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甫過,穆羽去明月堡看穆修。
穆修病後,穆羽托人四處尋訪名醫,郭承琪也托岐賢在省城物色。日前傳回話來,說有個留洋的西醫要到綿山遊玩,可以順路到明月堡瞧瞧。得病亂求醫。知道弟弟不信西醫,但這回穆羽自己做了主,說什麽也要一試。
進門就問病情。婦人說也還是那樣,時好時歹地。穆修見到哥哥,指手畫腳地“說話”,穆羽根本不懂。夫人素日裏猜慣了,有七八成曉得,轉述給穆羽。猜對了,穆修歪著嘴笑;猜錯了,穆修便急得張牙舞爪地比畫。
穆修擔心花園裏藥材的長勢,怕收獲後銷不出去。穆羽安慰他:“咱們親弟兄明算賬。我改日叫懂行的來,看長勢估摸產量,先付你一半定金,如何?”
穆修聽了搖頭。穆羽以為他不同意。夫人說,他不是不樂意,是在感謝哥。他這一病,點頭成了不同意,搖頭反倒是同意了。穆羽於是保證道:
“肥水不流外人田。有哥在,不會讓你吃虧。”
穆修又擔心租子收不起來。穆羽說:“今年小麥的收成差,能收多少就收多少罷。”
穆修臉急得通紅,抖抖顫顫地指著牆上秤杆,又指炕頭賬本,又模仿牛叫羊咩。夫人笑道:“他怕佃戶們靠不住,要他們用牲畜或房產抵債哩。”
穆羽心想,兄弟是真的急了,勸道:“本鄉本土的,這種話咱說不出口。若人家真心實意要抵債,咱們豬羊也要,但不要母的,隻要公的;咱們房產也要,但不要有人住的,咱不能讓人家流離失所,你說是吧?”
穆修眉開眼笑地搖頭,又嗚嗚呀呀地。夫人翻譯說,哥說得有道理,人家也可憐,不能逼人太甚。
穆羽感慨道:“我兄弟是個善人。”
穆修又擔心明孝在外的安全。穆羽說:“書田閱世是咱祖宗的教誨。兒子們在家務農長見識,在外讀書長見識,總歸皆是閱世。要想出人頭地,曆練少了也不行。”
穆修又擔心二女文淑。文淑聽見爹爹關切,爬到爹胸前,給爹擦去嘴角白沫,流著淚道:
“女不用爹操心。”
穆羽也說:“二女卻不像大女,她欺侮別人還許差不多,誰敢來欺侮她!”穆修被逗得開心,歪著嘴直笑。
穆羽問明仁如何?婦人說:“外麵事都靠他了。難為這孩,他爹好的時候,他隻管跟後生們舞刀弄劍,如今裏裏外外地忙活,他爹還老嫌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
說話間,好月來問候。穆修見兒媳進來,掉轉頭去。好月和顏悅色地向伯父問好,又問公公病情今日可有好轉。聽說略好些,顯得十分開心,向婆婆進言說:“我近日翻看傅青主醫案,說這半身不遂的病不宜總躺著,要時常活動起來才行。書上不少病例,盡是一邊用藥,一邊施針,一邊活動,慢慢就康複了的。”
穆羽聽了頻頻點頭,笑著對弟弟說:“這些話,正是我要囑咐你的。”趁機說西醫的好處,帶誇張舉了許多例子,又有好月一旁幫襯,穆修終於不再固執己見。
好月問伯母、嫂子和侄兒可好,又說到伯母生日,又說到小侄女的百天之禮,都遺憾不能前往。穆羽說:“難得你記得這樣清楚。啥時得空了,下去住幾天,跟你伯母好好聊聊。她時常念叨著你哩。”
好月說:“多謝伯父體諒。待爹爹好些,少不得去府請安,也要見見未曾謀麵的雪晴嫂子呢。”
閑坐聊了會兒,好月告退。
夫人請穆羽到外麵坐。夫人歎氣道:
“好月真是個難得的好媳婦。偏偏是你兄弟,他不知聽哪個胡說妖道,竟懷疑是好月的五行與咱家犯衝,將文君的死和他自己的病,都怪在人家身上。”
穆羽說:“俺兄弟向來迷信,不要搭理他。他的病其實以前早有征兆,隻是我們大意了。現在唐明已死,侄女之仇也算報了,冥婚的又是好人家,千萬不要想些沒用的,更不要聽信沒來由的風言風語。”
婦人低頭擦淚:“誰說不是!他就是曹阿瞞轉世,疑心這疑心那的,害得大家都不暢快。明仁又要哄好月開心,又要照顧他爹的性體。人家好月賢淑明理,恪盡本分,真的是既任勞又任怨,天底下少有這樣的。”
剛聊了一會兒,文淑跑出來說,爹又不耐煩了,二人趕緊進屋。穆修先指著文淑揮手,夫人叫文淑出去;又衝著夫人擺手,夫人衝穆羽苦笑:“這回連我也用不著了。”
穆羽對弟弟說,少了弟妹這個翻譯官,我更聽不懂你說甚。穆修隻管雙手亂舞,夫人隻好出去。穆羽看穆修伸著大拇指和無名指比劃半天,終於明白是說槍的事。
穆羽湊到弟弟耳邊,悄聲說:
“哥給你說句官準話。現在是亂世,靠錢不頂事,靠政府更不頂事。那東西,總有用得著的時候。不僅要留著,還要讓明仁偷偷地學,以防萬一呢。”
穆修聽信了哥哥的話,臉上舒緩了,眼神也溫和了。穆羽叫弟妹和侄女回來,再接著聊別的。好月過來,要張羅著包豬肉大蔥餃子款待伯父。穆羽笑著對侄兒媳婦說:“這飯按說該吃,遲早要驗驗新媳婦的廚藝,今日就先免了。我去大囤巷看看,然後就下山。”
文淑樂顛顛地陪著伯父前往大囤巷。
“俺那小侄兒會說話了沒?”
怪道說隔輩親,穆羽對孫兒親得不得了,一聽文淑提及,眼前皆是白白胖胖、憨憨嘟嘟的可愛相。
“會叫爺會叫奶奶,會叫爹爹會叫娘咧。”
文淑驚喜地追問:“也會叫姑了吧?”
“叔也會叫咧,就是不會叫姑。”
文淑立即表示不滿:“哼!一定是哥嫂不正經教。待我下去住幾日,看她會不會叫。”
穆羽笑道:“怕你要咕咕咕咕先稱道他哩。”
文淑嘴噘得老高,跑前邊去了。
今年春起頭,洪山鎮相鄰兩村因澆地分水不均起了糾紛,弱勢一方告到縣裏,郭承琪責成水長老居中調解,誰想那水長老有意偏袒一方,隻管和稀泥。今夏割了麥子、種了秋糧,趕上雨水少,水長老還要按春起的法則分水,終於導致械鬥。郭承琪為平息爭訟,帶著隨從跑遍水域各村各寨,心中漸漸有了主意,決定六月二十九日在洪山源神廟召開水務大會,重定分水公約。
斛家在洪山渠上有四盤水磨,每到夏忙秋忙後,就派人拉上布匹和日用百貨到鄉下糴糧糴米。糴來的糧食運到磨坊磨成麵粉,再由米糧店銷售。天旱加上東鄉水爭,渠裏水見少,磨出的麵粉數量遠不如前。見水磨靠不上,穆羽一麵叫城裏磨坊加緊幹活,一麵動用明月堡大囤巷的大磨趕活。一袋袋麥粒變成白花花的上等細麵、中等麵和白中帶黑的下等麵,分別裝了袋,隔日便有幾大車送進城裏來。
此時,磨房院幹幹淨淨的磚台上,堆著幾袋已磨好的麵粉。院旁牆根的木樁拴著頭驢,地上臨時放個木槽,裏麵撒著層黃燦燦的玉米。驢歇磨不歇。那驢剛替下來,正津津有味嚼著幹糧,嘴裏發出“咯嘣咯嘣”的聲音。
明仁看見伯父,迎上前來:“伯父怎地跑來了?”
穆羽說:“去看你爹了。順便來瞧瞧。”
磨房裏,蒙著眼的騾子不停地轉圈,石磨重重地轉動,衝天碾軸 “吱扭吱扭”作響,甚是悅耳動聽。穆羽上前,拿起小炕帚將磑邊的麵粉向裏輕掃,跟著走了幾圈,將炕帚遞給文淑,拍拍明仁肩膀,示意他出來。
穆羽慈愛地看著明仁:“這些事,原本不該是你做的。”
明仁憨厚地笑道:“都是自家事,伯父快別多心。”
穆羽說:“我過來,是要囑咐你幾句。”
明仁說:“伯父有甚話,隻管說。”
穆羽想了想,說:“你爹病久了,鬱悶煩躁,難保有些變態,變得不曉事理,胡攪蠻纏。他若對,你便聽他的;他若不對,你該怎地做便怎地做,盡量瞞著他就是了。他現在這個樣子,能哄著他開心就好。”
明仁恭敬地說:“侄兒承家規的教導,從來將忠義孝悌當根本。如今成了家,隻想著如何報答爹娘之恩,讓他們少受些忙急。至於其他,更是伯父多慮,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侄兒怎會有怨言呢。”
穆羽接著說:“還有好月那裏,也多勸導著些。你事事多讓著她些,別讓人家覺得咱們鼠肚雞腸。”
明仁朗聲笑起來,說:“可見伯父不知你侄媳婦兒。不用我勸導她,她反而經常開導侄兒,要我學什麽娛彩戲親的老萊子,滌親溺器的黃修水,甚至侄兒在爹麵前的臉色,她也要管,說我顏色不平順,不夠孝道呢。”
穆羽連聲讚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又說些別的,看看日頭,穆羽說要下山。明仁和文淑送至巷子口,穆羽笑眯眯看著文淑,跟伯父下山去?文淑挽弄著辮子稍尖、扭擺著窈窕身子,忽閃著機靈雙眼,看著哥哥。見哥哥臉色正正的,既不說讓去,也不說不讓去。她隻好悻悻地說,還是過些日子吧。
伯父和爹爹走路的姿勢完全一樣,連拖在地上晃動的影子,似乎也沒有什麽不同。明仁和文淑多麽希望能再次看到爹爹昂首挺胸走在紅石街上,看到爹爹滿臉莊重走在莊稼的壟間、果樹的蔭下,走在晚輩們崇拜的眼神中啊。
日頭已斜過西邊石牆。
牆影也斜著下來,鋪滿了整條紅石街。
穆修病後,穆羽托人四處尋訪名醫,郭承琪也托岐賢在省城物色。日前傳回話來,說有個留洋的西醫要到綿山遊玩,可以順路到明月堡瞧瞧。得病亂求醫。知道弟弟不信西醫,但這回穆羽自己做了主,說什麽也要一試。
進門就問病情。婦人說也還是那樣,時好時歹地。穆修見到哥哥,指手畫腳地“說話”,穆羽根本不懂。夫人素日裏猜慣了,有七八成曉得,轉述給穆羽。猜對了,穆修歪著嘴笑;猜錯了,穆修便急得張牙舞爪地比畫。
穆修擔心花園裏藥材的長勢,怕收獲後銷不出去。穆羽安慰他:“咱們親弟兄明算賬。我改日叫懂行的來,看長勢估摸產量,先付你一半定金,如何?”
穆修聽了搖頭。穆羽以為他不同意。夫人說,他不是不樂意,是在感謝哥。他這一病,點頭成了不同意,搖頭反倒是同意了。穆羽於是保證道:
“肥水不流外人田。有哥在,不會讓你吃虧。”
穆修又擔心租子收不起來。穆羽說:“今年小麥的收成差,能收多少就收多少罷。”
穆修臉急得通紅,抖抖顫顫地指著牆上秤杆,又指炕頭賬本,又模仿牛叫羊咩。夫人笑道:“他怕佃戶們靠不住,要他們用牲畜或房產抵債哩。”
穆羽心想,兄弟是真的急了,勸道:“本鄉本土的,這種話咱說不出口。若人家真心實意要抵債,咱們豬羊也要,但不要母的,隻要公的;咱們房產也要,但不要有人住的,咱不能讓人家流離失所,你說是吧?”
穆修眉開眼笑地搖頭,又嗚嗚呀呀地。夫人翻譯說,哥說得有道理,人家也可憐,不能逼人太甚。
穆羽感慨道:“我兄弟是個善人。”
穆修又擔心明孝在外的安全。穆羽說:“書田閱世是咱祖宗的教誨。兒子們在家務農長見識,在外讀書長見識,總歸皆是閱世。要想出人頭地,曆練少了也不行。”
穆修又擔心二女文淑。文淑聽見爹爹關切,爬到爹胸前,給爹擦去嘴角白沫,流著淚道:
“女不用爹操心。”
穆羽也說:“二女卻不像大女,她欺侮別人還許差不多,誰敢來欺侮她!”穆修被逗得開心,歪著嘴直笑。
穆羽問明仁如何?婦人說:“外麵事都靠他了。難為這孩,他爹好的時候,他隻管跟後生們舞刀弄劍,如今裏裏外外地忙活,他爹還老嫌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
說話間,好月來問候。穆修見兒媳進來,掉轉頭去。好月和顏悅色地向伯父問好,又問公公病情今日可有好轉。聽說略好些,顯得十分開心,向婆婆進言說:“我近日翻看傅青主醫案,說這半身不遂的病不宜總躺著,要時常活動起來才行。書上不少病例,盡是一邊用藥,一邊施針,一邊活動,慢慢就康複了的。”
穆羽聽了頻頻點頭,笑著對弟弟說:“這些話,正是我要囑咐你的。”趁機說西醫的好處,帶誇張舉了許多例子,又有好月一旁幫襯,穆修終於不再固執己見。
好月問伯母、嫂子和侄兒可好,又說到伯母生日,又說到小侄女的百天之禮,都遺憾不能前往。穆羽說:“難得你記得這樣清楚。啥時得空了,下去住幾天,跟你伯母好好聊聊。她時常念叨著你哩。”
好月說:“多謝伯父體諒。待爹爹好些,少不得去府請安,也要見見未曾謀麵的雪晴嫂子呢。”
閑坐聊了會兒,好月告退。
夫人請穆羽到外麵坐。夫人歎氣道:
“好月真是個難得的好媳婦。偏偏是你兄弟,他不知聽哪個胡說妖道,竟懷疑是好月的五行與咱家犯衝,將文君的死和他自己的病,都怪在人家身上。”
穆羽說:“俺兄弟向來迷信,不要搭理他。他的病其實以前早有征兆,隻是我們大意了。現在唐明已死,侄女之仇也算報了,冥婚的又是好人家,千萬不要想些沒用的,更不要聽信沒來由的風言風語。”
婦人低頭擦淚:“誰說不是!他就是曹阿瞞轉世,疑心這疑心那的,害得大家都不暢快。明仁又要哄好月開心,又要照顧他爹的性體。人家好月賢淑明理,恪盡本分,真的是既任勞又任怨,天底下少有這樣的。”
剛聊了一會兒,文淑跑出來說,爹又不耐煩了,二人趕緊進屋。穆修先指著文淑揮手,夫人叫文淑出去;又衝著夫人擺手,夫人衝穆羽苦笑:“這回連我也用不著了。”
穆羽對弟弟說,少了弟妹這個翻譯官,我更聽不懂你說甚。穆修隻管雙手亂舞,夫人隻好出去。穆羽看穆修伸著大拇指和無名指比劃半天,終於明白是說槍的事。
穆羽湊到弟弟耳邊,悄聲說:
“哥給你說句官準話。現在是亂世,靠錢不頂事,靠政府更不頂事。那東西,總有用得著的時候。不僅要留著,還要讓明仁偷偷地學,以防萬一呢。”
穆修聽信了哥哥的話,臉上舒緩了,眼神也溫和了。穆羽叫弟妹和侄女回來,再接著聊別的。好月過來,要張羅著包豬肉大蔥餃子款待伯父。穆羽笑著對侄兒媳婦說:“這飯按說該吃,遲早要驗驗新媳婦的廚藝,今日就先免了。我去大囤巷看看,然後就下山。”
文淑樂顛顛地陪著伯父前往大囤巷。
“俺那小侄兒會說話了沒?”
怪道說隔輩親,穆羽對孫兒親得不得了,一聽文淑提及,眼前皆是白白胖胖、憨憨嘟嘟的可愛相。
“會叫爺會叫奶奶,會叫爹爹會叫娘咧。”
文淑驚喜地追問:“也會叫姑了吧?”
“叔也會叫咧,就是不會叫姑。”
文淑立即表示不滿:“哼!一定是哥嫂不正經教。待我下去住幾日,看她會不會叫。”
穆羽笑道:“怕你要咕咕咕咕先稱道他哩。”
文淑嘴噘得老高,跑前邊去了。
今年春起頭,洪山鎮相鄰兩村因澆地分水不均起了糾紛,弱勢一方告到縣裏,郭承琪責成水長老居中調解,誰想那水長老有意偏袒一方,隻管和稀泥。今夏割了麥子、種了秋糧,趕上雨水少,水長老還要按春起的法則分水,終於導致械鬥。郭承琪為平息爭訟,帶著隨從跑遍水域各村各寨,心中漸漸有了主意,決定六月二十九日在洪山源神廟召開水務大會,重定分水公約。
斛家在洪山渠上有四盤水磨,每到夏忙秋忙後,就派人拉上布匹和日用百貨到鄉下糴糧糴米。糴來的糧食運到磨坊磨成麵粉,再由米糧店銷售。天旱加上東鄉水爭,渠裏水見少,磨出的麵粉數量遠不如前。見水磨靠不上,穆羽一麵叫城裏磨坊加緊幹活,一麵動用明月堡大囤巷的大磨趕活。一袋袋麥粒變成白花花的上等細麵、中等麵和白中帶黑的下等麵,分別裝了袋,隔日便有幾大車送進城裏來。
此時,磨房院幹幹淨淨的磚台上,堆著幾袋已磨好的麵粉。院旁牆根的木樁拴著頭驢,地上臨時放個木槽,裏麵撒著層黃燦燦的玉米。驢歇磨不歇。那驢剛替下來,正津津有味嚼著幹糧,嘴裏發出“咯嘣咯嘣”的聲音。
明仁看見伯父,迎上前來:“伯父怎地跑來了?”
穆羽說:“去看你爹了。順便來瞧瞧。”
磨房裏,蒙著眼的騾子不停地轉圈,石磨重重地轉動,衝天碾軸 “吱扭吱扭”作響,甚是悅耳動聽。穆羽上前,拿起小炕帚將磑邊的麵粉向裏輕掃,跟著走了幾圈,將炕帚遞給文淑,拍拍明仁肩膀,示意他出來。
穆羽慈愛地看著明仁:“這些事,原本不該是你做的。”
明仁憨厚地笑道:“都是自家事,伯父快別多心。”
穆羽說:“我過來,是要囑咐你幾句。”
明仁說:“伯父有甚話,隻管說。”
穆羽想了想,說:“你爹病久了,鬱悶煩躁,難保有些變態,變得不曉事理,胡攪蠻纏。他若對,你便聽他的;他若不對,你該怎地做便怎地做,盡量瞞著他就是了。他現在這個樣子,能哄著他開心就好。”
明仁恭敬地說:“侄兒承家規的教導,從來將忠義孝悌當根本。如今成了家,隻想著如何報答爹娘之恩,讓他們少受些忙急。至於其他,更是伯父多慮,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侄兒怎會有怨言呢。”
穆羽接著說:“還有好月那裏,也多勸導著些。你事事多讓著她些,別讓人家覺得咱們鼠肚雞腸。”
明仁朗聲笑起來,說:“可見伯父不知你侄媳婦兒。不用我勸導她,她反而經常開導侄兒,要我學什麽娛彩戲親的老萊子,滌親溺器的黃修水,甚至侄兒在爹麵前的臉色,她也要管,說我顏色不平順,不夠孝道呢。”
穆羽連聲讚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又說些別的,看看日頭,穆羽說要下山。明仁和文淑送至巷子口,穆羽笑眯眯看著文淑,跟伯父下山去?文淑挽弄著辮子稍尖、扭擺著窈窕身子,忽閃著機靈雙眼,看著哥哥。見哥哥臉色正正的,既不說讓去,也不說不讓去。她隻好悻悻地說,還是過些日子吧。
伯父和爹爹走路的姿勢完全一樣,連拖在地上晃動的影子,似乎也沒有什麽不同。明仁和文淑多麽希望能再次看到爹爹昂首挺胸走在紅石街上,看到爹爹滿臉莊重走在莊稼的壟間、果樹的蔭下,走在晚輩們崇拜的眼神中啊。
日頭已斜過西邊石牆。
牆影也斜著下來,鋪滿了整條紅石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