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漸漸西沉。


    霞光給凡間披上一層爛漫霞衣。


    寬闊的田埂上,帶著燥熱的風拂麵。


    任家村的村民們跪在地上,神情激動,興奮不已。


    當初地裏的莊稼被蝗災禍害的隻餘兩三成時,他們有多心痛。


    現在就有多激動。


    糧食就是百姓的命。


    現在有玄清公降下的神跡,挽救回的莊稼,他們就不會被餓死了。


    玄清公這是直接救下了他們無數人的性命啊!


    救命之恩,大過於天啊!


    村民們熱淚盈眶,不住地磕頭叩拜。


    “玄清公大慈大悲!”


    “玄清公救命之恩,我等沒齒難忘,任家村定會日日虔誠供奉您!”


    曾經拜了無數年的神靈,不曾護佑過他們分毫。


    而玄清公這邊都未正式供奉,就已經施展神跡,救下眾多村民的性命。


    鄉民淳樸,神靈庇佑他們,他們也會堅定不移地虔誠信仰神靈。


    不止任家村村民,旁邊的徐義年以及其他村子的村長,心中也是震撼激動的。


    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請神像回村了。


    他們的莊稼受損程度,絲毫不比任家村的受損程度低。


    原本他們還要憂愁,今年這個收成,要餓死多少人。


    今年又要怎麽過活。


    現在,憂愁迎麵而解。


    有玄清公庇佑,降下神跡,增產糧食。


    隻要都像任家村這般,恢複個六七成的收成,他們就不會餓死了。


    河崗鄉十三村,所有百姓加起來有上千人。


    如若沒有玄清公,今年河崗鄉起碼要餓死幾百人。


    而玄清公,現在便相當於救下了那原本會餓死的幾百人。


    神話傳說中,神靈是神通廣大的,是憐憫慈悲的,是普度眾生的。


    以前的他們對此隻有個字麵的印象。


    但現在,對於神話傳說中的神靈,他們心裏已經有真實的身影了。


    那便是玄清公的影子。


    玄清公,與他們從神話傳說中聽聞的神靈形象,與他們想象中的神靈,完美貼合。


    徐義年和其他村子的村長們心情激動,很想立即請玄清公神像回自己村去。


    隻可惜現在天色已晚了,他們要歸還神像。


    但沒關係,明日也不晚。


    起碼現在,他們有希望了。


    見證了玄清公在任家村降下的神跡,他們心裏便充滿了希望。


    玄清公的存在,讓他們無比心安,充滿希望。


    接下來的兩日。


    各村一個接一個地來請神像回村。


    宋玄清如法炮製地給一個個村莊的農田施展豐田術。


    每一個親眼見證豐田術下莊稼變化的村民,無一不激動的熱淚盈眶,興奮不已。


    這種畫麵,這兩日在河崗鄉上演了數次。


    經受蝗災摧殘,氣氛低迷消沉的河崗鄉,又在玄清公的神跡下,恢複了激情和希望。


    村民們臉上重新綻放笑容,不再終日為糧食憂愁。


    除了遭受蝗災摧殘的村子,在蝗災之前就供奉宋玄清的那十三村,宋玄清也施展了一遍豐田術。


    雖然那十三村因宋玄清庇佑的原因,地裏莊稼沒有什麽損失,正常等待收成即可,也餓不死人。


    但宋玄清花了大價錢買下豐田術,可不隻是為了給其他受蝗災摧殘的村子雪中送炭。


    豐田術本身就是造福百姓的神通。


    他捏在手裏顧忌一堆,連手底下供奉他的百姓都不給用,那就失去了這個神通的意義了。


    更何況豐田術也不是什麽點石成金之類的逆天神通,不控製使用會擾亂民心。


    豐田術隻是給糧食增產,讓百姓能多吃幾口飯,能吃飽飯的神通而已。


    這要是什麽點石成金的神通,宋玄清自然不會隨意給百姓用。


    但豐田術,就沒必要顧忌太多了。


    說白了,不受蝗災影響,沒有豐田術,百姓地裏的莊稼也就是交完賦稅後餓不死的地步。


    連完全吃飽,對於一些村民家中來說,都有些難度,可能隻能吃個六七成飽。


    簡單說,就是吃不飽,但也餓不死。


    宋玄清的豐田術,對那些百姓來說發不了財,但能讓他們吃飽飯。


    在今年這個蝗災年裏,糧食能翻倍收成的這些村莊,還能順帶接濟接濟其他村子。


    原本就供奉玄清公的那十三個村子沒想到還有這意外之喜。


    其他村子受蝗災影響,沒有玄清公就要餓死人,而他們這裏有了玄清公保護,沒有蝗災影響,玄清公還給他們額外增長莊稼收成。


    村民們臉上笑容更多了。


    許多老莊稼漢平時沒事就念叨玄清公多好多好。


    他們清苦慣了,即便是收成能翻倍,他們下意識想的也不是自己可以吃多飽。


    而是到時候他們可以多存些糧食,以備意外情況。


    *


    蝗災的憂患一解,各村便開始風風火火的修建新神廟,塑造新神像。


    即便徐義年那裏會以河崗鄉的名義,塑造一座大神廟,但各村也不能缺少村中的神廟神像。


    不然好像顯得他們很敷衍,對玄清公不夠虔誠似的。


    那樣可不行。


    他們不想讓玄清公覺得他們不虔誠。


    在玄清公降神跡挽救莊稼之後,他們便對玄清公無比信仰了。


    村中建神廟塑神像之事,是他們除了地裏莊稼之外,最上心的了。


    另外,河崗鄉二十六村,幾千村民,在知道徐義年那邊要以河崗鄉的名義,修建大神廟之後。


    也毫不吝嗇的能出錢就出錢,能出力就出力。


    村民們日子清苦,積蓄不多,但也盡量從指縫裏擠出了銀錢,交給徐義年。


    徐義年不收他們還要不高興,說他們也是河崗鄉的,河崗鄉給玄清公建神廟,他們怎能分毫不出幹看著。


    一些比較富庶的村子,比如賣蛇妖得了大筆錢財的宋家村,出的錢財便更多了。


    一些會修建神廟的,直接不要工錢,主動去參與神廟建設。


    除此之外,古神會幾人也出了一筆錢,還喊來了何俊,幫忙塑造神像。


    就連賈大貴在聽聞了此事後,都捐了一大筆錢給河崗鄉。


    叮囑他們大膽建,一定要建的大氣,沒錢了找他要,他有錢!


    賈大貴的財運很好,最近產業又擴張了不少,賬戶上銀錢充足。


    *


    在河崗鄉風風火火動工建廟之時,河崗鄉的消息也開始慢慢傳播了出去。


    這個時代,平民百姓之間的信息流傳速度不快。


    但即便如此,周邊的橋石鄉、鳳澤鄉、溫山鄉等幾個離河崗鄉較近的鄉,也逐漸知道了河崗鄉之事。


    此次的蝗災,因為影響範圍不算很廣,對盛國來說並不算什麽大事。


    但落到每個百姓,每個鄉鎮頭上,都是一座會壓死人的大山。


    河崗鄉先前因蝗災而收成過低的困境,很多鄉鎮同樣麵臨著。


    他們那邊可沒有什麽神靈保佑,大家的日子都很難過,往前看,今年的日子是肉眼可見的艱難。


    這時候河崗鄉之事逐漸傳到周圍鄉鎮,成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最近的流言是真的嗎?河崗鄉真的有神靈保佑,莊稼不怎麽受蝗災影響嗎?”


    “你都說了是流言了,誰知道是真是假。”


    “我看八成是假的,大家各村各鄉都供奉了神靈,怎麽,就他河崗鄉供奉的神靈比較牛掰,我們都沒有神靈保佑,就他們河崗鄉有神靈保佑?又不是妖邪吃人的滅村之災,鬧個蝗災神靈還會管?神靈有那麽好說話的話,之前也不會我們遇上妖邪祈求神靈,神靈都不管了。”


    說這話的人滿臉質疑。


    與其說不相信河崗鄉的神靈,不如說他不相信任何神靈。


    這要讓他知道河崗鄉之事是真的,恐怕他反倒要嫉妒不平。


    當然也有人持其他意見。


    “我聽說河崗鄉的供奉神靈尊諱玄清公,玄清公之名,我之前就聽說過了,很靈驗,真要是玄清公,說不定河崗鄉的流言是真的!”


    “我讓我家小子去河崗鄉看看,就知道真假了。”


    “要是真的呢?”


    “要是真的……那我們也給玄清公上上香,求保佑。”


    “……要是真的,我們為什麽不幹脆換個神靈供奉?”


    “先去看看再說吧。”


    河崗鄉之事傳播開後,來河崗鄉以及宋家村打聽情況的外鄉人與日俱增。


    起初聽到那些將玄清公誇的天花亂墜的村民的話,不少人都很是懷疑。


    但當他們看到田地裏,受過豐田術加成的莊稼後,心中的懷疑頓時便消了七七八八。


    村民們說:“原本我們經受過蝗災後,地裏莊稼也就剩下兩三成了,那該死的蝗蟲啊。


    好在我們有玄清公,玄清公顯靈施展神跡,直接讓我們的收成恢複了六七成,雖然比不上豐收年,但起碼餓不死人了。”


    “要不是玄清公,我家今年不知道要餓死幾個人,家裏的丫頭說不定都要賣出去,還好啊,有玄清公。”


    “是啊,說句大不敬的話,我們以前供奉的神靈,在玄清公麵前,當真是啥也不是。”


    “除了玄清公,還有哪位神靈這麽憐憫眾生的?反正我沒見過。”


    來到河崗鄉的外鄉人聽得心旌動搖。


    他也沒聽說過還有哪位神靈,像玄清公這麽好的。


    聽得他都想供奉玄清公了。


    他可是打聽清楚了,最早河崗鄉很多地方也不供奉玄清公的。


    也是到了現在,河崗鄉才決定統一供奉玄清公的,連河崗鄉的神廟都才開始建。


    而才問完神意,河崗鄉就得到了玄清公的福澤。


    他也想要這種福澤啊。


    他村子裏的莊稼也受損嚴重,如果將玄清公請回村,是不是也能挽回莊稼的損失?


    他越想越心動,顧不上和河崗鄉的村民扯皮了,急忙告別回去了。


    他要回去將河崗鄉的消息告知村裏人。


    不少來河崗鄉,打聽完玄清公消息後的外鄉人,對於供奉玄清公一事都心動不已。


    河崗鄉的莊稼地就是證據,證明了玄清公的傳言不假。


    一位神通廣大,廣佑眾生的神靈,怎會不得民心呢?


    近幾日,宋玄清已經看見了許多來打探河崗鄉消息的外鄉人了。


    甚至已經有一兩個村子來意圖請神了。


    香火值不嫌多,信徒轄地也不嫌多。


    宋玄清自然是同意請神的了。


    他當然也知道,這些村子是聽聞了徐義年請神後,得到神靈福澤的事兒。


    於是便想如法炮製,圖玄清公也能挽救他們地裏的損失。


    雖然瞧著有點利益往來的感覺,但宋玄清並無芥蒂。


    這本來就是他的目的。


    將自己的名聲往外傳播。


    吸引更多人來信仰他,供奉他。


    雖然說宋玄清暫時還沒有底氣毫無忌憚的人前顯聖,但讓鄉民們傳播他的名聲,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修為高的武師未親自探尋過之前,不大可能會相信鄉民們的傳言。


    鄉民之間的流言大部分隻在普通百姓之間流傳。


    宋玄清的目標也是那些普通百姓。


    那些外鄉來請神的村子,在得知玄清公會挽救他們的莊稼時,激動的險些哭出來。


    他們是河崗鄉外,最先來請神的村子。


    會這麽著急的來請神,也是因為地裏莊稼受損比別的村還要嚴重。


    所以在確定河崗鄉的消息後,便著急忙慌地來請神了。


    可說實話,他們不敢篤定請神是否能成功。


    也不敢篤定,玄清公是否會像在河崗鄉顯神跡一樣,也幫忙挽救他們的莊稼。


    現在得到了玄清公願意挽救他們莊稼的消息,自然是無比激動的。


    傳言果然不假,玄清公真的是頂好的神仙,和他們以前供奉的神靈不一樣!


    *


    “……施主口中所說的玄清公,真有這般不凡?”


    “明木法師您這話說的,我還能騙您啊?”


    河崗鄉外的一處山道中,一老一少兩個和尚,與一村民打扮的老漢搭著話。


    老和尚明木笑得一臉慈祥:“貧僧知曉了。”


    老漢走後,明木才收回臉上虛假的笑容,麵無表情,似一根枯木。


    他身旁站著一大約八九歲孩童模樣的小和尚,小和尚長得十分精致,唇紅齒白,眉心一點砂紅戒疤。


    隻是眼神不似孩童般天真,隻寫滿了不耐煩和冷漠。


    正是被迦葉羅漢派來與明木金剛一同的藍淨金剛。


    “看來,這萬安縣最大的異常,除了古神會天山教那幫人,就是這玄清公了。”


    (二合一章節奉上~


    關於玄清廟主廟,大家覺得是依舊設立在宋家村,還是更易為河崗鄉的玄清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成野神?我靠香火證道真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個橘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個橘子並收藏開局成野神?我靠香火證道真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