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過繼個孩子
嫡女重生誤惹高冷戰神 作者:火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八爺搖了搖頭,像是在回憶那個夜晚。
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些許歎息:“大哥,恒澤這孩子心裏可能一直壓著事,那晚他喝醉了,情緒積攢的多了,一時就發泄出來。其實,那天他還對我說了些話,雖然我聽得糊塗,但你也許該知道。”
林敏才眼神一動,急忙追問說,“他說了什麽?”
林八爺沉吟片刻,繼續說道:“恒澤說他對不起穗瑾,對不起你,對不起家裏所有人……他當時醉得厲害,話說得前言不搭後語,但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句——他說,‘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彌補,可是我怕我再沒有機會了’。”
林敏才聽到這裏,臉色驟變,握緊了酒杯的手微微顫抖。
林八爺又從袖中拿出一封信,神色複雜地遞了過去。
信封被仔細封存,信紙已有些泛黃,顯然是寫了有些時日。
林八爺輕輕歎了口氣,緩緩說道:“大哥,有件事我本不打算提,恒澤這封信原本是托我帶給你的。若不是他突然出事,現在這封信早已由我在京城與你親自麵交。”
林敏才眉頭微皺,伸手接過那封信,心中隱隱感到不安。
這封信的突然出現,讓他更加意識到林恒澤的死或許遠非意外。
他盯著信封,手指微微顫抖,心情複雜。
“這是恒澤親筆所寫?”林敏才聲音低沉,透出一絲不敢相信的懷疑。
林八爺點了點頭:“他臨走前交給我時,囑托我一定要親手交給你。
他當時的神色讓我有些擔憂,但他並沒有多說什麽。若非他這次突然出事,我想這封信已經在京城親手遞到了你的手裏。”
林敏才緊緊盯著信封,心中仿佛有塊石頭沉沉壓下。
他深吸了一口氣,小心翼翼地拆開信封,信紙展開的那一刻,他看到熟悉的字跡,內心不由得一陣絞痛。
每一個字都讓他的心如刀割。
信中,林恒澤寫道:
“父親,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恐怕已不在人世。我有一種預感,我活不過這一個月。至於原因,恕孩兒無法詳細道明。若我真如所料離去,請您務必冷靜,我相信我的死能換來林家真正的和諧。”
信中的話讓林敏才的心跳驟然加速,雙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他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無法理解為何恒澤會預感到自己將死。
而“若我不在了,林家或許能得以和諧”這句話,更是讓他心裏如墜冰窖。
“恒澤……他竟然……”
林敏才心中無比沉痛,信上林恒澤的筆跡確認無誤。
寒風拂麵,夜色愈發深沉。
林敏才幾近失魂落魄,他的腦海裏反複回蕩著那句——“若我的死能換來林家的和諧,我願意去死。”
林家的和諧?這句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林恒澤的死真的是家族裏的人害的?
林敏才從未如此困惑過,他隱約覺得,林恒澤的這封信在暗示著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而這一切都與林家有關。
梁曉芸……這個名字突然從林敏才的腦海中浮現出來。
他停下了腳步,心中逐漸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梁曉芸現在懷著孩子,如果她腹中的孩子是男孩,就會成為大房的繼承人,林恒澤的一切位置和權力,都將拱手讓出。
她會不會正是因此而動了殺機,想要除掉恒澤?
他想到梁曉芸那小心翼翼的微笑,還有她對腹中孩子的關切和執念,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若林恒澤的死真是她策劃的,那她恐怕不會是單獨行動,一定還有幫凶。
林恒澤死前那句“換來林家的和諧”,究竟是指什麽?
林敏才本想直接去梁曉芸的院子質問,但理智讓他冷靜下來。
如今,他需要更多的證據,才能證實心中的猜測,而目前他唯一能信任、能商量的人,便是林穗瑾。
想到這裏,林敏才直接朝著林穗瑾的院子裏走去。
到了之後,林穗瑾正靜靜地坐在書桌旁,低頭翻閱著什麽。
聽到腳步聲,林穗瑾抬起頭,見到是父親,她立刻站了起來。
“父親,您怎麽突然過來了?”她察覺到林敏才神色不對,語氣裏透著擔憂。
林敏才臉色凝重,微微顫抖的手中還攥著那封信。
他走到女兒麵前,將信遞了過去,聲音低沉而沙啞:“穗瑾,你看,這封信……是你大哥親手寫的。”
而後又把他對梁曉芸的懷疑都說了出來。
林穗瑾看著林恒澤的遺書,但她的神情卻平靜如水,心中沒有任何波瀾。
畢竟,她早已通過之前無意中聽到的梁曉芸與二夫人的對話,得知了這場悲劇背後的陰謀。
林恒澤的死於她而言,非但不是意外,甚至讓她感到一種冷靜的必然。
她恨他,但她也明白,這件事牽涉太多,無法單憑個人感情解決。
“父親,”她緩緩放下信,目光凝重地看著林敏才,語氣中帶著一絲勸慰,“我們必須冷靜下來。若真的查下去,尤其是按照您懷疑的方向,若結果真如您所想,您是否做好了承受最糟糕的結局的準備?”
林敏才的臉色變得更加沉重,他緊握拳頭,眼中充滿了糾結與痛苦。
如今,林恒澤的死仿佛是一根刺,深深紮入他的心髒,讓他無法釋懷。
他低聲問道:“穗瑾,你的意思是,我不該繼續查下去?”
林穗瑾聲音柔和卻透著理智:“父親,我知道您現在非常痛苦,想要為大哥討回公道。”
“可是,您有沒有想過,萬一結果真的如您所擔心的那樣——梁曉芸確實參與了這一切,甚至還有其他人牽涉其中,那我們林家該怎麽辦?”
她的目光直視父親,語氣平靜但不乏深意:“我們不能再讓大房陷入更深的危機中。如果您繼續追查,真相揭開後,可能不僅是梁曉芸,整個林家都會分崩離析。”
“到那時,咱們大房失去了大哥,還未出生的孩子也將失去一切依靠。我們必須考慮得更加長遠,為了林家的未來,為了大房的延續,您不妨停下這場追查。”
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些許歎息:“大哥,恒澤這孩子心裏可能一直壓著事,那晚他喝醉了,情緒積攢的多了,一時就發泄出來。其實,那天他還對我說了些話,雖然我聽得糊塗,但你也許該知道。”
林敏才眼神一動,急忙追問說,“他說了什麽?”
林八爺沉吟片刻,繼續說道:“恒澤說他對不起穗瑾,對不起你,對不起家裏所有人……他當時醉得厲害,話說得前言不搭後語,但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句——他說,‘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彌補,可是我怕我再沒有機會了’。”
林敏才聽到這裏,臉色驟變,握緊了酒杯的手微微顫抖。
林八爺又從袖中拿出一封信,神色複雜地遞了過去。
信封被仔細封存,信紙已有些泛黃,顯然是寫了有些時日。
林八爺輕輕歎了口氣,緩緩說道:“大哥,有件事我本不打算提,恒澤這封信原本是托我帶給你的。若不是他突然出事,現在這封信早已由我在京城與你親自麵交。”
林敏才眉頭微皺,伸手接過那封信,心中隱隱感到不安。
這封信的突然出現,讓他更加意識到林恒澤的死或許遠非意外。
他盯著信封,手指微微顫抖,心情複雜。
“這是恒澤親筆所寫?”林敏才聲音低沉,透出一絲不敢相信的懷疑。
林八爺點了點頭:“他臨走前交給我時,囑托我一定要親手交給你。
他當時的神色讓我有些擔憂,但他並沒有多說什麽。若非他這次突然出事,我想這封信已經在京城親手遞到了你的手裏。”
林敏才緊緊盯著信封,心中仿佛有塊石頭沉沉壓下。
他深吸了一口氣,小心翼翼地拆開信封,信紙展開的那一刻,他看到熟悉的字跡,內心不由得一陣絞痛。
每一個字都讓他的心如刀割。
信中,林恒澤寫道:
“父親,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恐怕已不在人世。我有一種預感,我活不過這一個月。至於原因,恕孩兒無法詳細道明。若我真如所料離去,請您務必冷靜,我相信我的死能換來林家真正的和諧。”
信中的話讓林敏才的心跳驟然加速,雙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他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無法理解為何恒澤會預感到自己將死。
而“若我不在了,林家或許能得以和諧”這句話,更是讓他心裏如墜冰窖。
“恒澤……他竟然……”
林敏才心中無比沉痛,信上林恒澤的筆跡確認無誤。
寒風拂麵,夜色愈發深沉。
林敏才幾近失魂落魄,他的腦海裏反複回蕩著那句——“若我的死能換來林家的和諧,我願意去死。”
林家的和諧?這句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林恒澤的死真的是家族裏的人害的?
林敏才從未如此困惑過,他隱約覺得,林恒澤的這封信在暗示著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而這一切都與林家有關。
梁曉芸……這個名字突然從林敏才的腦海中浮現出來。
他停下了腳步,心中逐漸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梁曉芸現在懷著孩子,如果她腹中的孩子是男孩,就會成為大房的繼承人,林恒澤的一切位置和權力,都將拱手讓出。
她會不會正是因此而動了殺機,想要除掉恒澤?
他想到梁曉芸那小心翼翼的微笑,還有她對腹中孩子的關切和執念,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若林恒澤的死真是她策劃的,那她恐怕不會是單獨行動,一定還有幫凶。
林恒澤死前那句“換來林家的和諧”,究竟是指什麽?
林敏才本想直接去梁曉芸的院子質問,但理智讓他冷靜下來。
如今,他需要更多的證據,才能證實心中的猜測,而目前他唯一能信任、能商量的人,便是林穗瑾。
想到這裏,林敏才直接朝著林穗瑾的院子裏走去。
到了之後,林穗瑾正靜靜地坐在書桌旁,低頭翻閱著什麽。
聽到腳步聲,林穗瑾抬起頭,見到是父親,她立刻站了起來。
“父親,您怎麽突然過來了?”她察覺到林敏才神色不對,語氣裏透著擔憂。
林敏才臉色凝重,微微顫抖的手中還攥著那封信。
他走到女兒麵前,將信遞了過去,聲音低沉而沙啞:“穗瑾,你看,這封信……是你大哥親手寫的。”
而後又把他對梁曉芸的懷疑都說了出來。
林穗瑾看著林恒澤的遺書,但她的神情卻平靜如水,心中沒有任何波瀾。
畢竟,她早已通過之前無意中聽到的梁曉芸與二夫人的對話,得知了這場悲劇背後的陰謀。
林恒澤的死於她而言,非但不是意外,甚至讓她感到一種冷靜的必然。
她恨他,但她也明白,這件事牽涉太多,無法單憑個人感情解決。
“父親,”她緩緩放下信,目光凝重地看著林敏才,語氣中帶著一絲勸慰,“我們必須冷靜下來。若真的查下去,尤其是按照您懷疑的方向,若結果真如您所想,您是否做好了承受最糟糕的結局的準備?”
林敏才的臉色變得更加沉重,他緊握拳頭,眼中充滿了糾結與痛苦。
如今,林恒澤的死仿佛是一根刺,深深紮入他的心髒,讓他無法釋懷。
他低聲問道:“穗瑾,你的意思是,我不該繼續查下去?”
林穗瑾聲音柔和卻透著理智:“父親,我知道您現在非常痛苦,想要為大哥討回公道。”
“可是,您有沒有想過,萬一結果真的如您所擔心的那樣——梁曉芸確實參與了這一切,甚至還有其他人牽涉其中,那我們林家該怎麽辦?”
她的目光直視父親,語氣平靜但不乏深意:“我們不能再讓大房陷入更深的危機中。如果您繼續追查,真相揭開後,可能不僅是梁曉芸,整個林家都會分崩離析。”
“到那時,咱們大房失去了大哥,還未出生的孩子也將失去一切依靠。我們必須考慮得更加長遠,為了林家的未來,為了大房的延續,您不妨停下這場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