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熙三年北伐幽州的失敗,對匡朝的影響,是極其複雜而深遠的。軍隊精銳損失殆盡,致使匡朝統治集團中的一部分人,產生了嚴重的恐綏情緒,從此談綏色變,再也不敢輕言,收複燕雲十六州,並被迫,由進攻,轉為防禦。


    因著北伐的失敗,給匡朝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對匡朝的經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也導致朝廷開始采取更為保守的經濟政策,限製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強化對農業的支持。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製了匡朝經濟的發展。


    但在失敗的痛苦中,匡朝也獲得了寶貴的經驗教訓,使得其在各個方麵,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為此,匡朝,在,河北路,沿邊的,平原上,西起保州西北,東至泥沽海口,利用河渠塘泊,築堤儲水,並設置堡寨,往來巡警,以防綏朝騎兵奔衝。


    對於綏朝的入侵,匡朝則實行消極防禦,“但令堅壁清野,不許出兵,既不得已出兵,隻許披城布陣,又臨陣不許相殺”。這就束縛了匡朝軍隊的手腳,置匡朝軍隊將士們,於被動挨打境地。而這時的綏朝,蕭太後治理內政,勵精圖治,國內逐漸穩定下來,奠定了發動戰爭的基礎。開始占據優勢和主動地位,不斷向匡朝發起進攻。


    雍熙三年。十一月。


    綏朝軍隊南下。耶律修格,率軍,在望都,擊敗匡朝軍隊,進屯,滹沱河,以北。綏朝軍隊數萬人,渡河,進攻瀛州,與匡朝軍隊,劉庭讓的軍隊,在,君子館,展開激戰,匡朝軍隊大敗。


    雍熙四年。正月。


    綏朝軍隊乘勝,攻克了,深州、祁州。


    雍熙四年。九月。


    綏朝勝宗,率八萬大軍親征。匡朝軍隊屢戰屢敗,丟城失地。


    雍熙四年。十一月。


    綏朝軍隊的騎兵,在定州附近的,唐河,與匡朝軍隊遭遇。匡朝軍隊騎兵,摧鋒破陣,擊潰綏朝軍隊。這是匡朝軍隊騎兵,正麵擊敗綏朝騎兵,為數不多的,戰例之一。史稱“唐河之戰”。


    繼雍熙三年北伐的,岐溝關、陳家穀,以及其後的,君子館戰役,三場慘敗之後,唐河之戰,是匡朝軍隊急需的,一場報仇雪恥和鼓勵士氣的勝利。因此,它被匡朝史官,大書特書、誇大戰績----大破綏朝軍隊八萬,斬首一萬五千級,獲戰馬萬匹。


    其實,當時綏朝軍隊的主力,並不在定州附近,匡朝軍隊的騎兵,擊敗的,僅是百餘人的騎兵。綏朝軍隊如果真遭到如此重創,不大可能一直在匡朝境內順利轉戰,並且在次年----端拱元年,輕鬆的攻取了,易州等地。實際上,對於端拱元年,綏朝軍隊南侵,致使邊境上極為重要的涿州、易州,兩個州,易手,匡朝的主要史書,均,語焉不詳。


    縱使如此,此戰,衝鋒在前的,靜塞騎兵驍勇無敵,竟然戰勝了綏朝軍隊極為優秀的將領----耶律修格,所率領的騎兵部隊。靜塞騎兵,原屬河北廂軍,雍熙北伐匡朝軍隊損失慘重,因而,廂軍這樣的二線部隊,被迫充當了主力。靜塞軍,唐河一戰,成名,後來,也升格為,禁軍。“積弱”的廂軍,尚有如此驚人的戰鬥力,何況是匡朝禁軍的精銳騎兵?


    端拱元年。


    綏朝軍隊又大舉南下,攻占了,匡朝的涿州、祁州、新樂,等地。


    太宗在位的最後幾年,匡朝與綏朝,基本維持和平狀態。


    恒宗匡真,繼位登基後,匡朝與綏朝的戰爭,再次進入高潮。


    綏朝軍隊不斷南下,侵擾匡朝邊境;而匡朝,則試圖收複燕雲十六州。雙方因此,陷入了長期的戰爭狀態,但均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這一戰,便是,曠日彌久的,二十五載。


    鹹平二年至鹹平三年。


    匡朝軍隊,在保州長城口,與綏朝軍隊交戰,先敗,後勝。史稱:“保州之戰”。


    鹹平四年。


    匡朝軍隊,駐保州西北威虜軍,在主將、保州防禦使----穆易朗,的率領下,四萬騎兵,大戰包括鐵林軍在內的,六萬綏朝騎兵。匡朝軍隊,斬,綏朝騎兵,首,兩萬。取得勝利。史稱:“威虜軍之戰”。


    鹹平六年。


    匡朝軍隊,在望都北,戰敗於,綏朝軍隊。史稱:“望都之戰”


    綏朝繼續派兵,深入匡朝的,霸、雄、貝、冀、邢、洺、深、濱、博、濮、青、淄、齊、濰及天雄、乾寧等十多個州軍,雖然匡朝軍隊在楊延朗、楊嗣等將領的率領下,積極抵抗入侵,但綏朝騎兵的進退速度極快,戰術靈活,給匡朝邊防帶來的壓力,愈益增大。


    景德元年。閏九月。


    綏朝軍隊在綏帝勝宗----耶律礱續,和,其母、蕭太後的率領下,以收複瓦橋關的失地,為名,再一次發兵南下,大舉入侵匡朝的領土,深入匡境,但遭到匡朝軍民的堅決抵抗。


    綏朝軍隊一路南下,先後攻占了遂城、順安等地,直逼匡朝內部防線。


    而在此之前,匡帝恒宗,已經在宋遼匡綏邊境的軍事重鎮----定州,屯集了十五萬的兵力,防備綏朝軍隊。而且,在匡綏邊境上,打造了三個,互相支援的防禦據點,一旦綏朝軍隊南下入侵,這三個據點的守軍,會迅速反撲,切斷綏朝軍隊的退路。


    匡朝這條防守嚴密的戰線,最為主要的目的,是,利用,唐河,這道天然屏障,攔截綏朝軍隊鐵騎,逼迫綏朝軍隊在定州決戰,不至於讓綏朝軍隊鐵騎,四處掠奪物資,這對於綏朝軍隊此次南侵匡境,其實,有著很大的威懾力。


    綏帝勝宗和蕭太後親自統領二十萬大軍南下,順利進抵固安。抵達固安之後,綏朝軍隊開始兵分兩路,發動兩路先鋒軍,南下開路進攻----蕭噠凜,帶領軍隊,攻打遂城;耶律官因駑,帶領軍隊,攻打順安。


    遂城和順安,皆被順利攻下,綏朝軍隊直衝匡朝內部防線。蕭噠凜帶領大軍繼續南下,蕭太後南下,繞行,突襲到,北平寨的後翼,兩路大軍準備,合圍,北平寨。


    鎮守在北平寨的主帥,為,匡朝將領----田瑉。他得知綏朝軍隊南下進犯,統兵出城防守。在楊村,遇到綏朝軍隊的先鋒部隊,並大敗這股先鋒軍。田瑉的英勇抵抗,有效地遏製了,綏朝軍隊的南下勢頭,為匡朝後續的防禦戰,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史稱:“北平寨之戰”。


    北平寨之戰後,田瑉繼續出兵,進攻,在,蒲陰,駐守的,綏帝勝宗和蕭太後。深夜之中,駐守在這裏的十萬綏朝軍隊主力,倉皇東撤,抵達保州城下。


    鎮守在保州的,是,匡朝悍將----金刀令公、楊繼業之子,楊延昭。楊延昭一向喜歡營城自守,當年,憑借一座冰城,硬是將綏朝軍隊拒城之外,無法南進一步。這一次的楊延昭,依舊沒有選擇出城迎戰,同時下令,對保州城,嚴防死守。


    綏朝軍隊再一次,被楊延昭,阻於城下,無法突破保州城,隻能繼續調轉槍頭,在望都安營紮寨,開始和在定州防守的匡朝軍隊主力,展開對峙。


    綏朝軍隊在東翼緩緩進軍,在西翼太行山一側,一萬多的綏朝軍隊騎兵,衝進了河東路境內,攻打,岢嵐縣,東北方向,附近的,草城川。岢嵐城的守將----賈鬃,引兵攔截,雙方在草城川展開大戰。這時,統轄代州、並州兩地軍政大權的,匡朝軍隊統帥----高戟巽,也引兵,前來支援賈鬃,共同抵禦綏朝軍隊的進攻。


    雙方交戰正酣,匡朝軍隊統帥----高戟巽,突然發現,綏朝軍隊的陣營,已經開始大亂,這是敗象頻現。他火速下令,讓賈鬃帶領一部分軍隊,駐守在,寒光嶺,增設伏兵,自己佯裝敗退,引誘綏朝軍隊南下追擊。


    果不其然,綏朝軍隊的這股軍隊,果然開始敗退,向南麵迅速撤軍。這股軍隊還沒有得到有效的休整,就在寒光嶺,遇到匡朝軍隊的再一次進攻。一萬多人馬,幾乎全軍覆沒,岢嵐境內的綏朝軍隊,也宣告徹底敗退。


    可是,已經在望城,集合的,綏朝軍隊主力,突然改變了,和,匡朝軍隊,對峙的狀態,轉而兵分兩路南下----綏帝勝宗、蕭太後,帶領大軍進攻瀛洲;蕭噠凜、耶律官因駑,帶領大軍,進攻祁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映宮牆柳色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鑫若清風芳花嫣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鑫若清風芳花嫣然並收藏日映宮牆柳色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