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後剛剛結束,第二天緊接著便是氣氛略顯凝重的小朝會。


    “今日其他事先放一放!議一議朕的家事!當然了也是國事!藩王製度!”皇帝劉鬆一臉輕鬆地說道,然而那看似輕鬆的神情之下,卻隱隱透著幾分嚴肅與深思。說完,他不緊不慢地端起茶碗,輕抿了一口,仿佛在借這片刻的停頓,觀察著眾人的反應。


    “都坐,都坐!”他揮揮手示意眾人坐下,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抗拒的威嚴。


    今天的小朝會非同尋常,內閣閣臣李信、洪承疇、張煌言、範景文、錢龍錫,以及軍機處的盧象升、陳大樹、陳平、鄭森等重要人物悉數到場。他們個個神色凝重,深知此次朝會所議之事的重大。此外,廉政公署的朱由檢和福王朱常洵等前朝藩王也在列,這些皆是手握實權的大臣。


    “陛下!此乃陛下家事!作為臣子,妄議皇家之事恐怕不妥……”福王朱常洵急忙起身說道。他的聲音帶著些許急切與惶恐,如今的他已經成為劉鬆的鐵杆粉絲。自從領取了廉政公署的差事以來,他全身心投入,主要負責天下官員的財產申報工作。為此,他日夜操勞,整個人都消瘦了許多,原本圓潤的臉龐如今也有了分明的棱角,那曾經養尊處優的貴氣之中,更多了幾分務實與幹練。


    “各位多慮了!”劉鬆輕輕擺了擺手,神色從容而堅定。


    “藩王問題雖是家事,但是更是國事!朕知道你們不願意摻和進來!不過以朕一人之力,難免昏聵!前車之鑒,不得不防啊!”劉鬆緩緩歎了口氣,臉上流露出深深的憂慮。他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仿佛要將眾人內心的想法看穿。


    “朕的為人,想來你們也很清楚!這天下不是朕一人之天下!朕與各位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難不成三百年後再輪回一次嗎?天下百姓曆經諸多磨難,才難得迎來如今的盛世。各位……”劉鬆突然站了起來,雙手抱拳,對著眾人深深施禮,聲音略微顫抖,“拜托了!”


    眾人聞言,立刻跪倒在地,神色惶恐,齊聲高呼:“萬死!”那聲音在殿內回蕩,充滿了忠誠與決心。


    劉鬆趕忙疾步走上前,雙手用力,將眾人一一扶起。


    “那臣先說吧!”廉政公署署長朱由檢先是微微拱手,而後沉重地歎了口氣。


    “臣認為藩王不應該有封地!要不然……”朱由檢眉頭緊鎖,目光中滿是憂慮與急切。


    “不錯,朕也是這樣想的!朕的皇子,包括現在所有的前朝藩王都會取消封地!”劉鬆斬釘截鐵地說道。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一驚,倒吸一口涼氣。在場的人當中,除了幾個武將出身的或許不明白皇帝這句話的重大意義,其他可都是飽讀詩書,精通曆史的飽學之士。他們深知,這一決策將掀起何等驚濤駭浪,對王朝的未來又將產生怎樣深遠的影響。


    縱觀華夏悠悠幾千年曆史,那漫長歲月中的興衰榮辱、治亂興亡,宛如一幅波瀾壯闊的史詩畫卷。


    先說大一統的秦王朝。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揮師東進,一舉滅六國,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割據的紛爭局麵。而後,他高瞻遠矚,毅然廢除分封製,代以郡縣製,成功建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央集權製的大一統王朝。秦始皇在位之時,未曾分封藩王,其目光長遠,深知分封製之弊端。秦二世篡位後,為了鞏固自己那本就岌岌可危的地位,竟心狠手辣,幾乎將秦朝宗室屠戮殆盡。也正因如此,在秦朝統治期間,沒有出現藩王作亂、危害社稷的禍事。


    再說漢代,郡國並行製是漢朝的地方政治製度。漢朝建立後,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並沒有全麵推行郡縣製,而是在京畿和部分非京畿地區實行郡縣製,其餘地區實行分封製。建國之初,漢高祖劉邦分封了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敖、韓王韓信、長沙王吳芮、南越王趙佗、燕王臧荼等一批異姓王。後來,因為各種原因,異姓王被一一剪除,封地也被一一收回。與此同時,漢高祖劉邦又冊封了一批同姓王以取代異姓王。劉邦曾舉行過白馬盟誓,約定“非劉氏者不得封王,非有功者不得封侯,若違此誓,天下共擊之”。呂後稱製時,呂後曾大封諸呂。呂後死後,白馬盟誓成了劉襄起兵折諸呂之難的借口。異姓王鏟除之後,藩王的勢力不斷坐大。文景之時,兩任皇帝都打算削藩。賈誼曾向文帝上《治安策》,晁錯曾向景帝上《削藩策》。景帝時,晁錯主導的削藩引發了七國之亂。七國之亂平定後,中央政府開始收回王國官吏任免權。其後,漢武帝實行了推恩令,又頒布了《左官律》、《附益法》,並設立刺史監察郡國,極大地削弱了王國的勢力。漢武帝設立十三州部,所委任的刺史以六條問事,監察郡國。東漢時,州逐漸演變為郡國之上的一級行政單位,王國勢力被徹底壓製。


    郡國並行製的實行是由當時的曆史條件決定的。在政治上,秦朝因在地方孤立無援而覆滅的教訓迫使劉邦實行分封製,於是便形成了兩種地方製度並存的局麵。在經濟上,由於秦末戰爭頻繁,國家經濟殘破不堪,漢初中央政府財政緊張,無法為掌控全國提供充足的財力。因此,漢初中央政府無法對地方形成強有力的控製。在思想上,分封製的思想仍有影響力。秦朝統一不過十幾年,大一統觀念還沒有深入人心。因此,在當時人的頭腦中分封製的思想仍很濃厚。


    經過漢初幾十年的發展,藩王的勢力引起了皇帝的忌憚。從諸呂之難和七國之亂中可以看出,藩王勢力已十分強大。而此時,經過漢初的休養生息,中央政府已有足夠的能力控製地方。所以,削藩勢在必行。郡國並行製所引發的是分封郡縣之爭,二者矛盾便是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矛盾。郡縣眾多,中央難以一一控製,但王國勢力又為朝廷忌憚,便設立州部以監察地方。隨著州部刺史在地方時間變長、次數變多、管理逐漸深入,便逐漸掌握了地方行政權,而且使得州一級單位逐漸在地方固定下來。這開啟了中央派出機構地方化和監察機構行政化的曆史潮流,也徹底壓製了王國的勢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平解放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姐依舊瀟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姐依舊瀟灑並收藏和平解放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