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是想逼宮嗎
穿書當天,清冷王爺非要她負責 作者:二月風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的額頭上布滿細密的汗珠,原本英俊的臉龐此刻變得毫無血色,慘白得嚇人。他那雙平日裏銳利無比的眼眸此時也失去了光彩,充滿了痛苦和憤怒,
捂住還在冒血的肩膀,腰間的疼痛比肩膀更甚。端王臉色煞白,眸光不善的瞪了蘇錦汐一眼。
後知後覺才想起皇上也在此,心中一驚,僅存的理智讓他急忙收斂情緒,硬生生地扯出一絲笑容來,故作鎮定道:
“蘇小姐所言極是,能替父皇擋住這一刀乃是兒臣分內之事,義不容辭。”
聽到這話,那些一直以來都堅定支持端王的大臣們紛紛附和起來。
其中一位大臣趕忙上前一步,躬身施禮,滿臉諂媚之色地說道:
“端王殿下果真仁德孝順至極!毫不猶豫地選擇先保護陛下的安全,置個人生死於度外。此等赤膽忠心,實在令人欽佩不已,真可謂是孝心感動上蒼呐!”
緊接著,另一名大臣也捋著胡須,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沒錯,的確如此。端王殿下實乃國之棟梁、社稷之幸啊!”
眾人七嘴八舌地誇讚著端王,將剛剛發生的那場驚心動魄的刺殺事件,已完全拋諸腦後。
皇上對此不置可否,視線緩慢而又威嚴地從站立在原地一動未動的康王、靖王以及景王等幾位皇子身上一一掠過。
相比之下,還是晏辰及錦汐丫頭一腔赤誠之心,毫不猶豫地衝上來救自己,不像其他幾人那般心裏有諸多算計。
皇上語氣平靜地開口:
“將刺客押上,即刻回宮。”
聲音雖然不大,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不管這個刺客背後的主使者是誰,皇上心裏很清楚,絕對不能在宮外審問這件事情。
畢竟這裏是人來人往的鬧市街頭,如果在這裏處理此事,豈不是讓百姓及天下學子看了皇家的笑話?
“你們幾個,隨朕一起進宮。”
話落,皇上便率先伸出手扶住陳全的胳膊登上肩輿。
一邊前行,一邊傾聽身旁影衛壓低聲音講述方才那驚心動魄之際,諸位皇子各自的表現。
“你剛才所言,意思是端王表麵看似奮不顧身前來護駕,但實際上卻是他暗中使勁兒將那刺客猛力推向朕跟前?”
皇上眉頭緊皺,滿臉狐疑地問道。
麵對皇上如此犀利的質問,影衛不敢有絲毫怠慢,忙頷首應道:
“屬下不敢妄言,看到的正是如此。以端王殿下的武功,不可能莫名其妙來個平地摔。”
這些影衛是皇上親自從暗衛營裏挑選的,隻歸他驅使,所以這些影衛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這些影衛都是孤兒,不會為了家人、利益受其他人的收買。
皇上喉結滾動,雙目微合,沒再說話。
進了大殿,皇上坐在上首,接過陳全遞來的安神茶喝了幾口,這才示意宮人傳喚太醫前來為端王處理傷勢。
皇上抬起眼眸,目光如炬地凝視著被侍衛們押解而入的刺客。
他低沉的嗓音帶著無盡的威壓,開口問道:
“說說看,為何膽敢行刺於朕?”
誰知那刺客冷笑一聲,
“回陛下,小人實非欲行刺陛下,今日之舉乃是針對端王那個畜生而來。豈料此賊手段陰險,將小人猛地推向陛下!”
刺客咬牙切齒地說道,眼中滿是憤恨之色。
“小人心想,既已被推至此,動不動手肯定都難逃一死。”
“常言道,‘子不教,父之過’。端王如此喪心病狂、禽獸不如,身為其父的陛下亦難辭其咎。”
“橫豎都是一死,倘若當真能夠刺殺陛下成功,那便是小人祖墳冒青煙,亦可在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直悄然跟在墨晏辰身後入宮看熱鬧的蘇錦汐,不禁麵露欽佩。
且不說聲名好壞與否,若此人今日果真弑君得逞,那麽史官必定會在史籍中記下這驚心動魄的一幕。
皇上挑了挑眉,“端王禽獸不如?他做了什麽?”
“小人家在城南二十裏的陳家村,端王在年前十月路過,見到正在外麵晾曬被子的胞妹,便強行把妹妹擄走。”
“小人報官後,卻一直沒有消息。我老娘哭瞎了眼,年都沒熬過便死了。”
那刺客抬起袖子抹了把眼淚,
“我安葬了老娘後便一路打聽,得知擄走我妹妹的是京城裏的大人物。路上有人聽說別人叫他‘端王’。”
皇上眸光陰沉的掃了一臉陰翳的端王一眼。
“從過年到現在三個多月,據我打聽到,端王曾經多次搶奪良家女子,然而那些受害者的家人,卻因畏懼端王的權勢而敢怒不敢言。”
“小人打聽到,端王府每隔一陣子都要扔年輕姑娘的屍首到亂葬崗,個個折磨得不成樣子,死狀淒慘。”
說到此時,刺客目眥欲裂地瞪向端王,
“你個畜生!我妹妹才十三,十三歲呀,你就把她折磨死了!可恨,可恨我那一刀沒砍死你!”
對此,有著上帝視角的蘇錦汐有些吃驚。
原書中並未提過這些。
而且,她一直認為端王平日裏表現出的喜好美色,隻是他為降低皇上和其他幾位皇子的防範。
沒想到他是渣男!
真渣男!
對於這些說法,皇上倒是深信不疑,畢竟在眾人眼中,端王向來有著好色之名。
正在這時,有影衛快步進來到皇上身邊附耳低語。
隻見皇上臉色攸然大變,再看向端王時,雙眸似箭。
“朕倒是小瞧了你啊!”
皇帝咬牙切齒地說道,聲音中充滿了憤怒和失望。
若非因賢妃長了張和宸妃有七分像的臉,墨晏清有九條命也早死了!!
“你端王府丟失大量糧草兵器,朕原本想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想到你竟然執迷不悟,甚至膽敢派遣刺客前來行刺於朕!”
說到這裏,皇帝的語氣愈發嚴厲起來,目光如炬地逼視著端王:
“說說看,宮中,朝中,甚至軍中,都哪些是你的人?影衛發現城中有不少你的人往宮門口聚集,怎麽著?是想逼宮嗎?”
“你是恨朕將賢妃打入天牢,還是恨朕讓人把死了的賢妃扔去亂葬崗?”
捂住還在冒血的肩膀,腰間的疼痛比肩膀更甚。端王臉色煞白,眸光不善的瞪了蘇錦汐一眼。
後知後覺才想起皇上也在此,心中一驚,僅存的理智讓他急忙收斂情緒,硬生生地扯出一絲笑容來,故作鎮定道:
“蘇小姐所言極是,能替父皇擋住這一刀乃是兒臣分內之事,義不容辭。”
聽到這話,那些一直以來都堅定支持端王的大臣們紛紛附和起來。
其中一位大臣趕忙上前一步,躬身施禮,滿臉諂媚之色地說道:
“端王殿下果真仁德孝順至極!毫不猶豫地選擇先保護陛下的安全,置個人生死於度外。此等赤膽忠心,實在令人欽佩不已,真可謂是孝心感動上蒼呐!”
緊接著,另一名大臣也捋著胡須,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沒錯,的確如此。端王殿下實乃國之棟梁、社稷之幸啊!”
眾人七嘴八舌地誇讚著端王,將剛剛發生的那場驚心動魄的刺殺事件,已完全拋諸腦後。
皇上對此不置可否,視線緩慢而又威嚴地從站立在原地一動未動的康王、靖王以及景王等幾位皇子身上一一掠過。
相比之下,還是晏辰及錦汐丫頭一腔赤誠之心,毫不猶豫地衝上來救自己,不像其他幾人那般心裏有諸多算計。
皇上語氣平靜地開口:
“將刺客押上,即刻回宮。”
聲音雖然不大,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不管這個刺客背後的主使者是誰,皇上心裏很清楚,絕對不能在宮外審問這件事情。
畢竟這裏是人來人往的鬧市街頭,如果在這裏處理此事,豈不是讓百姓及天下學子看了皇家的笑話?
“你們幾個,隨朕一起進宮。”
話落,皇上便率先伸出手扶住陳全的胳膊登上肩輿。
一邊前行,一邊傾聽身旁影衛壓低聲音講述方才那驚心動魄之際,諸位皇子各自的表現。
“你剛才所言,意思是端王表麵看似奮不顧身前來護駕,但實際上卻是他暗中使勁兒將那刺客猛力推向朕跟前?”
皇上眉頭緊皺,滿臉狐疑地問道。
麵對皇上如此犀利的質問,影衛不敢有絲毫怠慢,忙頷首應道:
“屬下不敢妄言,看到的正是如此。以端王殿下的武功,不可能莫名其妙來個平地摔。”
這些影衛是皇上親自從暗衛營裏挑選的,隻歸他驅使,所以這些影衛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這些影衛都是孤兒,不會為了家人、利益受其他人的收買。
皇上喉結滾動,雙目微合,沒再說話。
進了大殿,皇上坐在上首,接過陳全遞來的安神茶喝了幾口,這才示意宮人傳喚太醫前來為端王處理傷勢。
皇上抬起眼眸,目光如炬地凝視著被侍衛們押解而入的刺客。
他低沉的嗓音帶著無盡的威壓,開口問道:
“說說看,為何膽敢行刺於朕?”
誰知那刺客冷笑一聲,
“回陛下,小人實非欲行刺陛下,今日之舉乃是針對端王那個畜生而來。豈料此賊手段陰險,將小人猛地推向陛下!”
刺客咬牙切齒地說道,眼中滿是憤恨之色。
“小人心想,既已被推至此,動不動手肯定都難逃一死。”
“常言道,‘子不教,父之過’。端王如此喪心病狂、禽獸不如,身為其父的陛下亦難辭其咎。”
“橫豎都是一死,倘若當真能夠刺殺陛下成功,那便是小人祖墳冒青煙,亦可在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直悄然跟在墨晏辰身後入宮看熱鬧的蘇錦汐,不禁麵露欽佩。
且不說聲名好壞與否,若此人今日果真弑君得逞,那麽史官必定會在史籍中記下這驚心動魄的一幕。
皇上挑了挑眉,“端王禽獸不如?他做了什麽?”
“小人家在城南二十裏的陳家村,端王在年前十月路過,見到正在外麵晾曬被子的胞妹,便強行把妹妹擄走。”
“小人報官後,卻一直沒有消息。我老娘哭瞎了眼,年都沒熬過便死了。”
那刺客抬起袖子抹了把眼淚,
“我安葬了老娘後便一路打聽,得知擄走我妹妹的是京城裏的大人物。路上有人聽說別人叫他‘端王’。”
皇上眸光陰沉的掃了一臉陰翳的端王一眼。
“從過年到現在三個多月,據我打聽到,端王曾經多次搶奪良家女子,然而那些受害者的家人,卻因畏懼端王的權勢而敢怒不敢言。”
“小人打聽到,端王府每隔一陣子都要扔年輕姑娘的屍首到亂葬崗,個個折磨得不成樣子,死狀淒慘。”
說到此時,刺客目眥欲裂地瞪向端王,
“你個畜生!我妹妹才十三,十三歲呀,你就把她折磨死了!可恨,可恨我那一刀沒砍死你!”
對此,有著上帝視角的蘇錦汐有些吃驚。
原書中並未提過這些。
而且,她一直認為端王平日裏表現出的喜好美色,隻是他為降低皇上和其他幾位皇子的防範。
沒想到他是渣男!
真渣男!
對於這些說法,皇上倒是深信不疑,畢竟在眾人眼中,端王向來有著好色之名。
正在這時,有影衛快步進來到皇上身邊附耳低語。
隻見皇上臉色攸然大變,再看向端王時,雙眸似箭。
“朕倒是小瞧了你啊!”
皇帝咬牙切齒地說道,聲音中充滿了憤怒和失望。
若非因賢妃長了張和宸妃有七分像的臉,墨晏清有九條命也早死了!!
“你端王府丟失大量糧草兵器,朕原本想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想到你竟然執迷不悟,甚至膽敢派遣刺客前來行刺於朕!”
說到這裏,皇帝的語氣愈發嚴厲起來,目光如炬地逼視著端王:
“說說看,宮中,朝中,甚至軍中,都哪些是你的人?影衛發現城中有不少你的人往宮門口聚集,怎麽著?是想逼宮嗎?”
“你是恨朕將賢妃打入天牢,還是恨朕讓人把死了的賢妃扔去亂葬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