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吃的不歡而散,每個人都帶著滿腹心事離開了餐廳。
楊珍一邊看著康文結賬,一邊忍不住抱怨起來:
“今天真是倒黴,本來想好好吃一頓海鮮大餐,結果連口熱乎的都沒吃到!”
楊珍說著,還瞄了一眼餐桌,她發現餐桌上那十幾道菜幾乎都被吃光了。
尤其是那些價格不菲的海鮮菜肴,像香煎紅膏蟹、白灼斑節蝦、蒜蓉粉絲蒸龍蝦等硬菜都被一掃而空,就連清燉甲魚湯和紅燒海參也隻剩下一點點湯底。
這幾道海鮮,都是她們老兩口的最愛,但由於剛才一直在與顧父顧母爭論彩禮問題,他們甚至沒有來得及多吃上幾口。
楊珍想起來了,剛才就看顧家那幾個年輕人,吃的滿嘴流油,大快朵頤。
她輕輕地拍了拍腦門,懊惱又失望,望著桌子上剩下的一點黑米蒸螃蟹,無奈地搖了搖頭。
她用瓢羹刮著盤底,給自己裝了小半碗黑米飯,又給老伴康大路也裝了一碗。
吃完黑米飯,她又將那點可憐的甲魚湯底,一飲而盡,然後才意猶未盡地回家去了。
其實顧歆知道,康文有錢,畢竟她好歹在他身邊工作過一段時間,對於他的薪資待遇多少還是知道一點的。
隻是她不知道的是,康文為什麽在她父母,還有堂哥麵前哭窮。
起初,她跟她媽媽的想法一樣,覺得康家是因為她已經生下了孩子,覺得不值當,所以才不願拿出這五十萬的彩禮。
後來,在回家的路上,她仔細思考了許久,意識到即使這筆彩禮交給了她的父母,等到她結婚時,娘家可能也不會給她太多的陪嫁。
她清楚地知道,父母無非是想要從她這裏要走更多的錢,好去幫她那個一事無成的弟弟。
而他們之所以擔心,是因為一旦她結婚後,再向她要錢恐怕就不再那麽容易了。
事實上,顧父顧母心裏的確是這樣想的。
前些天,當他們從鄰居口中得知,侄子顧雄和顧偉要新開一家火鍋店時,老兩口心中頓時升起一絲希望。
於是,他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侄子的燒烤店,心懷忐忑地詢問他倆,是否可以讓顧超入股,讓他們帶著他這個小堂弟一起賺大錢,一塊兒發大財。
顧雄聽到這個請求,不禁感到一陣疑惑。
他和顧偉都比顧超大十幾歲,自然對顧超的品性和能力很是了解,他們也清楚地知道,顧超這些年來並沒有賺到什麽錢。
起初,兄弟倆甚至懷疑是不是顧父這個二叔兜裏有錢,想要投資他們的火鍋店。
不過,當顧父顧母提出這個請求後,顧雄還是決定先聽聽他們老兩口的想法。
他滿臉含笑,看向顧父顧母。
“二叔、嬸子,如果我們兄弟倆同意顧超入股火鍋店,你們打算出多少錢呢?”
顧父顧母心裏沒底,他們對視一眼,猶豫了一下,思索片刻後說道:
“二十萬,或者三十萬吧,阿雄,你看這個錢夠不夠?”
顧雄聽到這話,嘴角微微上揚,轉頭和顧偉相視一笑。
“二叔、嬸子,如果你們真心想做,也不是不可以。
不過,二三十萬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而且你們要知道,做生意都是有風險的,沒有什麽是穩賺不賠的。”
顧母心裏咯噔一下,但還是點點頭,回道:
“這個我們知道,不過我們也相信你們兄弟倆的能力,看你們燒烤店做得風生水起的,將來火鍋店肯定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顧父跟顧母早都聽說了,村裏人也早都傳開了,說顧雄和顧偉的燒烤店,賺了不少錢,不然怎麽店才開才沒多久,兄弟倆說買房就買房,說買車就買車了。
隻是,話剛一說出口,顧母臉上又露出為難之色,他們老兩口其實兜裏根本沒有這麽多錢,甚至可以說是窮的叮當響。
之前女兒每個月給他倆的生活費,都貼補給顧超一家子了。
前陣子,顧超媳婦兒生了龍鳳胎,大人奶水不足,兩個孩子吃的多,拉的也多,單單是奶粉錢和尿布錢,就已經花了他們不少錢了,還不說其它的。
後來,老兩口思來想去,覺得還是得去女兒顧歆那裏找錢。
想著顧歆孩子都生了,還是個寶貝兒子,但康文家卻還遲遲沒上門來提親。
顧母跟顧父商量了一下,覺得他們不能再坐視不理了。
與其隔三差五問顧歆要那一點點錢,像擠牙膏似的,擠不出多少來,還不如直接問康文要筆大的。
他們來之前,特意沒給顧歆說,一行人直接開車到了城裏,才給顧歆打電話。
得知顧歆搬到新的住處後,他們又風風火火地趕了過去。
這次來,顧父顧母還特意叫上了顧雄和顧偉,就是想著人多氣勢大,不能一開始就讓康家把氣勢給拿捏住了。
再說,顧雄和顧偉作為顧歆親親的大堂哥和二堂哥,此次前來不僅是為了給寶寶慶祝滿月,同時也是想借此機會與康家人閑聊家常,加深兩家人之間的感情。
飯桌上,再順便提一提顧歆的婚事,以及彩禮問題,一切似乎都顯得順理成章了。
此刻,顧父顧母站在顧歆寬敞明亮、整潔如新的大平層內,心情格外舒暢。
這房子與女兒曾經租住的狹小房間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有著天壤之別。
當顧父顧母將目光投向窗外,他們不禁想起了康文駕駛的那輛豪華寶馬轎車。
內心深處,他們堅信康文經濟實力雄厚,足以承擔高額的彩禮費用。
於是,他們決定不再猶豫,可以放心大膽地向康文索要彩禮。
原本,顧家二老計劃要求康文給個二十萬至三十萬元的彩禮金額。
不過,如今親眼目睹了這套漂亮上檔次的大房子後,老兩口的想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嗯,他康文娶了我們的寶貝閨女,還白得了一個兒子,就算開口問他要五十萬的彩禮,怎麽著也是合情合理的吧!
楊珍一邊看著康文結賬,一邊忍不住抱怨起來:
“今天真是倒黴,本來想好好吃一頓海鮮大餐,結果連口熱乎的都沒吃到!”
楊珍說著,還瞄了一眼餐桌,她發現餐桌上那十幾道菜幾乎都被吃光了。
尤其是那些價格不菲的海鮮菜肴,像香煎紅膏蟹、白灼斑節蝦、蒜蓉粉絲蒸龍蝦等硬菜都被一掃而空,就連清燉甲魚湯和紅燒海參也隻剩下一點點湯底。
這幾道海鮮,都是她們老兩口的最愛,但由於剛才一直在與顧父顧母爭論彩禮問題,他們甚至沒有來得及多吃上幾口。
楊珍想起來了,剛才就看顧家那幾個年輕人,吃的滿嘴流油,大快朵頤。
她輕輕地拍了拍腦門,懊惱又失望,望著桌子上剩下的一點黑米蒸螃蟹,無奈地搖了搖頭。
她用瓢羹刮著盤底,給自己裝了小半碗黑米飯,又給老伴康大路也裝了一碗。
吃完黑米飯,她又將那點可憐的甲魚湯底,一飲而盡,然後才意猶未盡地回家去了。
其實顧歆知道,康文有錢,畢竟她好歹在他身邊工作過一段時間,對於他的薪資待遇多少還是知道一點的。
隻是她不知道的是,康文為什麽在她父母,還有堂哥麵前哭窮。
起初,她跟她媽媽的想法一樣,覺得康家是因為她已經生下了孩子,覺得不值當,所以才不願拿出這五十萬的彩禮。
後來,在回家的路上,她仔細思考了許久,意識到即使這筆彩禮交給了她的父母,等到她結婚時,娘家可能也不會給她太多的陪嫁。
她清楚地知道,父母無非是想要從她這裏要走更多的錢,好去幫她那個一事無成的弟弟。
而他們之所以擔心,是因為一旦她結婚後,再向她要錢恐怕就不再那麽容易了。
事實上,顧父顧母心裏的確是這樣想的。
前些天,當他們從鄰居口中得知,侄子顧雄和顧偉要新開一家火鍋店時,老兩口心中頓時升起一絲希望。
於是,他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侄子的燒烤店,心懷忐忑地詢問他倆,是否可以讓顧超入股,讓他們帶著他這個小堂弟一起賺大錢,一塊兒發大財。
顧雄聽到這個請求,不禁感到一陣疑惑。
他和顧偉都比顧超大十幾歲,自然對顧超的品性和能力很是了解,他們也清楚地知道,顧超這些年來並沒有賺到什麽錢。
起初,兄弟倆甚至懷疑是不是顧父這個二叔兜裏有錢,想要投資他們的火鍋店。
不過,當顧父顧母提出這個請求後,顧雄還是決定先聽聽他們老兩口的想法。
他滿臉含笑,看向顧父顧母。
“二叔、嬸子,如果我們兄弟倆同意顧超入股火鍋店,你們打算出多少錢呢?”
顧父顧母心裏沒底,他們對視一眼,猶豫了一下,思索片刻後說道:
“二十萬,或者三十萬吧,阿雄,你看這個錢夠不夠?”
顧雄聽到這話,嘴角微微上揚,轉頭和顧偉相視一笑。
“二叔、嬸子,如果你們真心想做,也不是不可以。
不過,二三十萬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而且你們要知道,做生意都是有風險的,沒有什麽是穩賺不賠的。”
顧母心裏咯噔一下,但還是點點頭,回道:
“這個我們知道,不過我們也相信你們兄弟倆的能力,看你們燒烤店做得風生水起的,將來火鍋店肯定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顧父跟顧母早都聽說了,村裏人也早都傳開了,說顧雄和顧偉的燒烤店,賺了不少錢,不然怎麽店才開才沒多久,兄弟倆說買房就買房,說買車就買車了。
隻是,話剛一說出口,顧母臉上又露出為難之色,他們老兩口其實兜裏根本沒有這麽多錢,甚至可以說是窮的叮當響。
之前女兒每個月給他倆的生活費,都貼補給顧超一家子了。
前陣子,顧超媳婦兒生了龍鳳胎,大人奶水不足,兩個孩子吃的多,拉的也多,單單是奶粉錢和尿布錢,就已經花了他們不少錢了,還不說其它的。
後來,老兩口思來想去,覺得還是得去女兒顧歆那裏找錢。
想著顧歆孩子都生了,還是個寶貝兒子,但康文家卻還遲遲沒上門來提親。
顧母跟顧父商量了一下,覺得他們不能再坐視不理了。
與其隔三差五問顧歆要那一點點錢,像擠牙膏似的,擠不出多少來,還不如直接問康文要筆大的。
他們來之前,特意沒給顧歆說,一行人直接開車到了城裏,才給顧歆打電話。
得知顧歆搬到新的住處後,他們又風風火火地趕了過去。
這次來,顧父顧母還特意叫上了顧雄和顧偉,就是想著人多氣勢大,不能一開始就讓康家把氣勢給拿捏住了。
再說,顧雄和顧偉作為顧歆親親的大堂哥和二堂哥,此次前來不僅是為了給寶寶慶祝滿月,同時也是想借此機會與康家人閑聊家常,加深兩家人之間的感情。
飯桌上,再順便提一提顧歆的婚事,以及彩禮問題,一切似乎都顯得順理成章了。
此刻,顧父顧母站在顧歆寬敞明亮、整潔如新的大平層內,心情格外舒暢。
這房子與女兒曾經租住的狹小房間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有著天壤之別。
當顧父顧母將目光投向窗外,他們不禁想起了康文駕駛的那輛豪華寶馬轎車。
內心深處,他們堅信康文經濟實力雄厚,足以承擔高額的彩禮費用。
於是,他們決定不再猶豫,可以放心大膽地向康文索要彩禮。
原本,顧家二老計劃要求康文給個二十萬至三十萬元的彩禮金額。
不過,如今親眼目睹了這套漂亮上檔次的大房子後,老兩口的想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嗯,他康文娶了我們的寶貝閨女,還白得了一個兒子,就算開口問他要五十萬的彩禮,怎麽著也是合情合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