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佛法,再說峰主,明顯能看出輕重。這世道,哪怕真佛降世,手上沒有功夫,也是枉然。
三指境的實力、年紀輕輕、天資橫溢的四人,能得到各分支的承認,往後前途不可限量。
不過,他們眼下還有一關。相較於其他人苦心曆練,這一關真的便宜他們了。
胖和尚回了禮。
對眾人不管不問,自顧自下山了。
四人麵麵相覷,排成一列走進院子。
看到有人進來,正在掃地的沙彌雙手合十,微微行禮,向前請,指著金色大佛所在的位置。
大佛腳下,有數十蒲團,有一僧人位於其上,盤著佛珠,嘴裏念念有詞,似乎在誦佛經。
那僧人身寬體胖,頭像小球堆在圓滾滾的身子之上,一點脖子都看不見,胖的驚人。
“阿彌陀佛。”四人雙手合十行禮道,“不好意思,打擾了。”
“貧僧法號圓剛。”僧人手上動作一停,對著眾人道。
“你們想入門?想必一十八路棍法已經臻至圓滿。展現給我看看,我滿意了,你們才能繼續。”圓剛一眼掃過四人,淡淡道。
四人立馬回應,看著大廳,沒有任何棍棒武器,心裏明悟。
於是,佛像腳下蠟燭突兀的亮起,紅光一閃,四個銅人從火中走出,各持棍法。
呼呼~
一陣風從圓剛的位置呼嘯而來,卷過大廳的紅燭,一時間黑影紛亂。
即是考驗,哪有那麽簡單。這便是打算讓銅人成了無根之火,看眾人天資。
這大胖和尚實力確實不簡單。
他一出手,燃起的蠟燭一個接一個熄滅,隻留下安靜的嗤啦聲。
先是微風細雨,很快變成狂風暴雨,接著如同大海傾倒,波浪席卷而來。
哪怕以四人三指境的實力,都有些不夠看,感覺就像在暴風雨中行船,勉力支撐。一個不小心就會船毀人亡。
銅人也受到影響,時隱時現。
進廟的四人,反應不一。尤其是先進來的金光臉,巍然不動,順利完成一十八路棍法。
從蒲團上起身,盤著佛珠的圓剛,滿意對他的點點頭。
“下盤穩,中盤靈,上盤輕。是個好苗子,家人禮佛嗎?”
金麵臉雙手合十道:“家住良州城,共一百三十四人,都虔心向佛。每年都會捐贈黃金銀兩,以鑄佛身。”
“不錯。你可稱呼我為師兄。”圓剛伸手一捏,取了半盞燈火,緩緩飄到金麵臉手中。
其中有字,大意為:氣運,乙下。
接著是第二個,一個又矮又胖,長著一張土豆臉的人,他的銅人屹立著。
不管暴風雨再猛烈,反而樂在其中,遊刃有餘。那一十八路棍法似乎帶有一些陰暗的味道,不知為何。
鼻子一哼,圓剛臉上不悅。
“行了。”對著土豆臉,他伸手一揮。
“拿著。”
三分之一盞的燈火從佛像腳下飄出,往男人身上撲,給他衣服燒了個洞。
火裏有字:氣運,丙中。
土豆臉看著手裏的火焰,咬著嘴唇,一言不發,臉色沉悶。
圓剛毫不在乎,氣運隻是結果之一。
反正這四人怎麽也想不到,他們麵前的佛像也是考官,都在暗中觀察他們,順便留下自己的看法。
當然,這些悄悄點亮的燈火,是不會讓他們看見的。
不僅如此,明察暗訪,收集信息,在一行人踏入佛廟的時候已經悄悄進行了。
第三人毫無新意,他的銅人隻能維持不變,動作甚至有些變形。
不過好歹能把一十八路棍法完完整整的演練一遍。
“外力...難難難...”圓剛打了個哈欠。
三指境難以突破,但有取巧的方法。雖然那也算奇珍異寶,彌足珍貴,還必須深入險境,曆經生死的恐怖才能做到。
但良州城能做到的人不在少數。而且這樣一來,以後武學之路難以為繼,相當於一輩子沒有希望。甚至還不如去找三指境換血,一路殺上去的強大。
“還剩一個,嗯……”圓剛嘖嘖兩聲,歎道。
白楊抬起頭認真聽,他的銅人與眾人截然不同。
別人是紅色的,他是黑色的,舞動起來更是鬼哭狼嚎,別具一格。
他嘴角微翹,對著大胖和尚點頭。
怎麽樣?改版之後的一十八路棍法還認不認得出來?有沒有大吃一驚?
他年紀輕輕,天資卓越,毫無疑問是四人最有潛力,最強的。如果眾人生死相搏,活下來隻會是他一人。
“有趣。”看著黑色銅人,圓剛捏起一盞燭火,搖搖頭,又散去。
他考慮了一下,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佛像。
暗暗點頭,有了主意。掐了一點燈芯,吹了一下,那點燈火飄向白楊。
他動作奇怪,引起三人側目而視,都忍不住探頭望去。
白楊收起燈火,還沒來得及看。
“嗯...貧僧還有話要說。”圓剛重新坐下,正對著四人。
目光瞥著白楊和那個取巧突破的人,兩人被這一看,不禁相互對視了一眼,都一聲不吭,仔細聽著大胖和尚的話。
“一個取了巧,一個用的方法倒是新鮮,我還沒見過。但不是什麽好法子。”
那人瞳孔微縮,不可思議的抬起頭,又無奈的閉上眼。
白楊皺著眉頭,利用契機突破三指境,也算是取巧?對方的眼睛倒是銳利。
他掃了一眼火苗,臉上有些不自然。
火裏有字:氣運,丁。
圓剛不管不問,抓了下光禿禿的腦袋開口道:“還修煉了內功,這可是寺裏的大忌。以後習武功倍事半。老僧我奉勸一句,從哪來回來去吧。”
“弟子還想再試一下!”
“好的!”
那人和白楊先後開口,那人聽到白楊所說,震驚的轉過頭。
你不入金人寺,來這幹嘛?
圓剛似乎沒聽見一樣,接著道:“當然,規矩無情,人有情。佛麵也需金身,你們懂這是什麽意思吧?”
這麽直白,誰能不懂。
那人似乎早有準備,雙手緊緊抓著肩上的行囊。
“……想要和佛有緣,舍棄一些人世間的煩惱,未嚐不可。你們可想好了,機會隻有一次。”
三指境的實力、年紀輕輕、天資橫溢的四人,能得到各分支的承認,往後前途不可限量。
不過,他們眼下還有一關。相較於其他人苦心曆練,這一關真的便宜他們了。
胖和尚回了禮。
對眾人不管不問,自顧自下山了。
四人麵麵相覷,排成一列走進院子。
看到有人進來,正在掃地的沙彌雙手合十,微微行禮,向前請,指著金色大佛所在的位置。
大佛腳下,有數十蒲團,有一僧人位於其上,盤著佛珠,嘴裏念念有詞,似乎在誦佛經。
那僧人身寬體胖,頭像小球堆在圓滾滾的身子之上,一點脖子都看不見,胖的驚人。
“阿彌陀佛。”四人雙手合十行禮道,“不好意思,打擾了。”
“貧僧法號圓剛。”僧人手上動作一停,對著眾人道。
“你們想入門?想必一十八路棍法已經臻至圓滿。展現給我看看,我滿意了,你們才能繼續。”圓剛一眼掃過四人,淡淡道。
四人立馬回應,看著大廳,沒有任何棍棒武器,心裏明悟。
於是,佛像腳下蠟燭突兀的亮起,紅光一閃,四個銅人從火中走出,各持棍法。
呼呼~
一陣風從圓剛的位置呼嘯而來,卷過大廳的紅燭,一時間黑影紛亂。
即是考驗,哪有那麽簡單。這便是打算讓銅人成了無根之火,看眾人天資。
這大胖和尚實力確實不簡單。
他一出手,燃起的蠟燭一個接一個熄滅,隻留下安靜的嗤啦聲。
先是微風細雨,很快變成狂風暴雨,接著如同大海傾倒,波浪席卷而來。
哪怕以四人三指境的實力,都有些不夠看,感覺就像在暴風雨中行船,勉力支撐。一個不小心就會船毀人亡。
銅人也受到影響,時隱時現。
進廟的四人,反應不一。尤其是先進來的金光臉,巍然不動,順利完成一十八路棍法。
從蒲團上起身,盤著佛珠的圓剛,滿意對他的點點頭。
“下盤穩,中盤靈,上盤輕。是個好苗子,家人禮佛嗎?”
金麵臉雙手合十道:“家住良州城,共一百三十四人,都虔心向佛。每年都會捐贈黃金銀兩,以鑄佛身。”
“不錯。你可稱呼我為師兄。”圓剛伸手一捏,取了半盞燈火,緩緩飄到金麵臉手中。
其中有字,大意為:氣運,乙下。
接著是第二個,一個又矮又胖,長著一張土豆臉的人,他的銅人屹立著。
不管暴風雨再猛烈,反而樂在其中,遊刃有餘。那一十八路棍法似乎帶有一些陰暗的味道,不知為何。
鼻子一哼,圓剛臉上不悅。
“行了。”對著土豆臉,他伸手一揮。
“拿著。”
三分之一盞的燈火從佛像腳下飄出,往男人身上撲,給他衣服燒了個洞。
火裏有字:氣運,丙中。
土豆臉看著手裏的火焰,咬著嘴唇,一言不發,臉色沉悶。
圓剛毫不在乎,氣運隻是結果之一。
反正這四人怎麽也想不到,他們麵前的佛像也是考官,都在暗中觀察他們,順便留下自己的看法。
當然,這些悄悄點亮的燈火,是不會讓他們看見的。
不僅如此,明察暗訪,收集信息,在一行人踏入佛廟的時候已經悄悄進行了。
第三人毫無新意,他的銅人隻能維持不變,動作甚至有些變形。
不過好歹能把一十八路棍法完完整整的演練一遍。
“外力...難難難...”圓剛打了個哈欠。
三指境難以突破,但有取巧的方法。雖然那也算奇珍異寶,彌足珍貴,還必須深入險境,曆經生死的恐怖才能做到。
但良州城能做到的人不在少數。而且這樣一來,以後武學之路難以為繼,相當於一輩子沒有希望。甚至還不如去找三指境換血,一路殺上去的強大。
“還剩一個,嗯……”圓剛嘖嘖兩聲,歎道。
白楊抬起頭認真聽,他的銅人與眾人截然不同。
別人是紅色的,他是黑色的,舞動起來更是鬼哭狼嚎,別具一格。
他嘴角微翹,對著大胖和尚點頭。
怎麽樣?改版之後的一十八路棍法還認不認得出來?有沒有大吃一驚?
他年紀輕輕,天資卓越,毫無疑問是四人最有潛力,最強的。如果眾人生死相搏,活下來隻會是他一人。
“有趣。”看著黑色銅人,圓剛捏起一盞燭火,搖搖頭,又散去。
他考慮了一下,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佛像。
暗暗點頭,有了主意。掐了一點燈芯,吹了一下,那點燈火飄向白楊。
他動作奇怪,引起三人側目而視,都忍不住探頭望去。
白楊收起燈火,還沒來得及看。
“嗯...貧僧還有話要說。”圓剛重新坐下,正對著四人。
目光瞥著白楊和那個取巧突破的人,兩人被這一看,不禁相互對視了一眼,都一聲不吭,仔細聽著大胖和尚的話。
“一個取了巧,一個用的方法倒是新鮮,我還沒見過。但不是什麽好法子。”
那人瞳孔微縮,不可思議的抬起頭,又無奈的閉上眼。
白楊皺著眉頭,利用契機突破三指境,也算是取巧?對方的眼睛倒是銳利。
他掃了一眼火苗,臉上有些不自然。
火裏有字:氣運,丁。
圓剛不管不問,抓了下光禿禿的腦袋開口道:“還修煉了內功,這可是寺裏的大忌。以後習武功倍事半。老僧我奉勸一句,從哪來回來去吧。”
“弟子還想再試一下!”
“好的!”
那人和白楊先後開口,那人聽到白楊所說,震驚的轉過頭。
你不入金人寺,來這幹嘛?
圓剛似乎沒聽見一樣,接著道:“當然,規矩無情,人有情。佛麵也需金身,你們懂這是什麽意思吧?”
這麽直白,誰能不懂。
那人似乎早有準備,雙手緊緊抓著肩上的行囊。
“……想要和佛有緣,舍棄一些人世間的煩惱,未嚐不可。你們可想好了,機會隻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