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王朝坐擁有九州之地,幅員遼闊,更有千千萬萬的百姓臣民。作為泱泱大國,不僅國土俊秀,山河秀麗,景色各異,更是生活著無數的能人異士。或保家衛國戍守邊疆,或廟堂高歌造福於民,或遊走江湖無敵於天下,或鍾靈俊秀藏嬌金屋。


    這樣一個龐大的王朝,雖然外表看上去興旺鼎盛,但它畢竟已經存在三百餘年了。就如同一棵古樹一般,隨著年歲增長,外表雖然看上去依舊枝繁葉茂,粗壯雄偉,但其內裏已經是蟲咬蛇盤,難免給人一種遲暮之感。縱觀曆史,擁有三百年以上的王朝,無論最終的結局如何,都會讓人心中生起一股敬仰之情。


    大禹王朝,自建朝以來,推行了很多利國利民的製度,也沿襲了大焱王朝許多好的風俗。畢竟如今的大禹王朝的生長,是靠汲取大焱王朝滅亡的“殘軀”的營養。對於整個天下來說,最大的盛世,是每十年,全國上下在中秋前後會進行全國性質的評選活動——那就是三大榜評。


    軍評榜,由大禹王朝最有閱曆與實力的軍中老將軍,和大柱國們評出。代表了大禹王朝實力最為強橫的十支軍伍。


    武評榜,是江湖高手的實力排位,因涉及到一場場精彩絕倫的高手比試以及江湖上的恩怨情仇,讓世人津津樂道,備受關注,是江湖人最大的榮耀。武評榜隻會收錄年歲不足四十歲的江湖高手,所以說出名要趁早。


    文評榜,是大學士們根據天下文人的作品詩詞進行的評比,前十名都是文采出眾、貫通古今之人。大多是隱士,也有入朝為官,都是一番大學士。有些時候,那些高中殿試榜首之人的排名,甚至還比不過一些“鄉野村夫”。


    有文,武,軍三評榜更多的是對達官顯貴、文武君臣、各方勢力的一種年度情況匯總。真正能讓世人最為津津樂道的,還是美人榜。


    集天下美人,賞萬種風情。


    天下美人何其多,而走入世人眼中的卻少之又少。一旦登頂美人榜,便會受萬眾矚目。美人榜的評定多是一些遷客騷人領銜評定,背後或有富甲一方的商賈,或有達官顯貴朝中重臣做支持。所以這些上榜之人,不僅容貌出眾,更是在家世、才學方麵都有一定地位和能力。


    這其中甚至還有皇族的身影。為博美人一笑,天下可棄!


    十年一度美人評,不光是眾多佳麗使盡渾身解數,她們背後的人更是費盡心思為其拉票,一擲千金之人不乏少數。


    隻因在普通人眼中的美人,在少數人眼中或許是另一種存在。


    身穿紫色二爪青蟒大袍,頭戴黑紗冠帽,穗帶過胸,麵色白嫩。一名二品大太監端著一個書托,書托上並排放著四個卷軸。巧妙的邁著小碎步,以一種又快又穩得速度走進一個書房。


    皇宮之中,有嚴格的等級製度。地位最高的是皇帝無疑,其次是皇太後、皇後,再次之是太子,然後是眾貴妃和皇子皇孫。


    除此之外還有眾多宮女太監,也需要有人管理,按等級分為一二三四,四個品級,一品太監有兩個,一個負責皇帝生活起居,是皇帝嫡親心腹。而另一個是輔佐皇後管理後宮諸多事宜的,是皇後身邊之人,後宮奴仆的第一人。二品太監不太多,四五個,主要是在得寵的貴妃和太子手下,還有就是皇後身邊的人。三四品太監的數量就多了,品級也不太好確定,主要看跟隨的主子地位如何。


    而現在看到的這個,端著書托,快步走進東宮禦書房的二品太監,正是這東宮之主,太子曹景風手下的太監——喜樂。


    “殿下,喜樂把今年的四大榜單排名給您拿來了。”喜樂很年輕,如今年齡不過二十四五,比太子年紀略大三四歲。聲音是太監特有的尖細的嗓音,卻有一種喜感,無論說什麽話,無論什麽話從他嘴裏說出來,總讓人聽了不會覺得是壞事。他五歲淨身入宮,七歲便被帶到太子身邊,那時候太子還未被冊封,隻是皇帝最小、最不起眼的一個兒子。如今已經十幾年過去了,當初的小皇子,一躍成為太子,喜樂的身份也是水漲船高。不僅如此,多年的陪伴,已經讓主仆二人心意相通,喜樂如今可以說是太子最親信之人。


    太子,名景風字仁德。是當今皇帝的第十二個兒子,也是最小的兒子。他出生時,皇帝已經年近半百。本來東宮之位輪不到他,可戲劇性的是,皇帝在其五六歲時,以謀反之罪,誅殺了前太子。並且一直沒有選定太子人選,這就導致他前麵幾個哥哥,彼此之間爭奪損傷慘重,或死、或流放,隻有他這個年齡小,不爭不搶原本不被看好的老十二得了便宜。


    原本正在書房端坐研習書籍的曹景風,聽到喜樂的話,臉上笑容泛起,他有兩個酒窩,笑起來又會露出一顆虎牙,讓這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殿下看起來很是平易近人。


    曹景風放下手中的書,“喜樂,你這奴才真是會討我歡喜,我這看書正無聊你就把有意思的東西給我拿來了。”說著他站起身,一身金黃色的四爪龍袍與那皇袍十分相似。


    一爪之別,卻也是地位的象征。


    “嘿嘿,我的太子爺,作奴才的不就是為了討主子歡喜才存在的嗎!”喜樂見曹景風走過來趕忙上前把書托遞過去。


    曹景風笑而不語,在書托上撥弄了一番,最後拿起了寫著“軍評榜”的那一卷錦書。


    展開來看,看到為首的仍舊是那“火蛇鐵騎”,曹景風眉頭微皺的點了點頭,繼續向下看去。


    火蛇鐵騎,人數為三萬人,騎兵兩萬,分為輕騎一萬、重甲一萬、長刀手五千、巨弓手五千。尤善長途奔襲和軍團戰,主將徐長空,隸屬蒙州。


    玄武之盾,人數為六萬人,主步騎混合,盾陣弩箭。擅長守城據敵,主將曹青魚,隸屬晉州。


    天狼布甲,人數為十萬人,主步卒,大戟長槍,擅長軍團戰,主將張饕隸屬蒙州。


    白雪龍騎,人數為五萬人,主騎兵,快弩彎刀,擅長野戰,主將劉天陽隸屬幽州。


    飛蛾軍,人數為十萬人,步兵,主攻城,長刀飛鉤,主將李人王,隸屬蒙州。


    青龍軍,守城步兵,擅長破圍突襲,六萬人,主將左祁陽,隸屬晉州。


    白虎軍,步騎,長槍巨弩,六萬人,主將曹德陽,隸屬晉州。


    黑狐騎兵,騎兵步卒,短刀鉤鎖,擅長奇襲,二十萬人,主將黑龍,隸屬林州。


    烈馬鐵騎,騎兵,重甲陌刀,破圍,五萬人,主將贏霸,隸屬蒙州。


    龍象鐵騎,騎兵,輕騎兵長槍彎弓,五萬人,主將楊乾,隸屬幽州。


    看完軍評的榜,曹景風眉頭已經微微皺起。軍評榜上最明顯的變化是原本排在第十位的朱雀軍被龍象鐵騎所代替,白雪龍騎上升到了第四位,而這二者都來自於幽州。


    “喜樂,最近那幽州世子在忙些什麽?”


    “啊?”喜樂被太子突然發問,弄得有點沒反應過來,“回太子爺,那幽州世子前段時間一直流連酒樓梧桐苑,與那當家花旦金鳳蓮打的火熱。前兩天更是直接將那金鳳蓮贖了出來,據說是要……”說到這兒喜樂臉上表情很怪異,似乎有些說不出口。


    看到喜樂這個樣子,曹景風挑了挑眉,大概猜出了喜樂將說未說的話,“他該不會是要娶那個舞妓吧?”


    “殿下真是料事如神啊!”喜樂躬身一拜,適時的送上一記馬屁。


    “哼,劉子歌這小子可以啊!晉州三年隻是流連歌館酒樓,原本我以為他是想借此結交達官顯貴,沒想到到頭來還就讓他找到了紅顏知己……不過他以為這樣就能讓我忽略他嗎?”曹景風笑了笑,“喜樂,去查一查他大婚的具體日子,到時候我得給他送上一份厚禮!”


    喜樂低頭快速思考著主子的意思,揣摩主子心思可是下人的必修課。


    “好了,其餘的不看了,你看過後有什麽重要信息和我說一下就行了。”曹景風把軍評榜單扔到書托上,伸了個懶腰又坐回書桌前。


    “殿下為何隻看軍評不看其它榜評呢?”喜樂有些不解的問道。


    “喜樂啊,我就是喜歡你這樣有什麽不懂得就問,不隨意瞎猜測我的想法,這樣的奴才才是主子喜歡的。”曹景風拿起剛剛看的書,“天下大事非一人之力可改變,而軍伍實力卻代表著一州一地實力的變化。我大禹王朝三百年曆史,從古至今出過多少英雄美人,那又奈何?而如今,天下日現動亂,卻全是因為各蕃王兵權過重的緣由。”談到此事曹景風語氣中滿是無奈,“我還是那句話,文武榜上的人能為朝廷所用最好,不然就選擇老老實實當局外人也行,一旦不可控……”曹景風略做停頓,隨後說出了一句充滿殺機的話。


    “一國之力滅一人最是簡單不過了。”


    聽了自己的主子說了這樣的話喜樂心中喜憂參半,喜得是自己的主子雖然年輕但絕對是君王氣魄,憂的是,一人之力真的不足為慮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山美人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AI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AI雯並收藏江山美人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