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奕在書房中,對著推演後的結果暗自皺眉。


    雖說沒有得到完全滿意的局麵,但幾次推演下來,那些失敗的情況也讓她心裏跟明鏡兒似的,總結出了不少關鍵的經驗。


    為了自家夫君能穩穩當當登上太子之位。


    她一刻也沒耽擱,趕緊寫了封信,把朝堂上發生的大小事兒,還有那些推演結果,通過飛鴿傳書,一股腦兒地發往晉陽給楚世昭。


    在晉陽的楚世昭,收到信後,立馬把麾下的心腹都召集到一塊兒。


    眾人圍坐在一起,氣氛嚴肅。


    楚世昭沒有任何隱瞞,直接將自己從恒奕那裏得到的消息,跟眾人簡單敘述了一遍。


    “諸位,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如今這形勢,大家都有什麽想法?”


    原本,楚世昭心裏已經有了決斷。


    不過,在他看來,有些事情從他嘴裏說出來是一回事,從麵前這些家夥嘴裏說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了。


    要是他自己說出來,說不定就會被人看成是功利熏心,直接將他跟謀朝篡位的太子殿下,劃分成一丘之貉。


    可要是從別人嘴裏說出來那就不一樣了。


    同樣的內容,要是換一個人來說,立意就完全不同了。


    不管最後自己是否采納,那都是別人說的,跟自己可半點關係都沒有。


    楚世昭心裏正想著。


    這是,一旁陷入沉思的謀士李風,卻是突然抬頭看向楚世昭。


    “殿下,依我看,如今朝堂上這局麵,雖然看似危機四伏,實則卻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噢?”


    “此話怎講,你具體說說!”


    眼見有人開口,楚世昭當即順著對方的話鋒,不著痕跡的引導道。


    “殿下,如今朝堂上,剛剛經曆了太子謀逆的事情,陛下肯定心生芥蒂,絕對不會輕易相信任何人的。”


    “這一點,從陛下婉拒了朝堂上眾人的舉薦就不難分析出來。”


    “可正是因為如此,看似沒有一點機會,實則,卻是千載難逢的天賜良機啊!”


    “您想想,如果在這個時候,能有人幫助陛下排憂解難,獲得對方的信任,那份量,不用我說,殿下也應該明白吧!”


    聽著對方的分析,楚世昭裝模作樣的微微點頭。


    “你說的倒也不無道理。”


    “隻是……我那父皇本就生性多疑,如今,他又剛經曆了最器重的親生兒子的背刺,想在這個時候,獲得他的信任,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


    聽楚世昭這麽一說。


    謀士李風卻是眉頭一挑。


    “殿下,這一點,我早就給您想好了!”


    “隻要您按照我說的辦,我保證,就算不能百分百獲得陛下的信任,最起碼也能讓您在陛下心目當中留一個好印象!”


    “有了這一層鋪墊,日後這太子的位置,遲早都是您的!”


    眼見李風這般自信。


    這一次,還不等楚世昭開口,周圍的其他幾個心腹,當即一臉期待的看向李風。


    “你這家夥,別賣關子了!”


    “你到底有啥計劃,說出來聽聽!”


    眼見周遭的氛圍被調動的差不多了。


    這時候,楚世昭才微微點頭示意。


    “李先生,本殿下也很是好奇,到底是什麽奇謀妙計,竟讓你如此自信!”


    “殿下,其實我的計劃也很簡單,隻要您主動請纓,去幫助陛下處理一些棘手的政務,盡可能的讓陛下看到您的能力和忠心。”


    “這樣一來,陛下一開始可能不會說什麽,可日子久了,他就算想不注意你都不行了。”


    “更何況,如今的朝堂上,本來就有不少重臣支持您當太子,如果,你再做出一些斐然的成績來,那到時候,一定會有更多人舉薦您的!”


    “有了這些成績,再加上這些大人們的推薦……”


    李風說到這裏,稍微停頓了一下,才繼續道:“到時候,就算陛下不想立您為太子,恐怕都不行了!”


    聽了李風的分析。


    其他幾個心腹此刻也是紛紛點頭。


    “殿下,李先生的分析很有道理,事到如今,我們也覺得,殿下您也應該主動出擊了!”


    “絕對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隻是……”


    聽著眾人的勸諫,此刻的楚世昭卻是麵露為難。


    “諸位,我知道你們這都是為我好,可我畢竟隻是陛下的四子,就算是論資排輩,也輪不到我當太子啊!”


    “更何況,如今我大哥隻是被父皇關押了起來。”


    “我可不想背上僭越的罵名!”


    眼見楚世昭這麽說。


    此刻,一旁的李風頓時就急了。


    “殿下,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在這裏,我必須提醒您一下,莫要忘了,打蛇不死反被蛇咬的!”


    “正是以為太子殿下如今隻是被陛下關押了起來,所以您才得抓緊行動起來啊!”


    “以陛下對太子的器重,說不得什麽時候,他就改變心意,把太子放出來了。”


    “您想想,太子這次之所以會失敗,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殿下您的幹涉。”


    “以太子那睚眥必報的性子,您覺得,如果他一旦鹹魚翻身,會顧念兄弟手足之情,放過您麽?”


    “您雖然顧念兄弟手足之情,恐怕到時候,您的太子哥哥可不一定認你這個兄弟啊!”


    “所以,殿下,這事情您還是得早做決斷啊!”


    聽眾人這麽說,楚世昭雖然仍舊麵露遲疑,可實際上他心底卻早就樂開了話。


    隻要自己謀劃的好,什麽魚和熊掌,他都要!


    這些家夥,真是越來越上道了!


    原本他還在想,怎樣才能找到一個既不損壞自己形象,又能順理成章的讓這些家夥為自己謀奪太子之位出謀劃策呢。


    現在可好,都不用想了,這些家夥比自己這個當事人還心急呢!


    楚世昭聽著眾人的建議,心中暗自點頭,這和他之前自己推演的結果不謀而合。


    如今看來,這太子之位,就算他不想當都不行了!


    “好吧,既然你們都這麽說了,那就這麽著吧!”


    “李先生,接下來我可就全仰仗您了!”


    “現在,您是不是可以跟本殿下透露一下你的下一步計劃了?”


    眼見楚世昭妥協了。


    這時,房間內眾人當即一臉期待的重新看向李風。


    “殿下,我要是沒記錯的話,最近這段時間,咱們晉陽地界的一些州縣剛好爆發了洪災!”


    “所以,殿下完全可以,借著這個機會……”


    ……


    就在楚世昭他們按照李風的計劃,各自行事的同時。


    此刻,皇宮的禦書房內。


    永晉帝正坐在龍椅上,滿臉愁容。


    太子謀逆的事兒剛過去沒多久,他心裏還堵得慌,這會兒又收到地方奏報,說是晉陽地區突降暴雨,爆發了洪災。


    永晉帝看著奏報,眉頭皺得更緊了,心裏煩得很,根本沒心思管這水患的事兒。


    正當他一臉煩悶的思索著究竟要派誰去抗洪賑災的時候。


    目光卻不經意的看到一封來自晉陽的奏報。


    呈上這份奏報的,不是別人,赫然正是奉命鎮守晉陽的四皇子楚世昭。


    奏報中。


    楚世昭先是言辭懇切地主動請求永晉帝準許他帶人前往洪災的重災區治理水患。


    永晉帝正心煩意亂呢,看到楚世昭的奏報,心中卻不由得對自己這個四兒子,升起了疑惑。


    這家夥,前不久才剛剛派人幫助自己平定了叛亂。


    現如今,又主動請纓要去抗洪救災。


    難道,這家夥跟太子那個不成器的家夥一樣?


    都惦記上了自己屁股下這把椅子?


    心裏雖然有些疑惑,可當他看到麵前堆積如山的奏折時,再回想之前朝堂上眾人對這個四皇子的推薦,永晉帝頓時計上心頭。


    既然別人都說你怎麽怎麽能幹。


    朕倒要看看,你這小子是否真像眾人口中所說的那般!


    想到這裏,永晉帝當即提起麵前的朱砂筆,在楚世昭呈上的奏報中寫了一個“準”字。


    ……


    沒過幾天,楚世昭這邊就接到了來自京城的聖旨。


    隻是這一切他好像早就預料到了一般。


    接到聖旨後,隔天他率領手下馬不停蹄的趕往了幾個受災最嚴重的的重災區區。


    一路上,他們目睹了洪水肆虐過後的慘狀。


    村莊被淹,農田被毀。


    百姓們流離失所,哭聲遍野。


    抵達災區後,楚世昭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原本繁華的城鎮如今一片汪洋,斷壁殘垣隨處可見,災民們衣衫襤褸,橫七豎八的屍體到處都是。


    原本,楚世昭隻以為鬧得是個小小的洪災。


    一開始的時候,他並沒有怎麽在意。


    可是,現在一看,這事情卻並非這麽回事。


    這些地方災情的嚴重程度,已然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自己先前準備的那些糧草輜重遠遠不夠用。


    隻是,如今時間緊迫,如果不立刻展開行動,天知道下一秒又會有多少百姓因為他的遲疑而失去生命。


    想到這裏,他也顧不上多想,當即隊身後的幾個親信下令。


    “你們這些人都給我聽好了,現在本殿下把你們分成兩隊。”


    “一隊負責去當地州衙府縣調集糧草和輜重,務必保證災民們有飯吃、有地方住。”


    “另一隊跟我去查看洪水情況,準備重建家園!”


    聽楚世昭這麽說,其中幾個被安排去調集糧草輜重的心腹,卻是麵露難色。


    “殿下,這災情如此嚴重,恐怕就算是將周邊幾個地方的所有糧草輜重都調集來都不夠用啊!”


    “要不,我們還是上奏朝廷……”


    隻是,還不等他的話說完,楚世昭卻直接厲聲打斷了對方。


    “等朝廷,等朝廷的糧草輜重分發下來,這裏的災民估計都不知道餓死多少了!”


    “聽我的,如果州縣的糧草輜重不行,就從府上調集,要是還不夠,就找周邊的駐軍!”


    “反正,我隻要求一點,務必保證災民們有飯吃、有地方住!”


    “明白了麽?”


    “明白!”


    眼見自家殿下都這麽說了,眾人當即領命離去。


    ……


    安排好這些災民的安置工作後,楚世昭緊跟著便帶人找了一處高地,仔細觀察洪水的走勢。


    看著洶湧的洪水,他眉頭緊鎖。


    這麽大的洪水,僅靠人力遠遠不夠,所以他必須盡快找到一個快速有效的治理方法。


    【楚世昭帶領著一群百姓和工匠,站在洪水泛濫的河邊,視察洪水走勢。】


    【楚世昭眉頭緊皺,看著眼前的洪水,思索著對策。】


    【一位老工匠走上前,恭敬地說:“殿下,依老夫看,咱們得先築起堤壩,擋住洪水的去路。”】


    【楚世昭微微點頭,卻又麵露擔憂:“可這洪水來勢洶洶,普通的堤壩恐怕難以抵擋。”】


    【老工匠撓撓頭,想了想:“要不咱們用巨石和木樁加固堤壩,再在堤壩上種植一些根係發達的樹木,增強堤壩的穩固性。”】


    【楚世昭聽後,覺得有些道理,便下令眾人開始行動。】


    【然而,當堤壩修築到一半時,洪水突然加大,洶湧的浪濤直接衝垮了還未完工的堤壩,百姓們的努力瞬間付諸東流。】


    這次的推演方法雖然看似可行,但麵對如此凶猛的洪水,楚世昭卻總覺得還是不夠穩妥。


    楚世昭沒有氣餒,再次開啟推演。


    【楚世昭站在河邊,望著洪水思索對策。】


    【這時,一位年輕的謀士走過來,向楚世昭行禮後說道:“殿下,學生認為,治水不能一味地堵,還得疏導。我們可以在地勢較低的地方開鑿河道,將洪水引入其他河流,從而減輕這裏的壓力。”】


    【楚世昭眼睛一亮,覺得這個主意不錯,當即決定試一試。】


    【眾人開始齊心協力開鑿河道。經過數日的努力,河道終於開鑿完成。】


    【當洪水到來時,一部分洪水順著新開鑿的河道流走,災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然而,由於開鑿的河道不夠寬闊,洪水的流速仍然很快,對周邊的一些農田造成了衝刷,導致部分農田被毀。】


    很明顯,對於這個結果,楚世昭並不滿意。


    在經過一番調整和總結後,他決定將前兩次之力洪水的方法結合起來。


    【楚世昭先是安排人手,在洪水的上遊修築多個小型堤壩,減緩洪水的流速。】


    【同時,在下遊繼續開鑿寬闊的河道,確保洪水能夠順利疏導出去。】


    【在修築堤壩和開鑿河道的過程中,楚世昭還組織百姓們製作了大量的沙袋,用來加固堤壩。】


    【此外,他還安排人在周邊的山上種植樹木,防止水土流失,從根源上減少洪水的危害。】


    【經過一番努力,洪水終於得到了有效的控製。】


    【隨著洪水水位逐漸下降,百姓們的生活也逐漸恢複正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請娘子稱我為陛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我生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我生煩並收藏請娘子稱我為陛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