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當機立斷
穿越:替身縣令,嫂嫂別回頭! 作者:西瓦背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薛長山明明問得很認真,卻反而透出了無盡的諷刺意味。
諷刺到就連還沉浸在驚慌中的馮朝都不禁老臉一紅,看向薛長山訥訥的說不出話來。
祖大壽實在看不下去,主動替馮朝說道:“就開寧衛那情況能有什麽戰鬥力,估計等起義軍殺到營城的時候他們人都不齊呢。”
“對對對,就是這樣。”馮朝聞言連連點頭。
可他忽然看到祖大壽眼裏的嫌棄,不禁羞愧地低下頭。
習慣了在衛所裏混吃等死,他幾乎已經忘記了曾經跟祖大壽在遼東浴血奮戰時的樣子。
好在祖大壽沒有時間去發泄自己恨鐵不成鋼的情緒,轉頭看向薛長山。
“老大,我們還要攻打鬆林村嗎?”
此言一出,一旁的顧思南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雖然早在這次行動前,她就已經告訴薛長山白蓮教即將起事的事情。
可是當暴亂真的發生後,情況可比她預想中的要糟糕很多。
鬆林村距離夏原縣不遠,既然夏原縣已經被白蓮教徒奪了城,就意味著很快更大的暴亂會爆發出來。
並且不出意外的話,負責夏原縣附近起義的人肯定是顧林。
白蓮教不光是在傳教時搞那種分支傳教的方式,其實在做很多事時基本上也都是各自為戰。
這樣看似力量在分散,但實際上反而會讓他們的實力變得更強。
畢竟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都是各自負責自己所屬的區域,沒有內耗的風險,自然可以做到一致對外。
而既然顧林已經在夏原縣起兵,鬆林村方麵也肯定會馬上響應。
就算不是這樣,一旦鬆林村被攻打,夏原縣裏的白蓮教起義軍也必然能夠第一時間趕來支援。
到那時可就不是要麵對鬆林村裏的幾百白蓮教徒,而是極有可能要對抗成千上萬的起義大軍了。
說真的,在這種情況下就算薛長山不打算出兵,顧思南也說不出什麽來。
但薛長山卻在稍許猶豫之後忽然說道:“出兵,今夜務必拿下鬆林村。”
聽到薛長山的決定,祖大壽眉頭皺得更緊。
其實他打心底裏已經不想再進攻鬆林村,而是想勸說薛長山帶人撤回米陽縣。
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對白蓮教的情況有所了解,知道這是一個秘密發展了幾十年,有著深厚基礎的宗教。
像這種依托大宗教而爆發的起義,往往都會在很短的時間裏就發展到極大的規模。
可以想到,這次的白蓮教起義絕對不是去年同州流民起義那種小打小鬧的程度。
在這個時候還要主動進攻白蓮教的一個重要據點,一個不慎就有可能被四麵八方湧來的起義軍包圍。
現在最正確的做法就是撤回米陽縣,並且時刻提防著米陽縣以及附近城池的動向。
一旦有風吹草動,至少可以依托城池防守,而不是在野外開戰。
薛長山自然知道祖大壽的想法,這些事不用祖大壽教他也能明白。
但也正是因為局麵已經變得極為混亂和緊張,薛長山才必須得出奇製勝。
“鬆林村必須打,否則顧思南沒有合適的契機回到白蓮教給我們做內應。”薛長山直言不諱道。
這是薛長山和顧思南之間的約定,他之所以幫顧思南來救人,就是為了讓顧思南回白蓮教當自己的眼睛。
隻不過之前是想著顧思南能在白蓮教起事前回去,現在卻變成了白蓮教已經起事而已。
但不管狀態如何,顧思南隻要能回到白蓮教裏,就絕對可以給薛長山送回來至關重要的消息。
祖大壽略顯疑惑地看向薛長山,不太明白攻打鬆林村和顧思南回白蓮教有什麽聯係。
“今晚必須把人救出來,但也必須製造出顧思南兩個弟弟身死的假象。”薛長山解釋道。
他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最終目的,甚至哪怕是當著馮朝的麵也毫不掩飾。
這次的行動之所以繞大圈子繞到開寧衛上,就是為了最後嫁禍給開寧衛。
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開寧衛官軍偷襲了鬆林村,搶走了顧林的東西,還殺了顧思南的弟弟。
顧思南為給弟弟報仇,終於放下成見,回歸白蓮教,輔佐父親反叛朝廷。
“很合理的態度轉變理由,不是嗎?”
薛長山看向顧思南,這番話就是對她說的。
直到此刻,顧思南才知道薛長山是想拿她的弟弟做文章。
她也不得不承認,如果真的事情能夠按照這種形勢發展,她以這個借口回到白蓮教絕對是說得通的。
哪怕是顧林都不會懷疑她,畢竟隻要認識顧思南的人都知道弟弟對她有多重要。
“多謝。”顧思南一臉鄭重道。
薛長山擺擺手,說道:“各取所需罷了,誰也不欠誰的。”
接著,他又意有所指地說道:“救出你弟弟後我會把他們帶在身邊,我們能不能抗住白蓮教的起義,就看你傳出來的情報質量了。”
顧思南一愣,沒想到薛長山會忽然這麽說。
但她卻沒有反駁什麽,隻是點點頭之後便離開了。
今夜的行動她不能參加,鬆林村裏的人對她很了解,哪怕她做好偽裝,出手時也有可能被人認出來。
顧思南走後,祖大壽忍不住道:“老大,何必把事情說得這麽直白?”
薛長山最後那番話,其實就是明確提醒顧思南,他是準備把顧思南的兩個弟弟帶在身邊當人質。
可如果他不說,可能顧思南還不會往這方麵想,甚至會因為薛長山保護了她弟弟而感恩戴德。
現在薛長山直言不諱要拿人家弟弟當人質,白白浪費了一個天大的人情不說,反而可能還會引起顧思南的些許仇視。
最重要是,在祖大壽看來薛長山並不是真的想拿顧思南的弟弟當人質。
如果他真想這麽做,以薛長山的城府又怎麽可能當麵說出來。
“不逼她一把,她又怎麽可能拚盡全力幫我們做事。”薛長山回道。
“可如果等到起義被撲滅之後,顧思南如果還活著,她很有可能因為這件事對我們反目成仇啊。”祖大壽有些擔心。
“對啊,你也說了,要反目也要等起義被撲滅之後。”
薛長山看向樹林之外,淡淡說道:“所以我一定得想盡一切辦法帶你們活到起義被撲滅才行,不是嗎?”
“我不在意她恨不恨我,我隻在意她接下來傳出來的情報到底是不是拚了命打探來的。”
薛長山拍了拍祖大壽的肩膀,說道:“別多想了,好好準備一下,今晚必須成功。”
諷刺到就連還沉浸在驚慌中的馮朝都不禁老臉一紅,看向薛長山訥訥的說不出話來。
祖大壽實在看不下去,主動替馮朝說道:“就開寧衛那情況能有什麽戰鬥力,估計等起義軍殺到營城的時候他們人都不齊呢。”
“對對對,就是這樣。”馮朝聞言連連點頭。
可他忽然看到祖大壽眼裏的嫌棄,不禁羞愧地低下頭。
習慣了在衛所裏混吃等死,他幾乎已經忘記了曾經跟祖大壽在遼東浴血奮戰時的樣子。
好在祖大壽沒有時間去發泄自己恨鐵不成鋼的情緒,轉頭看向薛長山。
“老大,我們還要攻打鬆林村嗎?”
此言一出,一旁的顧思南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雖然早在這次行動前,她就已經告訴薛長山白蓮教即將起事的事情。
可是當暴亂真的發生後,情況可比她預想中的要糟糕很多。
鬆林村距離夏原縣不遠,既然夏原縣已經被白蓮教徒奪了城,就意味著很快更大的暴亂會爆發出來。
並且不出意外的話,負責夏原縣附近起義的人肯定是顧林。
白蓮教不光是在傳教時搞那種分支傳教的方式,其實在做很多事時基本上也都是各自為戰。
這樣看似力量在分散,但實際上反而會讓他們的實力變得更強。
畢竟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都是各自負責自己所屬的區域,沒有內耗的風險,自然可以做到一致對外。
而既然顧林已經在夏原縣起兵,鬆林村方麵也肯定會馬上響應。
就算不是這樣,一旦鬆林村被攻打,夏原縣裏的白蓮教起義軍也必然能夠第一時間趕來支援。
到那時可就不是要麵對鬆林村裏的幾百白蓮教徒,而是極有可能要對抗成千上萬的起義大軍了。
說真的,在這種情況下就算薛長山不打算出兵,顧思南也說不出什麽來。
但薛長山卻在稍許猶豫之後忽然說道:“出兵,今夜務必拿下鬆林村。”
聽到薛長山的決定,祖大壽眉頭皺得更緊。
其實他打心底裏已經不想再進攻鬆林村,而是想勸說薛長山帶人撤回米陽縣。
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對白蓮教的情況有所了解,知道這是一個秘密發展了幾十年,有著深厚基礎的宗教。
像這種依托大宗教而爆發的起義,往往都會在很短的時間裏就發展到極大的規模。
可以想到,這次的白蓮教起義絕對不是去年同州流民起義那種小打小鬧的程度。
在這個時候還要主動進攻白蓮教的一個重要據點,一個不慎就有可能被四麵八方湧來的起義軍包圍。
現在最正確的做法就是撤回米陽縣,並且時刻提防著米陽縣以及附近城池的動向。
一旦有風吹草動,至少可以依托城池防守,而不是在野外開戰。
薛長山自然知道祖大壽的想法,這些事不用祖大壽教他也能明白。
但也正是因為局麵已經變得極為混亂和緊張,薛長山才必須得出奇製勝。
“鬆林村必須打,否則顧思南沒有合適的契機回到白蓮教給我們做內應。”薛長山直言不諱道。
這是薛長山和顧思南之間的約定,他之所以幫顧思南來救人,就是為了讓顧思南回白蓮教當自己的眼睛。
隻不過之前是想著顧思南能在白蓮教起事前回去,現在卻變成了白蓮教已經起事而已。
但不管狀態如何,顧思南隻要能回到白蓮教裏,就絕對可以給薛長山送回來至關重要的消息。
祖大壽略顯疑惑地看向薛長山,不太明白攻打鬆林村和顧思南回白蓮教有什麽聯係。
“今晚必須把人救出來,但也必須製造出顧思南兩個弟弟身死的假象。”薛長山解釋道。
他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最終目的,甚至哪怕是當著馮朝的麵也毫不掩飾。
這次的行動之所以繞大圈子繞到開寧衛上,就是為了最後嫁禍給開寧衛。
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開寧衛官軍偷襲了鬆林村,搶走了顧林的東西,還殺了顧思南的弟弟。
顧思南為給弟弟報仇,終於放下成見,回歸白蓮教,輔佐父親反叛朝廷。
“很合理的態度轉變理由,不是嗎?”
薛長山看向顧思南,這番話就是對她說的。
直到此刻,顧思南才知道薛長山是想拿她的弟弟做文章。
她也不得不承認,如果真的事情能夠按照這種形勢發展,她以這個借口回到白蓮教絕對是說得通的。
哪怕是顧林都不會懷疑她,畢竟隻要認識顧思南的人都知道弟弟對她有多重要。
“多謝。”顧思南一臉鄭重道。
薛長山擺擺手,說道:“各取所需罷了,誰也不欠誰的。”
接著,他又意有所指地說道:“救出你弟弟後我會把他們帶在身邊,我們能不能抗住白蓮教的起義,就看你傳出來的情報質量了。”
顧思南一愣,沒想到薛長山會忽然這麽說。
但她卻沒有反駁什麽,隻是點點頭之後便離開了。
今夜的行動她不能參加,鬆林村裏的人對她很了解,哪怕她做好偽裝,出手時也有可能被人認出來。
顧思南走後,祖大壽忍不住道:“老大,何必把事情說得這麽直白?”
薛長山最後那番話,其實就是明確提醒顧思南,他是準備把顧思南的兩個弟弟帶在身邊當人質。
可如果他不說,可能顧思南還不會往這方麵想,甚至會因為薛長山保護了她弟弟而感恩戴德。
現在薛長山直言不諱要拿人家弟弟當人質,白白浪費了一個天大的人情不說,反而可能還會引起顧思南的些許仇視。
最重要是,在祖大壽看來薛長山並不是真的想拿顧思南的弟弟當人質。
如果他真想這麽做,以薛長山的城府又怎麽可能當麵說出來。
“不逼她一把,她又怎麽可能拚盡全力幫我們做事。”薛長山回道。
“可如果等到起義被撲滅之後,顧思南如果還活著,她很有可能因為這件事對我們反目成仇啊。”祖大壽有些擔心。
“對啊,你也說了,要反目也要等起義被撲滅之後。”
薛長山看向樹林之外,淡淡說道:“所以我一定得想盡一切辦法帶你們活到起義被撲滅才行,不是嗎?”
“我不在意她恨不恨我,我隻在意她接下來傳出來的情報到底是不是拚了命打探來的。”
薛長山拍了拍祖大壽的肩膀,說道:“別多想了,好好準備一下,今晚必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