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印記十五:圓明居士
宰相有令!我帶公主走遍大唐河山 作者:竹筍包子超好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師父,答案是什麽呀?”老和尚拿著南音寫好的謎底離開了,雨林忙湊過去問道,“我一點頭緒也沒有……”
“一會就知道了,”南音平複著情緒,“我也不能百分百肯定。”
“你猜的必然不會錯。”李川信心滿滿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他自己猜出來的。
過不多時,老和尚就回來了,說是謎底猜對了,四個人跟著老和尚來到一座小佛堂邊。
“施主們自行進去吧。”老和尚雙掌合十行禮道,“不過能否見到他還要看你們的造化。”
“不是猜對謎語就可以見嗎?”雨林撅起嘴巴,“又整得什麽幺蛾子……”
“進去便會明白,施主請吧。”老和尚說完徑自轉身走了。
“這老禿驢……”雨林揮了揮拳頭,南音趕緊拉住她。
“我先進。”李川手裏握著插在腰間的弩箭把手,帶頭朝佛堂中走去。
“先進去看看再說,我覺得對方或許並無惡意。”南音輕輕拍了拍李川的手臂,示意他不用緊張,但李川並沒有放鬆警惕。
進到佛堂中,香火繚繞,沒看到有人。這佛堂中香爐香案等器物一應俱全,卻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仔細觀察,才發現那佛壇上的佛像有問題。
隻是一座成盤坐姿勢的泥胎,並未細加雕刻,沒有衣飾五官,就像是製作到一半的半成品。人的信仰不同,滿天神佛皆可拜,便是拜些妖鬼邪祟也是有法可依,但是哪有人會拜一團未成型的泥巴?
這個人非但古怪,還邪得很,看清楚之後,雨林握拳起手,李川也舉著弩箭,兩個人都一副蓄勢待發的架勢。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隻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南音壓下李川和雨林的手臂,走上前去,對著後堂道,“求人不如求己,圓明居士還不願出來相見嗎?”
“哈哈哈,第一次見麵我就看出你們不是尋常人,想不到隻兩天功夫就已找到了此處,不錯,不錯。”一個穿著青袍,披散著頭發的人走了出來,正是初到萬泉縣時見到的那名算命先生。
“圓明居士……”雨林皺眉念著這個名字,忽然瞪大了雙眼看向青袍人,“你,你是雍正帝?”
雍正帝崇信佛教,時常參與佛教事務,利用皇權調和儒,佛,道三教的關係,使三教融於一爐,大力發展。其早年便有法號圓明居士,康熙帝賜園林給皇子胤禛,便以他的法號命名為圓明園。
“當今這個年代,我隻是法雲寺中一名帶發修行的僧人,叫我圓明即可。”青袍人笑道,他手中亮出南音寫的字條,正是雍正二字,“不知姑娘如何這麽快就猜出謎底,又能明白我現在身份的?”
“字謎本並不算難猜,”南音開口道,“異鄉見明月,念兒各東西,是一個‘胤’字。慈母手中線,具含十分意,是一個‘禛’字,合起來便是‘胤禛’二字。但是元朝的人即便猜出這二字也是不解其意。”
“所以出題之人必然是想找知道正正確答案的人,但若是雍正帝當朝之人,哪裏敢提這兩個字?所以敢以此為謎語的,很大概率便是本人。”
“隻是……”南音頓了一下,“我曾經曆過一件事情,遇到了為雍正帝換命的鬼師後人,得知了雍正帝暴斃的真相。”(見第二卷19章)
“按理說換命失敗是絕無可能存活下來的,所以我並不能十分肯定,直到見了這個,”南音指了指佛壇上半成品泥象,“雍正帝雖潛心拜佛,其實他拜的一直都是自己心中之佛,寺廟中的佛像不過是虛幻泥胎罷了。”
“你們竟然見過陳京墨的後人,果然不是一般人。”圓明居士似乎有些感慨,“他是個有本事的人,不然我也不願意將性命交托與他,隻可惜……不知後來他怎麽樣了?”
“他替您換命失敗,被判斬首,後被一鬼差所救,得知會失敗是為他師弟賴京華所設計,意欲報仇卻有心無力,隻能隱姓埋名遠走他鄉,直到百年後……”南音歎了口氣,“陳家後人與賴京華同歸於盡了。”
“……”圓明居士雙掌合十,默念了一段經文,“你們是否好奇,為什麽我非但沒死,還回到了明朝?”
“雍……圓明居士,我們如果說不好奇您也不信呀,快說說唄。”雨林此時知道了眼前人的真正身份,激動得兩眼發光。
南音和雨林其實都不太喜歡清朝,畢竟清政府閉關鎖國導致華國的大幅度落後這是事實,更重要的是清朝皇室是滿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元朝的蒙古人也是一樣。
但雍正帝卻是個例外,他不但是史上最勤政的一位君王,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個小時,在位十三年親手禦批的奏折傳世的便有三萬五千多件。
同時雍正帝還是一位貨真價實的學霸。擅書法,懂經史,這不過是他最基礎的課業,還精通五種語言,對數學,天文等學科均有涉獵。
便是讓他去到2024年,相信也是妥妥的頂尖人才。這樣的一個人,即使不是一代帝王,也是令人佩服崇拜的人物。所以兩個人都非常興奮,隻有李川在一邊冷眼旁觀著。
“你們看到了我在木陀螺中所留的字,想必已經猜出了羅府的一些情況吧?”圓明居士沒有直接說自己的事情。
他此言一出,南音三人不約而同的看向一直站在角落裏的郭媽媽,發現她此時雙目緊閉,低垂著頭。
“她什麽都不知道,先前是我控製了她行事,你們不必為難於她。”圓明居士開口道。
“我們推測現在羅府的夫人何氏就是大清第一詞人納蘭容若之女納蘭清荷,也是年羹堯的正室夫人,她似乎想要將公子羅本變成她的兒子年熙。”南音不再糾結郭媽媽的事情,“隻是這其中還有許多謎團尚未解開。”
“一會就知道了,”南音平複著情緒,“我也不能百分百肯定。”
“你猜的必然不會錯。”李川信心滿滿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他自己猜出來的。
過不多時,老和尚就回來了,說是謎底猜對了,四個人跟著老和尚來到一座小佛堂邊。
“施主們自行進去吧。”老和尚雙掌合十行禮道,“不過能否見到他還要看你們的造化。”
“不是猜對謎語就可以見嗎?”雨林撅起嘴巴,“又整得什麽幺蛾子……”
“進去便會明白,施主請吧。”老和尚說完徑自轉身走了。
“這老禿驢……”雨林揮了揮拳頭,南音趕緊拉住她。
“我先進。”李川手裏握著插在腰間的弩箭把手,帶頭朝佛堂中走去。
“先進去看看再說,我覺得對方或許並無惡意。”南音輕輕拍了拍李川的手臂,示意他不用緊張,但李川並沒有放鬆警惕。
進到佛堂中,香火繚繞,沒看到有人。這佛堂中香爐香案等器物一應俱全,卻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仔細觀察,才發現那佛壇上的佛像有問題。
隻是一座成盤坐姿勢的泥胎,並未細加雕刻,沒有衣飾五官,就像是製作到一半的半成品。人的信仰不同,滿天神佛皆可拜,便是拜些妖鬼邪祟也是有法可依,但是哪有人會拜一團未成型的泥巴?
這個人非但古怪,還邪得很,看清楚之後,雨林握拳起手,李川也舉著弩箭,兩個人都一副蓄勢待發的架勢。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隻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南音壓下李川和雨林的手臂,走上前去,對著後堂道,“求人不如求己,圓明居士還不願出來相見嗎?”
“哈哈哈,第一次見麵我就看出你們不是尋常人,想不到隻兩天功夫就已找到了此處,不錯,不錯。”一個穿著青袍,披散著頭發的人走了出來,正是初到萬泉縣時見到的那名算命先生。
“圓明居士……”雨林皺眉念著這個名字,忽然瞪大了雙眼看向青袍人,“你,你是雍正帝?”
雍正帝崇信佛教,時常參與佛教事務,利用皇權調和儒,佛,道三教的關係,使三教融於一爐,大力發展。其早年便有法號圓明居士,康熙帝賜園林給皇子胤禛,便以他的法號命名為圓明園。
“當今這個年代,我隻是法雲寺中一名帶發修行的僧人,叫我圓明即可。”青袍人笑道,他手中亮出南音寫的字條,正是雍正二字,“不知姑娘如何這麽快就猜出謎底,又能明白我現在身份的?”
“字謎本並不算難猜,”南音開口道,“異鄉見明月,念兒各東西,是一個‘胤’字。慈母手中線,具含十分意,是一個‘禛’字,合起來便是‘胤禛’二字。但是元朝的人即便猜出這二字也是不解其意。”
“所以出題之人必然是想找知道正正確答案的人,但若是雍正帝當朝之人,哪裏敢提這兩個字?所以敢以此為謎語的,很大概率便是本人。”
“隻是……”南音頓了一下,“我曾經曆過一件事情,遇到了為雍正帝換命的鬼師後人,得知了雍正帝暴斃的真相。”(見第二卷19章)
“按理說換命失敗是絕無可能存活下來的,所以我並不能十分肯定,直到見了這個,”南音指了指佛壇上半成品泥象,“雍正帝雖潛心拜佛,其實他拜的一直都是自己心中之佛,寺廟中的佛像不過是虛幻泥胎罷了。”
“你們竟然見過陳京墨的後人,果然不是一般人。”圓明居士似乎有些感慨,“他是個有本事的人,不然我也不願意將性命交托與他,隻可惜……不知後來他怎麽樣了?”
“他替您換命失敗,被判斬首,後被一鬼差所救,得知會失敗是為他師弟賴京華所設計,意欲報仇卻有心無力,隻能隱姓埋名遠走他鄉,直到百年後……”南音歎了口氣,“陳家後人與賴京華同歸於盡了。”
“……”圓明居士雙掌合十,默念了一段經文,“你們是否好奇,為什麽我非但沒死,還回到了明朝?”
“雍……圓明居士,我們如果說不好奇您也不信呀,快說說唄。”雨林此時知道了眼前人的真正身份,激動得兩眼發光。
南音和雨林其實都不太喜歡清朝,畢竟清政府閉關鎖國導致華國的大幅度落後這是事實,更重要的是清朝皇室是滿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元朝的蒙古人也是一樣。
但雍正帝卻是個例外,他不但是史上最勤政的一位君王,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個小時,在位十三年親手禦批的奏折傳世的便有三萬五千多件。
同時雍正帝還是一位貨真價實的學霸。擅書法,懂經史,這不過是他最基礎的課業,還精通五種語言,對數學,天文等學科均有涉獵。
便是讓他去到2024年,相信也是妥妥的頂尖人才。這樣的一個人,即使不是一代帝王,也是令人佩服崇拜的人物。所以兩個人都非常興奮,隻有李川在一邊冷眼旁觀著。
“你們看到了我在木陀螺中所留的字,想必已經猜出了羅府的一些情況吧?”圓明居士沒有直接說自己的事情。
他此言一出,南音三人不約而同的看向一直站在角落裏的郭媽媽,發現她此時雙目緊閉,低垂著頭。
“她什麽都不知道,先前是我控製了她行事,你們不必為難於她。”圓明居士開口道。
“我們推測現在羅府的夫人何氏就是大清第一詞人納蘭容若之女納蘭清荷,也是年羹堯的正室夫人,她似乎想要將公子羅本變成她的兒子年熙。”南音不再糾結郭媽媽的事情,“隻是這其中還有許多謎團尚未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