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大炮上船不容易
鐵血丹心之大夏英雄傳 作者:星海聽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濬倒是忽略了這一點,現在他覺得這是十分必要的。他馬上把高寵留下的九十九師師長宋旺找來商議安保措施。
王濬說:“你們師的保衛任務,不僅是對外來的入侵者,還要嚴防內部泄密。武司令員給我們提供了很高級的技術,絕不能外泄。不能讓一個與船廠無關的人進出廠區。”
宋師長說:“如果這樣,首先要砌圍牆把船廠圍起來才能保證進出人員的檢查。你們先劃出保密範圍,然後組織砌牆,修大門、崗亭。”
王濬:“保安任務就交給你了,按照你的思路來計劃保安措施。需要什麽資料我們會提供給你。”
宋師長領命走了。侯濤說:“這個區域劃分還真得跟建造師們商量一下。”
會議室裏,召集了艦船設計師、建造師、質量監督等相關技術人員。
王濬說:“大船建造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現在我們有了一個新的思路,會大大提升艦船的戰力,這要和大家討論一下。不過在公布這個技術之前,司令部要求大家簽署一個保密協議。”
“這可是一個最高等級絕密技術,如果泄露,將會給我軍造成巨大損失。不僅咱們要簽,以後所有需要出入廠區的人都要簽。泄密者殺頭並且全家連坐。”
眾人看著王濬嚴肅的樣子,不知道是個什麽技術這麽厲害。
侯濤把保密協議交到每個人手裏,“大家看了以後請簽字。”說著,他把自己和王濬簽過字的協議給大家看。大家無話可說,拿起筆簽了字。
王濬:“好了,現在我公布這個技術。”說完,他把武彪給他的信讀了一遍,眾人震驚。
總建造師黃奕升道:“這是誰想出來的?振聾發聵,振聾發聵。這是可以決定戰爭勝負的技術。”
王濬說:“為了保密,現在我們要劃出一塊區域,圍起來,以防有人窺視。大家說說,要圍起多大區域?”
黃奕升說:“我感覺我們船廠區域小了些。我們現在造軍艦,以後也可以造貨船。以現在的船廠設施有些不適於大規模生產。”
王濬說:“你怎麽說?”
黃奕升:“我覺得我們可以建造兩個船台,一個用於建船體主框架,要在地麵上建造。主框架建造完畢以後,讓船體下水,在水中安裝附屬設施。這樣會加快我們船台的周轉率。”
“另外,就你剛才說的這些設備,完全可以在艦船下水後安裝調試。這樣,隻要我們把下水以後的船塢警戒起來就可以了,避免了更多的人看到我們的新技術。”
設計師李恒說:“我們現在還沒見過所謂震天雷,對它更是一無所知,我希望他們能給派一位火炮專家來,我們一起研究火炮上船方案。”
大家議論了一會兒,都同意他們的意見。
王濬把大家的意見寫信告知武彪。武彪同意他們的意見。派了火炮專家曹奎到丹江口,同時派俞斌來協調根據地的工作。
曹奎帶著大中小型三種火炮來到船廠。他跟專家們仔細講了火炮設計原理和性能,然後到附近的山頭往湖裏射了幾炮。把一眾專家們都看傻了。
他說:“這種小型火炮一個人扛著就能走,放到地上就能發射,很便捷,射程有兩裏地。射擊精度也不錯。”
“中型炮我們叫‘團炮’,是步兵軍炮團配置的火炮。它的重量較輕,有牲口最好,沒有牲口人也可以拉動,在一些道路不好的地方行軍相對方便一些,射程有三十裏,有效射程,我說的是打得準的射程二十裏。”
“重型炮是配備給集團軍炮兵師的,重量極重,要牲口拉才能走。射程在四十裏以上。”
“還有一種是城防炮,固定陣地射擊,不能移動,重量最重。射程在五十裏以上,威力也大。”
“武彪司令員說,你們的船可以裝一門重型炮、一門中型炮。船舷兩側開出一些炮口,近戰的時候用小炮。不知道大家怎麽看?”
黃奕升道:“這個炮這麽厲害,怪不得丹江口的鍾碩大人不戰而降,這樣的大炮轟兩炮誰受得了。”
王濬笑道:“老河口原來還想打一打,高將軍轟了兩炮就乖乖地獻城了。”
設計師李恒問:“這個炮如果上了船,承載力應該沒問題。不知道打炮時的震動它能不能受得了。”
黃奕升道:“我覺得船不僅要建的大,材料也要結實一些,關鍵部位可以使用鐵件。”
曹奎道:“我倒覺得最大的問題是瞄準。小炮沒問題,主要是大炮,射程越遠誤差越大。”
李恒:“瞄準都需要什麽條件?”
曹奎:“首先當然是對準目標,要有指南針,這個沒問題。重要的是炮身要水平,船是搖晃的,要想保持水平我感覺很難。”
黃奕升:“不水平會影響準確度?”
曹奎:“是的,剛開始我們也沒注意到這個問題,後來實驗的時候三十裏射程,偏個二裏地都是常見的。”
李恒:“偏這麽厲害?”
曹奎:“後來我們加了水平裝置,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三十裏射擊誤差百步以內。”
黃奕升說:“咱們先造出一艘小船,把中型炮放上去試試,有什麽問題一點一點解決。坐而論道解決不了問題。”
這時,高寵已經收複了鄖陽、淅川、內鄉、鄧州、新野,轉了一圈回來了,而且收伏了鄧州猛將杜茂。每個地方都需要留下一個團建設根據地,高寵的隊伍“瘦” 了一圈,快成光杆司令了。
他派了一個警衛連,護送俞斌到各個新收複的州縣安排建設新的根據地事宜。現在文官越來越顯得不夠用了。像鄖陽、鄧州有地下組織的就由地下組織來組建政府,沒有地下組織的由駐守的團來組建。好在每個團都有文書和文化教員。
船廠現在緊鑼密鼓地建設新的船塢,用於下水的船的內部裝修和設備安裝。這可不是一日之功,估計最快也要小半年。宋師長已經開始砌築圍牆了,船廠越來越像樣子。
經過一個多月的施工,兩艘護衛艦油漆已經完成,可以下水。等新船塢建好就可以把炮移上船了。
建造師們現在正在做實驗,看看怎麽把炮安裝在船上不晃動,保持水平。
開始他們利用重力,把炮架起來用繩子吊著,他們想,這樣船動炮可以不動。但是不行,炮體晃得更厲害。
侯濤是不懂船的,他在一邊閑著沒事跟著打岔。他說:“這樣行不行,在下麵坐一口大鍋,大鍋裏麵放上油,然後把炮底下整個半圓的炮架放到鍋裏,下麵的鍋要是晃,上麵的炮是不是不能晃?”
眾人哈哈一笑。黃奕升說:“道理上是可以的,不過這門炮在這個油碗裏要絕對平衡,要不就會前仰後倒,站立不住了。”
最後李恒想了一個簡單的辦法,說:“要絕對解決這個問題恐怕是不可能的。我們能不能在炮體水平的那一瞬間發射,比如船體在晃,總有一個點是平衡的,當船晃到這個平衡點時我們發射。”
黃奕升問:“怎麽找到這個平衡點呢?”
李恒說:“我們在炮身上標注一個平衡位置,然後在炮體上安裝一個架子,架子上懸掛一個吊錘,這個吊錘是垂直向下的,船晃的時候炮身跟著晃,那個平衡標誌也跟著晃。當這個標誌與吊線一致時,我們就認為是炮身的平衡點。”
黃奕升接話道:“我們就在這個時候開炮!”
李恒點點頭:“當然這個要炮兵們不斷摸索,總結出一套成熟的辦法。”
黃奕升道:“現在隻能是這樣了。”
王濬說:“你們師的保衛任務,不僅是對外來的入侵者,還要嚴防內部泄密。武司令員給我們提供了很高級的技術,絕不能外泄。不能讓一個與船廠無關的人進出廠區。”
宋師長說:“如果這樣,首先要砌圍牆把船廠圍起來才能保證進出人員的檢查。你們先劃出保密範圍,然後組織砌牆,修大門、崗亭。”
王濬:“保安任務就交給你了,按照你的思路來計劃保安措施。需要什麽資料我們會提供給你。”
宋師長領命走了。侯濤說:“這個區域劃分還真得跟建造師們商量一下。”
會議室裏,召集了艦船設計師、建造師、質量監督等相關技術人員。
王濬說:“大船建造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現在我們有了一個新的思路,會大大提升艦船的戰力,這要和大家討論一下。不過在公布這個技術之前,司令部要求大家簽署一個保密協議。”
“這可是一個最高等級絕密技術,如果泄露,將會給我軍造成巨大損失。不僅咱們要簽,以後所有需要出入廠區的人都要簽。泄密者殺頭並且全家連坐。”
眾人看著王濬嚴肅的樣子,不知道是個什麽技術這麽厲害。
侯濤把保密協議交到每個人手裏,“大家看了以後請簽字。”說著,他把自己和王濬簽過字的協議給大家看。大家無話可說,拿起筆簽了字。
王濬:“好了,現在我公布這個技術。”說完,他把武彪給他的信讀了一遍,眾人震驚。
總建造師黃奕升道:“這是誰想出來的?振聾發聵,振聾發聵。這是可以決定戰爭勝負的技術。”
王濬說:“為了保密,現在我們要劃出一塊區域,圍起來,以防有人窺視。大家說說,要圍起多大區域?”
黃奕升說:“我感覺我們船廠區域小了些。我們現在造軍艦,以後也可以造貨船。以現在的船廠設施有些不適於大規模生產。”
王濬說:“你怎麽說?”
黃奕升:“我覺得我們可以建造兩個船台,一個用於建船體主框架,要在地麵上建造。主框架建造完畢以後,讓船體下水,在水中安裝附屬設施。這樣會加快我們船台的周轉率。”
“另外,就你剛才說的這些設備,完全可以在艦船下水後安裝調試。這樣,隻要我們把下水以後的船塢警戒起來就可以了,避免了更多的人看到我們的新技術。”
設計師李恒說:“我們現在還沒見過所謂震天雷,對它更是一無所知,我希望他們能給派一位火炮專家來,我們一起研究火炮上船方案。”
大家議論了一會兒,都同意他們的意見。
王濬把大家的意見寫信告知武彪。武彪同意他們的意見。派了火炮專家曹奎到丹江口,同時派俞斌來協調根據地的工作。
曹奎帶著大中小型三種火炮來到船廠。他跟專家們仔細講了火炮設計原理和性能,然後到附近的山頭往湖裏射了幾炮。把一眾專家們都看傻了。
他說:“這種小型火炮一個人扛著就能走,放到地上就能發射,很便捷,射程有兩裏地。射擊精度也不錯。”
“中型炮我們叫‘團炮’,是步兵軍炮團配置的火炮。它的重量較輕,有牲口最好,沒有牲口人也可以拉動,在一些道路不好的地方行軍相對方便一些,射程有三十裏,有效射程,我說的是打得準的射程二十裏。”
“重型炮是配備給集團軍炮兵師的,重量極重,要牲口拉才能走。射程在四十裏以上。”
“還有一種是城防炮,固定陣地射擊,不能移動,重量最重。射程在五十裏以上,威力也大。”
“武彪司令員說,你們的船可以裝一門重型炮、一門中型炮。船舷兩側開出一些炮口,近戰的時候用小炮。不知道大家怎麽看?”
黃奕升道:“這個炮這麽厲害,怪不得丹江口的鍾碩大人不戰而降,這樣的大炮轟兩炮誰受得了。”
王濬笑道:“老河口原來還想打一打,高將軍轟了兩炮就乖乖地獻城了。”
設計師李恒問:“這個炮如果上了船,承載力應該沒問題。不知道打炮時的震動它能不能受得了。”
黃奕升道:“我覺得船不僅要建的大,材料也要結實一些,關鍵部位可以使用鐵件。”
曹奎道:“我倒覺得最大的問題是瞄準。小炮沒問題,主要是大炮,射程越遠誤差越大。”
李恒:“瞄準都需要什麽條件?”
曹奎:“首先當然是對準目標,要有指南針,這個沒問題。重要的是炮身要水平,船是搖晃的,要想保持水平我感覺很難。”
黃奕升:“不水平會影響準確度?”
曹奎:“是的,剛開始我們也沒注意到這個問題,後來實驗的時候三十裏射程,偏個二裏地都是常見的。”
李恒:“偏這麽厲害?”
曹奎:“後來我們加了水平裝置,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三十裏射擊誤差百步以內。”
黃奕升說:“咱們先造出一艘小船,把中型炮放上去試試,有什麽問題一點一點解決。坐而論道解決不了問題。”
這時,高寵已經收複了鄖陽、淅川、內鄉、鄧州、新野,轉了一圈回來了,而且收伏了鄧州猛將杜茂。每個地方都需要留下一個團建設根據地,高寵的隊伍“瘦” 了一圈,快成光杆司令了。
他派了一個警衛連,護送俞斌到各個新收複的州縣安排建設新的根據地事宜。現在文官越來越顯得不夠用了。像鄖陽、鄧州有地下組織的就由地下組織來組建政府,沒有地下組織的由駐守的團來組建。好在每個團都有文書和文化教員。
船廠現在緊鑼密鼓地建設新的船塢,用於下水的船的內部裝修和設備安裝。這可不是一日之功,估計最快也要小半年。宋師長已經開始砌築圍牆了,船廠越來越像樣子。
經過一個多月的施工,兩艘護衛艦油漆已經完成,可以下水。等新船塢建好就可以把炮移上船了。
建造師們現在正在做實驗,看看怎麽把炮安裝在船上不晃動,保持水平。
開始他們利用重力,把炮架起來用繩子吊著,他們想,這樣船動炮可以不動。但是不行,炮體晃得更厲害。
侯濤是不懂船的,他在一邊閑著沒事跟著打岔。他說:“這樣行不行,在下麵坐一口大鍋,大鍋裏麵放上油,然後把炮底下整個半圓的炮架放到鍋裏,下麵的鍋要是晃,上麵的炮是不是不能晃?”
眾人哈哈一笑。黃奕升說:“道理上是可以的,不過這門炮在這個油碗裏要絕對平衡,要不就會前仰後倒,站立不住了。”
最後李恒想了一個簡單的辦法,說:“要絕對解決這個問題恐怕是不可能的。我們能不能在炮體水平的那一瞬間發射,比如船體在晃,總有一個點是平衡的,當船晃到這個平衡點時我們發射。”
黃奕升問:“怎麽找到這個平衡點呢?”
李恒說:“我們在炮身上標注一個平衡位置,然後在炮體上安裝一個架子,架子上懸掛一個吊錘,這個吊錘是垂直向下的,船晃的時候炮身跟著晃,那個平衡標誌也跟著晃。當這個標誌與吊線一致時,我們就認為是炮身的平衡點。”
黃奕升接話道:“我們就在這個時候開炮!”
李恒點點頭:“當然這個要炮兵們不斷摸索,總結出一套成熟的辦法。”
黃奕升道:“現在隻能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