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走劉邦又能怎麽樣呢?不還是一直僵持在白登山嗎?


    若能拿下劉邦,冒頓自然不會就這樣放棄。


    但那不是拿不下嘛,不然的話。


    在北邊吹了大半輩子冷風的冒頓,會真的不想回到祖先分家前,所生存的溫暖地方嗎?


    不見得吧。


    原因根本,不還是在於他缺少糧草又拿不下劉邦,還擔心大批漢軍包圍嗎?


    所以漢軍其實一直都挺強的,至於說和親。


    那就不得不提一嘴劉邦的年紀了。


    他總不能去娶冒頓的女兒,然後給冒頓叫父親吧?


    於是雙方定下了互為兄弟之國的基本策。


    劉邦將女兒嫁給冒頓,然後冒頓叫劉邦爸爸。


    之後就是人選了,劉邦選擇魯元公主,但呂雉不同意。


    然後劉邦就換成宗室之女。


    而後雙方就達成了漢匈之約,或者說是邦頓(du)之約:


    “即,


    長城以北,引弓之國,受命單於;


    長城以內,冠帶之室,朕亦製之。


    使萬民耕織射獵衣食,父子無離,臣主相安,俱無暴逆。”


    不過這個約定,其實沒多久就被冒頓撕毀了。


    然後就是漢朝選擇了黃老之學。


    即,大漢絕不朝令夕改,要一直保持休養生息這個政策,直到有把握可以徹底捶死匈奴為止。


    而現在,漢武帝劉徹開始親政。


    他覺得,這個時機已經到了。


    經曆了數代漢皇帝的休養生息之策,已經是時候可以一雪前恥,徹底幹翻匈奴了!


    但是吧,還有不少人覺得就這樣也挺好的,不用打仗還蠻舒服的,匈奴要錢給就是了。


    咱們大漢又不是給不起,就當喂養貓貓狗狗了。


    但劉徹怎麽可能同意,以往的和親契約那是漢朝當爸爸,匈奴當兒子。


    但後來呢?


    後來變成了匈奴索要貢品,漢朝忍氣吞聲為了發育而和親。


    這怎麽能行?


    雖然按照前代漢帝的法子,隨便找幾個胡女什麽的包裝打扮一下也能敷衍。


    但他是誰?他是剛剛親政且雄心勃勃的劉徹。


    怎麽可能繼續維持和親那一套,他已經等不及了。


    他要用最快的速度解決匈奴之禍,為大漢贏得徹底的無憂環境。


    於是劉徹拿出了經典的遇事不決,巫蠱之學。


    找了個由頭,把跳得最歡的這批人全砍了。


    然後嘛……就開始愉快的對匈奴宣戰了。


    話又說回來,這是原軌跡上所發生的事,而不是此刻的時空。


    仙境閣位於高地,原本是劉徹所選擇的華美宮殿地址,但被劉政的虛空門占了。


    不過這樣也好,照樣可以一覽場中旌旗密布,排列整齊,威武雄壯的漢禁南北軍。


    “這果子不錯,待會兒做個備份帶出去。”


    劉政對項羽說著,項羽點點頭揣了一把果子在兜裏。


    “老師,您這樣人設可就崩了啊。”扶蘇無奈對著劉政勸阻。


    “人設?人設不就是用來崩的,誰說當仙就不能貪口腹之欲和小便宜了。”


    劉政微微正色,擦擦嘴正視扶蘇。


    扶蘇見狀,就知道劉政又要開始掰扯了,於是隻能苦笑著聆聽勸誡。


    “瞧瞧,我就說不能學你扶蘇師兄,這性子還得改才行。”


    項羽拍拍韓信肩膀,惹來韓信一陣皺眉:“師兄說的對。”


    “什麽話,你這什麽話?聲音大點,這麽小聲還想指揮大軍?”


    劉徹和嬴政感受到旁邊的熱鬧,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於是,場中秦漢眾臣不明所以也跟著笑了起來。


    眼看場麵不可控,劉徹忽然正色:“諸君。


    今日匯聚於此,乃是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心願,


    那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今後,諸君可願隨朕征討四方?!夷天下不臣?!”


    劉徹聲音被將士們遠遠傳達出去,場上的漢禁軍紛紛熱血沸騰起來。


    “願隨陛下,征討不臣!”


    “好,傳朕之意,自即日起,南北禁軍厲兵秣馬,北地邊軍枕戈待旦,各地輔軍即刻運糧!”


    隨著劉徹一聲令下,整個大漢天下開始行動起來。


    大量的糧草被征夫運輸到重兵之地,整個大漢所有可動之兵都開始向北地調動。


    “朕的那些個藩王叔伯兄弟們,應該快到了吧?”


    未央宮殿內,劉徹審視著手裏竹簡喃喃自語,細心查看著一條條信息。


    嬴政等人步入未央宮,心情還是十分複雜的。


    因為未央宮是在秦章台宮的基礎上擴建而來。


    大殿內分坐兩列,秦右漢左,兩朝群臣各坐一方。


    “喂,聽說那小子是李信家的後代?”秦朝眾臣裏麵,有人盯著李廣小聲交流著。


    “好像是吧,要不是李信好像在西南對付什麽雀朝,估計也會在這裏。”


    “哈哈哈,要是李信那小子在這裏,那場麵可就太好看了。”


    秦朝眾臣們情緒不一,有人看樂子,有人當樂子,還有人下定決心。


    其原因便在於。


    不少人發現他們在秦二世時期,那是真的徹徹底底被趙高胡亥給滅族了。


    但也同樣有不少人有些慶幸,因為他們的後代居然在漢朝也混得不錯。


    “咳,肅靜,朝堂之上,各朝臣當自有儀態。”


    蒙毅邁步自陛階旁案牘後走出,示意旁邊的寺人退下。


    劉徹的宦官們對視幾眼,在劉徹的示意下帶著所有寺人離開。


    很快,大殿內便隻剩下了雙方朝臣存在。


    由於秦朝有大量軍臣征討各方。


    所以此刻在漢地的未央宮裏,人數相對於漢臣來說還是比較少的。


    “今日我等匯聚於此,便是為了漢地世界開發一事,目前我大漢之軍約百萬之眾……”劉徹起了個話頭。


    目前漢朝相比於秦朝的軍力,那肯定是不如的。


    漢有禁軍七萬,其中南軍三萬,北軍四萬。


    北地邊軍三十萬,其分布於整個北方數郡之地。


    其餘幾十萬大軍,則是分布於各個郡國之間,以及其餘四方。


    也就是說,如果漢軍要對匈奴動手的話,就要抽調全國之軍。


    但若是將全國之軍遣往北方。


    那麽大漢對於各地郡國的威懾力,便會下降。


    若是各個郡國叛亂,大漢將遭受重創甚至難以全力對付匈奴。


    這也就是為什麽劉徹會在意那些藩王是不是快要抵達長安的原因。


    隨著劉徹介紹完大漢的軍力配置後,秦朝眾臣麵麵相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先助大秦後助漢,億萬大軍天可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十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十十並收藏先助大秦後助漢,億萬大軍天可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