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烽火四起
先助大秦後助漢,億萬大軍天可汗 作者:一十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屏幕稍歇後又亮起,新的字體和畫麵出現了。
【二世跋扈,法令嚴苛,黔首無活,當今計,為大公子複仇,撥亂反正!】
畫麵中,一支支旌旗升起,各地郡兵相繼爆發。
“為大公子扶蘇複仇!”無數黔首和郡兵在各個勢力的支持下,開始席卷大秦各地。
與此同時。
有舊楚之將後人,提槍而出:“二世無道,替大公子扶蘇複仇!”
有斬蛇豪傑,自芒碭山上舉旗而起:“二世暴虐,奸臣誤國,為大公子扶蘇報仇!”
一支支隊伍不斷湧現。
隨著七月狐鳴,大澤群雄一聲暴喝:“大楚興,陳勝王!”
自此,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諸雄登場,戰火綿長……
田間無人耕作,直道無人維護,城池烽火遍布。
亂了,整個天下都亂了。
所有的起義軍,全都打著為扶蘇報仇的旗號,開始攻伐僅剩的秦軍駐地。
一座座郡城相繼改旗易幟,大量秦吏戍卒直接改變陣營。
少量秦軍努力鎮壓各方,但顯得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誅暴君,伐無道!”
“清君側,滅奸佞!”
一聲聲口號震天響,無數義軍紛紛朝著鹹陽進發。
潛藏已久的六國舊貴紛紛登上舞台,擁兵複辟自立為諸侯王。
與此同時,一句先破秦入鹹陽者為王,更是讓無數人瘋狂起來。
【秦末章邯,不通軍事,挽秦於天傾之間,橫掃諸國舊貴,再統天下近在眼前,然戰事持久,二世不悅,催促日久,奸臣汙蔑,遂秦之生息於悄然間流逝。】
“陛下,各郡竟有盜匪流出,需盡快安撫鎮壓啊。”朝臣出列,恭敬諫言。
“不過些許盜匪罷了,讓各郡自行剿滅即可,朕之大秦昌盛,當萬世無疆矣。”胡亥毫不在意地揮退大臣。
“陛下,六國舊貴死灰複燃,恐有社稷之危啊,即將兵臨關中,還請盡快遣各郡增援,繳清叛匪啊。”有大臣建議。
“朕早已遣散各軍,如今北境大軍還在追擊東胡與匈奴,南征大軍還需坐鎮百越,哪兒還有那麽多戍卒啊,這可如何是好?”胡亥苦著臉。
“陛下,臣以為征調各地郡兵已然來不及,不若赦免驪山囚徒,由他們組建刑徒軍以禦強敵。”少府令章邯,從群臣中走出,躬身諫言。
“噫,好,就依卿所言。”胡亥點點頭,就離開了大殿。
離開宮殿的章邯,率領衛尉軍戍卒前往驪山,赦免了在場的七十萬刑徒,從中挑選青壯精銳。
得益於秦時的軍功爵製,其中大部分都是經曆過戰爭的存在。
於是章邯率領著這麽一支臨時拚湊的大軍,穿戴著自武庫領出的甲胄兵刃,朝著關外出發。
一路上,章邯率領刑徒軍橫掃各個複辟自立的諸侯國大軍,使得大秦竟又有了複蘇之機。
“彩啊,朕的將作少府令章邯,竟然有如此軍事才能。”
平板前的嬴政,看著章邯以從未接觸過軍事的文臣之身,快速橫掃無數叛軍,當即大呼妙哉 。
然而,巨鹿之戰相持日久,項羽遣軍暗中襲擊王離為章邯運輸糧草的線路。
而章邯之弟章平在章邯療傷之際,竟擱置王離求援信而不報。
因此錯過了最佳救援之機,導致楚軍大敗秦軍。
戰場之上,秦軍之將蘇角為萬箭穿心而死,大將王離力戰失血過多因昏闕被俘,涉間被圍堡樓不願投降自焚而死。
自此項羽一舉解開巨鹿之圍,秦軍遭到慘敗,楚軍士氣大振。
雖巨鹿秦軍慘敗,但秦軍主力仍在,章邯倉促結束療傷,率領秦軍後撤於棘原同項羽大軍對峙。
或許天亡大秦,聞巨鹿之戰失敗,二世皇帝胡亥遣天使質問章邯。
章邯惶恐,遂派遣長史司馬欣回鹹陽說明情況。
但因為司馬欣與趙高不和,被晾在鹹陽城外三天三夜,竟連秦二世的麵都沒見到。
而後司馬欣買通城門令,發覺趙高企圖將天下大亂的罪責嫁禍到章邯頭上,並準備襲殺司馬欣於郊外。
聞言,司馬欣道謝城門令後連夜逃回軍中,將所有事件細細道清,勸章邯早做打算,免遭趙高的陷害。
於是在朝中流言蜚語,刀光劍影,暗潮湧動之下,這秦末複蘇之機還未萌芽便泯滅於天下。
“可惡,該死的趙高,愚蠢的胡亥!都什麽時候了,竟然還在後方作妖!朕之大秦莫非就要沒了?”嬴政看著畫麵,按住不斷跳動的青筋,整個人感覺頭痛欲裂。
不爭氣,實在是太不爭氣了。
這秦朝皇位和丞相之位,哪怕是扔條狗坐在那上麵,都比胡亥,趙高要做得好。
果不其然。
在後無增援糧草,前有大軍壓境的形勢下,章邯敗於項羽,雙方簽訂盟約,自此項羽將章邯一眾秦將引為心腹,急速兵發鹹陽。
畫麵一轉,鹹陽城。
“十萬大軍?哪兒來的十萬大軍!”寢宮內宮娥衣衫不整瑟瑟發抖,年輕暴虐的二世皇帝提劍冷冷喝問著身寬體胖的趙高。
“陛下,此事皆賴章邯,若非是他……”
就在趙高甩鍋之際,一支大軍悄無聲息混入關中。
而在此時,畫麵一暗。
看著漆黑的屏幕,嬴政也知道,秦的故事或許就要迎來終結了。
一支大軍,竟然在黔首的幫助下,無聲無息混入關中之地,這本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而此刻鹹陽朝堂仍在勾心鬥角,等待他們的結果是什麽,嬴政哪怕是閉著眼也能想到那副畫麵。
“朕之大秦,竟然就這麽毀在了他們手裏?”嬴政緩和了一下,他抬起頭並沒有接著看下一個視頻。
燭光明媚的大殿內,僅有他一人,那股窒息般的孤獨感,久違的籠罩在了嬴政的身上。
一如當初他在趙國時那樣,一如當初他初入秦國時那樣,一如當初他進位秦王時那樣。
孤寂,寒冷,背叛……一切似乎都變了,一切似乎又沒有絲毫變化。
變的是,他完成了先王們的遺誌,徹底橫掃了六國歸納天下於大秦。
變的是他從小經曆人間窮苦與羞辱,自發要為天下黔首,贏得一個再無戰事能盡量吃飽的世界,正在逐步實現中。
變的是,他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之王,成為了一個盡心竭力的天下始皇。
而唯一沒有變的是,他那一直以來的孤獨。
因為害怕孤獨,所以他幾乎是竹簡不離手,黑暗不加身。
因為兒時遭遇和夙願,所以他努力改善著黔首生活,致力於消除各地世仇。
因為少年時的背叛,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更渴望信任。
正如大秦諸將眾臣相信他能帶領大秦萬世一樣,他也相信大秦諸將能夠和他一起為這戰亂不止的天下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還無數黔首一個再無故土戰事的天下。
【二世跋扈,法令嚴苛,黔首無活,當今計,為大公子複仇,撥亂反正!】
畫麵中,一支支旌旗升起,各地郡兵相繼爆發。
“為大公子扶蘇複仇!”無數黔首和郡兵在各個勢力的支持下,開始席卷大秦各地。
與此同時。
有舊楚之將後人,提槍而出:“二世無道,替大公子扶蘇複仇!”
有斬蛇豪傑,自芒碭山上舉旗而起:“二世暴虐,奸臣誤國,為大公子扶蘇報仇!”
一支支隊伍不斷湧現。
隨著七月狐鳴,大澤群雄一聲暴喝:“大楚興,陳勝王!”
自此,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諸雄登場,戰火綿長……
田間無人耕作,直道無人維護,城池烽火遍布。
亂了,整個天下都亂了。
所有的起義軍,全都打著為扶蘇報仇的旗號,開始攻伐僅剩的秦軍駐地。
一座座郡城相繼改旗易幟,大量秦吏戍卒直接改變陣營。
少量秦軍努力鎮壓各方,但顯得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誅暴君,伐無道!”
“清君側,滅奸佞!”
一聲聲口號震天響,無數義軍紛紛朝著鹹陽進發。
潛藏已久的六國舊貴紛紛登上舞台,擁兵複辟自立為諸侯王。
與此同時,一句先破秦入鹹陽者為王,更是讓無數人瘋狂起來。
【秦末章邯,不通軍事,挽秦於天傾之間,橫掃諸國舊貴,再統天下近在眼前,然戰事持久,二世不悅,催促日久,奸臣汙蔑,遂秦之生息於悄然間流逝。】
“陛下,各郡竟有盜匪流出,需盡快安撫鎮壓啊。”朝臣出列,恭敬諫言。
“不過些許盜匪罷了,讓各郡自行剿滅即可,朕之大秦昌盛,當萬世無疆矣。”胡亥毫不在意地揮退大臣。
“陛下,六國舊貴死灰複燃,恐有社稷之危啊,即將兵臨關中,還請盡快遣各郡增援,繳清叛匪啊。”有大臣建議。
“朕早已遣散各軍,如今北境大軍還在追擊東胡與匈奴,南征大軍還需坐鎮百越,哪兒還有那麽多戍卒啊,這可如何是好?”胡亥苦著臉。
“陛下,臣以為征調各地郡兵已然來不及,不若赦免驪山囚徒,由他們組建刑徒軍以禦強敵。”少府令章邯,從群臣中走出,躬身諫言。
“噫,好,就依卿所言。”胡亥點點頭,就離開了大殿。
離開宮殿的章邯,率領衛尉軍戍卒前往驪山,赦免了在場的七十萬刑徒,從中挑選青壯精銳。
得益於秦時的軍功爵製,其中大部分都是經曆過戰爭的存在。
於是章邯率領著這麽一支臨時拚湊的大軍,穿戴著自武庫領出的甲胄兵刃,朝著關外出發。
一路上,章邯率領刑徒軍橫掃各個複辟自立的諸侯國大軍,使得大秦竟又有了複蘇之機。
“彩啊,朕的將作少府令章邯,竟然有如此軍事才能。”
平板前的嬴政,看著章邯以從未接觸過軍事的文臣之身,快速橫掃無數叛軍,當即大呼妙哉 。
然而,巨鹿之戰相持日久,項羽遣軍暗中襲擊王離為章邯運輸糧草的線路。
而章邯之弟章平在章邯療傷之際,竟擱置王離求援信而不報。
因此錯過了最佳救援之機,導致楚軍大敗秦軍。
戰場之上,秦軍之將蘇角為萬箭穿心而死,大將王離力戰失血過多因昏闕被俘,涉間被圍堡樓不願投降自焚而死。
自此項羽一舉解開巨鹿之圍,秦軍遭到慘敗,楚軍士氣大振。
雖巨鹿秦軍慘敗,但秦軍主力仍在,章邯倉促結束療傷,率領秦軍後撤於棘原同項羽大軍對峙。
或許天亡大秦,聞巨鹿之戰失敗,二世皇帝胡亥遣天使質問章邯。
章邯惶恐,遂派遣長史司馬欣回鹹陽說明情況。
但因為司馬欣與趙高不和,被晾在鹹陽城外三天三夜,竟連秦二世的麵都沒見到。
而後司馬欣買通城門令,發覺趙高企圖將天下大亂的罪責嫁禍到章邯頭上,並準備襲殺司馬欣於郊外。
聞言,司馬欣道謝城門令後連夜逃回軍中,將所有事件細細道清,勸章邯早做打算,免遭趙高的陷害。
於是在朝中流言蜚語,刀光劍影,暗潮湧動之下,這秦末複蘇之機還未萌芽便泯滅於天下。
“可惡,該死的趙高,愚蠢的胡亥!都什麽時候了,竟然還在後方作妖!朕之大秦莫非就要沒了?”嬴政看著畫麵,按住不斷跳動的青筋,整個人感覺頭痛欲裂。
不爭氣,實在是太不爭氣了。
這秦朝皇位和丞相之位,哪怕是扔條狗坐在那上麵,都比胡亥,趙高要做得好。
果不其然。
在後無增援糧草,前有大軍壓境的形勢下,章邯敗於項羽,雙方簽訂盟約,自此項羽將章邯一眾秦將引為心腹,急速兵發鹹陽。
畫麵一轉,鹹陽城。
“十萬大軍?哪兒來的十萬大軍!”寢宮內宮娥衣衫不整瑟瑟發抖,年輕暴虐的二世皇帝提劍冷冷喝問著身寬體胖的趙高。
“陛下,此事皆賴章邯,若非是他……”
就在趙高甩鍋之際,一支大軍悄無聲息混入關中。
而在此時,畫麵一暗。
看著漆黑的屏幕,嬴政也知道,秦的故事或許就要迎來終結了。
一支大軍,竟然在黔首的幫助下,無聲無息混入關中之地,這本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而此刻鹹陽朝堂仍在勾心鬥角,等待他們的結果是什麽,嬴政哪怕是閉著眼也能想到那副畫麵。
“朕之大秦,竟然就這麽毀在了他們手裏?”嬴政緩和了一下,他抬起頭並沒有接著看下一個視頻。
燭光明媚的大殿內,僅有他一人,那股窒息般的孤獨感,久違的籠罩在了嬴政的身上。
一如當初他在趙國時那樣,一如當初他初入秦國時那樣,一如當初他進位秦王時那樣。
孤寂,寒冷,背叛……一切似乎都變了,一切似乎又沒有絲毫變化。
變的是,他完成了先王們的遺誌,徹底橫掃了六國歸納天下於大秦。
變的是他從小經曆人間窮苦與羞辱,自發要為天下黔首,贏得一個再無戰事能盡量吃飽的世界,正在逐步實現中。
變的是,他從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之王,成為了一個盡心竭力的天下始皇。
而唯一沒有變的是,他那一直以來的孤獨。
因為害怕孤獨,所以他幾乎是竹簡不離手,黑暗不加身。
因為兒時遭遇和夙願,所以他努力改善著黔首生活,致力於消除各地世仇。
因為少年時的背叛,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更渴望信任。
正如大秦諸將眾臣相信他能帶領大秦萬世一樣,他也相信大秦諸將能夠和他一起為這戰亂不止的天下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還無數黔首一個再無故土戰事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