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印記十三:落款
宰相有令!我帶公主走遍大唐河山 作者:竹筍包子超好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眼前的絹畫描繪著華國錦繡河山,王希孟勾勒完最後一筆,用端硯中最後的墨汁題了他的《代悲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劉希夷。”
“咦,這題詩……”南音猛然清醒過來,《千裏江山圖》竟然已經完成了,說明已是半年之後。
可此畫在蔡京死後便流落民間,直到清乾隆年間才收入宮中,現保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可那一幅畫上並沒有這幅題詩落款,為什麽會如此?
“哥哥,你還好嗎?”瓜子扶住王希孟,他臉色蒼白,嘴唇發青,手中的筆跌落在地,腳下虛浮,眼看就要跌倒。
“是這墨……他是以自己的鮮血化墨,畫成了此畫。”南音想起之前周邦彥說過的話,讓瓜子扶了王希孟坐下,“如今畫作已成,你需要好好休息才是。”
“太子……殿下……”王希孟嗓音幹澀,喃喃道。
“先緩緩,墨都沒幹呢,你若不照顧好自己,如何去見太子殿下?”雨林倒了一壺茶來,讓瓜子先扶王希孟去廂房休息。
“雨林,你也見過《千裏江山圖》,你看這一幅與故宮博物館中那幅可有什麽不同?”南音低聲問道,她雖然也涉獵丹青,卻不算精益,隻覺得眼前的畫作與印象中的幾乎一樣,那為何這一幅會有題字?
“這還能有不同嗎,我瞅瞅……”雨林走過來,仔細看了半晌,點頭道,“雖然看似幾乎一致,不過氣韻上確實有很大區別。”
“怎麽說?”南音問道。
“師父你可還記得我們在博物館見過的那幅《千裏江山圖》,其墨韻婉約,完全汲取了宋代典雅精致的特點,更重工筆。”
“可眼前這一幅,卻更重寫意,偏向於水墨畫的手法,雖有也有著些許北宋院畫工整嚴謹的特征,卻掩不住其中唐代肆意灑脫的風骨。”
“而且更重於情感的融合,看這山,這水……無一不透露著其中深情……”雨林想起李弘,心中頗為感慨。
“不錯,確實如此……若說博物館中那一幅是出自王希孟之手,描繪的是華國山河秀美,那我們眼前這一幅便是劉希夷送給李弘的江山。”南音點頭讚同道,“可是李弘……又在哪裏?”
“叩叩叩。”門外傳來敲門聲,雨林去開了門,是南音身邊的小丫鬟。
“師師姐姐,丹娘說您這半年來都沒有接客,今天來了一位貴客,指名要見你。”丫鬟說道。
“丹娘……”雨林一下子沒反應過來,被南音打斷了。
“什麽貴客?”南音問道,半年前蔡京設計除掉蔡卞,而花媽媽是蔡卞一黨,必然也遭了連累,這煙雨樓的管事八成已經換人了。
“是蔡相爺的朋友,一位姓趙的公子,丹娘說您無論如何也推不得。”丫鬟應道。
“姓趙……我知道了,我會準備的,你去回丹娘吧。”南音揮了揮手。
“師父,莫非是趙佶?”雨林此時也回過味來。
“肯定是他……難道他真的是李弘,所以無心打理政務?”南音說道。
“不可能。”雨林再次否定這個猜測,“他雖是大唐太子,最看重的卻是百姓安居,天下太平。”
“天下太平……”南音默念著這四個字,似乎想到了什麽,念頭卻一閃而過,再也抓不住了,“或許不是趙佶,但是也一定和他有些關係,否則怎會如此巧合,這邊畫剛完成,他就要來煙雨樓?”
這時一個身影翻窗進入繡樓,這不走門的壞習慣,也就是燕青了。
“小乙哥,好久不見。”雨林打了個招呼。
“二娘,多虧得你提點,如今主人已經坐上了梁山第二把交椅,也得以手刃李固那賊人。”燕青朝雨林點了點頭,“不過如今哥哥有了歸降朝廷之意,便派我來……”
燕青看到擺在案上的《千裏江山圖》,略微有些吃驚,“這畫……”
“這是我弟弟畫的。”雨林笑道,“宋保義可是讓小乙哥來找機會接觸接觸朝廷中人?”
“不錯,我打聽到皇上傾慕於師師姑娘的才名,欲來煙雨樓,所以我便來了。”隻是過了半年光景,燕青身上的氣質已經與之前大不相同,早已沒了少年時的莽撞幼稚,多了幾分沉穩睿智,又不失意氣風發。
“燕少俠,皇上今晚會上煙雨樓,你可在此等候。”南音點頭道,“我還要去做些準備,少俠請便吧。”
“師父,留他下來會不會有影響?梁山招安的事也不急在一時嘛……”雨林跟著南音回到房間裏,幫南音梳頭。
“你之前也說了趙佶不會來得這麽巧合,那你覺得燕青是巧合嗎?”南音挑起一點胭脂,在手心裏暈染開。
“你是說,燕青也與此事有關?”雨林手下動作略停,倒是從沒往這方麵去想。
“我隻是猜測……這麽多次的經曆,我們所遇到的人事物,都不會是毫不相幹的,更何況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南音將胭脂塗到嘴唇上,這用起來真麻煩。
“那倒也是,根本想不到他們一個個的藏著什麽秘密,這一次咱們竟然跨越了這麽長的時間,這些直學士玩的真花……”雨林嘀嘀咕咕的抱怨著,幫南音梳起了發髻。
“南音姐姐,雨林姐姐,”瓜子來到南音房中,“王哥哥吃了些東西,已經睡著了。”
“讓他睡會兒吧,瓜子你好好照顧他,不要讓他亂跑,”南音抿了抿嘴唇,胭脂鮮紅嬌豔,“自從看到他畫完的這幅《千裏江山圖》,我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說不上來。”
“好像是在另一個世界,與我們之前的一切都隔絕了。所以不但排骨和玉娘進不來,師父和上官婉兒都斷了聯係。”雨林望著南音的左手,手腕雪白,十指纖纖,那圈代表上官婉兒命魂的紅線也不見了。
“不,不是在另一個世界,或許我們……是在畫中,在故宮博物館的那一幅《千裏江山圖》之中!”南音腦海中念頭閃過,猶如炸雷。
“咦,這題詩……”南音猛然清醒過來,《千裏江山圖》竟然已經完成了,說明已是半年之後。
可此畫在蔡京死後便流落民間,直到清乾隆年間才收入宮中,現保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可那一幅畫上並沒有這幅題詩落款,為什麽會如此?
“哥哥,你還好嗎?”瓜子扶住王希孟,他臉色蒼白,嘴唇發青,手中的筆跌落在地,腳下虛浮,眼看就要跌倒。
“是這墨……他是以自己的鮮血化墨,畫成了此畫。”南音想起之前周邦彥說過的話,讓瓜子扶了王希孟坐下,“如今畫作已成,你需要好好休息才是。”
“太子……殿下……”王希孟嗓音幹澀,喃喃道。
“先緩緩,墨都沒幹呢,你若不照顧好自己,如何去見太子殿下?”雨林倒了一壺茶來,讓瓜子先扶王希孟去廂房休息。
“雨林,你也見過《千裏江山圖》,你看這一幅與故宮博物館中那幅可有什麽不同?”南音低聲問道,她雖然也涉獵丹青,卻不算精益,隻覺得眼前的畫作與印象中的幾乎一樣,那為何這一幅會有題字?
“這還能有不同嗎,我瞅瞅……”雨林走過來,仔細看了半晌,點頭道,“雖然看似幾乎一致,不過氣韻上確實有很大區別。”
“怎麽說?”南音問道。
“師父你可還記得我們在博物館見過的那幅《千裏江山圖》,其墨韻婉約,完全汲取了宋代典雅精致的特點,更重工筆。”
“可眼前這一幅,卻更重寫意,偏向於水墨畫的手法,雖有也有著些許北宋院畫工整嚴謹的特征,卻掩不住其中唐代肆意灑脫的風骨。”
“而且更重於情感的融合,看這山,這水……無一不透露著其中深情……”雨林想起李弘,心中頗為感慨。
“不錯,確實如此……若說博物館中那一幅是出自王希孟之手,描繪的是華國山河秀美,那我們眼前這一幅便是劉希夷送給李弘的江山。”南音點頭讚同道,“可是李弘……又在哪裏?”
“叩叩叩。”門外傳來敲門聲,雨林去開了門,是南音身邊的小丫鬟。
“師師姐姐,丹娘說您這半年來都沒有接客,今天來了一位貴客,指名要見你。”丫鬟說道。
“丹娘……”雨林一下子沒反應過來,被南音打斷了。
“什麽貴客?”南音問道,半年前蔡京設計除掉蔡卞,而花媽媽是蔡卞一黨,必然也遭了連累,這煙雨樓的管事八成已經換人了。
“是蔡相爺的朋友,一位姓趙的公子,丹娘說您無論如何也推不得。”丫鬟應道。
“姓趙……我知道了,我會準備的,你去回丹娘吧。”南音揮了揮手。
“師父,莫非是趙佶?”雨林此時也回過味來。
“肯定是他……難道他真的是李弘,所以無心打理政務?”南音說道。
“不可能。”雨林再次否定這個猜測,“他雖是大唐太子,最看重的卻是百姓安居,天下太平。”
“天下太平……”南音默念著這四個字,似乎想到了什麽,念頭卻一閃而過,再也抓不住了,“或許不是趙佶,但是也一定和他有些關係,否則怎會如此巧合,這邊畫剛完成,他就要來煙雨樓?”
這時一個身影翻窗進入繡樓,這不走門的壞習慣,也就是燕青了。
“小乙哥,好久不見。”雨林打了個招呼。
“二娘,多虧得你提點,如今主人已經坐上了梁山第二把交椅,也得以手刃李固那賊人。”燕青朝雨林點了點頭,“不過如今哥哥有了歸降朝廷之意,便派我來……”
燕青看到擺在案上的《千裏江山圖》,略微有些吃驚,“這畫……”
“這是我弟弟畫的。”雨林笑道,“宋保義可是讓小乙哥來找機會接觸接觸朝廷中人?”
“不錯,我打聽到皇上傾慕於師師姑娘的才名,欲來煙雨樓,所以我便來了。”隻是過了半年光景,燕青身上的氣質已經與之前大不相同,早已沒了少年時的莽撞幼稚,多了幾分沉穩睿智,又不失意氣風發。
“燕少俠,皇上今晚會上煙雨樓,你可在此等候。”南音點頭道,“我還要去做些準備,少俠請便吧。”
“師父,留他下來會不會有影響?梁山招安的事也不急在一時嘛……”雨林跟著南音回到房間裏,幫南音梳頭。
“你之前也說了趙佶不會來得這麽巧合,那你覺得燕青是巧合嗎?”南音挑起一點胭脂,在手心裏暈染開。
“你是說,燕青也與此事有關?”雨林手下動作略停,倒是從沒往這方麵去想。
“我隻是猜測……這麽多次的經曆,我們所遇到的人事物,都不會是毫不相幹的,更何況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南音將胭脂塗到嘴唇上,這用起來真麻煩。
“那倒也是,根本想不到他們一個個的藏著什麽秘密,這一次咱們竟然跨越了這麽長的時間,這些直學士玩的真花……”雨林嘀嘀咕咕的抱怨著,幫南音梳起了發髻。
“南音姐姐,雨林姐姐,”瓜子來到南音房中,“王哥哥吃了些東西,已經睡著了。”
“讓他睡會兒吧,瓜子你好好照顧他,不要讓他亂跑,”南音抿了抿嘴唇,胭脂鮮紅嬌豔,“自從看到他畫完的這幅《千裏江山圖》,我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說不上來。”
“好像是在另一個世界,與我們之前的一切都隔絕了。所以不但排骨和玉娘進不來,師父和上官婉兒都斷了聯係。”雨林望著南音的左手,手腕雪白,十指纖纖,那圈代表上官婉兒命魂的紅線也不見了。
“不,不是在另一個世界,或許我們……是在畫中,在故宮博物館的那一幅《千裏江山圖》之中!”南音腦海中念頭閃過,猶如炸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