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大廈將傾
三國袁術,從不稱帝開始 作者:剛二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將軍,這點就是我們奇怪的地方,外麵的火光暗號,就是幾個世家私兵最先發現,然後向我們報告的。”
幾個親衛也是一臉的迷茫。
程普聞之大喜,“看來是老夫多心了,目前的江東世家,跟我們還是一條心的,全柔留讚這樣的敗類終究隻是少數!”
當即下令親衛就要對那幾個世家私兵重賞。
親衛轉身出去。
猛然程普又是瞥了眼案上的招降傳單,“不對勁,袁術用此文書雖說隻是再明顯不過的攻心計,其目的就是要策反城中的江東世家,那些世家肯定也是心知肚明,這時候他們突然就來報告外麵有人暗中聯絡,這未免也太巧了?”
程普不免再次生疑。
這也是攻心計最惡心的一點,哪怕你明明知道這是敵人的挑撥離間,但無奈已經出了全柔留讚兩個背刺的例子。
兩人還都因此加官進爵,在淮南的邪惡陣營混的風生水起,程普捫心自問,換做是自己,此刻豈能不心動?
如此一想。
這些世家私兵主動上報的舉動看似很忠心,但換個角度想,難道就不是為了獲得他信任,讓他再次麻痹大意的一種手段?
盡管程普一個勁的說服自己不要上當,要相信前者。
但是沒辦法,留讚族人的背刺對程普刺激太大了!
程普就趕緊叫回已經離開的親衛吩咐道:“暫時不要嘉獎,讓他們候著,順便把秦鬆陳端呂範請來!”
周瑜離開時不太放心,強烈要求程普把秦鬆陳端兩個謀臣留下。
兩人都是廣陵人。
秦鬆出身廣陵豪族。
陳端更是陳氏一族,跟陳矯一樣,都是屬於下邳陳氏的分支,至於呂範,在汝南就對袁術十分厭惡。
更是慫恿孫策離開袁術,自立江東的元凶之一!
很快三人同時到來,朝著程普拱手道:“老將軍叫我們來所為何事?可是城外出現了敵情?”
程普寒著臉點頭,讓親衛把世家私兵的發現說了一遍,又惡心的指著長案上的招降文書道:“袁術老賊狡詐,劉曄宗親敗類,陳宮反複之人,老夫不怕與三人正麵交戰,唯恐這三人施展陰謀詭計!”
陳端立刻明白了程普的意思,“老將軍可是擔心城中世家會產生動搖?”
“沒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留讚狗賊背叛的惡當,我們上了一次,就決不能上第二次,因此老夫想到一個辦法,就是把城中世家之人全部殺掉,以絕後患!”程普沒有掩飾自己的怒意和殺意。
秦鬆陳端臉色狂變。
嚴格來說,他們也是世家,隻是跟張昭張紘一樣都是外來世家,兩人連忙道:“老將軍不可,這些世家遍布吳郡會稽,皆是我等根基之地,一旦不分青紅皂白的殺掉,對我們大大不利!”
呂範卻是冷笑,“不殺掉,難道真等著他們暗中投降,像那留瘸子一樣,突然獻城嗎?老將軍,在下認為這些世家就算不能殺,也必須要嚴格監視!”
程普滿意的看了呂範一眼,“果然危急時刻,還是如呂範這般的孫氏老臣靠譜!像是秦鬆陳端,終究乃是世家之人,始終隔著那麽一層!”
想到這裏,程普立刻有了決斷道:“殺掉隻是下策,老夫還有一上策,就是把城中世家領頭之人全部關押,其餘私兵也全部打亂編入軍中,如此就算有人想要獻城反叛也沒機會,三位以為如何?”
秦鬆聞言大驚,“老將軍不可!前腳袁術才發出招降文書,後腳我們就把世家之人全部關押,世家定然不滿!”
“不滿總比反叛好!”呂範跟著附和道。
秦鬆趕忙看向陳端。
卻見陳端麵露遲疑,最終,居然下意識的附和呂範,跟著點頭道:“老將軍此策,也有一定的道理!”
“哈哈哈,老夫就知道,你們一定會支持我的決定!”
畢竟這可是杜絕世家反叛的最好辦法。
最後程普還不滿的瞪了秦鬆一眼,作為跟張昭張紘一起投靠孫策的渡江元勳,秦鬆不向著孫策,居然幫著世家說話?
秦鬆也有所察覺,臉色頓時臊紅,張了張嘴,終究還是選擇沉默,畢竟四人中有三人已經同意,他再反對也是沒用。
直到離開軍帳,秦鬆才對陳端指責道:“周軍師留下我等,乃是輔佐老將軍死守秣陵,如今秣陵沒破,卻自生亂,此取禍之道,陳兄為何不跟我一起勸?”
“怎麽勸,老將軍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意見軍中除了公瑾,誰敢反對?再說,老將軍這樣做也沒什麽不妥,那些世家若無異心,也肯定能夠理解,頂多事後補償他們一些利益即可!”
陳端對秦鬆的擔心並不以為然,那袁老賊在淮南壓榨的世家更厲害,也沒見世家反抗,相反都老老實實派了子弟進入官學。
既然那袁術老賊能行,我江東為何不行?
當即陳端不再多言,自顧自回去睡覺了。
秦鬆滿眼都是悲涼,忽然有些感慨,那袁術在淮南兵多錢多糧多將多,外加四世三公,還有一個兄長河北袁紹,淮南那些世家除非傻了才會反抗。
江東能一樣嗎?
“若是公瑾在此,必不讓此事發生,縱然發生,也絕不會如此過分!”秦鬆越發悲觀,這才明白,整個江東能夠處理世家關係的,唯有周瑜張昭張紘三人。
偏偏這三人都不在秣陵!
剩下一個程普,縱有計略,卻根本不知世家裏麵的彎彎繞繞。回到帳中的秦鬆不由仰天長歎,以拳擊案,“如此大廈將傾也!”
“恩公可是出事了?”
這時聽到動靜,一個英氣勃勃的年輕人衝了進來,抬眼一看,竟是自己一年前偶然救下的青年。
據說是琅琊那邊逃避兵亂前來江東的,到處投親不著,差點餓死,後被路過的秦鬆所救,本欲為家仆,卻發現此人年紀輕輕卻氣概不凡,談吐得體,更有一身好武藝,故此為秦鬆所喜,養為賓客,等時機合適,再讓其出仕。
如今再次看到此人,秦鬆忽然想到了什麽,眼神不由一亮。
幾個親衛也是一臉的迷茫。
程普聞之大喜,“看來是老夫多心了,目前的江東世家,跟我們還是一條心的,全柔留讚這樣的敗類終究隻是少數!”
當即下令親衛就要對那幾個世家私兵重賞。
親衛轉身出去。
猛然程普又是瞥了眼案上的招降傳單,“不對勁,袁術用此文書雖說隻是再明顯不過的攻心計,其目的就是要策反城中的江東世家,那些世家肯定也是心知肚明,這時候他們突然就來報告外麵有人暗中聯絡,這未免也太巧了?”
程普不免再次生疑。
這也是攻心計最惡心的一點,哪怕你明明知道這是敵人的挑撥離間,但無奈已經出了全柔留讚兩個背刺的例子。
兩人還都因此加官進爵,在淮南的邪惡陣營混的風生水起,程普捫心自問,換做是自己,此刻豈能不心動?
如此一想。
這些世家私兵主動上報的舉動看似很忠心,但換個角度想,難道就不是為了獲得他信任,讓他再次麻痹大意的一種手段?
盡管程普一個勁的說服自己不要上當,要相信前者。
但是沒辦法,留讚族人的背刺對程普刺激太大了!
程普就趕緊叫回已經離開的親衛吩咐道:“暫時不要嘉獎,讓他們候著,順便把秦鬆陳端呂範請來!”
周瑜離開時不太放心,強烈要求程普把秦鬆陳端兩個謀臣留下。
兩人都是廣陵人。
秦鬆出身廣陵豪族。
陳端更是陳氏一族,跟陳矯一樣,都是屬於下邳陳氏的分支,至於呂範,在汝南就對袁術十分厭惡。
更是慫恿孫策離開袁術,自立江東的元凶之一!
很快三人同時到來,朝著程普拱手道:“老將軍叫我們來所為何事?可是城外出現了敵情?”
程普寒著臉點頭,讓親衛把世家私兵的發現說了一遍,又惡心的指著長案上的招降文書道:“袁術老賊狡詐,劉曄宗親敗類,陳宮反複之人,老夫不怕與三人正麵交戰,唯恐這三人施展陰謀詭計!”
陳端立刻明白了程普的意思,“老將軍可是擔心城中世家會產生動搖?”
“沒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留讚狗賊背叛的惡當,我們上了一次,就決不能上第二次,因此老夫想到一個辦法,就是把城中世家之人全部殺掉,以絕後患!”程普沒有掩飾自己的怒意和殺意。
秦鬆陳端臉色狂變。
嚴格來說,他們也是世家,隻是跟張昭張紘一樣都是外來世家,兩人連忙道:“老將軍不可,這些世家遍布吳郡會稽,皆是我等根基之地,一旦不分青紅皂白的殺掉,對我們大大不利!”
呂範卻是冷笑,“不殺掉,難道真等著他們暗中投降,像那留瘸子一樣,突然獻城嗎?老將軍,在下認為這些世家就算不能殺,也必須要嚴格監視!”
程普滿意的看了呂範一眼,“果然危急時刻,還是如呂範這般的孫氏老臣靠譜!像是秦鬆陳端,終究乃是世家之人,始終隔著那麽一層!”
想到這裏,程普立刻有了決斷道:“殺掉隻是下策,老夫還有一上策,就是把城中世家領頭之人全部關押,其餘私兵也全部打亂編入軍中,如此就算有人想要獻城反叛也沒機會,三位以為如何?”
秦鬆聞言大驚,“老將軍不可!前腳袁術才發出招降文書,後腳我們就把世家之人全部關押,世家定然不滿!”
“不滿總比反叛好!”呂範跟著附和道。
秦鬆趕忙看向陳端。
卻見陳端麵露遲疑,最終,居然下意識的附和呂範,跟著點頭道:“老將軍此策,也有一定的道理!”
“哈哈哈,老夫就知道,你們一定會支持我的決定!”
畢竟這可是杜絕世家反叛的最好辦法。
最後程普還不滿的瞪了秦鬆一眼,作為跟張昭張紘一起投靠孫策的渡江元勳,秦鬆不向著孫策,居然幫著世家說話?
秦鬆也有所察覺,臉色頓時臊紅,張了張嘴,終究還是選擇沉默,畢竟四人中有三人已經同意,他再反對也是沒用。
直到離開軍帳,秦鬆才對陳端指責道:“周軍師留下我等,乃是輔佐老將軍死守秣陵,如今秣陵沒破,卻自生亂,此取禍之道,陳兄為何不跟我一起勸?”
“怎麽勸,老將軍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意見軍中除了公瑾,誰敢反對?再說,老將軍這樣做也沒什麽不妥,那些世家若無異心,也肯定能夠理解,頂多事後補償他們一些利益即可!”
陳端對秦鬆的擔心並不以為然,那袁老賊在淮南壓榨的世家更厲害,也沒見世家反抗,相反都老老實實派了子弟進入官學。
既然那袁術老賊能行,我江東為何不行?
當即陳端不再多言,自顧自回去睡覺了。
秦鬆滿眼都是悲涼,忽然有些感慨,那袁術在淮南兵多錢多糧多將多,外加四世三公,還有一個兄長河北袁紹,淮南那些世家除非傻了才會反抗。
江東能一樣嗎?
“若是公瑾在此,必不讓此事發生,縱然發生,也絕不會如此過分!”秦鬆越發悲觀,這才明白,整個江東能夠處理世家關係的,唯有周瑜張昭張紘三人。
偏偏這三人都不在秣陵!
剩下一個程普,縱有計略,卻根本不知世家裏麵的彎彎繞繞。回到帳中的秦鬆不由仰天長歎,以拳擊案,“如此大廈將傾也!”
“恩公可是出事了?”
這時聽到動靜,一個英氣勃勃的年輕人衝了進來,抬眼一看,竟是自己一年前偶然救下的青年。
據說是琅琊那邊逃避兵亂前來江東的,到處投親不著,差點餓死,後被路過的秦鬆所救,本欲為家仆,卻發現此人年紀輕輕卻氣概不凡,談吐得體,更有一身好武藝,故此為秦鬆所喜,養為賓客,等時機合適,再讓其出仕。
如今再次看到此人,秦鬆忽然想到了什麽,眼神不由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