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羽笑了笑,拉著二女的手,與眾人一同走進了幽州城。城中張燈結彩,熱鬧非凡,百姓們都為高羽的歸來而歡慶。


    回到王府,高羽與眾人分享著西征的種種經曆,感慨萬分。他深知,這一切的勝利和榮耀,都離不開兄弟們的拚搏和犧牲,也離不開家人和百姓的支持與期待。未來的路還很長,他要為了幽州的繁榮和安寧,繼續努力,永不停歇。


    回到幽州城的這三天,高羽猶如疲憊的旅人找到了溫暖的港灣,他吩咐眾人,天塌下來也別打擾他,他要好好休息一番。孔亮等人深知高羽的疲憊,也都很識趣,沒有一個人前來打擾。在這三天裏,高羽沉浸在與兩位夫人的溫馨時光中,忘卻了外界的紛擾。盡管腰間仍有一絲不易察覺的酸痛,但他心中卻是痛並快樂著。


    第四日,晨光初破,幽州城仿佛從沉睡中蘇醒過來。燕王府內一片寧靜,唯有偶爾傳來的鳥鳴聲打破了這份寧靜。高羽緩緩從床榻上坐起,伸了個懶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暢。他的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仿佛這三天的休憩讓他重獲新生。


    洗漱完畢,高羽換上了一襲輕便的錦袍,步出寢殿。迎麵而來的是徐若雲溫柔的目光和李華梅爽朗的笑容。兩人早已起來,命人準備了早餐。見高羽出來,紛紛上前,或輕撫其背,或笑語盈盈,詢問他是否休息好了。高羽心中雖有些無語,但更多的是感動。這姐妹二人真的是大旱逢甘霖,折騰得他都有點吃不消。然而,在這短暫的時光裏,他也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幸福。


    用過早餐,高羽來到王府的花園中。陽光灑在他的身上,暖洋洋的。他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受著清新的空氣和花香。這一刻,他隻是一個渴望家庭溫暖的普通人,忘卻了自己作為一州之主的責任與使命。


    但高羽深知,這份寧靜隻是暫時的。作為幽州之主,他必須肩負起更多的責任與使命。他睜開眼睛,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光芒。他決定,從今天開始,重新投入到幽州的治理中。


    當第一縷陽光灑滿燕王府的大廳時,刺史孔亮與一眾幽州重臣已等候多時。他們深知高羽歸來後的疲憊,因此特意選擇在這個時間前來匯報工作,既不失禮數,又不至於過分打擾。


    孔亮首先匯報了科舉考試的籌備情況。他詳細介紹了本次科舉的特殊之處 —— 考題不拘一格。這次科舉的考題隻有一個,就是根據當前幽州局勢,寫出適合幽州未來發展的策論。無論是士農工商,還是內政外交,任何方麵,隻要是適合有用的建議都可以。孔亮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廣開才路,吸引各界精英為幽州的發展貢獻智慧。


    目前,縣一級的考試已經完成。每個縣取前二十名,幽州一共六個郡五十九個縣,一共一百二十名考生將會來幽州城參加最後的州裏考試。考慮到路途有些遙遠,部分寒門子弟盤纏不足,孔亮建議每名考生發放五兩白銀。高羽聽後,眼中閃爍著讚許的光芒。他深知,人才是發展的根本,而科舉則是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


    高羽微微點頭,對孔亮的建議表示讚同。他說道:“孔大人考慮得很周到,這些考生都是幽州的未來,我們不能讓他們因為盤纏不足而放棄這次機會。” 孔亮聽後,心中一喜,他知道自己的建議得到了高羽的認可。


    隨後,狄英接過了話題,詳細闡述了武舉的進展。他提到,由於幽州民風尚武,軍隊中人才濟濟,因此武舉的選拔尤為激烈。在經過層層篩選後,最終確定了五十名佼佼者。然而,這五十人基本上都是五大三粗的武藝高強之人。


    高羽微微皺起了眉頭,他深知,作為一名將領,僅僅武藝高強是不夠的,還必須通兵法、懂謀略。於是,他提出了加試文試的想法,希望從中選拔出既懂武藝又通兵法的人才。


    文試的題目非常普通,就幾個字:談談你對戰爭的理解。結果令人意外,五十人中竟有四十人交了白卷。這些人大多出身貧寒,自幼從軍,對文字一竅不通。高羽並未因此責怪他們,他深知,這些人雖然不識字,但他們在戰場上的勇氣和忠誠是不可磨滅的。


    高羽和眾人商量後,決定分別讓李牧將他們安排到軍中擔任百夫長副職。一年後如果幹得好就擔任百夫長。高羽認為,為將者要接地氣,能夠知道士兵們在想什麽,這才是最關鍵的。另外,讓他們從基層做起,也是為了積累經驗,逐步成長。


    而對於剩下的十人,高羽則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其中,竇固與竇憲兩兄弟的表現尤為出色。他們不僅武藝高強,而且熟讀兵法,對戰爭有著不俗的見解。高羽當即決定將竇固和竇憲兩兄弟納入鷹師,擔任千夫長副職。其他人則是到虎師中擔任千夫長副職,並承諾他們一年後若表現優異,將直接升任千夫長。


    最讓高羽感興趣的還是武狀元人員。然而,狄英卻支支吾吾地拿著一份考卷,高羽很驚訝,問怎麽回事。狄英說此人其實按照之前的考核,因為武藝平平,在比武階段就應該早就被淘汰的。可是,因為狄英無意間和此人聊過幾句,發現此人胸中頗有韜略,就將此人破格留下。而這次文試,這貨就寫了三句話,但是寫得非常好,所以狄英建議武狀元就給他。


    高羽很是感興趣,究竟此人有何本事,能讓狄英如此看重,不惜徇私也要把武狀元之位給他?隨即,高羽接過孫長卿的考卷,考卷上隻有寥寥的三句話:第一句,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第二句,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第三句,知己知彼百戰不貽。


    高羽看到後,腦子頓時嗡的一聲響。在這個世界,是沒有《孫子兵法》的,那麽孫長卿是如何得知這些內容的?高羽心中充滿了疑問與好奇,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這位神秘的人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時空征戰沙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伊水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伊水寒並收藏穿越時空征戰沙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