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墨家兩派
先助大秦後助漢,億萬大軍天可汗 作者:一十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一個小時吧,到時候你的甲胄就能到手了。”劉政一個念頭,商城的虛空工廠便開始運作起來。
進度條開始加載,一塊塊甲胄部件被生產出來,開始虛空拚接。
收回視線,劉政看向嬴政。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扶蘇過段時間也會去參與戰爭?”
“嗯,朕早已有這個打算。”嬴政點點頭。
“那不知道是北上還是南下?”劉政有些好奇。
“朕欲使扶蘇北上,讓他好好看看,仁慈本沒有錯,但一味地仁慈,隻會將自己拖入死境。”
說著,嬴政恨鐵不成鋼地看了眼扶蘇。
“父皇,兒臣隻是希望能少動刀兵之事罷了。
畢竟眼下大秦剛統一六國,天下未穩!若是一直興兵戈之事,難免不會被六國餘孽給鑽了空子。
兒臣隻是希望能夠先治理各地,以學說統一天下思想,輕農賦以飽黔首之軀。
等到天下黔首都吃得飽飯,念得上書後,再行王者之師,以伐四方之蠻夷,收我華夏之故土!”
扶蘇當即反駁起來。
說實話,在進入仙境之前,扶蘇其實對南征還是有些意見的。
隻是短短些許時間,讓他看出了南征的各種好處。
雖然有壞處,但好處更多,所以他也就不說了。
但他父皇卻全麵反對他的觀點,這讓扶蘇有些難受起來。
他是仁慈沒錯,但他真不是隻會仁慈。
他聽儒生的話沒錯,但他也不是隻聽儒生的話而沒有自己的思考。
“得,怪不得扶蘇最後自刎而死,這兩人一個父一個子,政見不和時就相看兩厭。
再加上嬴政的天下獨尊,說一不二,和秦以孝為先的國策國情下。
以及扶蘇為天下表率做出的人設,那他在收到胡亥趙高他們造假的詔書後不自殺都說不過去了。”
劉政看著眼前兩人互不對付的樣子,輕微搖頭。
“行了,朕不和你這逆子多說,給朕滾出去。”嬴政一甩袖袍,拿起竹簡就批閱了起來。
“哼!滾就滾!”扶蘇一仰頭,隨即看向劉政。
“老師,蘇惹父親生氣,便暫時離開了。”扶蘇恭敬一禮,卻並沒有離開。
“沒必要,留下來吧。”劉政搖搖頭,看向項羽。
“羽,帶你師弟去體驗一下靶場。”
項羽聞言,拉著扶蘇向地下室一層走去。
“讓阿政看笑話了。”嬴政放下竹簡,歎了一口氣。
“父子之間,吵吵鬧鬧很正常。”劉政取過兩杯清茶,一杯遞給嬴政。
“唉,朕國事繁忙,扶蘇之母為楚國貴女,生下他後便仙逝了……”嬴政緩緩講述著曾經的過往,眼中露出些許懷念來。
“那個時候,雖然朕親征次數少,但每次回來後,扶蘇總會親熱地抱著朕,大聲喊著父王……
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或許是朕忙於完成祖宗之願疏忽了他。
漸漸地,他長成一個大男子了,隻是,卻每每與朕意見不同,似乎天生便是為了反對朕。
朕讓他學商家之術,了解富國之法,他嫌算計頗深;朕使他學法家之術,明治國之理,他嫌法令嚴苛;朕命他修王冠之術,他說與人離心離德;朕……”說著,嬴政苦澀一笑,一口飲盡杯中茶水。
“直到後來,他窺見儒術,頓時引為聖典……唉,可那儒學之術,又如何能撐得起一個國家?
更何況這個國家是掃滅六國的秦國,世人口中的法令嚴苛之國,邊陲殘暴之國。”嬴政好像打開了話匣子,吐槽到了天邊。
趙高和四周的寺人,早早就捂著耳朵,低著腦袋,悄悄跑路了。
這玩意,聽也聽不得,看更是看不得。
時間不斷流逝,商城附近亮起了璀璨的光芒,一顆顆燈泡,猶如明目的夜明珠般。
“哈哈,師弟,怎麽樣?這玩意好使吧?”項羽看著扶蘇拿著手槍,不斷扣動扳機。
扶蘇的槍法和項羽比起來,那可就差得太多了。
十發有兩發能命中七環就算是驚人的成績了,更多的還是脫靶。
“此物甚妙啊,若我大秦能得此物,那豈不是可以輕鬆橫掃四方?到時候所有故土都能收回來!”
什麽?你說不是故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你是沒聽說過嗎?
還有,憑什麽九州就不能是九洲了?你怎麽敢假定古人定鼎的九洲?
“我當初體驗這武器的時候,也是這個想法,但先生說想要實現這一點很難,讓我自己在靶場體驗一下就行了。”項羽搖搖頭,也是頗為可惜的回應。
“老師說很難嗎?”扶蘇被項羽一盆冷水澆了個透心涼。
要知道,他的老師可是仙人,仙人都說很難,那他們作為普通人,豈不是完全沒有指望了?
“對,老師說這種東西他可以隨便創造,但有傷天和,若是大秦想要批量生產這武器,需要吃透什麽數理化來著。”項羽皺眉靠在一旁的高腳凳上。
“數理化?”扶蘇好奇。
“嗯,據說是與格物相關,羽也不甚清楚。”項羽回應。
“與格物相關?那我們去找墨家巨子詢問如何?”扶蘇聯想到那個口中喊著天下平等的學派。
對方似乎對各種格物道理,十分熱愛且明悟。
“墨家?他們在大秦學這個?”項羽好奇,據他所知,墨家分為兩派。
一派以機關術聞名,另一派以遊俠著稱。
機關術那一派在戰國時期研製了許多戰車和武器後就不知所蹤了,據說是隱匿在崇山峻嶺中整理收獲。
而遊俠那一派,則十分出名,特別是在楚地。
天天攛掇著百姓起義,對著楚國王室一口一個天下平等,讓楚國貴族和王室苦不堪言。
後來秦滅楚國,這些家夥還出了一份力。
不過現在不知道跑哪兒去藏起來了,一點消息都沒有。
“他們不是一直都在大秦嗎?”扶蘇反問。
“額。”項羽困惑地看了一眼:“我說的是遊俠那派。”
“巧了,我說的是機關術那派,不然你以為我大秦的匠人刻名製度是怎麽來的。”扶蘇回應地同時,繼續瘋狂射擊。
他就不信了,他堂堂大秦公子,還摸不透一把小小的袖珍“手弩”射擊軌道?
“是他們弄出來的?”項羽有些恍然大悟。
“不,是他們提出來的,一方麵是為了揚名,另一方麵嘛,自然是為了追責。”扶蘇重新裝填彈藥,和項羽悠悠然聊了起來。
他其實比項羽大不了多少,也就幾歲,算得上是同輩人。
“那感情好啊,我們請教老師後,就去找那些墨家弟子怎麽樣?若是真能弄出這武器,以後不管是我去追查賊匪還是參與南征,都能拔得頭籌!”項羽大喜無比。
進度條開始加載,一塊塊甲胄部件被生產出來,開始虛空拚接。
收回視線,劉政看向嬴政。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扶蘇過段時間也會去參與戰爭?”
“嗯,朕早已有這個打算。”嬴政點點頭。
“那不知道是北上還是南下?”劉政有些好奇。
“朕欲使扶蘇北上,讓他好好看看,仁慈本沒有錯,但一味地仁慈,隻會將自己拖入死境。”
說著,嬴政恨鐵不成鋼地看了眼扶蘇。
“父皇,兒臣隻是希望能少動刀兵之事罷了。
畢竟眼下大秦剛統一六國,天下未穩!若是一直興兵戈之事,難免不會被六國餘孽給鑽了空子。
兒臣隻是希望能夠先治理各地,以學說統一天下思想,輕農賦以飽黔首之軀。
等到天下黔首都吃得飽飯,念得上書後,再行王者之師,以伐四方之蠻夷,收我華夏之故土!”
扶蘇當即反駁起來。
說實話,在進入仙境之前,扶蘇其實對南征還是有些意見的。
隻是短短些許時間,讓他看出了南征的各種好處。
雖然有壞處,但好處更多,所以他也就不說了。
但他父皇卻全麵反對他的觀點,這讓扶蘇有些難受起來。
他是仁慈沒錯,但他真不是隻會仁慈。
他聽儒生的話沒錯,但他也不是隻聽儒生的話而沒有自己的思考。
“得,怪不得扶蘇最後自刎而死,這兩人一個父一個子,政見不和時就相看兩厭。
再加上嬴政的天下獨尊,說一不二,和秦以孝為先的國策國情下。
以及扶蘇為天下表率做出的人設,那他在收到胡亥趙高他們造假的詔書後不自殺都說不過去了。”
劉政看著眼前兩人互不對付的樣子,輕微搖頭。
“行了,朕不和你這逆子多說,給朕滾出去。”嬴政一甩袖袍,拿起竹簡就批閱了起來。
“哼!滾就滾!”扶蘇一仰頭,隨即看向劉政。
“老師,蘇惹父親生氣,便暫時離開了。”扶蘇恭敬一禮,卻並沒有離開。
“沒必要,留下來吧。”劉政搖搖頭,看向項羽。
“羽,帶你師弟去體驗一下靶場。”
項羽聞言,拉著扶蘇向地下室一層走去。
“讓阿政看笑話了。”嬴政放下竹簡,歎了一口氣。
“父子之間,吵吵鬧鬧很正常。”劉政取過兩杯清茶,一杯遞給嬴政。
“唉,朕國事繁忙,扶蘇之母為楚國貴女,生下他後便仙逝了……”嬴政緩緩講述著曾經的過往,眼中露出些許懷念來。
“那個時候,雖然朕親征次數少,但每次回來後,扶蘇總會親熱地抱著朕,大聲喊著父王……
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或許是朕忙於完成祖宗之願疏忽了他。
漸漸地,他長成一個大男子了,隻是,卻每每與朕意見不同,似乎天生便是為了反對朕。
朕讓他學商家之術,了解富國之法,他嫌算計頗深;朕使他學法家之術,明治國之理,他嫌法令嚴苛;朕命他修王冠之術,他說與人離心離德;朕……”說著,嬴政苦澀一笑,一口飲盡杯中茶水。
“直到後來,他窺見儒術,頓時引為聖典……唉,可那儒學之術,又如何能撐得起一個國家?
更何況這個國家是掃滅六國的秦國,世人口中的法令嚴苛之國,邊陲殘暴之國。”嬴政好像打開了話匣子,吐槽到了天邊。
趙高和四周的寺人,早早就捂著耳朵,低著腦袋,悄悄跑路了。
這玩意,聽也聽不得,看更是看不得。
時間不斷流逝,商城附近亮起了璀璨的光芒,一顆顆燈泡,猶如明目的夜明珠般。
“哈哈,師弟,怎麽樣?這玩意好使吧?”項羽看著扶蘇拿著手槍,不斷扣動扳機。
扶蘇的槍法和項羽比起來,那可就差得太多了。
十發有兩發能命中七環就算是驚人的成績了,更多的還是脫靶。
“此物甚妙啊,若我大秦能得此物,那豈不是可以輕鬆橫掃四方?到時候所有故土都能收回來!”
什麽?你說不是故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你是沒聽說過嗎?
還有,憑什麽九州就不能是九洲了?你怎麽敢假定古人定鼎的九洲?
“我當初體驗這武器的時候,也是這個想法,但先生說想要實現這一點很難,讓我自己在靶場體驗一下就行了。”項羽搖搖頭,也是頗為可惜的回應。
“老師說很難嗎?”扶蘇被項羽一盆冷水澆了個透心涼。
要知道,他的老師可是仙人,仙人都說很難,那他們作為普通人,豈不是完全沒有指望了?
“對,老師說這種東西他可以隨便創造,但有傷天和,若是大秦想要批量生產這武器,需要吃透什麽數理化來著。”項羽皺眉靠在一旁的高腳凳上。
“數理化?”扶蘇好奇。
“嗯,據說是與格物相關,羽也不甚清楚。”項羽回應。
“與格物相關?那我們去找墨家巨子詢問如何?”扶蘇聯想到那個口中喊著天下平等的學派。
對方似乎對各種格物道理,十分熱愛且明悟。
“墨家?他們在大秦學這個?”項羽好奇,據他所知,墨家分為兩派。
一派以機關術聞名,另一派以遊俠著稱。
機關術那一派在戰國時期研製了許多戰車和武器後就不知所蹤了,據說是隱匿在崇山峻嶺中整理收獲。
而遊俠那一派,則十分出名,特別是在楚地。
天天攛掇著百姓起義,對著楚國王室一口一個天下平等,讓楚國貴族和王室苦不堪言。
後來秦滅楚國,這些家夥還出了一份力。
不過現在不知道跑哪兒去藏起來了,一點消息都沒有。
“他們不是一直都在大秦嗎?”扶蘇反問。
“額。”項羽困惑地看了一眼:“我說的是遊俠那派。”
“巧了,我說的是機關術那派,不然你以為我大秦的匠人刻名製度是怎麽來的。”扶蘇回應地同時,繼續瘋狂射擊。
他就不信了,他堂堂大秦公子,還摸不透一把小小的袖珍“手弩”射擊軌道?
“是他們弄出來的?”項羽有些恍然大悟。
“不,是他們提出來的,一方麵是為了揚名,另一方麵嘛,自然是為了追責。”扶蘇重新裝填彈藥,和項羽悠悠然聊了起來。
他其實比項羽大不了多少,也就幾歲,算得上是同輩人。
“那感情好啊,我們請教老師後,就去找那些墨家弟子怎麽樣?若是真能弄出這武器,以後不管是我去追查賊匪還是參與南征,都能拔得頭籌!”項羽大喜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