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初遇鐵索連環確實吃了大虧,不過老朱還是很穩的,連續下令指揮,再加上將士用命,倒是阻止了陳友諒的進攻態勢。


    老朱吃了大虧驚怒不已,召集眾將再次議會,會上眾將紛紛提出意見,但是依舊不被老朱采納,像什麽退出潘陽湖去陸地上決戰,像什麽派出奇兵像張定邊一樣直取陳友諒狗頭,像什麽洪都之圍以除不如先行後撤在做打算等等等等,老朱聽著都煩。


    這一次大戰老朱抱著和陳友諒一決勝負的信念,怎麽會考慮那些緩兵之計,老朱要的就是和陳友諒正麵對決,徹底贏下陳友諒這個王八羔子。


    雖然有不少將領的意見不好聽,但是也有一些意見很值得朱元璋思考,比如郭興提議采用火攻,老朱對於火攻很感興趣,於是商量如何用火攻針對陳友諒。


    翌日雙方再度交戰,陳友諒依舊是鐵索連環大船開道,朱文傑遠遠望去感覺震撼,單純來說這鐵索連環真是強悍無比,衝擊起來根本擋不住。


    老朱一直在觀望天氣,時不時還要看一下旗子的飄蕩方向,見風向一直不對,老朱隻能讓將士們堅守。


    前方大戰持續進行,從午時開戰一直持續到酉時過半,眼看著太陽即將落山,終於,軍旗的飄蕩方向逐漸改變。


    “叔父,東北風!”


    朱文傑出聲提醒,老朱心神一震,看了軍旗片刻後果斷下達命令。


    隨著老朱命令下達,一艘艘走舸船出現在湖麵上,隻見這些走舸船不再載著將士,而是裝著幹草料和火藥。


    走舸速度極快的穿插向前,眼看著就要衝到陳友諒的大船前,緊接著隨著火光亮起,十幾艘熊熊燃燒的走舸就來到陳軍船下,隨著東北風的吹拂,火焰終於點燃了被鐵鎖鏈還的大船。


    火勢起的很快,隻不過兩三個呼吸間十多艘陳軍大船就被點燃,陳軍兵卒見此一個個驚慌失措起來,甚至連將領下令都聽不到了。


    朱軍見到火起士氣大振,一邊呐喊一邊遠程打擊,試圖擊潰陳軍的士氣,卻不想效果比想象的要好很多,陳軍士氣大跌,兵卒隻顧逃命無心戀戰和救火。


    朱元璋見此便知大局已定,立刻下令全軍出擊務必擊潰陳軍有生力量。


    朱軍各將領得令後開始繞過鐵索連環大陣,直衝陳軍中後軍,一時間陳軍無力抵抗紛紛敗走。


    此戰一直持續到半夜,陳軍的鐵索連環完敗,很多陳軍兵卒直接投降,陳友諒隻帶著五分之二的兵力退回營寨。


    朱元璋一場火攻大敗陳友諒,大戰結束後老朱滿麵紅光的迎接眾將士,甚至宣布宰羊吃肉以示慶賀。


    一場大戰勝利後朱元璋準備乘勝追擊,派兵開始攻打陳友諒的營寨,隻不過陳軍將領依舊頑強作戰,老朱見不能一鼓作氣拿下陳軍,便減緩攻勢。


    此時陳友諒的四麵八方,不論湖麵還是陸地都被朱元璋圍住,陳友諒唯有堅守營寨一途。


    就此雙方再次對峙起來,雖有戰鬥但是規模並不大,每日互罵交戰而已。


    一連十數日雙方就這麽互相拉扯,然朱軍必經有過一場大勝,於是朱軍在氣勢上更勝一籌,這導致陳軍士氣低靡,這導致陳友諒氣憤不已。


    雙方軍中都有對方的俘虜,陳友諒一氣之下開始殺俘,老朱見此雖然同樣氣憤,但是並沒有殺俘,反倒是好吃好喝的供著,正好朱軍此時最不缺的就是糧食,哪怕俘虜再多也能供的起。


    朱元璋在供養俘虜幾日之後忽然派人將俘虜放回陳軍,老朱此番作為實乃殺人誅心,雙方主將對比如此明顯,也造成雙方兵卒對待主將的不同心思。


    就在放歸降兵後不久,朱軍就迎來了第一波偷偷來投降的陳軍將士,老朱對此欣然接受,並且安排人好生對待。


    如此這般一連十日,陳軍之中總有將士前來投降,甚至之前的俘虜還再次回到朱軍這邊,這讓老朱喜笑顏開,不由給陳友諒去信調侃。


    朱文傑見證了此時的發生,親眼看到老朱笑眯眯的給陳友諒去信,還站在寶船上望著陳友諒的大營笑的奸詐。


    又過兩日,陳軍左金吾大將率眾投降,翌日陳軍右金吾大將也率眾投降,至此陳軍大將來降者已有二十人。


    也許是陳友諒自知大勢已去,也許還有營中糧草見底,翌日陳軍忽然大開營門,全軍出擊試圖突出重圍。


    老朱見此立刻下令各將攔截,陳軍突破湖口,朱軍眾將士上下遊多方麵攔截,陳軍仍未突出重圍。


    陳軍且戰且走,朱軍一直纏鬥不放陳軍突圍,如此這般雙方一直纏鬥,迫使陳軍退兵長江的計劃落空,於是陳軍轉戰涇江。


    陳軍行至涇江遭遇傅友德伏兵阻擊,陳軍左衝右突然而還是無法突圍,雙方便在涇江口彼此對決。


    眼看著黃昏將至,陳軍依舊擺脫不了糾纏,陳友諒心中急切,探頭出窗指揮戰鬥,然而不幸的是,一支流矢恰好射中其頭部,導致陳友諒當場去世。


    陳友諒暴斃陳軍瞬間分崩離析,朱軍見此立刻大勢進攻,而陳軍兵卒眼見主將已死已經無心再戰,於是紛紛投降。


    朱軍見此立刻開始收降,逐漸結束此次大戰。


    陳軍之中無論將領還是兵卒大多投降,然而卻有一人不願投降,此人正是張定邊,張定邊見大勢已去也無心再戰,於是收攏陳友諒遺體,搶出陳友諒的小兒子陳理,徑直逃跑,也是張定邊武力過人,沒有像朱文傑這樣的猛人針對,張定邊還真就是說走就走。


    潘陽湖一場大戰讓老朱除去心頭之患,洪都之圍解除,老朱又派人將江州等失地再次奪回,其中陳軍守將紛紛投降。


    朱元璋見此便派軍直接進攻陳友諒的地盤,此時陳友諒已死,陳軍中沒有帶頭羊,於是陳軍各地守軍也都紛紛投降。


    直到大軍來到武昌才停下攻勢,原來張定邊帶著陳理回到了武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德充沛大明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代號六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代號六子並收藏武德充沛大明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