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說常正陽給賈東旭的人情,可以讓易中海還?


    這就不得不提到這年頭的師徒傳承了。


    在手工業時代,一門手藝是一家子糊口的依靠,是不會輕易傳給別人的。


    如果你想學人家的手藝,做人家的徒弟,那你就得把師父當做自己的親爹對待,你要負責給師父養老送終。


    過去老年間,手藝行裏,誰要是敢欺師滅祖,那鑫個人在行裏的名聲就臭大街了,沒有人再會找你做活,到那時候,你就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唯一的辦法就是跑到一個沒人認識你的地方,從頭再來。


    但是農耕社會,地方宗族勢力盤根錯節,一個外鄉人想要生存下來,不是一般的難,所以很少人會這麽幹。


    而且即便你去了外鄉,你也很難用你的手藝謀生。


    老年間講傳承有序,當地的同行會問你的師承,你是說,還是不說?


    撒謊是很難欺瞞的過去的,總有一天會暴露的。


    那再拜一個師父呢?


    那也是不行的,因為你是帶藝投師,人家老師傅也不傻,肯定得刨根問底的。


    所以你要麽跑到一個窮鄉僻壤,要麽這手藝不要了,改行換業吧。


    既然徒弟要給師父端茶倒水,養老送終,師父自然也要對徒弟負責,除了要教徒弟手藝,徒弟沒成家前,還得管一日三餐,給徒弟說門親事。


    就拿常正陽的師公,也就是當年教常百川木工手藝的李富貴來說,常百川逢年過節都要送節禮,常正陽弄回來的野物,魚蝦什麽的,隔三差五的都要送一些過去。


    常正陽兄妹過年去李富貴拜年,拿的壓歲錢和李家孫子孫女一樣多。


    常正陽考上大學的時候,老爺子還給了他一張大團結,還用一整塊的黃花梨,中間挖空了,雕了個筆筒給他!如今這筆筒正放在他書桌上呢。


    常正陽找易中海幫什麽忙呢?


    當然是找老易做兩把刀了,一長一短,長的平時放家裏,短的放身上。


    至於他為什麽不在燕京城裏找那些刀匠,不是因為這些刀匠手藝不好,畢竟能在燕京混口飯的刀匠,那手藝肯定差不到哪兒去,甚至有些刀匠傳承的還是過去宮裏造辦處的手藝,給皇家做刀劍的,那手藝肯定是一等一的好。


    但是常正陽並不迷信什麽民間古法傳承的手藝人。


    不要一聽到什麽古法傳承,就覺得肯定是好東西。


    有句話叫:大人,時代變了啊!


    現如今都是什麽年代了,工業化都已經好幾百年了,傻了吧唧的才會覺得古法刀劍有多麽好。


    你手工鍛打的所謂百煉鋼,能有鋼鐵廠裏煉鋼高爐煉出來的,再經過自由鍛幾百噸,上千噸力量的鍛打,以及一係列複雜退火工藝鍛造出來的軸承鋼好?


    當然了,軸承鋼並不是做刀的完美材料,軸承鋼硬度太高,韌性稍微差點,一般適合做短刀。


    不過這已經是常正陽目前能搞到的最好的材料了。


    再好的材料,就要去找人定製,譬如去大洋彼岸的米利堅,那裏有很多家專門做私人訂製生意的軍火公司。


    不管是熱武器,還是冷兵器,前世常正陽就在幾家世界知名的軍火公司那裏定製了不少刀劍,每一把放到古代,都是削鐵如泥的絕世好劍。


    不過他也有補救的辦法,軸承鋼缺乏韌性,再加點微量的鉻就能大幅度提高鋼材的韌性,同時還能提高鋼材的耐腐蝕,耐氧化的特性。


    “看來得先去弄點鉻了。”


    常正陽目送賈東旭離開,鉻雖然是貴重材料,不過好在他要的量很少,倒也不難弄。


    這幾個月在鴿子市賣老鱉,認識了不少有能耐的朋友。


    畢竟能經常買他老鱉套餐的人,都是不差錢的主兒,都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


    他記得有個叫杜勝利的老客戶,是首鋼的後勤副主任,找他弄點鉻應該沒問題,大不了送他十隻老鱉嘛!


    於是常正陽第二天上午,拿著自己的學生證,去首鋼找到了杜勝利,和對方提出用老鱉管鉻的想法,對方見他要的量很少,也就爽快的答應了。


    自從有了學生證這個東西後,常正陽的出行,找人什麽的方便多了,以前到哪都要去街道開個介紹信,弄得常正陽不厭其煩。


    常正陽在首鋼能順利見到杜勝利,他的學生證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對方那麽痛快的答應官點鉻給他,也和這個不無關係。


    如果還是之前,就一張介紹信的時候,人家就未必會給你這個麵子了。


    所以說,出門在外,有個身份的話,行事真的很方便的。


    這天傍晚,常正陽在胡同裏遇到了下班回家的易中海,叫住了對方,掏出煙遞過去,抽了一根煙後,兩人談妥了打造刀的事宜。


    老易顯然知道了賈東旭從常正陽這裏買魚的事,所以很痛快的答應了幫常正陽做幾把刀的事。


    常正陽提供圖樣,材料,易中海提供人工。


    至於加工費,常正陽一共給了十張大團結。


    費用這麽高,因為涉及環節不少,首先要把材料融了,常正陽還要一體成型,那就得單獨開模,這些老易得找廠裏的鍛工幫忙,這十張大團結裏有人家的加工費。


    粗胚做好後,這才輪到老易這個鉗工出馬了,他兩對粗胚進行精加工,最後還要開刃。


    可不要小看開刃這件事,有人會說,不就是磨個刀拿,是個人都會。


    這話對,也不對,你要是想自己的刀鋒利,該不會輕易卷刃的話,最好找手藝好的刀匠給你的刀開刃。


    易中海雖然不是刀匠,但是他作為七級鉗工,那雙手最大的特點就是穩,加工精度高,可以媲美高精度機床了。


    他這樣的七級鉗工雖然比不上那些大國工匠八級工,但是常正陽的刀又不是用來航天航空的高精度儀器,一把刀,追求太高的加工精度,已經沒有什麽意義了。


    至於易中海他們為加工常正陽幾把刀,會不會違反廠裏的紀律。


    常正陽相信他們能處理好,這年頭國營工廠的工人幹私活的多了去了,隻要你不影響廠裏的生產計劃就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58:我家在南鑼鼓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肥橘要減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肥橘要減肥並收藏重生1958:我家在南鑼鼓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