會讓島上陰雨連綿,海邊魚蝦不見,一整年人們都隻能靠島上的根莖樹皮為生,苦不堪言。”
“而島上的人若是遵從,龍女便保佑島民可以安居樂業,甚至還將自己身邊美麗的蚌殼仙子送到島上,讓島民可以繁衍生息。”
“於是這蟠螭島上便有了鬧龍宮的習俗,每年要給龍王爺送去一個女婿,至於這些龍宮駙馬的下場究竟如何,沒有人知道。”
“哇塞,這個龍女可太酷了,我喜歡唉!”聽完林海星的講述,雨林不禁讚歎道,“女人嘛就該這樣,那些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就弱爆了。”
“你覺不覺得這個故事似乎有些……耳熟?”南音思索著,“尤其是公子與龍女初見,以及龍女偷神竹製簫相贈一段。”
“紫竹簫啊……”雨林也歪著頭想了想,“韓湘子吹簫會龍女!”
“對,就是這個,”南音點頭道,“傳說中韓湘子也是簫聲引來龍女化作銀鰻起舞,之後龍女與紫竹簫相贈,隻不過後續發展卻大相徑庭。”
“蟠螭島的傳說中,公子與龍女是公子的父親反對,可是韓湘子的故事中卻是龍王反對,將龍女關了起來,不許她再去見心上人。”
“後來韓湘子成為八仙,遊走於世間斬妖除魔,而龍女則因為私動凡心加上盜取神竹一事,被觀音收為座下弟子,與韓湘子永世不複得見。”
“所以師父你說這兩個故事之間會不會有些什麽關聯呢?”雨林對此也頗感好奇。
“這個不好說,也許是同一個故事不同的版本,而根據我們在這蟠螭島上所見,或許公子與龍女的版本才是真實的。”南音分析道,“又或者兩個故事其實沒什麽關係,傳說嘛,大差不差的。”
“林大哥,你知不知道後來龍女怎麽樣了呀,她現在還在嗎?”雨林對林海星問道。
“這個嘛……”林海星才要開口說話,便聽到了小孩子的哭聲傳來,原來已經走到了陳嫂子家不遠處。
“兩人重逢,公子喜出望外,舉起長簫再奏一曲,將這兩年來的相思之情都傾注在簫聲中,龍女也深受感動,於是兩人在水族和附近百姓的祝福中海誓山盟,約定終生。”
“公子將自己的家傳玉佩贈與龍女做定情信物,約定好自己回家稟報父母,之後便會帶著聘禮去提親,一定按照十足的禮數,不讓龍女受半分委屈。”
“於是龍女便回龍宮去等待,路上路過觀音菩薩的紫竹林,趁著守林童子不注意,偷了一支神竹,做成一支紫竹簫,打算回贈給公子。”
“可龍女並沒有等來公子三媒六聘的提親,原來當初兩人約定好之後,公子興高采烈的回到家中,將事情對父母說了,他滿心期待著父親的病就會好起來,然後去龍宮提親,和龍女成親,白頭到老。”
“事與願違,員外得知了龍女的來曆,竟是大發雷霆,大罵龍女是妖精,又罵公子被迷惑了心智,竟然要娶一個妖精為妻,以後如何見人。”
“員外命人將公子鎖在房間裏,不允許他再出門半步,又馬上吩咐下人去尋找合適的良家閨秀,要馬上與公子成親。”
“公子竭力反對,說此生非龍女不娶,絕不會看上其他的女子,如果員外非要逼他與別人成親,他寧願一死了之,並且以絕食抗議。”
“員外認為公子從小沒吃過什麽苦,說絕食也不過是嚇唬嚇唬人的,他餓了自然會吃,並不在意,隻是緊鑼密鼓等我操辦著公子的婚事。”
“母親心疼兒子,員外夫人卻看著公子的模樣心如刀絞,她隻希望兒子可以幸福快樂,於是趁著員外不注意,偷偷的將公子放了出去,讓他去尋找自己的幸福。”
“公子回到海邊,對於不能正式迎娶龍女感到愧疚,可是龍宮與人間不同,本來也不在意那些繁文縟節,龍女隻要和公子在一起就滿意了。”
“於是龍女施展法力,以自己的真身化作了一座小島,島上風景如畫,四季如春,海產豐富,龍女與公子就在島上安了家,有許多見證了他們幸福的漁民也隨同到此,很快便形成了一個小村子。”
“可是這樣的日子沒過上幾天,員外就得到了公子的消息,派了大船來到小島邊上,趁著龍女不在,硬是將公子捉了回去,家中喜堂已經準備好了,回去就拜堂。”
“其實龍女與公子隱居的小島並不為外人所知,員外如何能找來?皆是因為錢財作祟,員外重金尋找公子的下落,島上有漁民利益熏心,出賣了公子。”
“龍女回家後得知此事,急忙前去尋找公子,誰知尋到公子家時,卻發現並不是張燈結彩的喜堂,整個大宅都掛著白布,哭聲不絕,竟然是在給公子辦喪事。”
“原來公子真的寧死也不願意與別的女子拜堂,硬生生的咬舌自盡而亡。此時見龍女尋來,員外很是氣惱,指著龍女大罵她害死了自己的兒子,又指著公子的棺材,讓龍女帶走成親去。”
“龍女本就是龍宮的公主,金枝玉葉,自來是一呼百應,嬌生慣養,哪裏受過這個委屈,她與公子本是兩情相悅,卻被員外硬生生的拆散,天人永隔,失去愛人的悲痛,遭人背叛的憤怒,加上對員外的怨恨,龍女將附近所有的人都卷到了島上,加以報複。”
“龍女將所有人困於島上,永生永世不得離開,而且每年必須選出一名男子給她做駙馬,這名男子不但必須年輕英俊,還要是已經娶妻生子的,她要所有人都嚐到被拆散的痛苦。”
“島民們若是不從,那這一年龍女便會讓島上陰雨連綿,海邊魚蝦不見,一整年人們都隻能靠島上的根莖樹皮為生,苦不堪言。”
“而島上的人若是遵從,龍女便保佑島民可以安居樂業,甚至還將自己身邊美麗的蚌殼仙子送到島上,讓島民可以繁衍生息。”
“於是這蟠螭島上便有了鬧龍宮的習俗,每年要給龍王爺送去一個女婿,至於這些龍宮駙馬的下場究竟如何,沒有人知道。”
“哇塞,這個龍女可太酷了,我喜歡唉!”聽完林海星的講述,雨林不禁讚歎道,“女人嘛就該這樣,那些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就弱爆了。”
“你覺不覺得這個故事似乎有些……耳熟?”南音思索著,“尤其是公子與龍女初見,以及龍女偷神竹製簫相贈一段。”
“紫竹簫啊……”雨林也歪著頭想了想,“韓湘子吹簫會龍女!”
“對,就是這個,”南音點頭道,“傳說中韓湘子也是簫聲引來龍女化作銀鰻起舞,之後龍女與紫竹簫相贈,隻不過後續發展卻大相徑庭。”
“蟠螭島的傳說中,公子與龍女是公子的父親反對,可是韓湘子的故事中卻是龍王反對,將龍女關了起來,不許她再去見心上人。”
“後來韓湘子成為八仙,遊走於世間斬妖除魔,而龍女則因為私動凡心加上盜取神竹一事,被觀音收為座下弟子,與韓湘子永世不複得見。”
“所以師父你說這兩個故事之間會不會有些什麽關聯呢?”雨林對此也頗感好奇。
“這個不好說,也許是同一個故事不同的版本,而根據我們在這蟠螭島上所見,或許公子與龍女的版本才是真實的。”南音分析道,“又或者兩個故事其實沒什麽關係,傳說嘛,大差不差的。”
“林大哥,你知不知道後來龍女怎麽樣了呀,她現在還在嗎?”雨林對林海星問道。
“這個嘛……”林海星才要開口說話,便聽到了小孩子的哭聲傳來,原來已經走到了陳嫂子家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