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憋屈帝王(1)
快穿:最強工具人出征,寸草不生 作者:飛雪淩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這道奏折您還沒批呢。”
華清剛醒轉過來,便聽見耳邊響起尖細的嗓音。
他緩緩地睜開了雙眸,眼前的景象逐漸清晰。
自己正身處一間古樸而莊嚴的禦書房內,四周擺滿了書架,上麵排列著各類典籍。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墨香與木香交織的味道。
禦書房的中央,有一張寬大的龍案,案上擺放著幾摞奏折。
有一道完全打開的奏折,幾乎就在華清眼皮底下。
陽光透過精致的窗欞,斑駁地灑在龍案上,為這沉悶嚴肅的空間增添了幾分暖意。
華清的目光落在身旁,隻見一個身著華麗太監服飾的中年男子正低頭恭候。
他一臉褶子,麵容蒼老,眼神中帶著幾分機敏、圓滑以及若有似無的……輕視。
馬公公自以為輕視的表情在眼底藏的很深,卻根本逃不過華清毒辣犀利的眼睛。
一個臭奴竟敢蹬鼻子上臉,華清不喜,臉上閃過一絲狠厲,隨手拿起那道奏折,掃了一眼:
“定國侯想讓次子承襲為世子?”
馬公公忙回:
“正是。”
華清擺了擺手:
“我…朕知道了。”
“朕有些乏了,要休息一下,你先出去吧。”
李公公愣了一下,低聲說道:
“太後已經恩準了,陛下您…”
華清嘴角翹起,身子往椅背一靠,頗有些玩味地看著他:
“太後準了?”
“那你讓太後批去,找…朕做什麽?”
李公公臉上浮現出一抹驚色,忙躬下身子:
“是奴婢冒失了。”
華清站起身來,去了隔壁的隱勤齋,剛進房間便嘭的一聲把李公公關在了門外。
他隨手拉了一把紫檀椅,坐了上去,查看起原劇情。
原主叫李華清,是大魏皇帝。
他三歲時生母死於隱疾,從小便勤於讀書,行事果斷幹練,深得先帝喜愛。
先帝將其過繼於皇後,有了嫡出之名,在原主十二歲時,封為太子。
皇後心生不滿,卻也不敢表露出來。
她親生的大皇子李華安,比原主大兩歲,表麵溫和恭良,實在奸詐狠辣,為先帝所不喜,封為賢王。
賢王之名實際上帶著先帝的期許,希望他能有所改變。
李華安身為大皇子,卻不能繼承皇位,自然是心生怨恨。
原主十三歲時,先帝指婚,迎娶了定國侯庶女劉菲兒。
原主十五歲時,先帝意外駕崩,原主倉促登基。
朝廷局勢波譎雲詭,危機四伏,對根基尚淺的原主來說,形勢極為不利。
賢王結交百官、籠絡人心,贏得了美名。
內有已升為皇後的太後,外有賢王,在兩人的操縱下,原主背上了調戲宮女、荒淫無道的罵名。
大臣們聯合逼宮,原主不得不讓位於賢王。
讓位也就罷了,賢王為絕後患竟賜死了原主。
殺人誅心的是,臨終前原主才得知,他無比珍視的皇子福康竟然是賢王和貴妃私通所生的孩子。
可憐原主一片雄心壯誌,卻無處施展。
華清眯了眯眸子:
“看來,這個禦前太監馬公公是太後安插在我身邊的眼線。”
千機小手托著下巴側躺在半空中,嘻嘻笑道:
“老大,換了他。”
華清哼了一聲,眼中閃過一抹冷意:
“換個屁,太後會同意嗎?”
他思考了一番,心中便有了計較。
隨後,他起身,打開房門,走了出去,看到馬公公裝做恭謹的樣子,在屋簷下等候。
華清內心一聲冷笑,麵上卻不動聲色,打了個哈欠,伸了伸懶腰,慵懶地說道:
“好久沒去後花園了,走,今天賞賞景去。”
馬公公聞言,心中微感詫異,但不敢細問,連忙躬身應承,一行人往後花園走去。
後花園綠樹成蔭,枝葉繁茂,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
繁花似錦,絢爛多彩。
各色花卉爭奇鬥豔,紅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勝雪,黃的若金,香氣撲鼻,令人陶醉。
蜂飛蝶舞,生機盎然。
小徑蜿蜒曲折,通向各個角落,清泉流淌,水聲潺潺。
偶爾幾聲鳥鳴,清脆悅耳。
眾人穿花渡柳,來到了妙景閣。
妙景閣是後花園中的一處高樓,共有五層,登高遠眺,可將整個後花園的美景盡收眼底。
華清讓禁衛軍守在樓下,自己和馬公公兩個人拾級而上,登上了妙景閣的頂層。
站在欄杆邊上,華清俯瞰著遠處的一排排宮殿,心中卻是一片冰冷。
他轉過身,看向馬公公,嘴角勾起一抹詭異的笑容:
“老馬,你說這大魏,應該是朕說了算,還是太後說了算?”
馬公公心中一緊,稍作思索,躬著身子笑回:
“大魏是陛下的天下,當然是陛下說了算。”
“不過,朝廷百官忠奸混雜,人心難測,陛下畢竟年輕,閱曆尚淺,容易被蒙蔽。”
“太後母儀天下,見多識廣,她的意見不可不聽。”
華清聽聞此言,眸子中的冷意更深了幾分,很是玩味地看著他:
“你說朝廷中有奸臣?好極了。”
“說來聽聽,哪一個是奸臣?朕辦了他。”
馬公公臉色突變,額頭隱隱有汗珠滲出,他自扇了一耳光,陪笑道:
“瞧我這張爛嘴。”
“陛下誤會了,奴婢隻是打個比方,並非真的能辨得出誰忠誰奸。”
華清一聲冷笑:
“打你媽!”
他猛然伸手一推,將毫無防備的馬公公向標杆外推去。
馬公公發出一連串驚恐的尖叫,直直向下墜去,一聲沉悶的撞擊聲後,摔成了肉泥血水。
樓下的禁衛軍聽到動靜,慌忙向前查看,認出是馬公公後,紛紛鬆了一口氣,心中卻又隱隱不安。
抬頭望向五樓,卻見華清神色如常地站在欄杆旁,仿佛剛剛發生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他們心中雖驚,卻也不敢言語。
華清看著樓下的一片狼藉,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意。
華清剛醒轉過來,便聽見耳邊響起尖細的嗓音。
他緩緩地睜開了雙眸,眼前的景象逐漸清晰。
自己正身處一間古樸而莊嚴的禦書房內,四周擺滿了書架,上麵排列著各類典籍。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墨香與木香交織的味道。
禦書房的中央,有一張寬大的龍案,案上擺放著幾摞奏折。
有一道完全打開的奏折,幾乎就在華清眼皮底下。
陽光透過精致的窗欞,斑駁地灑在龍案上,為這沉悶嚴肅的空間增添了幾分暖意。
華清的目光落在身旁,隻見一個身著華麗太監服飾的中年男子正低頭恭候。
他一臉褶子,麵容蒼老,眼神中帶著幾分機敏、圓滑以及若有似無的……輕視。
馬公公自以為輕視的表情在眼底藏的很深,卻根本逃不過華清毒辣犀利的眼睛。
一個臭奴竟敢蹬鼻子上臉,華清不喜,臉上閃過一絲狠厲,隨手拿起那道奏折,掃了一眼:
“定國侯想讓次子承襲為世子?”
馬公公忙回:
“正是。”
華清擺了擺手:
“我…朕知道了。”
“朕有些乏了,要休息一下,你先出去吧。”
李公公愣了一下,低聲說道:
“太後已經恩準了,陛下您…”
華清嘴角翹起,身子往椅背一靠,頗有些玩味地看著他:
“太後準了?”
“那你讓太後批去,找…朕做什麽?”
李公公臉上浮現出一抹驚色,忙躬下身子:
“是奴婢冒失了。”
華清站起身來,去了隔壁的隱勤齋,剛進房間便嘭的一聲把李公公關在了門外。
他隨手拉了一把紫檀椅,坐了上去,查看起原劇情。
原主叫李華清,是大魏皇帝。
他三歲時生母死於隱疾,從小便勤於讀書,行事果斷幹練,深得先帝喜愛。
先帝將其過繼於皇後,有了嫡出之名,在原主十二歲時,封為太子。
皇後心生不滿,卻也不敢表露出來。
她親生的大皇子李華安,比原主大兩歲,表麵溫和恭良,實在奸詐狠辣,為先帝所不喜,封為賢王。
賢王之名實際上帶著先帝的期許,希望他能有所改變。
李華安身為大皇子,卻不能繼承皇位,自然是心生怨恨。
原主十三歲時,先帝指婚,迎娶了定國侯庶女劉菲兒。
原主十五歲時,先帝意外駕崩,原主倉促登基。
朝廷局勢波譎雲詭,危機四伏,對根基尚淺的原主來說,形勢極為不利。
賢王結交百官、籠絡人心,贏得了美名。
內有已升為皇後的太後,外有賢王,在兩人的操縱下,原主背上了調戲宮女、荒淫無道的罵名。
大臣們聯合逼宮,原主不得不讓位於賢王。
讓位也就罷了,賢王為絕後患竟賜死了原主。
殺人誅心的是,臨終前原主才得知,他無比珍視的皇子福康竟然是賢王和貴妃私通所生的孩子。
可憐原主一片雄心壯誌,卻無處施展。
華清眯了眯眸子:
“看來,這個禦前太監馬公公是太後安插在我身邊的眼線。”
千機小手托著下巴側躺在半空中,嘻嘻笑道:
“老大,換了他。”
華清哼了一聲,眼中閃過一抹冷意:
“換個屁,太後會同意嗎?”
他思考了一番,心中便有了計較。
隨後,他起身,打開房門,走了出去,看到馬公公裝做恭謹的樣子,在屋簷下等候。
華清內心一聲冷笑,麵上卻不動聲色,打了個哈欠,伸了伸懶腰,慵懶地說道:
“好久沒去後花園了,走,今天賞賞景去。”
馬公公聞言,心中微感詫異,但不敢細問,連忙躬身應承,一行人往後花園走去。
後花園綠樹成蔭,枝葉繁茂,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
繁花似錦,絢爛多彩。
各色花卉爭奇鬥豔,紅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勝雪,黃的若金,香氣撲鼻,令人陶醉。
蜂飛蝶舞,生機盎然。
小徑蜿蜒曲折,通向各個角落,清泉流淌,水聲潺潺。
偶爾幾聲鳥鳴,清脆悅耳。
眾人穿花渡柳,來到了妙景閣。
妙景閣是後花園中的一處高樓,共有五層,登高遠眺,可將整個後花園的美景盡收眼底。
華清讓禁衛軍守在樓下,自己和馬公公兩個人拾級而上,登上了妙景閣的頂層。
站在欄杆邊上,華清俯瞰著遠處的一排排宮殿,心中卻是一片冰冷。
他轉過身,看向馬公公,嘴角勾起一抹詭異的笑容:
“老馬,你說這大魏,應該是朕說了算,還是太後說了算?”
馬公公心中一緊,稍作思索,躬著身子笑回:
“大魏是陛下的天下,當然是陛下說了算。”
“不過,朝廷百官忠奸混雜,人心難測,陛下畢竟年輕,閱曆尚淺,容易被蒙蔽。”
“太後母儀天下,見多識廣,她的意見不可不聽。”
華清聽聞此言,眸子中的冷意更深了幾分,很是玩味地看著他:
“你說朝廷中有奸臣?好極了。”
“說來聽聽,哪一個是奸臣?朕辦了他。”
馬公公臉色突變,額頭隱隱有汗珠滲出,他自扇了一耳光,陪笑道:
“瞧我這張爛嘴。”
“陛下誤會了,奴婢隻是打個比方,並非真的能辨得出誰忠誰奸。”
華清一聲冷笑:
“打你媽!”
他猛然伸手一推,將毫無防備的馬公公向標杆外推去。
馬公公發出一連串驚恐的尖叫,直直向下墜去,一聲沉悶的撞擊聲後,摔成了肉泥血水。
樓下的禁衛軍聽到動靜,慌忙向前查看,認出是馬公公後,紛紛鬆了一口氣,心中卻又隱隱不安。
抬頭望向五樓,卻見華清神色如常地站在欄杆旁,仿佛剛剛發生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他們心中雖驚,卻也不敢言語。
華清看著樓下的一片狼藉,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