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任務是發送。
或通過同學暗中傳遞,或悄悄塞到教室和宿舍門縫裏,或通過郵局郵遞,用了不到兩天時間。這份充滿正能量的小報,以其對美好生活的真誠向往,對愛情、親情的熱情謳歌,對社會黑暗的辛辣嘲諷,在讀者中產生了強烈共鳴,並很快出現了手抄本。人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在省城文化界,怎麽突然之間,就冒出這麽多嶄新的麵孔來了呢?
複刊成功,大家信心倍增。第一期剛發送完,他們就開始籌劃第二期的稿件。明義寫了篇鞭笞為富不仁者的稿件,寫的是一個窮漢因被大富人家的狗咬傷,憤而將狗打死,對方倚仗權勢,逼迫披麻戴孝、為狗送葬的事,興衝衝請繼敏指正。繼敏讚歎明義的文筆,同時指出,要改變底層人民深受剝削和壓迫的現實,必須根本上消除人剝削人的製度,必須讓人民覺醒起來,為自己的命運抗爭。他建議明義再改改,爭取下一期刊登。
就在此時,東北事變爆發,短短幾天內,大片國土淪陷。消息傳來,原本打算回鄉的師生們自發取消假期,群起響應京津等地的愛國救亡運動。李繼敏和寧鵬宇四處奔走,聯絡省城學界聯盟,發起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學生們拉著標語,高呼口號走上街頭,呼籲堅決抵抗,收複失地。
明義和瑤琴作為一年級學生代表,走在隊伍最前麵。隊伍來到省府門前時,已有省府大員在那裏等著。接過學生代表遞交的請願書,省府大員義憤填膺地發表演說。他猛烈譴責日軍罪惡行徑,對學生們的愛國行為大加讚賞。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同學們憂國憂民之情,政府十分理解,堅決支持。同時,他也苦口婆心地教導同學們,要大家充分相信政府,千萬不要聽信別有用心的宣傳,更不要受共黨蠱惑,壞了國家大計。好好讀書就是愛國,將來經世致用,為國出力,才是有誌青年的本分。
李繼敏和幾個學生領袖分別演講。他們激情的演說激起陣陣雷鳴般的掌聲。他們所有人嗓子沙啞了,他們悲憤地流下眼淚,他們振臂高呼發下誓願,要用自己的血肉築成新的長城。這一刻,天地驚而鬼神泣。
演講結束後,遊行隊伍離開省府,各自返校。正走著,路旁閃出一人向明義招手。明義見是岐賢,跑過去相見。岐賢不由分說,拉著他來到附近一條小巷中。
“你怎麽也跑出來了?明孝呢?”
“國家都這樣了,我們怎麽還能安然坐在教室?”
“你總是冒失。你知道遊行隊伍中有多少便衣嗎?”
明義吃了一驚:“便衣?他們做什麽?”
岐賢說:“政府早有預案,安排人夾雜在學生中間,防範共黨趁機搗亂。省府門裏機槍都架好了呢。”
“怪不得。”
遊行隊伍中,時不時有人說些陰陽怪氣的話。人家舉手,他們跟著舉手,人家喊口號,他們也跟著喊,可怎麽看,都覺得是在做樣子。都以為是學生中的落後分子,原來是政府派出的探子!明義想,得把這消息盡快告訴繼敏他們,於是趕緊去追。追到校門口,也沒見他們的影子,學校裏也沒找到。他又跑去舒蘭家,以為在那裏可以見到他們。
來到老巷,明義遠遠看見舒蘭家門外站著個穿灰布長衫的中年人。那人腰板筆挺,雖是清瘦些,渾身卻透著股說不出的精神氣。他腳跟前的地上,放著個牛黃色的皮箱。見明文過來,警惕地向下掩掩禮帽。
“先生是來這家的嗎?”明義問。
中年人麵帶微笑,上下打量著明義:
“你是綿上人?”聲音雖低,卻很有穿透力。
“你怎麽知道?”明義驚訝道。
“說話太硬。不知道的,以為要吵架哩。”
明義被他的幽默逗樂了。來省城後,因為說話被人調侃,司空見慣了。這位先生既能聽出他的鄉音,令他意外又感到親切。門開了。前來開門的是那個孩子。看見來人,他愣了愣,驚喜地叫聲“爸”,一下撲到那人懷裏。舒蘭站在院中,臉上酒窩一顫一顫的,眼裏泛著淚花。她先是理弄理弄本來很整齊的劉海,又抻抻旗袍上的皺褶,快步上前來。她提起皮箱,招呼明義一起進屋。
“我叫車健。”
“我叫——”明義剛要開口,被車健打斷了。
“你先別說,”車健衝他和舒蘭神秘地笑笑,說句“讓我猜猜”,連問了明義三個問題:
“你叫斛明義,是吧?”
“你父親叫斛穆羽,你叔父叫斛穆修,是吧?”
“你哥叫斛明文,先娶了知事的千金,又納了豆腐張的女兒做偏房,是吧?”
早知道前段時間家鄉發生的事,又想到那位叫齊步的軍官,又見這位先生對自家的情況竟然如此清楚,明義斷定,這就是綿上縣中共地下黨的那個負責人。他不甘示弱,連珠炮似的,也還了他三問:
“你認識三道河就義的齊步吧?”
“你是趙易生先生的朋友吧?”
“販油的鈕大福去大膽地投奔的,也是你吧?”
或通過同學暗中傳遞,或悄悄塞到教室和宿舍門縫裏,或通過郵局郵遞,用了不到兩天時間。這份充滿正能量的小報,以其對美好生活的真誠向往,對愛情、親情的熱情謳歌,對社會黑暗的辛辣嘲諷,在讀者中產生了強烈共鳴,並很快出現了手抄本。人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在省城文化界,怎麽突然之間,就冒出這麽多嶄新的麵孔來了呢?
複刊成功,大家信心倍增。第一期剛發送完,他們就開始籌劃第二期的稿件。明義寫了篇鞭笞為富不仁者的稿件,寫的是一個窮漢因被大富人家的狗咬傷,憤而將狗打死,對方倚仗權勢,逼迫披麻戴孝、為狗送葬的事,興衝衝請繼敏指正。繼敏讚歎明義的文筆,同時指出,要改變底層人民深受剝削和壓迫的現實,必須根本上消除人剝削人的製度,必須讓人民覺醒起來,為自己的命運抗爭。他建議明義再改改,爭取下一期刊登。
就在此時,東北事變爆發,短短幾天內,大片國土淪陷。消息傳來,原本打算回鄉的師生們自發取消假期,群起響應京津等地的愛國救亡運動。李繼敏和寧鵬宇四處奔走,聯絡省城學界聯盟,發起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學生們拉著標語,高呼口號走上街頭,呼籲堅決抵抗,收複失地。
明義和瑤琴作為一年級學生代表,走在隊伍最前麵。隊伍來到省府門前時,已有省府大員在那裏等著。接過學生代表遞交的請願書,省府大員義憤填膺地發表演說。他猛烈譴責日軍罪惡行徑,對學生們的愛國行為大加讚賞。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同學們憂國憂民之情,政府十分理解,堅決支持。同時,他也苦口婆心地教導同學們,要大家充分相信政府,千萬不要聽信別有用心的宣傳,更不要受共黨蠱惑,壞了國家大計。好好讀書就是愛國,將來經世致用,為國出力,才是有誌青年的本分。
李繼敏和幾個學生領袖分別演講。他們激情的演說激起陣陣雷鳴般的掌聲。他們所有人嗓子沙啞了,他們悲憤地流下眼淚,他們振臂高呼發下誓願,要用自己的血肉築成新的長城。這一刻,天地驚而鬼神泣。
演講結束後,遊行隊伍離開省府,各自返校。正走著,路旁閃出一人向明義招手。明義見是岐賢,跑過去相見。岐賢不由分說,拉著他來到附近一條小巷中。
“你怎麽也跑出來了?明孝呢?”
“國家都這樣了,我們怎麽還能安然坐在教室?”
“你總是冒失。你知道遊行隊伍中有多少便衣嗎?”
明義吃了一驚:“便衣?他們做什麽?”
岐賢說:“政府早有預案,安排人夾雜在學生中間,防範共黨趁機搗亂。省府門裏機槍都架好了呢。”
“怪不得。”
遊行隊伍中,時不時有人說些陰陽怪氣的話。人家舉手,他們跟著舉手,人家喊口號,他們也跟著喊,可怎麽看,都覺得是在做樣子。都以為是學生中的落後分子,原來是政府派出的探子!明義想,得把這消息盡快告訴繼敏他們,於是趕緊去追。追到校門口,也沒見他們的影子,學校裏也沒找到。他又跑去舒蘭家,以為在那裏可以見到他們。
來到老巷,明義遠遠看見舒蘭家門外站著個穿灰布長衫的中年人。那人腰板筆挺,雖是清瘦些,渾身卻透著股說不出的精神氣。他腳跟前的地上,放著個牛黃色的皮箱。見明文過來,警惕地向下掩掩禮帽。
“先生是來這家的嗎?”明義問。
中年人麵帶微笑,上下打量著明義:
“你是綿上人?”聲音雖低,卻很有穿透力。
“你怎麽知道?”明義驚訝道。
“說話太硬。不知道的,以為要吵架哩。”
明義被他的幽默逗樂了。來省城後,因為說話被人調侃,司空見慣了。這位先生既能聽出他的鄉音,令他意外又感到親切。門開了。前來開門的是那個孩子。看見來人,他愣了愣,驚喜地叫聲“爸”,一下撲到那人懷裏。舒蘭站在院中,臉上酒窩一顫一顫的,眼裏泛著淚花。她先是理弄理弄本來很整齊的劉海,又抻抻旗袍上的皺褶,快步上前來。她提起皮箱,招呼明義一起進屋。
“我叫車健。”
“我叫——”明義剛要開口,被車健打斷了。
“你先別說,”車健衝他和舒蘭神秘地笑笑,說句“讓我猜猜”,連問了明義三個問題:
“你叫斛明義,是吧?”
“你父親叫斛穆羽,你叔父叫斛穆修,是吧?”
“你哥叫斛明文,先娶了知事的千金,又納了豆腐張的女兒做偏房,是吧?”
早知道前段時間家鄉發生的事,又想到那位叫齊步的軍官,又見這位先生對自家的情況竟然如此清楚,明義斷定,這就是綿上縣中共地下黨的那個負責人。他不甘示弱,連珠炮似的,也還了他三問:
“你認識三道河就義的齊步吧?”
“你是趙易生先生的朋友吧?”
“販油的鈕大福去大膽地投奔的,也是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