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映諾自十三歲那年,被燕靝書從季家別院裏頭,接回燕府,已有七載。


    這七載時光,如同一本厚重的史書,記錄著不僅僅是匡朝的風雲變幻,時移世易,便是連燕府內部,亦都有,波瀾壯闊的變遷與沉浮,發生過了,太多的事情。


    燕靝書辭了宰相官位,舉家遷到了平涼城。想當初,京師的燕相府,作為匡朝數一數二的顯赫門第,其權勢與榮耀,幾乎可與皇權,並駕齊驅。燕靝書在辭去了宰相的官位後,帶著全家老少,遷往了遠離京城繁華的平涼城。


    燕府裏的小公子、燕昭軼,自幼便展現出,與眾不同的聰慧與才情,且與非一母同胞的,長兄、燕昭軒,二姐、燕映諾,皆十分親厚,反倒更勝於自己一母所出的三姐、燕映詩,四姐、燕映詞。然則,其並不常居於燕府之中,隻除了年節,或是家族中有特別重要的事情,他才會回到燕府。平日裏,他都起居在南府,受教於自己的外祖父,南笙,老大人。南笙老大人,博學多才,對其的教導,自然是極為嚴格、而又充滿期望。在這樣的環境下熏陶成長,燕昭軼的學識與見識,自然是遠超於同齡之人。


    而在這七年裏,燕府的人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娘子南靜月身邊的一等丫頭,彩霞,成為了莫姨娘。


    蘭馨苑裏的掌事媽媽、莫姨娘的親娘、大娘子南靜月的陪嫁媽媽,王香草,因著大娘子的指使而構陷燕二小姐,因此得罪了時任武德司司指揮使的簫寒涯,也因此招致了燕靝書為保全大娘子南靜月,而對其做出的嚴懲……一頓板子下來,王香草被活活打死。


    王香草死後的第一個月。燕靝書添了第六個孩子,毿姐兒。她的到來,如同一縷溫暖的陽光,穿透了燕府上下的陰霾;她的誕生,也仿佛是,對王香草離世的一種慰藉。


    王香草死後的第二個月。莫姨娘的親爹、大娘子南靜月的娘家,南府,的管家,莫大有,迎了南府燒廚房的許婆子為續弦。畢竟王香草屍骨未寒,這一舉動,在南府和燕府,到底還是在下人們之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王香草死後的第三個月。莫大有領著許婆子到燕府,做了大娘子南靜月身邊的掌事媽媽。


    王香草死後的第三個月。莫大有領著新婚的許婆子來到了燕府,受到了南靜月的款待。之後,南靜月便讓許婆子留在了自己身邊,做了蘭馨苑新的掌事媽媽。


    王香草死後的第四個月。許媽媽與前夫所生的獨子、毛六,也入了燕府,當了大娘子的蘭馨苑前院裏頭的,一名跑腿小廝。


    王香草死後的第五個月。燕府管家、燕嶽,也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大喜事。他隆重迎娶了府裏頭故去多年的花匠、夏四,的遺孀,杏兒,過了門。還在平涼城中,給一家人置辦了一處小宅院,熱熱鬧鬧的過著小日子。


    王香草死後的第六個月。燕府再次迎來了一場盛大的喜事。吹雪院裏的一等丫頭,蘇木,被迎為正室,自燕府出嫁。這一日,蘇木身著翠綠的嫁衣,手執精美的團扇,宛如春日裏的一抹清新,為燕府增添了幾分喜氣。蘇木的夫君,乃是大匡朝,武德司司指揮使----簫寒涯的得力部屬,人稱“快手三郎”、以一套家傳的九式二十七招“破雲盤龍鞭”鞭法,名動江湖的,武德司六寒之一,寒霧。


    當然了,蘇木與寒霧的結合,在燕靝書的眼中看來、心裏想來,自覺這是燕府,與武德司之間的,一次重要聯姻。


    王香草死後的第七個月。時任武德司司指揮使的簫寒涯,領詔返京。畢竟簫寒涯在朝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他的返京,無疑意味著,朝廷將有新的動向。


    簫寒涯返京的前夜,燕映諾在與其閑談中,方才得知了,寒霧,本家姓孔,其名,鎮北。


    得知這一消息後,燕映諾對寒霧的身份和地位,有了更深的認識。她明白,蘇木能夠嫁給這樣的人物,無疑是她的福氣。同時,她也對簫寒涯和寒霧之間的深厚情誼,感到欽佩和羨慕。在朝堂紛爭中,能夠有這樣一份真摯的江湖情義和兄弟信任,實屬難得。


    燕映諾知道,簫寒涯並不僅僅是一個冷酷無情的武德司司指揮使,他也有著自己的情感和追求。在朝廷的紛爭和險惡中,簫寒涯自始至終,都在虔誠堅守著自己的初心與底線,為匡朝社稷和天下蒼生,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現下,距簫寒涯當初返京之時,已有兩載。而今,二十歲的燕映諾,已然成了這平涼城中,尚未嫁人的、年紀最大的、老姑娘了。在這民風淳樸、婚嫁觀念傳統的平涼城中,燕映諾更是顯得,尤其,與眾不同。


    寒霧的曾祖父,孔伯豪,出生於前朝之前朝----綏朝,仁壽二年間,冀州漁陽的,一戶莊稼人家中。幼年時,曾拜了村裏的武師,很是習了些拳腳功夫。因著綏朝自開皇十八年起,多次發動,對皐戾朝的戰爭,但均未獲勝,反而致使哀鴻遍野,民不聊生,莊戶人家的日子異常艱難。無奈之下,孔伯豪的父母,隻能攜其兄弟姐妹五人,往其親眷所居的、遠離戰亂的州郡----朔州鄯陽,投奔而去。終因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其父母兄弟姐妹,先後死在了,一路上的,風霜雪雨之中。


    孔伯豪隻能強忍悲痛,就地潦草的埋葬了家人後,隻身上路,幾經輾轉,抵達了朔州鄯陽,白日裏一邊賣藝,一邊尋親,黑夜裏便到乞兒和流民聚集棲息的山神廟裏歇息……寒來暑往了數載,仍是尋親未果。機緣巧合之下,某日裏,孔伯豪偶遇一戶遲姓人家,彼時正設下擂台,為其家中小女,比武招親。孔伯豪觀戰許久,見那遲家小姐,生的英姿颯爽,其雖為女流之輩,然則武藝出眾,於是心下激昂,便上了擂台。一番較量後,孔伯豪勝出。得悉孔伯豪孑然一身、身無長物,遲家並未嫌棄,且守信安排其,與遲家小姐,行禮完婚,入了洞房。待到成親次日,孔伯豪攜新婚妻子向遲家的長輩敬茶時,方知,遲家嶽父,乃鮮卑人氏,世居朔州,善使馬槍,在綏朝大業末年,於河間郡、高陽縣,投身軍旅,平定高陽民亂。其後歸順了前朝,南征北戰,屢建戰功,英勇無畏,銳不可擋,力破千軍,舉世無雙。


    孔伯豪婚後,不願久居於嶽家寄生,遂向嶽父稟明心跡,欲攜妻,前往尚武好酒之地,汾州,開設一間鏢局,自立門戶,期冀嶽家能支持自己。


    遲家嶽父很是欣慰於孔伯豪的風骨峭峻,便語重心長的告知孔伯豪:“鏢局之設,非細流之財所能支撐,必也積金累玉,家道殷實,方有底氣承此重任。蓋因鏢行之路,千裏迢迢,風險重重,非但護財送寶,亦要保人平安,此等重任,非巨資厚產不能擔也。故言開設鏢局之資產,猶如江河之水源遠流長,山嶽之石堅固厚重,非一朝一夕之功,實乃世代積累之果。”為助孔伯豪成就家業,遲家嶽父欣然拿出五千兩銀票,作為其開設鏢局的資財所需;更將自己師承於,武藝大師,解閎的,鋼鞭鞭法,傾囊相授之。


    孔伯豪的習武天賦極高,不久,便將嶽父傳授指點的鋼鞭鞭法,習得滾瓜爛熟、爐火純青,之後,其再加以參悟,革故鼎新,自創出了一套,九式二十七招的鞭法。遲家嶽父頗為讚賞,並將女婿的鞭法,取名為:“破雲盤龍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映宮牆柳色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鑫若清風芳花嫣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鑫若清風芳花嫣然並收藏日映宮牆柳色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