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田文,即孟嚐君,戰國時期齊國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人,媯姓田氏,名文,又稱文子、薛文、薛公。他是齊國靖郭君田嬰的兒子,齊威王的孫子。田文以廣招賓客、好客養士而聞名於世,食客數千人,包括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乃至雞鳴狗盜之徒,無分貧貴賤,皆招致之。他曾任齊相,采取遠交近攻策略,聯合韓、魏攻楚、燕。後因田甲叛亂事退居薛邑,又任魏相,發兵聯合燕、趙攻齊。齊襄王繼位後,他中立於諸侯,無所屬。死後諸子爭立,齊、魏共滅薛,絕嗣無後。田文的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智慧、膽略和胸懷為後世所稱頌。


    二、人物生平


    1、早年經曆與嶄露頭角


    田文出生在齊國一個顯赫的家族中,他的父親是靖郭君田嬰,祖父是齊威王。田嬰有四十多個兒子,而田文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個。他出生於五月五日,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日子,因此田嬰曾命令田文的母親不要養活他。但田文的母親偷偷將他養大,並通過田文的兄弟將他引見給田嬰。


    初見田文時,田嬰非常憤怒,質問他母親為何違背自己的命令。田文則鎮定自若地反問父親:“人的命運是由上天授予呢?還是由門戶授予呢?”田嬰無言以對。接著,田文又以家族興衰為話題,向父親闡述了自己的見解和擔憂。他說:“您執掌大權擔任齊國宰相,到如今已經曆三代君王了,可是齊國的領土沒有增廣,您的私家卻積貯了萬金的財富,門下也看不到一位賢能之士。我聽說,將軍的門庭必出將軍,宰相的門庭必有宰相。您的姬妾可以踐踏綾羅綢緞,而賢士卻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餘的飯食肉羹,而賢士卻連糠菜也吃不飽。您還一個勁地加多積貯,想留給那些連稱呼都叫不上來的人,卻忘記國家在諸侯中一天天失勢。我私下是很奇怪的。”


    田嬰被田文的言辭所打動,開始改變對他的看法。他讓田文主持家政,接待賓客。田文不負眾望,廣招賓客,名聲逐漸傳播到各諸侯國中。最終,各諸侯國都派人來請求田嬰立田文為世子,田嬰答應下來。田嬰去世後,田文果然在薛邑繼承了田嬰的爵位,即薛公。


    2、好客養士與名聲大噪


    田文在薛邑廣招賓客,無論貴賤一律給予優厚的待遇。他的食客有幾千人,包括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乃至雞鳴狗盜之徒。田文對待賓客非常熱情周到,總是在屏風後安排侍史記錄與賓客的談話內容,並在賓客離開後派使者到賓客親戚家裏撫慰問候、獻上禮物。


    有一次,田文招待賓客吃晚飯時,有個人遮住了燈亮,誤以為飯食的質量不相等,便放下碗筷要辭別而去。田文立即站起來親自端著自己的飯食與那個賓客相比證明飯食並無差別。那個賓客慚愧得無地自容便以刎頸自殺表示謝罪。這件事傳出去後更加彰顯了田文好客養士的名聲。


    田文的好客養士之舉不僅為他贏得了廣泛的聲譽也為他積累了豐富的人才資源。這些食客中不乏學識淵博的學者、能言善辯的外交家、勇猛善戰的武將等高端人才他們為田文提供了強大的智囊團和執行力量使他在戰國時期的政治舞台上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3、擔任秦相與險象環生


    秦昭襄王聽說田文賢能便派涇陽君到齊國作人質並請求見到田文。田文最初並不想去秦國但最終還是被齊湣王派往了秦國。秦昭王立即讓田文擔任秦國宰相但臣僚中有人勸說秦王道:“田文的確賢能可他又是齊王的同宗任秦國宰相謀劃事情必定是先替齊國打算而後才考慮秦國秦國可要危險了。”於是秦昭王罷免了田文的宰相職務並將他囚禁起來圖謀殺掉他。


    田文知道情況危急便派人去見秦昭襄王的寵妾請求解救。那個寵妾提出條件說希望得到田文的白色狐皮裘。田文來時帶有一件價值千金的白色狐皮裘但已經獻給了秦王。在危急關頭田文的一個門客自告奮勇化裝成狗鑽入秦宮中的倉庫取出了那件狐白裘獻給了寵妾。寵妾得到後替田文向秦王說情秦王便釋放了田文。


    田文獲釋後立即乘快車逃離更換了出境證件改了姓名逃出城關。夜半時分到了函穀關但按照關法規定雞叫時才能放來往客人出關。田文恐怕追兵趕到萬分著急這時他的一個門客會學雞叫一學雞叫附近的雞便隨著一齊叫了起來。田文便立即出示了證件逃出函穀關。出關後約摸一頓飯的工夫秦國追兵果然到了函穀關但已經落在田文的後麵隻好回去了。


    這次經曆讓田文深刻體會到了養士的重要性也更加堅定了他廣招賓客的決心。


    4、拜為齊相與合縱攻秦


    田文回到齊國後被齊湣王任命為宰相執掌國政。他怨恨秦國準備以齊國曾幫助韓國、魏國攻打楚國為理由來聯合韓國、魏國攻打秦國。為此他向西周借兵器和軍糧但蘇代替西周對田文說:“您拿齊國的兵力幫助韓國、魏國攻打楚國達九年之久結果使韓、魏兩國強大起來如今再去攻打秦國就會越加增強了韓、魏的力量。韓國、魏國南邊沒有楚國憂慮西邊沒有秦國的禍患那麽齊國就危險了。韓、魏兩國強盛起來必定輕視齊國而畏懼秦國我實在替您對這種形勢感到不安。您不如讓西周與秦國深切交好您不要進攻秦國也不要借兵器和糧食。您把軍隊開臨函穀關但不要進攻讓西周把您的心情告訴給秦昭王說‘薛公一定不會攻破秦國來增強韓、魏兩國的勢力。他要進攻秦國不過是想要大王責成楚國把東國割給齊國並請您把楚懷王釋放出來以相媾和。’您讓西周用這種做法給秦國好處秦國能夠不被攻破又拿楚國的地盤保全了自己秦國必定情願這麽辦。楚王能夠獲釋也一定感激齊國。齊國得到東國自然會日益強大薛邑也就會世世代代沒有憂患了。”


    田文聽了後覺得很有道理便采納了蘇代的建議。他讓韓、魏向秦國祝賀避免了一場兵災使齊、韓、魏三國不再發兵進攻也不向西周借兵器和軍糧了。這個時候楚懷王已經到了秦國被秦國扣留所以田文還是要秦國一定放出楚懷王但秦國並沒有這麽辦。


    公元前298年孟嚐君率領齊、韓、魏三國之兵攻入秦國的函穀關到了鹽氏。秦國求和以山西臨汾之西南的武遂還給韓國今風陵渡所在之地的封陵還給魏國。


    5、逼走呂禮與晚年生活


    此後秦國的逃亡將領呂禮擔任齊國宰相他要陷蘇代於困境。蘇代便對田文說:“周最對於齊王是極為忠誠的可是齊王把他驅逐了而聽信親弗的意見讓呂禮做宰相其原因就是打算聯合秦國。齊國、秦國聯合那麽親弗與呂禮就會受到重用了。他們受到重用齊國、秦國必定輕視您。您不如急速向北進軍促使趙國與秦、魏講和招回周最來顯示您的厚道還可以挽回齊王的信用又能防止因齊、楚聯合將造成各國關係的變化。齊國不去依傍秦國那麽各諸侯都會靠攏齊國親弗勢必出逃這樣一來除了您之外齊王還能跟誰一起治理他的國家呢?”於是田文聽從了蘇代的計謀逼走了呂禮。


    然而田文的專權也引起了齊湣王的猜忌。當田君甲劫持了湣王時湣王便猜疑是田文策劃的。為避免殃禍田文出逃了。曾經得到田文門客魏子贈糧的那位賢人聽說了這件事就上書給湣王申明田文不會作亂並請求以自己的生命作保。湣王為之震驚便追查考問實際情況發現田文果然沒有叛亂陰謀便召回了田文。但田文因此推托有病要求辭官回薛邑養老。湣王答應了他的請求。


    晚年時期田文在諸侯國之間持中立地位不從屬於哪個君王。齊襄王由於剛剛即位畏懼田文便與他和好與他親近起來。但最終田文還是去世了諡號稱孟嚐君。他的幾個兒子爭著繼承爵位隨即齊、魏兩國聯合共同滅掉了薛邑。


    三、主要影響


    1、廣招賓客與人才濟濟


    孟嚐君最為人稱道的成就之一便是他廣招賓客的胸懷和舉措。他打破門第觀念和社會等級限製不拘一格地吸納各種人才到自己門下。這些食客中既有學識淵博的學者、能言善辯的外交家、勇猛善戰的武將等高端人才;也有技藝高超的工匠、善於經營的商人等實用型人才。他們為孟嚐君提供了強大的智囊團和執行力量使他在戰國時期的政治舞台上如魚得水、遊刃有餘。孟嚐君的好客養士之舉不僅為他贏得了廣泛的聲譽也為齊國乃至整個戰國時期的文化繁榮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外交手腕與政治智慧


    孟嚐君不僅善於招攬人才更善於運用外交手腕和政治智慧來維護齊國的利益和地位。他多次代表齊國出使各國進行外交活動成功調解了齊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矛盾和爭端;同時他也積極與其他國家結盟共同對抗強敵秦國等威脅齊國安全的勢力。孟嚐君的外交手腕和政治智慧為齊國的和平與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的遠交近攻策略不僅增強了齊國的國際地位也為其他諸侯國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3、改革內政與發展經濟


    在擔任齊國宰相期間孟嚐君還致力於改革內政和發展經濟。他推行了一係列有利於民生和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如減輕賦稅負擔、鼓勵農業生產、發展工商業等;同時他也加強了對地方官員的監督和考核力度確保了政策的有效執行和落實。這些改革措施有力地促進了齊國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穩定為齊國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軼事典故


    1、焚券市義


    馮諼是孟嚐君門下的一位食客他聽說孟嚐君樂於招攬賓客便遠道而來投奔他。起初孟嚐君並沒有特別重視馮諼隻是把他安置在下等食客的住所裏。某日孟嚐君出布告征求可以替他至封邑薛城收債之人馮諼自告奮勇前往。臨行前馮諼問孟嚐君:“債收完了要買什麽東西回家呢?”孟嚐君回答:“看我家缺少什麽就買什麽罷。”


    馮諼到了薛地債券合同對完之後矯造孟嚐君的命令把債券合同全部燒毀了。當地百姓歡呼雀躍稱頌孟嚐君的恩德。馮諼趕回去見孟嚐君告訴他自己買了“義”回來。孟嚐君不解馮諼解釋說:“您不照顧、疼愛人民而加以高利人民苦不堪言。我於是偽造了您的命令燒毀了所有的借據這就是買‘義’。”孟嚐君聽完之後很不高興但也沒有責備馮諼。


    過了一年齊湣王罷黜了孟嚐君的職位讓他回到封邑。這時薛地的百姓紛紛前來迎接孟嚐君感激他的恩德。孟嚐君這才明白馮諼焚券市義的用心和深意。


    2、狡兔三窟


    馮諼對孟嚐君說:“兔子狡猾而有三窟當下隻是逃過死路而已。君已經有一窟臣懇請君再讓臣為君鑿另外二窟。”於是馮諼前往魏國對魏惠王說:“齊國罷黜了重臣田文而讓他回到封邑諸國之中誰若先一步迎他入國便能強盛!”魏惠王聽後空出相位派使者帶著黃金千斤、百輛車子去聘請孟嚐君。


    馮諼趕回齊國告訴孟嚐君魏國使者來求他入國數次但都被他推辭了。齊國朝臣聽說後朝野震撼齊湣王也感到了威脅便寫了一封密函派太傅攜帶佩劍和紋車二乘前往謝罪並請孟嚐君回來再當宰相。於是孟嚐君風風光光地回朝就任宰相。


    馮諼又對孟嚐君說:“希望你向齊王請求先王傳下來的祭器在薛建立宗廟。”齊湣王同意後在薛地建立了宗廟。馮諼回報孟嚐君說:“三個洞已經營造好您可以高枕無憂了。”


    這些故事展示了馮諼的智慧和謀略以及他對孟嚐君的忠誠和輔佐。同時也體現了孟嚐君廣招賓客、善於用人的優點和長處。


    3、雞鳴狗盜


    在戰國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各國間的明爭暗鬥、智謀較量層出不窮。而孟嚐君田文,作為齊國的一位傑出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故事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其中,“雞鳴狗盜”的故事,便是孟嚐君廣招賓客、善於用人的生動體現。


    當時,秦昭王求賢若渴,聽說孟嚐君的名氣,便想將他招攬到秦國來。對於秦昭王的盛情邀請,孟嚐君竟然有些心動,不顧門客們的勸阻,執意前往秦國。秦昭王見到孟嚐君後,對他的才華和見識大為讚賞,立即任命他為相國。然而,此舉卻遭到了秦國大臣們的反對。他們認為孟嚐君是齊國人,一旦擔任秦國相國,必定會“先齊而後秦”,對秦國不利。秦昭王無奈之下,隻好罷免了孟嚐君的相國職務,並將其軟禁起來。


    孟嚐君被囚禁後,深知自己處境危險,便托人找到秦昭王的寵妃,希望她能說服秦昭王放自己回齊國。這位寵妃聽說孟嚐君有一件價值千金的狐白裘,便提出以這件狐白裘作為交換條件。然而,孟嚐君到秦國時,已經將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身邊並無此物。


    正當孟嚐君為此事發愁時,他的一個門客自告奮勇站了出來。這位門客雖然能力較差,但有一項特殊技能——會披狗皮盜東西。他提議由自己去盜取那件狐白裘。於是,當夜他便化裝成狗,鑽入了秦昭王藏寶物的倉庫,成功盜出了那件狐白裘,並獻給了秦昭王的寵妃。寵妃得到狐白裘後,果然替孟嚐君向秦昭王說情,秦昭王便釋放了孟嚐君。


    孟嚐君獲釋後,擔心秦昭王反悔,便隱姓埋名、星夜兼程逃離秦國。當他趕到函穀關時,已是半夜時分。根據當時出關的規定,隻有雞叫了才能開門放人進出關口。孟嚐君一行人焦急萬分,擔心追兵趕到。這時,他的一個門客站了出來,這位門客有一項特殊的技能——會學雞叫。他一學雞叫,附近的雞便跟著叫了起來。把守關口的官吏聽到雞叫後,便打開了關門,孟嚐君等人趁機一湧而出。等到秦國的追兵趕到時,孟嚐君一行早已遠去。


    這個“雞鳴狗盜”的故事,形象地展示了孟嚐君養士的特點。他廣招賓客,不問出身貴賤,隻要有一技之長便收入門下。這些食客中既有學識淵博的學者、能言善辯的外交家、勇猛善戰的武將等高端人才;也有技藝高超的工匠、善於經營的商人等實用型人才。甚至像那些會學雞叫、會披狗皮盜東西的人,也被孟嚐君收入門下。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門客,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幫助孟嚐君度過了難關。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才是寶貴的資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作為領導者要善於發現人才的長處並加以利用;同時也要包容人才的短處並給予他們成長的機會。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4、身材矮小


    孟嚐君雖然才華橫溢、智勇雙全,但他的身材卻並不高大魁梧。據史書記載,孟嚐君身材矮小、其貌不揚。有一次他經過趙國時,趙國平原君以貴賓相待。趙國人聽說孟嚐君賢能紛紛出來圍觀想一睹他的風采。然而當他們看到孟嚐君那瘦小的身材後都不禁嘲笑起來說:“原來以為孟嚐君是個魁梧的大丈夫如今看到他竟是個瘦小的男人罷了。”孟嚐君聽了這些揶揄他的話大為惱火。隨行的人見狀也怒不可遏跟孟嚐君一起跳下車來砍殺了幾百人毀了一個縣才離去。


    5、封地武城


    趙王曾經把武城封給孟嚐君作為他的封地。孟嚐君在得到這塊封地後並沒有像其他貴族那樣隻顧享樂和剝削百姓而是精心挑選了一些門客去擔任武城的守吏。他對這些守吏說:“俗語不是說‘借來的車子就使勁跑借來的衣服披在外麵’嗎?但我覺得這話不對。那借來的衣服和車子若不是親友的就是兄弟的。趕著親友的車子使勁地跑把兄弟的衣服披在外麵我認為不能這樣做。現在趙王把武城封給我我希望你們能像對待自己的家一樣對待武城謹慎從事讓趙王了解我善於治理這樣我們才可以完全能管理好武城。”


    在孟嚐君的精心治理下武城很快變得繁榮起來百姓安居樂業對孟嚐君也十分感激和尊敬。這個故事展示了孟嚐君作為一位傑出政治家的治理才能和仁愛之心。他不僅善於招攬人才更善於運用這些人才去造福百姓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五、後世紀念


    孟嚐君作為戰國時期的一位傑出政治家和軍事家其事跡和貢獻被後人廣泛傳頌和紀念。他的故事被編入了各種史書和文學作品如《史記》、《戰國策》等成為了中華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他的形象也被塑造成了各種文藝作品中的經典角色如戲劇、電影、電視劇等深受觀眾喜愛。


    此外孟嚐君的墓地也成為了後人憑吊和紀念他的重要場所之一。人們通過參觀墓地、祭拜英靈等方式來表達對孟嚐君的敬仰和懷念之情。在孟嚐君的墓地上常常可以看到人們獻上的鮮花和祭品以及刻滿讚美之詞的碑文。這些都充分證明了孟嚐君在後世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


    孟嚐君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智慧、膽略和胸懷為後世所稱頌。他廣招賓客、善於用人的做法也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啟示。在今天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學習孟嚐君的精神善於發現和培養人才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夏名人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瑩瑩燦燦的高孝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瑩瑩燦燦的高孝恭並收藏華夏名人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