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樗裏疾(生卒年不詳),又稱嚴君疾,嬴姓,名疾,因居住在樗裏(一說楮裏,今西安西北),故被稱為樗裏疾,俗稱樗裏子。他是戰國中期秦國的宗室成員和名將,秦孝公的庶子,秦惠文王的異母弟,其母為韓國人。樗裏疾為人滑稽多智,秦人讚譽他為“智囊”。他擅長外交和軍事,在秦國政治舞台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秦國的擴張和強盛做出了巨大貢獻。


    二、人物生平


    1. 初為將領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樗裏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與惠王異母。母,韓女也。”樗裏疾自幼便展現出過人的才智和謀略,秦人都稱他為“智囊”。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樗裏疾被封為右更,率兵攻打魏國的曲沃,成功驅逐了那裏的守軍,占領了城池,並將曲沃周圍的土地並入秦國。這一戰役展現了樗裏疾出色的軍事才能和指揮能力。


    2. 輔佐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即位後,樗裏疾被任命為重要官員,開始參與秦國的內政外交事務。他憑借出色的智謀和才幹,在秦國政壇迅速崛起,成為秦惠文王的重要助手。據《史記·樗裏子甘茂列傳》記載,樗裏疾曾多次為秦惠文王出謀劃策,幫助秦國在對外戰爭中取得勝利。公元前330年,秦國攻打魏國時,樗裏疾隨軍出征,成功協助秦軍攻克了魏國的蒲陽(今山西隰縣),為秦國的擴張奠定了基礎。


    3. 擔任丞相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任命樗裏疾為丞相,全麵負責秦國的內政外交事務。樗裏疾上任後,推行了一係列改革措施,加強了秦國的中央集權,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同時,他還積極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促進了秦國的經濟繁榮。在外交方麵,樗裏疾繼續推行連橫策略,積極與各國進行外交斡旋,為秦國爭取了有利的國際環境。


    4. 進抵周都


    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太子秦武王即位。秦武王驅逐了張儀和魏章,任命樗裏疾和甘茂為左右丞相。秦武王派甘茂攻打韓國,一舉攻下宜陽。同時,他派樗裏疾率領百輛戰車進抵東周都城。周赧王派士兵列隊迎接樗裏疾,對他甚是恭敬。楚懷王得知後十分氣憤,責罵周赧王。遊騰替周赧王勸說楚懷王,指出周王是以仇猶、蔡國的教訓來看待這件事的,表麵上是護衛樗裏疾,實際上是把他看管起來。楚懷王聽後才轉怒為喜。


    5. 撤圍蒲城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即位,樗裏疾更加受到敬重。秦昭襄王元年(前306年),樗裏疾率兵攻打蒲城。蒲城的官員十分恐慌,求胡衍出主意。胡衍出麵替蒲城官員求情,對樗裏疾說攻打蒲城對秦國未必有利。樗裏疾同意後,胡衍回蒲城對官員說樗裏疾已知蒲城困厄的實情,但自己能讓樗裏疾放棄攻打蒲城。蒲城官員獻上黃金三百斤並承諾讓胡衍享受國君一樣的待遇。因此,胡衍從蒲城得到重金而使自己在衛國成了顯貴。這時,樗裏疾已解圍撤離了蒲城,回兵去攻打魏國城邑皮氏,但皮氏沒有投降,樗裏疾隻好撤離。


    6. 晚年歲月


    隨著年歲的增長,樗裏疾逐漸淡出了秦國的政治舞台。然而,他依然關心著秦國的命運和發展。據《史記·秦本紀》記載,樗裏疾晚年時曾對秦國的未來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規劃,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這些建議對秦國的後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公元前300年,樗裏疾在秦國去世,享年約七十歲。他的去世對秦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秦國的君臣和百姓都對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和懷念。


    三、主要成就


    1. 推行連橫策略


    樗裏疾是秦國連橫策略的重要推動者之一。他深知各國之間的矛盾和利益糾葛,善於利用這些矛盾來瓦解各國的聯盟,為秦國的擴張創造有利條件。據《史記·張儀列傳》記載,樗裏疾曾與張儀一起出使各國,以出色的外交手腕和辯才成功說服了多個國家與秦國結盟。這些結盟國家在秦國的擴張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秦國的統一六國大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2. 參與重大戰役


    樗裏疾在秦國的軍事活動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多次隨軍出征,參與指揮了多場重大戰役,為秦國的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據《史記·秦本紀》記載,樗裏疾曾參與指揮了攻打魏國的蒲陽之戰、攻打韓國的宜陽之戰等重要戰役。在這些戰役中,他憑借出色的指揮才能和軍事智慧,成功協助秦軍攻克了敵方的重要城池和據點,為秦國的擴張和強盛做出了重要貢獻。


    3. 推動內政改革


    除了在外交和軍事方麵的成就外,樗裏疾還在內政方麵推動了多項改革措施。他深知內政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因此一直致力於加強秦國的中央集權、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據《史記·樗裏子甘茂列傳》記載,樗裏疾曾提出了一係列改革措施,包括加強法製建設、推行土地製度改革、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等。這些改革措施的實施為秦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軼事典故


    1. 智解“馬陵之戰”


    據《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公元前341年,魏國與齊國之間爆發了一場著名的戰役——馬陵之戰。在這場戰役中,魏國大將龐涓率領大軍攻打齊國,結果被齊國軍師孫臏用計擊敗。龐涓在逃亡過程中被孫臏設伏擒殺,魏國軍隊也遭到了重創。


    然而,在這場戰役之前,樗裏疾曾對秦惠文王提出過一種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魏國雖然強大,但並非不可戰勝。如果秦國能夠利用各國之間的矛盾和利益糾葛,采取正確的外交策略來瓦解魏國的聯盟,那麽就有可能在不費一兵一卒的情況下削弱魏國的實力。秦惠文王采納了樗裏疾的建議,開始積極與各國進行外交斡旋。最終,在馬陵之戰爆發前,秦國成功說服了多個國家與魏國斷交或保持中立態度,從而削弱了魏國的國際支持。這為齊國在馬陵之戰中擊敗魏國創造了有利條件。


    2. 預言秦國的未來


    據《史記·樗裏子甘茂列傳》記載,樗裏疾晚年時曾對秦國的未來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和預言。他認為秦國具有統一六國的實力和潛力,但也需要經曆一係列的挑戰和考驗。他預言說:“後百歲,當有天子之相。”這句話後來被證實是準確的預言。在樗裏疾去世後約一百年左右的時間裏,秦國逐漸崛起為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並最終在秦始皇的領導下實現了統一六國的偉業。


    此外,樗裏疾還預言了秦國都城鹹陽的未來。他認為鹹陽地處關中平原腹地,地勢險要、交通便利、物產豐富,是建立都城的理想之地。他預言說:“鹹陽之地,千歲之後必有王者興焉。”這句話也被後來的曆史所證實。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他選擇了鹹陽作為秦國的都城,並將其建設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3. 與甘茂的恩怨情仇


    甘茂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之一,與樗裏疾同為秦國的重臣。然而,兩人之間卻存在著複雜的恩怨情仇。據《史記·樗裏子甘茂列傳》記載,甘茂早年曾得到樗裏疾的賞識和提拔,在秦國政壇逐漸嶄露頭角。然而,隨著兩人地位的提升和權力的擴大,他們之間的矛盾也逐漸加劇。


    有一次,甘茂因為一件小事得罪了樗裏疾的寵臣向壽。向壽便趁機在樗裏疾麵前詆毀甘茂說:“甘茂這個人野心勃勃、不守規矩、經常私自結交諸侯國的大臣們。”樗裏疾聽後非常生氣,便決定罷免甘茂的官職並將他逐出秦國。甘茂得知消息後非常驚恐和憤怒,他決定離開秦國前往齊國避難。


    然而,在離開秦國之前,甘茂決定先去找樗裏疾當麵理論一番。他來到樗裏疾的府邸求見說:“我聽說大王要罷免我的官職並將我逐出秦國是真的嗎?”樗裏疾回答說:“是的確有這件事。”甘茂接著說:“那麽請問大王為什麽要這樣做呢?難道是因為我犯了什麽大錯嗎?”樗裏疾回答說:“並不是因為你犯了什麽大錯而是因為有人向我詆毀你說你不守規矩、私自結交諸侯國的大臣們。”甘茂聽後非常氣憤地說:“這完全是誹謗和陷害!我甘茂一心為秦國效力從未有過私心雜念!如果有人敢詆毀我那麽請大王明察秋毫還我一個清白!”然而無論甘茂如何辯解和哀求樗裏疾都堅持要罷免他的官職並將他逐出秦國。最終甘茂無奈地離開了秦國前往齊國避難去了。


    4. 樗裏疾的智謀與辯才


    樗裏疾以智謀出眾、善於謀劃著稱於世。他不僅在軍事上有著出色的指揮才能和戰略眼光,還在外交上展現出卓越的辯才和外交手腕。據《史記·樗裏子甘茂列傳》記載,樗裏疾曾多次出使各國以出色的外交手腕和辯才成功說服了多個國家與秦國結盟或保持中立態度為秦國的擴張創造了有利條件。


    有一次,樗裏疾出使齊國去拜見齊宣王。齊宣王聽說樗裏疾是秦國的重臣便想試探一下他的智謀和辯才於是故意問他:“我聽說秦國的法律非常嚴酷百姓們生活得很困苦是真的嗎?”樗裏疾回答說:“大王所聞非實也。秦國的法律雖然嚴酷但都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平正義而製定的。百姓們雖然生活得有些困苦但那是因為他們勤勞耕作、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所導致的。而且秦國政府也非常注重民生問題經常采取措施來減輕百姓的負擔和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齊宣王聽後非常佩服樗裏疾的智謀和辯才便決定與秦國結盟共同對抗其他諸侯國。


    5. 樗裏疾的家族背景與影響


    樗裏疾出身於秦國宗室是秦孝公的庶子、秦惠文王的異母弟。他的家族在秦國政壇上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力。據《史記·秦本紀》記載,樗裏疾的家族世代為秦國效力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如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這些人物都在秦國的曆史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秦國的崛起和強盛做出了巨大貢獻。


    樗裏疾作為家族中的一員也深受其家族背景和傳統的影響。他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培養具備了出色的才智和謀略。同時他也非常注重家族榮譽和利益時刻以維護家族的地位和影響力為己任。在他的努力下樗裏家族在秦國政壇上的地位更加穩固和顯赫成為了秦國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五、後世紀念


    1. 樗裏疾墓


    樗裏疾去世後,被安葬在秦國都城鹹陽附近的一座陵墓中。這座陵墓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成為了後人紀念樗裏疾的重要場所之一。據《史記·樗裏子甘茂列傳》記載,樗裏疾的陵墓中陪葬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和藝術品,展現了秦國當時的繁榮和富庶。同時,陵墓周圍還建有祠堂和廟宇等建築供後人祭祀和緬懷樗裏疾的功績和品德。


    隨著時間的推移,樗裏疾墓逐漸成為了鹹陽地區的一處重要曆史文化遺產。許多遊客和學者都慕名前來參觀和考察這座陵墓以了解樗裏疾的生平和事跡以及秦國的曆史和文化。同時,當地政府也加強了對這座陵墓的保護和管理工作以確保其能夠得到妥善保存和傳承下去。


    2. 樗裏疾祠


    除了樗裏疾墓外,鹹陽地區還建有一座樗裏疾祠以供後人祭祀和緬懷樗裏疾的功績和品德。這座祠堂始建於何時已無從考證但據《史記·樗裏子甘茂列傳》記載,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存在並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和祭祀。


    樗裏疾祠內供奉著樗裏疾的牌位和塑像以及一些與他相關的文物和藝術品。每年到了特定的節日或紀念日時,當地官員和百姓都會前來祠堂舉行祭祀儀式以表達對樗裏疾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同時,祠堂也成為了當地一處重要的文化景點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和學習秦國的曆史和文化。


    3. 文學作品中的樗裏疾形象


    樗裏疾作為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之一,其形象和事跡也被廣泛傳頌和記載在各種文學作品中。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樗裏疾的才智和謀略還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貌和人們的價值觀念。


    例如,在《戰國策》這部著名的曆史散文集中就收錄了許多與樗裏疾相關的故事和言論。這些故事和言論生動地展現了樗裏疾的智慧和辯才以及他在秦國政壇上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力。同時,這些作品也成為了後人研究戰國曆史和文化的重要資料之一。


    此外,在一些古代小說和戲曲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樗裏疾的形象出現。這些作品往往將樗裏疾塑造成一個英勇善戰、智勇雙全的英雄形象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推崇。這些作品不僅豐富了人們對樗裏疾的認識和理解還推動了樗裏疾形象的傳播和傳承。


    樗裏疾作為戰國時期秦國的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之一,其生平和事跡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不僅在軍事上有著出色的指揮才能和戰略眼光還在外交上展現出卓越的辯才和外交手腕。同時,他也非常注重家族榮譽和利益時刻以維護家族的地位和影響力為己任。在他的努力下,樗裏家族在秦國政壇上的地位更加穩固和顯赫,成為了秦國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而樗裏疾的形象和事跡也被廣泛傳頌和記載在各種文學作品中成為了後人研究戰國曆史和文化的重要資料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夏名人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瑩瑩燦燦的高孝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瑩瑩燦燦的高孝恭並收藏華夏名人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