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吳王闔閭(?-前496年),姬姓,名光,又稱公子光,春秋時期吳國君主,軍事統帥。他是吳王諸樊之子,但也有說法認為他是吳王餘眛之子。闔閭在公子期間多次參與吳楚之間的戰爭,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公元前515年,他通過政變成功刺殺吳王僚,自立為吳王。執政期間,他廣納人才,任賢使能,發展農業生產,整治軍隊,使吳國迅速崛起為春秋末期的一流強國。他采納伍子胥和孫武的建議,確定了先破強楚、再服越國的爭霸方略,最終成功攻克楚國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然而,在晚年與越國的槜李之戰中,闔閭被越大夫靈姑浮斬傷腳趾,傷重不治而死,葬於虎丘山。


    二、人物生平


    1、率兵伐楚


    闔閭,原名公子光,是吳王諸樊之子。在吳王壽夢在位時期,吳國開始強盛。壽夢死後,他的四個兒子諸樊、餘祭、餘昧相繼即位,而四子季劄雖然德能最高,卻無心王位,多次辭讓。餘昧病故後,按照兄終弟及的繼承製度,餘昧的兒子僚即位為吳王。然而,闔閭對此心有不甘,他認為按照父死子繼的原則,自己應當繼位。於是,他開始暗中招納賢能之士,準備襲擊吳王僚,奪回王位。


    吳王僚二年(前525年),吳王僚派闔閭率軍攻打楚國。在這場戰鬥中,闔閭戰敗並丟失了先王的戰船“餘皇”。為了逃避罪責,闔閭偷襲楚軍,成功奪回了戰船。


    吳王僚五年(前522年),楚國逃亡之臣伍子胥投奔吳國,闔閭以賓客之禮接待了他。伍子胥的到來為闔閭的政變計劃增添了重要的助力。


    吳王僚八年(前519年),吳國再次派闔閭攻打楚國,並在雞父之戰中大敗楚軍,奪取了州來等地。同年,吳國還北伐陳國和蔡國,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2、殺僚奪位


    吳王僚九年(前518年),吳國和楚國因邊境糾紛再次爆發戰爭。吳王僚派闔閭率軍攻打楚國,成功奪取了居巢和鍾離二城。然而,這場勝利並未讓吳王僚放鬆警惕,他反而更加猜忌闔閭的野心。


    此時,伍子胥向吳王僚進言,建議再次派闔閭攻打楚國。但闔閭卻以伍子胥報私仇為由加以拒絕。伍子胥明白闔閭的野心,於是將勇士專諸推薦給闔閭。闔閭大喜,開始加緊策動政變。


    吳王僚十二年(前515年),吳王僚趁楚平王駕崩、國內動蕩之機興兵伐楚。闔閭趁機在吳王僚班師回朝的慶功宴上派專諸將劍藏在魚腹中,成功刺殺了吳王僚,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專諸刺王僚”的故事。由此,闔閭順利奪得了吳國王位。


    3、強兵興國


    闔閭即位後,麵臨著諸多困難:吳國常受江河海水的侵害,軍事防禦設施尚不完備;國家糧倉空虛,荒地未開墾;西邊的楚國和南邊的越國都對吳國構成威脅。為了改變這一局麵,闔閭廣納人才,任賢使能,采納良策,聽取民聲。


    他任用了楚國舊臣伍子胥為行人(外交官),伯嚭為大夫,共同參議國事。經伍子胥推薦,闔閭親自召見了軍事家孫武,並拜其為將軍。孫武向闔閭獻上了自己的軍事著作《兵法十三篇》,得到了闔閭的高度讚賞。


    在伍子胥的主持下,吳國開始修築闔閭大城,並設置守備、積聚糧食、充實兵庫。經過幾年的努力,吳國不斷發展壯大,百姓豐衣足食,樂於為國家獻身。為了展示吳國的實力,闔閭還一舉滅亡了楚國的附庸徐國。


    在經濟方麵,闔閭勸民農桑、興修水利、發展經濟,以充裕國用。他減輕了人民的負擔,緩和了階級矛盾,有利於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安定。這使得吳國國庫充足、兵革堅利、糧食充裕,增強了抵禦外敵的能力。


    在軍事方麵,闔閭訓練士卒、重用軍事家孫武、提高戰術素養,並加緊製作鋒利的寶劍以供戰爭之用。一切準備就緒後,闔閭開始將矛頭指向強大的楚國。


    4、敗楚入郢


    吳王闔閭三年(前512年),闔閭與伍子胥、伯嚭率軍攻打楚國,奪取了舒邑並誅殺了逃亡投降楚國的燭庸、掩餘二公子。然而,孫武認為此時民眾疲勞不宜立即攻打郢都,建議等待時機。


    吳王闔閭四年(前511年),吳國再次攻打楚國並奪取了六邑和灊邑。經過一係列的軍事行動和外交努力,吳國逐漸削弱了楚國的實力。


    吳王闔閭九年(前506年),吳國聯合唐國、蔡國共同伐楚。在柏舉之戰中,吳國軍隊以少勝多五戰五勝攻克了楚國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這場戰役創造了春秋時期攻占大國都城的先例,標誌著吳國霸業的初步形成。


    5、威震東南


    吳王闔閭十年(前505年),越王允常趁吳國國內空虛之機率軍攻打吳國。然而吳國迅速調兵遣將迎擊越軍並取得了勝利。同時楚國向秦國求救秦國派兵救楚擊吳吳軍被擊敗。此時闔閭的弟弟夫概見秦軍、越軍接連擊敗吳軍而闔閭又滯留楚國不撤離便逃回吳國自立為吳王。闔閭聞知此事後立即率軍返回吳國攻擊夫概並最終擊敗夫概迫使其投奔楚國。


    同年九月楚昭王才得以回到郢都並將夫概封於堂溪稱為堂溪氏。此後吳國繼續威震東南成為春秋末期的強國之一。


    6、傷重去世


    吳王闔閭十九年(前496年)夏闔閭興師伐越越王勾踐帶兵在槜李(今浙江嘉興南)抗擊(史稱“槜李之戰”)。在這場戰役中越軍采用敢死隊和奇襲戰術多次衝擊吳陣但均被吳軍擊退。最後越王勾踐讓犯死罪的囚徒走到吳軍陣前舉劍自盡以迷惑吳軍。吳軍果然中計放鬆了防備越軍趁勢發起攻擊在姑蘇(今江蘇蘇州)大敗吳軍。在這場戰役中闔閭被越大夫靈姑浮斬傷腳趾傷重不治而死葬於虎丘山。臨死前他命立太子夫差為吳王並告誡夫差勿忘父仇。


    三、為政舉措


    1、政治


    闔閭在政治上非常注重人才的籠絡和使用。他深知人才是國家興盛的關鍵因此廣開才路、任賢使能。在得知伍子胥是一位智勇兼備的人才後他私下裏拉攏伍子胥並委以重任。在伍子胥的推薦下他又重用了軍事家孫武等賢能之士。闔閭對待人才十分禮遇用人不疑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他與伍子胥和孫武等賢臣之間建立了高度的信任關係共同為吳國的霸業努力奮鬥。


    2、經濟


    闔閭在經濟方麵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來發展吳國的國力。他勸民農桑鼓勵農民耕種土地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同時他還興修水利改善灌溉條件防止水患的發生。這些措施使得吳國的農業生產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糧食產量大幅增加為國家的強盛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此外闔閭還注重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通過稅收和貿易等手段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他還積極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麵積進一步提高了吳國的經濟實力。


    3、軍事


    闔閭在軍事方麵有著卓越的才能和遠見卓識。他采納了伍子胥和孫武等人的建議確定了先破強楚、再服越國的爭霸方略。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積極訓練士卒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他還重用軍事家孫武等人製定了一係列先進的戰術和戰略使得吳軍在戰場上屢戰屢勝。在柏舉之戰中吳軍以少勝多五戰五勝攻克了楚國都城郢都創造了春秋時期攻占大國都城的先例。這場戰役不僅展示了吳軍的強大實力也為吳國的霸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軼事典故


    1、孫武殺妃


    孫武在得到闔閭的賞識後決定向闔閭展示自己的軍事才能。他請求闔閭允許他用宮女來操練陣法以檢驗自己的兵法。闔閭同意了孫武的請求並出宮中美女百八十人供其使用。孫武將宮女分為兩隊並用吳王寵愛的兩位宮妃擔任隊長。然而宮女們並不聽從孫武的指揮在操練過程中嬉笑打鬧陣形大亂。孫武見狀便下令斬殺兩位隊長以整肅軍紀。闔閭見狀大驚失色連忙派人傳令赦免兩位宮妃。但孫武卻堅持軍令如山最終斬殺了兩位隊長。此後宮女們再也不敢怠慢認真操練陣法最終達到了孫武的要求。這個故事展示了孫武嚴明的軍紀和卓越的指揮才能也體現了闔閭對孫武的信任和支持。


    2、殺民殉女


    闔閭的女兒滕玉因對他有怨氣而自殺身亡。闔閭非常悲痛為了紀念女兒他在閶門外為女兒建造了一座豪華的墳墓並用金鼎、銀樽、珠玉等珍寶作為隨葬品。在送葬的那一天闔閭命令舞著白鶴吸引市民跟隨觀看。然而當到達墓地後他卻下令將跟隨觀看的男女全部趕進地宮並塞上墓門。這些無辜的百姓就這樣成了闔閭女兒的殉葬品。這個故事雖然展示了闔閭對女兒的深厚感情但也暴露了他殘忍無情的一麵。


    3、愛吃鹹魚


    有一次闔閭帶兵渡海攻打越國時船上糧食耗盡。正當士兵們饑腸轆轆之際無數金色大魚遊了過來並自投羅網成了吳軍的口糧。這些大魚數量之多以至於吳軍直到班師回朝時還未吃完。闔閭回來後詢問那些魚還在麽?身邊的人回答說都醃成了魚幹。於是闔閭便大吃特吃起來並覺得味道十分美味。他還當場寫下了一個字上麵是“美”下麵是“魚”這個字後來演變成了“鯗”專指魚幹。這個故事雖然有些荒誕不經但也展示了闔閭的樂觀和豁達性格。


    4、墓葬奇聞


    據方誌記載吳王闔閭的墓葬位於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外虎丘山下的劍池水中。這座墓葬規模宏大、結構複雜充滿了神秘色彩。相傳劍池下麵是吳王闔閭埋葬的地方因入葬時把他生前喜愛的三千寶劍作為殉葬品埋在墓中而得名“劍池”。曆史上不少淘金者曾試圖挖掘闔閭墓以獲取這些珍貴的寶劍但均無所獲。劍池的外側有一塊南北傾向的大盤石麵積廣闊。傳說在闔閭墓築成後吳王夫差擔心工匠們泄露墓中的秘密便將全部工匠殺死。據說當年千餘名工匠喋血石上石頭因此變成了紫褐色名曰“千人石”。這個故事雖然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但也反映了古代帝王對墓葬安全的重視和殘酷手段。


    五、後世紀念


    1、闔閭墓


    闔閭墓位於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外虎丘山下劍池水中。這座墓葬是吳王闔閭的安息之地也是蘇州市的重要曆史文化遺產。墓葬上方劍池清泉潺潺、峭壁如削景色幽深。相傳秦始皇和東吳孫權都曾派人來此鑿石求劍但均無所獲。劍池因此成為了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探尋和憑吊。如今闔閭墓已成為蘇州市的重要旅遊景點之一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參觀和旅遊。


    2、闔閭城


    闔閭城位於無錫西部、太湖之濱的馬山街道闔閭村與常州雪堰鎮交界處。這座古城始建於吳王闔閭元年(前514年)已有2500多年的曆史。闔閭城是吳國的重要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也是吳國霸業的重要象征之一。如今闔閭城遺址已成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夏名人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瑩瑩燦燦的高孝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瑩瑩燦燦的高孝恭並收藏華夏名人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