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寒雲瞠目結舌,瞪大了雙眼,嘴巴半張,仿佛能吞下整個驚訝。繼而,直氣得渾身發抖,整個人幾乎要仰麵倒下,雙手不由自主地拍打著桌麵,發出咚咚的巨響。他雙腳在地上跳躍著,嘴裏更是直嚷嚷著:“你這黑了心的二哥!快把這,吃了老子的,全都給老子吐出來!”
寒雷一直都是努力端著呢。此刻卻再也把持不住,被寒雲的模樣逗得前俯後仰,笑得身體不由自主地趴在桌子上,仿佛連腰都直不起來了,完全是一副笑抽了的模樣。
在幽暗的街角,月光,被高聳的屋簷,無情地切割成細碎的銀片,灑落在這片土地上,更添了幾分寂寥與淒涼。
暗處。角落裏。一個人,靜靜地貼牆立著,仿佛是夜色中最為深沉的一抹墨色。他努力讓自己的身影,與周遭的黑暗,融為一體,卻又在這無邊的黑暗中,顯得格外突兀。眼前的此情此景,如同鋒利的匕首,深深的刺入了他的心房。他的心,在這一刻仿佛被無形的力量撕扯著,每一絲疼痛都如此清晰,仿佛能聽見血液在血管中汩汩流淌的聲音,伴隨著每一次心跳,都是一次靈魂的震顫,都讓他的心上,再添一道血痕。而自己卻仿佛,還能看得見,那正在被割裂、在淌著血的一顆心。
按下心頭的百般複雜情緒,緊了緊,握在手中的鞭子。他緊了緊手中的鞭子,那是一條,承載著他背負的責任,承載著他無數過往與信念的鞭子。每一次握緊,都仿佛是在提醒自己,他不能就這樣沉淪於絕望之中,他必須做些什麽。
而這一切,都始於這個夜晚,這個讓他,心如刀割,卻又讓他,憧憬希望與光明的,夜晚。雲層雖厚,卻掩不住星辰的光芒,偶爾,有幾縷月光穿透雲層,灑在他的臉上,帶來一絲微涼而又堅定的觸感。他抬眼望向,酒樓屋簷角下,那一片,被厚雲,遮蔽住的,青天。
太平興國,十年。
終身未娶、在提點刑獄司,任職?,提點刑獄公事,一職,三年之久的,簫寒涯大人,於臨終之際,一隻手,緊緊地攥著,已經時任、勾當皇城司的,都漕司大人一職,業已數載的,燕昭軼大人,的手,眼噙著熱淚,用盡全身的力氣,清晰無比的說著:“軼哥兒......那時,我們,還是,太年輕......以致......都不知道,以後的時光......竟然,那麽長......長得......讓我們無法......都不擅長......告別......”燕昭軼坐在榻邊,眼中,依稀有淚光乍現。
“......紅塵萬丈......皆自惹......情深不悔......是......婆娑......諾兒......對不起......?我讓你......久等了......”簫寒涯麵帶微笑,說出深埋心底這多年載的話,燕昭軼隻覺得,那隻一直緊緊攥著自己的手,無力地,垂下。
室內一片靜謐。
燕昭軼的眼淚,奪眶而出。簫大人......若非是......世事難料......你......早該當......是......我的......姐夫......二姐姐......這清平盛世......正如你與姐夫所願......你們......終於......能在天上......得以......團圓了......
在簫寒涯簡樸卻莊重的床榻之前,光線似乎都柔和了幾分,空氣中彌漫著難以言喻的哀愁與敬意。
圍繞在簫寒涯床榻正前,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的,是那,沔州城裏,鐵血忠義鏢局的總鏢頭,孔敬平與他的兩個弟弟,孔敬涼、孔敬城。靜謐的空氣中,回蕩著,兄弟三人的低聲啜泣。孔敬平的手中,捧著一副靈位,其上,赫然寫的是:“先夫 孔公 鎮北 之靈位”。
跪在孔敬平兄弟三人右手邊,暗自垂淚的,是自那靜江府、慶遠州,千裏奔赴而來,兩鬢業已染上了歲月風霜的,寒風與半夏。淚水滑過他們夫婦二人的臉頰,滴落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卻仿佛也滴進了他們的心田,喚起了,那些早已塵封許久的往事曆曆。
周圍,燭火搖曳,映照出一屋子眾人,堅毅而又哀傷的臉龐。
三日之後。簫寒涯出殯。
手捧靈位、披麻戴孝的,是,燕昭軼。
扶靈打幡、砸碗摔盆的,是曾經的,寒小五;今時今日,那沔州城裏的,鐵血忠義鏢局,副總鏢頭,寒雲。行在寒雲身後,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的,正是他的夫人,京墨。
抬著靈柩的,如今在燕昭軼手下供職、勾當皇城司裏,人稱“皇城司四虎”的,寒和、寒成、寒義、寒霖。
寒霖,乃早已亡故多年的寒雷,在世時,九死一生,才尋回的,寒霧,孔鎮北之妻、蘇木,失散多年的,弟弟。
將要起靈之際,天邊初露晨曦,淡薄的霧氣繚繞,為這莊嚴肅穆的送葬隊伍平添了幾分哀愁與神秘。此時,一駕看似平凡無奇,實則暗藏皇室威嚴的馬車,在眾目睽睽之下,緩緩穿過長街,悄然行至隊伍的最前端。馬蹄聲輕,似乎連大自然都為之靜默,不願打擾這份沉重的告別。
馬車緩緩停下,車內傳來一陣細微的聲響。接著,那並不華麗的簾門,被一隻纖細而白皙的手,輕輕掀開。眾人屏息以待,隻見宮中那位,素來備受盛寵,卻鮮少拋頭露麵的,宸貴妃娘娘,未施粉黛,僅以一支簡約至極的發簪,輕輕挽起那如瀑般的三千青絲,固定成一個素髻,一身常服,白衣素縞,行至靈柩前,緩緩屈膝,以一種近乎虔誠的姿態,徐徐下拜,動作如行雲流水,卻充滿了對逝者的尊重與不舍。
這一刻,時間仿佛靜止凝固。
“姐夫……毿姐兒……今日……來送你……最後一程……”燕映毿的聲音,細若遊絲,卻穿透了清晨微涼的空氣,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般,敲打在,在場每個人的心上。
燕映毿的眼中,滿是難以言喻的哀痛與不舍,淚水如斷了線的珠子,無聲地滑落,滴落在她身前所跪的青石板上,濺起一朵朵細小的水花。她的身體因悲傷而顫抖,卻依然堅持著,以最誠摯的姿態,向著那即將遠行的靈柩,表達著最後的敬意與告別。
身後,隨其出宮的兩個宮女,隨著燕映毿的動作,都跪倒在地。趕車的兵卒,也毫不猶豫地跪了下去。
燕昭軼,平日裏沉穩內斂,此刻卻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愴。他大步上前,雙膝重重跪在冰冷的地麵上,發出沉悶的聲響。他抬頭望向燕映毿,用盡全身力氣,哽咽著說道:“臣……燕昭軼……代……簫寒涯大人……多謝……宸貴妃娘娘……送行……”每一個字都從心底擠出,飽含深情與感激。
眾人皆紅了眼圈,隻除了抬靈的寒和四人,是用單膝跪地外,其餘人等,均如燕昭軼一般的,五體拜伏於地,高聲應和道:“謝……宸貴妃娘娘……送行……”
風,輕輕吹過,帶走了幾分寒意,也為這送別,增添了莊重與哀婉。
燕映毿望著眼前的一切,心中五味雜陳。她知道,這一別,便是永別。但她也明白,自己作為宸貴妃,必須堅強,於是擦幹眼淚,站起身來,雖然身體仍在顫抖,但她的眼神卻異常堅定。她緩緩轉身,麵向靈柩,再次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帶著眾人,緩緩離去。
燕昭軼跪在冰冷的地麵上,心潮澎湃,思緒萬千。他深深深懂得,今時今日,自己的妹妹,以宸貴妃娘娘之尊榮,身著喪服,稱呼簫寒涯一聲,姐夫,並親自為其送行,意味著什麽。這其中,既須有妹妹的堅持,也須有官家的默許,更是對簫寒涯所代表勢力的一種無聲的支持與緬懷。這其中的意義,遠非表麵上看起來的,那麽簡單。
燕昭軼一身韜略,文從南笙,武承簫寒涯,是匡朝毋庸置疑的,自簫寒涯之後,當世不二的,京師最璀璨的明珠。他深知,真正的勝利,不僅僅在於一時的得失,更在於長遠的規劃與布局,而匡朝的繁榮與強大,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簡單戰役的勝負,所能衡量。一如當年,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二姐姐燕映諾與簫寒涯,非但沒有沉溺於個人的兒女情長,反而默契無間地,雙雙舍棄了情感,匡扶社稷,保家國天下永寧,護黎民蒼生安樂,這才換來了,其後的,昌平盛世,江山萬裏。
簫寒涯,終其一生,也未能成為自己的姐夫。然則在自己與幼妹、貴妃娘娘、燕映毿的心中,他便是他們的姐夫。如今,姐夫便在這冰冷的三尺靈柩中長眠。他的傳奇,如同一首未完的詩,雖已落幕,但餘音繞梁,經久不息。
遠處。晨曦薄光,將那個駐足許久的人影,拉得老長。
簫承蔚,早已跪倒在地,老淚縱橫,哭得不能自禁。這世上,再也沒有了他可以愛的人。也沒有了他可以恨的人。
而那些,曾經逝去的人,已經發生過的事,卻再也無法,流轉回,當初的時光。
落葉辭木,是結束,也是重生。春蘭秋菊,韶光暗轉,比起在漫長的歲月中,思念成疾,或許,死亡,並不可怕。有時候,活下來的那個,才是最難熬的。
寒雷一直都是努力端著呢。此刻卻再也把持不住,被寒雲的模樣逗得前俯後仰,笑得身體不由自主地趴在桌子上,仿佛連腰都直不起來了,完全是一副笑抽了的模樣。
在幽暗的街角,月光,被高聳的屋簷,無情地切割成細碎的銀片,灑落在這片土地上,更添了幾分寂寥與淒涼。
暗處。角落裏。一個人,靜靜地貼牆立著,仿佛是夜色中最為深沉的一抹墨色。他努力讓自己的身影,與周遭的黑暗,融為一體,卻又在這無邊的黑暗中,顯得格外突兀。眼前的此情此景,如同鋒利的匕首,深深的刺入了他的心房。他的心,在這一刻仿佛被無形的力量撕扯著,每一絲疼痛都如此清晰,仿佛能聽見血液在血管中汩汩流淌的聲音,伴隨著每一次心跳,都是一次靈魂的震顫,都讓他的心上,再添一道血痕。而自己卻仿佛,還能看得見,那正在被割裂、在淌著血的一顆心。
按下心頭的百般複雜情緒,緊了緊,握在手中的鞭子。他緊了緊手中的鞭子,那是一條,承載著他背負的責任,承載著他無數過往與信念的鞭子。每一次握緊,都仿佛是在提醒自己,他不能就這樣沉淪於絕望之中,他必須做些什麽。
而這一切,都始於這個夜晚,這個讓他,心如刀割,卻又讓他,憧憬希望與光明的,夜晚。雲層雖厚,卻掩不住星辰的光芒,偶爾,有幾縷月光穿透雲層,灑在他的臉上,帶來一絲微涼而又堅定的觸感。他抬眼望向,酒樓屋簷角下,那一片,被厚雲,遮蔽住的,青天。
太平興國,十年。
終身未娶、在提點刑獄司,任職?,提點刑獄公事,一職,三年之久的,簫寒涯大人,於臨終之際,一隻手,緊緊地攥著,已經時任、勾當皇城司的,都漕司大人一職,業已數載的,燕昭軼大人,的手,眼噙著熱淚,用盡全身的力氣,清晰無比的說著:“軼哥兒......那時,我們,還是,太年輕......以致......都不知道,以後的時光......竟然,那麽長......長得......讓我們無法......都不擅長......告別......”燕昭軼坐在榻邊,眼中,依稀有淚光乍現。
“......紅塵萬丈......皆自惹......情深不悔......是......婆娑......諾兒......對不起......?我讓你......久等了......”簫寒涯麵帶微笑,說出深埋心底這多年載的話,燕昭軼隻覺得,那隻一直緊緊攥著自己的手,無力地,垂下。
室內一片靜謐。
燕昭軼的眼淚,奪眶而出。簫大人......若非是......世事難料......你......早該當......是......我的......姐夫......二姐姐......這清平盛世......正如你與姐夫所願......你們......終於......能在天上......得以......團圓了......
在簫寒涯簡樸卻莊重的床榻之前,光線似乎都柔和了幾分,空氣中彌漫著難以言喻的哀愁與敬意。
圍繞在簫寒涯床榻正前,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的,是那,沔州城裏,鐵血忠義鏢局的總鏢頭,孔敬平與他的兩個弟弟,孔敬涼、孔敬城。靜謐的空氣中,回蕩著,兄弟三人的低聲啜泣。孔敬平的手中,捧著一副靈位,其上,赫然寫的是:“先夫 孔公 鎮北 之靈位”。
跪在孔敬平兄弟三人右手邊,暗自垂淚的,是自那靜江府、慶遠州,千裏奔赴而來,兩鬢業已染上了歲月風霜的,寒風與半夏。淚水滑過他們夫婦二人的臉頰,滴落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卻仿佛也滴進了他們的心田,喚起了,那些早已塵封許久的往事曆曆。
周圍,燭火搖曳,映照出一屋子眾人,堅毅而又哀傷的臉龐。
三日之後。簫寒涯出殯。
手捧靈位、披麻戴孝的,是,燕昭軼。
扶靈打幡、砸碗摔盆的,是曾經的,寒小五;今時今日,那沔州城裏的,鐵血忠義鏢局,副總鏢頭,寒雲。行在寒雲身後,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的,正是他的夫人,京墨。
抬著靈柩的,如今在燕昭軼手下供職、勾當皇城司裏,人稱“皇城司四虎”的,寒和、寒成、寒義、寒霖。
寒霖,乃早已亡故多年的寒雷,在世時,九死一生,才尋回的,寒霧,孔鎮北之妻、蘇木,失散多年的,弟弟。
將要起靈之際,天邊初露晨曦,淡薄的霧氣繚繞,為這莊嚴肅穆的送葬隊伍平添了幾分哀愁與神秘。此時,一駕看似平凡無奇,實則暗藏皇室威嚴的馬車,在眾目睽睽之下,緩緩穿過長街,悄然行至隊伍的最前端。馬蹄聲輕,似乎連大自然都為之靜默,不願打擾這份沉重的告別。
馬車緩緩停下,車內傳來一陣細微的聲響。接著,那並不華麗的簾門,被一隻纖細而白皙的手,輕輕掀開。眾人屏息以待,隻見宮中那位,素來備受盛寵,卻鮮少拋頭露麵的,宸貴妃娘娘,未施粉黛,僅以一支簡約至極的發簪,輕輕挽起那如瀑般的三千青絲,固定成一個素髻,一身常服,白衣素縞,行至靈柩前,緩緩屈膝,以一種近乎虔誠的姿態,徐徐下拜,動作如行雲流水,卻充滿了對逝者的尊重與不舍。
這一刻,時間仿佛靜止凝固。
“姐夫……毿姐兒……今日……來送你……最後一程……”燕映毿的聲音,細若遊絲,卻穿透了清晨微涼的空氣,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般,敲打在,在場每個人的心上。
燕映毿的眼中,滿是難以言喻的哀痛與不舍,淚水如斷了線的珠子,無聲地滑落,滴落在她身前所跪的青石板上,濺起一朵朵細小的水花。她的身體因悲傷而顫抖,卻依然堅持著,以最誠摯的姿態,向著那即將遠行的靈柩,表達著最後的敬意與告別。
身後,隨其出宮的兩個宮女,隨著燕映毿的動作,都跪倒在地。趕車的兵卒,也毫不猶豫地跪了下去。
燕昭軼,平日裏沉穩內斂,此刻卻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愴。他大步上前,雙膝重重跪在冰冷的地麵上,發出沉悶的聲響。他抬頭望向燕映毿,用盡全身力氣,哽咽著說道:“臣……燕昭軼……代……簫寒涯大人……多謝……宸貴妃娘娘……送行……”每一個字都從心底擠出,飽含深情與感激。
眾人皆紅了眼圈,隻除了抬靈的寒和四人,是用單膝跪地外,其餘人等,均如燕昭軼一般的,五體拜伏於地,高聲應和道:“謝……宸貴妃娘娘……送行……”
風,輕輕吹過,帶走了幾分寒意,也為這送別,增添了莊重與哀婉。
燕映毿望著眼前的一切,心中五味雜陳。她知道,這一別,便是永別。但她也明白,自己作為宸貴妃,必須堅強,於是擦幹眼淚,站起身來,雖然身體仍在顫抖,但她的眼神卻異常堅定。她緩緩轉身,麵向靈柩,再次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帶著眾人,緩緩離去。
燕昭軼跪在冰冷的地麵上,心潮澎湃,思緒萬千。他深深深懂得,今時今日,自己的妹妹,以宸貴妃娘娘之尊榮,身著喪服,稱呼簫寒涯一聲,姐夫,並親自為其送行,意味著什麽。這其中,既須有妹妹的堅持,也須有官家的默許,更是對簫寒涯所代表勢力的一種無聲的支持與緬懷。這其中的意義,遠非表麵上看起來的,那麽簡單。
燕昭軼一身韜略,文從南笙,武承簫寒涯,是匡朝毋庸置疑的,自簫寒涯之後,當世不二的,京師最璀璨的明珠。他深知,真正的勝利,不僅僅在於一時的得失,更在於長遠的規劃與布局,而匡朝的繁榮與強大,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簡單戰役的勝負,所能衡量。一如當年,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二姐姐燕映諾與簫寒涯,非但沒有沉溺於個人的兒女情長,反而默契無間地,雙雙舍棄了情感,匡扶社稷,保家國天下永寧,護黎民蒼生安樂,這才換來了,其後的,昌平盛世,江山萬裏。
簫寒涯,終其一生,也未能成為自己的姐夫。然則在自己與幼妹、貴妃娘娘、燕映毿的心中,他便是他們的姐夫。如今,姐夫便在這冰冷的三尺靈柩中長眠。他的傳奇,如同一首未完的詩,雖已落幕,但餘音繞梁,經久不息。
遠處。晨曦薄光,將那個駐足許久的人影,拉得老長。
簫承蔚,早已跪倒在地,老淚縱橫,哭得不能自禁。這世上,再也沒有了他可以愛的人。也沒有了他可以恨的人。
而那些,曾經逝去的人,已經發生過的事,卻再也無法,流轉回,當初的時光。
落葉辭木,是結束,也是重生。春蘭秋菊,韶光暗轉,比起在漫長的歲月中,思念成疾,或許,死亡,並不可怕。有時候,活下來的那個,才是最難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