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陳郡袁氏跟汝南袁氏有著很深的聯係。


    若要不帶軍糧輜重輕裝馳援,那麽進入汝南就必須要靠沿途的世家豪族供給錢糧,這時候,袁渙名門公子。


    還有袁術四世三公的身份就非常有用了。


    整個汝南,遍地都是袁氏故吏,不管他們心裏支持的是袁紹還是袁術,以袁渙的身份都可以輕易的向這些豪族借錢借糧乃至借兵!


    這也將會極大提升袁術支援的速度。


    話分兩頭。


    就是袁術以騎兵馳援的時候。


    汝南治所,汝陽堅城之外,大量的兵馬正在聚集,這次李通也是鐵了心,想要趁著袁術精銳在江東大戰,無法抽身,一鼓作氣奪取整個汝南,也坐實他的汝南太守之名。


    為此李通調集了自己在汝南的全部部曲,數量足有八千!


    還有汝南靠近許昌一帶,被曹操降服的黃巾賊兵,數量足有兩萬,更有一支神秘且強大的騎兵,幫助李通清理汝陽周圍一切可能前來支援的援兵。


    比如前不久孫香在堅定了抵抗之念後,就曾派人聯絡附近的袁氏門生故吏,請求他們的塢堡出兵,救援汝陽。


    這些門生故吏也確實出兵了。


    但立刻就被外麵遊弋的神秘騎兵發現,還沒等靠近汝陽城牆,就被殺的大敗,不得不狼狽的退回各自的塢堡。


    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塢堡敢出麵插手這場汝南大戰了。


    相反李通還在幾個袁術叛將的幫助下,俘虜降服了不少袁術的兵卒,然後扭頭就讓這些降卒為先鋒,朝著汝陽發起了攻城。


    此刻的城牆外,就是黑壓壓的出現了數千袁術降兵,他們之所以兵變,是因為聽說袁術將會裁撤大量不合格的兵卒,把他們活活餓死。


    為了活命,他們才果斷跟隨主將叛變。


    可是叛變後的他們獲得的不是錦衣玉食,反而成了攻擊汝陽的最好炮灰,在李通直屬部曲的督戰之下,這些兵變的降卒一波又一波的朝著汝陽發起絕望的衝鋒,但所留下的隻是遍地的屍體。


    曾經兵變的上萬叛軍,如今能活著的更是不足三千人。


    但就是這三千人,李通也不肯放過。


    比起讓自己人衝上去送死,李通更希望利用這些降卒消耗汝陽的守城物資,也為他徹底奪下整個汝南鋪平道路。


    哪怕因此讓所有降卒全部死光,李通也在所不惜。


    畢竟在亂世中,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命。


    作為一個江夏人,卻能在汝南起兵並站穩腳跟,並成為受到曹操賞識的一方小諸侯,李通也絕不是什麽善男信女,當看到前方降卒的衝鋒有所遲緩,李通的眼神立刻浮現一抹殺機。


    “擂鼓,三通鼓聲過去,還沒爬上雲梯的,無論是否後退,事後一律處斬!”李通冷冷的命令。


    自有親衛把軍令高聲傳達。在死亡的威脅下,終於攻城的降卒們變得瘋狂,橫豎是死,他們隻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一次次的衝上雲梯。然後又被守城的袁軍用長槍迅速的捅穿捅死!


    很快城牆的地麵上堆積了層疊的屍體。


    以至於後麵攻城的人隻能踩著同伴的屍體爬上雲梯。


    當看到消耗的差不多了,李通這才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他揮揮手,再次派出兵馬。


    隻是依然沒用自己的部曲,而是他糾集的一群黃巾賊兵,這些賊兵都是在曹操第一波攻打汝南潁川周邊的黃巾被打怕打服的,甚至許多人的家人都被強迫遷移到許昌淪為屯田客。


    說是屯田,其實就是農奴。


    這些黃巾的家人在許昌屯田辛苦一年收獲的糧食全部都要上交,作為軍糧,唯有剩下的一些殘渣,才會作為維持他們生命的口糧。


    其中青壯的,則會被曹操打散編入各部,作為汝南主動投靠的小諸侯,李通也獲得了不少黃巾青壯作為賊兵。


    然後再利用這些賊兵,進一步對汝陽城防進行消耗,但無論李通如何消耗,就是沒辦法攻上城牆。


    城牆上也始終站著一個中等身材,卻一臉冷意的將領身影,這身影正是橋蕤。


    作為袁術軍中第三大將,橋蕤武藝不如紀靈,戰陣不如張勳,甚至兩軍正麵野戰之時,橋蕤還差點有被呂布活捉的經曆。


    但橋蕤也有自己的優點,那就是平庸!


    武藝,布陣,行軍,防守,橋蕤各方麵都會,隻是限於資質,橋蕤各方麵都做不到精通。


    隻能做到爛熟於胸,也就是熟練度夠高。


    故此麵對李通的攻城,盡管部下都是弱兵,橋蕤卻能做到危急的時刻化身驍將,親自衝上去跟敵兵廝殺。


    混亂的時候又變成陣將,以最快的速度把混亂的兵卒重新組織起來,排兵布陣,鼓舞士氣。


    當麵對敵人用計的時候,橋蕤也能靠著多年打敗仗中計跑路所總結出來的經驗,防止上當。


    以至於李通席卷汝南其他縣城僅僅用了半個月時間,但隻是攻打汝陽一座城,卻硬是一個月都沒衝上城牆一步。


    偏偏這橋蕤還認死理,說要幫袁術死守那就真的死守,半步都不肯退讓,李通都給了好幾次機會,隻要橋蕤放棄守城,就可以讓他們返回壽春。


    結果橋蕤就隻是一味死守,半點撤退出城的意思都沒有,這讓李通準備了好多半路伏擊之類的計劃全都沒辦法施行。


    隔著高大的城牆,看著那始終飄揚的袁字帥旗和橋字戰旗,李通的神情也變得越來越焦躁,明明眼前的就是平庸之將。


    但橋蕤硬是靠著自己的平庸,防守的整個汝陽城滴水不漏,就是找不出任何太過明顯破綻。


    “李大哥,怎麽辦,我們答應許昌方麵,最多隻要一個月,就能席卷整個汝南的,可現在已經超時半個月了……”李通身邊走出一名部將。


    他名吳霸。


    曾經也是汝南黃巾,最開始隨大流,跟其他盤踞汝南的黃巾一樣依附孫堅,孫堅死了又依附袁術。


    後來袁術被曹操打的到處跑,吳霸又果斷被李通收服,還和李通一起臣服了許昌。


    同時在吳霸身後還站著三個人,正是鼓動汝南兵變的元凶,也是淮南的叛將,還是一個文官,兩個武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袁術,從不稱帝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剛二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剛二驢並收藏三國袁術,從不稱帝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