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院士前腳剛走。
何錦堂帶著一個老同事過來拜訪。
對方是想拉投資,江淼聽了相關條件,又回憶了一下當地的一些情況。
“我也不瞞著江總,鄴城市現在的情況,是傳統產業衰敗,雖然有一定的資源儲備,但類似於鋼鐵產業,生產成本越來越高,基本已經失去了競爭力。”
“而交通區位也不明顯,雖然有殷墟遺址、鄴城遺址、紅旗渠、太行山大峽穀等旅遊資源,可這顯然還是無法拉動鄴城市的整體發展。”
這一點,江淼深有同感,他老家汕美以前比鄴城還差,畢竟鄴城至少還有過一段時間的好日子,隻是近十幾年環保壓力越來越大,工業被壓製之後,才日子才不好過。
不過他並沒有滿口答應,而是詳細詢問了鄴城的相關情況。
在高新技術產業上,鄴城也是潛力不足。
布局有三個高新技術產業方向,分別是新型顯示材料、國產計算機整機、無人機生產研發。
江淼聽完之後,眉頭緊皺著。
新型顯示材料方麵,以旭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目前已集聚新型顯示材料產業的上下遊規模以上企業18家,正加速打造全國高端顯示新材料重要生產基地。
比如興陽光電項目,其產品可應用於折迭屏手機等高端領域,填補了豫省在高端顯示材料領域部分空白。
至於國產計算機整機,江淼心裏麵直接將這個產品判了死刑。
而鄴城的無人機研發生產在北關區,入駐企業四十多家,還建成了全國首個5g泛在低空測試基地,形成了從研發製造到培訓服務等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看起來還可以,但是這隻是說著好聽。
他之所以不看好這些產業的發展,原因就在於這些產業不具備不可替代性。
比如海陸豐公司可拉動汕美、瓊州、民勤的發展,原因是可以給當地建立短時間內的壟斷性產業。
汕美的高端水產養殖、榴蓮種植;
瓊州的麥克香蕉、榴蓮種植、蕉麻產業。
民勤的仙絲大豆種植、豆絲材料、飛艇製造。
而鄴城的這三個高新技術產業,也就名頭好聽,實際上,全國各地或多或少都有相同的產業布局。
不具備壟斷性,就意味著沒有辦法吃下整個產業的核心利益,這些產業不僅僅利潤低下,還要麵臨全國各地的同質化產品競爭。
江淼陷入了沉思之中。
如果沒有辦法給當地布局壟斷性的產業,他是不會盲目去投資的。
安排幾個特色農業項目,對於海陸豐公司倒是手拿把掐的事情,可僅僅是幾個特色農業項目,顯然沒有辦法帶動整個地區。
畢竟中原地區的蔬菜,很難和齊魯那邊競爭,而水果品類又很難形成壟斷性,可以在安陽種植的水果,在整個華北平原、黃土高原都可以種植,很難形成絕對優勢。
這不像汕美和瓊州,屬於亞熱帶和熱帶,榴蓮和香蕉隻要限定區域,加上國內需要大量進口,因此可以形成壟斷。
但北方的蘋果、桃李杏梨、獼猴桃、葡萄,屬於大規模廣泛種植的東西,海陸豐公司也就對獼猴桃有點想法,其他水果並沒有太大興趣。
目前可以海陸豐公司在北方當地重點開發的水果和農作物,是仙絲大豆、仙豆大豆、紫花苜蓿、橡膠草、開心果、草莓、番茄、櫻桃、軟棗獼猴桃。
鄴城地區的林州地區,倒是可以考慮引進新技術的開心果和櫻桃種植,不過這兩個種植品種,海陸豐公司自己都沒有拿出可以推廣種植的品種。
思來想去,還是要搞工業,而且要搞高新技術產業。
江淼思考著海陸豐公司目前持有的高新技術,看看有沒有適合落戶鄴城的技術。
海綿電池和汽車先排除。
飛艇產業也可以排除,氫氣型貨運飛艇考慮到安全性,隻能在西部偏遠地區建立生產基地;氦氣型客運飛艇,海陸豐公司是計劃在渭河盆地建立生產基地。
之所以選擇渭河盆地,原因就在於渭河盆地的新生界地熱井廣泛分布氦氣資源,其中渭深13井中氦氣含量高達2.13%到4.14%,區內有63口井氣體樣品的氦氣含量大於1%,最高達9.23%。
靠近氦氣資源豐富的地區,減少了運輸的難題,方便就近加氣。
這些因素導致飛艇製造沒有辦法在鄴城落戶。
突然,江淼想到了一個技術。
同樣是豆絲的衍生產品,卻又比較需要靠近消費市場,進行就近生產的產品。
那就是矽豆絲構件廠。
民勤集團目前在民勤本地的特種構件廠,小型構件還可以通過公路鐵路運輸,大型構件在附近還好說,如果是遠距離,隻能等以後貨運飛艇出來,才可以大規模運輸。
因此就近生產,成為了大型矽絲構件的比較方便的一種選擇。
想到矽豆絲產品,江淼又想一件事,那就是矽豆絲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的一個材料:矽藻土。
或許很多人會一頭霧水。
不就是矽藻土嗎?
這東西不是很普遍嗎?
是的,這東西確實很普遍。
但如果有特殊限定條件,那矽藻土又會變得不常見。
比如限定某一種矽藻形成的矽藻土,那就會變得非常麻煩。
要知道截止2027年,已記錄的分類有效的矽藻現存物種有20987種,還有約10000種尚未發現相關分類特征最新參考資料的矽藻物種。
綜合來看,目前發現的矽藻種類大約有30000種左右,但有研究估計自然界中矽藻實際種類可能達35000種。
如此龐大矽藻種類,如果限定某一種矽藻形成的矽藻土,那該類型的矽藻土,就會變得非常稀有。
雖然生產普通矽豆絲,使用普通矽藻土就可以,一般不會有太明顯的問題。
可要生產良品率比較高的特種矽豆絲製品,比如超導體水銀矽納米管、常溫蒸發碳化矽納米管、高硬度碳化矽納米管、超細鍍銀矽納米管之類,就必須使用純淨度極高、種類特定的矽藻土。
雖然可以通過從市麵上采購特定產區的矽藻土,進行二次精選和提純,但這其中的成本會提高很多。
這也是碳化矽納米管等產品成本比較高的重要原因。
而且讓江淼更加感到麻煩的一點,就是其中有兩個種矽藻土,一種是澳洲地區的特產,另一種是露西亞西伯利亞南部的特產,國內雖然有相類似的矽藻土,但可以開采的資源量非常少,一旦大規模生產,隻能通過進口來滿足。
這種情況,絕對不是江淼願意看到的結果。
如果進口成本提升,那精選和提純之後的高純度特種矽藻土,成本會進一步提升,進一步導致矽絲的生產成本抬高。
與其依賴進口,還不如通過人工育種技術,培育出可以定向生產特定結構矽藻土的矽藻,然後大規模進行培育。
通過培育出來的矽藻土,一開始純度就非常高,減少了精選和提純的難度,反正國內的飼料和相關營養素成本越來越低,養殖矽藻反而會讓成本更低。
想清楚這件事之後,江淼便開口說道:“我這裏倒有一個新產業可以考慮落戶在鄴城。”
“江教授但說無妨。”
“我們公司下屬的民勤集團,近期不是在開發矽豆絲產品嘛。”
“我聽錦堂說過,貴公司是打算在鄴城建設矽豆絲相關產品的工廠嗎?這一點,我們鄴城也是有一點優勢的,林州那邊的石英石礦物儲量達到1.2億噸,加上其他地區的石英石和伴生石英石,可以滿足貴公司的需要。”
江淼搖搖頭:“石英石礦物無關緊要,這東西國內遍地都是,鄴城背靠太行山,不需要擔心石英石的供應問題,我需要的是土地。”
“土地?江總放心,隻要海陸豐公司願意過來投資,我們可以專門給貴公司批一個產業園,麵積不少於五千畝。”
然而江淼還是搖了搖頭:“我們公司需要的土地,不是工業用地,而是農業用地,或者說是工業農業混合用地。”
何錦堂也大感意外:“是要種植農產品嗎?你們公司在漠南和西北的農場已經足夠用了吧?鄴城這邊很難大規模形成機械化生產,江教授沒有必要因為我們的關係,專門在這邊建立農業生產基地。”
“何先生誤會了,我是想在當地建立特種水產養殖基地。”
“特種水產養殖基地?江總,你可能不知道,我們安陽的水資源比較緊張,而且農業用水比較大,很難拿出足夠的水資源來供應水產養殖。”
江淼卻笑著說道:“這一點不用擔心,我們不打算采用露天養殖,而是室內養殖,還采用高效循環水,甚至可以將全市的汙染廢水、生活廢水都交給我們公司。”
“那不知道貴公司要養殖什麽?”
“矽藻。”
“矽藻?這是什麽東西?是海藻之類的東西嗎?”
“這是為了生產特種高純度矽藻土而準備的,我們公司一部分特種矽絲需要使用特種高純度矽藻土,而目前這一部分原材料,有68%左右是從國外進口的,這不利於我們的原材料安全。”
何錦堂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情況:“國內原材料不能替代嗎?”
“有一部分可以替代,但不同類型的矽藻土,會影響產品的性能,對於要求極高的產品,必須使用高純度的特種矽藻土。”
聽到江淼的解答,兩人也是非常驚訝。
“那不知道貴公司需要多少土地麵積?”
“初期至少幾萬畝吧!那些被工業汙染的土地也沒有關係,畢竟我們建設室內養殖池後,也需要進行土地硬化,養殖池都是塑料製品為主。”
“幾萬畝,如果貴公司可以使用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我們可以將鋼鐵廠化工廠附近的荒地全部批給海陸豐公司。”
江淼點了點頭:“可以。”
雙方討論投資的事情,至於資金問題,根本不需要江淼操心,當地銀行會批給海陸豐公司50億貸款。
當天晚上,今天連續接待了六波訪客之後,江淼終於可以清靜一下。
他和書雅討論起今天中午的矽藻產業。
書雅看了看筆記本電腦上的相關資料:“矽藻?如果隻是單純生產矽藻土,其利用率比較低,可以考慮將其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提取出來。”
江淼當然知道要綜合利用矽藻:“其實矽藻在條件比較好適合的環境下,像小環藻等繁殖速度較快的種類,可能短短二十幾個小時就能夠增殖4倍。”
“育種不是你的拿手好戲嗎?”
“我確實打算使用育種手段,提升矽藻的生長速度,隻要這些矽藻品種的生長速度都可以達到小環藻這個級別。”江淼笑著繼續說道:
“在室內養殖環境下,采用淺盤養殖,每立方米水體可以養殖5公斤矽藻,每天如果增殖到4倍,就是20公斤活體矽藻,大概可以提煉出0.6公斤到1.2公斤高純度矽藻土。”
如果以淺盤養殖的方式,通過多層養殖,一畝有666立方米的養殖水體,每天就可以生產400公斤到800公斤矽藻土,每年畝產就是146噸到292噸矽藻土。
幾萬畝就可以生產幾百萬噸特種矽藻土。
江淼還有其他想法,比如目前大規模開采的矽藻礦中,其比較常見的種類就幾十種,其他矽藻形成的矽藻土,要麽因為地質原因被掩埋在地下,要麽就是沒有成礦條件,要麽就是成礦規模又小又分散。
自然界存在的幾萬種矽藻,它們的外殼都是千奇百怪的,而這些千奇百怪的外殼,有時候在納米尺寸上,會表現出有些非常奇特的特性。
哪怕是碰運氣,幾萬種矽藻的外殼也是巨大的潛在資源。
隻要可以搞出幾個比較好的應用成果,那這筆投資就會變得更加劃算。
目前自己生產矽藻土,隻是為了避免進口渠道被卡脖子,提升原材料供應的安全性。
同時可以建立實驗性質的矽藻繁殖場,用於開發新型矽藻土。
同時矽藻還有一些特殊類型,比如高蛋白型、高碳水型、高脂肪型
不同種類的矽藻蛋白質含量有差異,一般在15%-20%左右。如優美旭氏藻的幹物質中,蛋白質含量約為19.519%。
碳水化合物在矽藻中含量也較為可觀,一般可占其幹重的30%到70%左右。
而矽藻的脂肪含量因種類不同有所變化,一般在20%到50%之間。
一些用於生物燃料方向研究的矽藻,其脂肪含量會更高,如梅尼小環藻就因高含量的脂肪酸,成為生產生物能源的理想材料。
當然,矽藻的高速繁殖,是需要消耗大量二氧化碳、水合二氧化矽和其他氮磷鉀營養素的,加上調控的溫度、ph值、光照的成本,成本肯定比較高。
如果是單純生產矽藻土,效益肯定是明顯偏低,畢竟普通矽藻土隻需要挖掘和篩選,如果沒有太高純度和類型要求,使用普通矽藻土才是最優解。
但是涉及到後期精選和提純,天然礦物矽藻土和人工繁殖矽藻土,兩者就存在一個明顯的區別。
天然矽藻土初始開采成本低,後期精選提純成本高。
人工矽藻土初始生產成本高,後期精選提純成本低。
兩者剛好反過來。
這就好比石墨,普通石墨礦物成本很低,但是涉及到高純度的特定種類石墨,其價格就非常高。
比如民勤集團用來生產碳化矽納米管的納米級高純度石墨粉末,價格非常非常高,而且全世界隻有國內的兩家企業可以大規模生產。
一個產品的原材料一旦涉及到納米級別,那價格往往就會居高不下。
另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那就是普通瓶裝純淨水和半導體產業使用的純水,兩者都是水,可是價格卻有著天壤之別。
因此一部分高端製造需要的高純度特種矽藻土,還是使用人工養殖的矽藻土比較適合,畢竟在養殖場內部,一開始就可以選擇單一的藻種,這在自然繁殖環境中,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哪怕一噸高純度特種矽藻土的生產成本達到五六千塊錢,也比現在好,因為目前民勤集團采購的食品級矽藻土,每噸為3000塊錢左右。
但是這個純度還不夠,還需要進一步提純,將純淨度提升到99.9%,提純之後的成本直接飆升到了每噸1.2萬元左右。
更加麻煩的一點,是這些矽藻土還是“混血”品種,市麵上根本找不到完全是單一矽藻品種形成的矽藻土。
這些混合了其他矽藻外殼的矽藻土,就成為了影響產品良品率的關鍵點。
由於都是矽藻外殼,很難通過篩選工藝進行分離。
因此海陸豐公司自己建立人工矽藻養殖基地,培育單一成分的矽藻土,已經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江淼和書雅聊了一個多小時,期間他還是趁機發了幾份郵件給公司的高管,讓他們近期安排時間去鄴城考察,為明年建設鄴城矽藻養殖基地做好前期工作。
(本章完)
何錦堂帶著一個老同事過來拜訪。
對方是想拉投資,江淼聽了相關條件,又回憶了一下當地的一些情況。
“我也不瞞著江總,鄴城市現在的情況,是傳統產業衰敗,雖然有一定的資源儲備,但類似於鋼鐵產業,生產成本越來越高,基本已經失去了競爭力。”
“而交通區位也不明顯,雖然有殷墟遺址、鄴城遺址、紅旗渠、太行山大峽穀等旅遊資源,可這顯然還是無法拉動鄴城市的整體發展。”
這一點,江淼深有同感,他老家汕美以前比鄴城還差,畢竟鄴城至少還有過一段時間的好日子,隻是近十幾年環保壓力越來越大,工業被壓製之後,才日子才不好過。
不過他並沒有滿口答應,而是詳細詢問了鄴城的相關情況。
在高新技術產業上,鄴城也是潛力不足。
布局有三個高新技術產業方向,分別是新型顯示材料、國產計算機整機、無人機生產研發。
江淼聽完之後,眉頭緊皺著。
新型顯示材料方麵,以旭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目前已集聚新型顯示材料產業的上下遊規模以上企業18家,正加速打造全國高端顯示新材料重要生產基地。
比如興陽光電項目,其產品可應用於折迭屏手機等高端領域,填補了豫省在高端顯示材料領域部分空白。
至於國產計算機整機,江淼心裏麵直接將這個產品判了死刑。
而鄴城的無人機研發生產在北關區,入駐企業四十多家,還建成了全國首個5g泛在低空測試基地,形成了從研發製造到培訓服務等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看起來還可以,但是這隻是說著好聽。
他之所以不看好這些產業的發展,原因就在於這些產業不具備不可替代性。
比如海陸豐公司可拉動汕美、瓊州、民勤的發展,原因是可以給當地建立短時間內的壟斷性產業。
汕美的高端水產養殖、榴蓮種植;
瓊州的麥克香蕉、榴蓮種植、蕉麻產業。
民勤的仙絲大豆種植、豆絲材料、飛艇製造。
而鄴城的這三個高新技術產業,也就名頭好聽,實際上,全國各地或多或少都有相同的產業布局。
不具備壟斷性,就意味著沒有辦法吃下整個產業的核心利益,這些產業不僅僅利潤低下,還要麵臨全國各地的同質化產品競爭。
江淼陷入了沉思之中。
如果沒有辦法給當地布局壟斷性的產業,他是不會盲目去投資的。
安排幾個特色農業項目,對於海陸豐公司倒是手拿把掐的事情,可僅僅是幾個特色農業項目,顯然沒有辦法帶動整個地區。
畢竟中原地區的蔬菜,很難和齊魯那邊競爭,而水果品類又很難形成壟斷性,可以在安陽種植的水果,在整個華北平原、黃土高原都可以種植,很難形成絕對優勢。
這不像汕美和瓊州,屬於亞熱帶和熱帶,榴蓮和香蕉隻要限定區域,加上國內需要大量進口,因此可以形成壟斷。
但北方的蘋果、桃李杏梨、獼猴桃、葡萄,屬於大規模廣泛種植的東西,海陸豐公司也就對獼猴桃有點想法,其他水果並沒有太大興趣。
目前可以海陸豐公司在北方當地重點開發的水果和農作物,是仙絲大豆、仙豆大豆、紫花苜蓿、橡膠草、開心果、草莓、番茄、櫻桃、軟棗獼猴桃。
鄴城地區的林州地區,倒是可以考慮引進新技術的開心果和櫻桃種植,不過這兩個種植品種,海陸豐公司自己都沒有拿出可以推廣種植的品種。
思來想去,還是要搞工業,而且要搞高新技術產業。
江淼思考著海陸豐公司目前持有的高新技術,看看有沒有適合落戶鄴城的技術。
海綿電池和汽車先排除。
飛艇產業也可以排除,氫氣型貨運飛艇考慮到安全性,隻能在西部偏遠地區建立生產基地;氦氣型客運飛艇,海陸豐公司是計劃在渭河盆地建立生產基地。
之所以選擇渭河盆地,原因就在於渭河盆地的新生界地熱井廣泛分布氦氣資源,其中渭深13井中氦氣含量高達2.13%到4.14%,區內有63口井氣體樣品的氦氣含量大於1%,最高達9.23%。
靠近氦氣資源豐富的地區,減少了運輸的難題,方便就近加氣。
這些因素導致飛艇製造沒有辦法在鄴城落戶。
突然,江淼想到了一個技術。
同樣是豆絲的衍生產品,卻又比較需要靠近消費市場,進行就近生產的產品。
那就是矽豆絲構件廠。
民勤集團目前在民勤本地的特種構件廠,小型構件還可以通過公路鐵路運輸,大型構件在附近還好說,如果是遠距離,隻能等以後貨運飛艇出來,才可以大規模運輸。
因此就近生產,成為了大型矽絲構件的比較方便的一種選擇。
想到矽豆絲產品,江淼又想一件事,那就是矽豆絲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的一個材料:矽藻土。
或許很多人會一頭霧水。
不就是矽藻土嗎?
這東西不是很普遍嗎?
是的,這東西確實很普遍。
但如果有特殊限定條件,那矽藻土又會變得不常見。
比如限定某一種矽藻形成的矽藻土,那就會變得非常麻煩。
要知道截止2027年,已記錄的分類有效的矽藻現存物種有20987種,還有約10000種尚未發現相關分類特征最新參考資料的矽藻物種。
綜合來看,目前發現的矽藻種類大約有30000種左右,但有研究估計自然界中矽藻實際種類可能達35000種。
如此龐大矽藻種類,如果限定某一種矽藻形成的矽藻土,那該類型的矽藻土,就會變得非常稀有。
雖然生產普通矽豆絲,使用普通矽藻土就可以,一般不會有太明顯的問題。
可要生產良品率比較高的特種矽豆絲製品,比如超導體水銀矽納米管、常溫蒸發碳化矽納米管、高硬度碳化矽納米管、超細鍍銀矽納米管之類,就必須使用純淨度極高、種類特定的矽藻土。
雖然可以通過從市麵上采購特定產區的矽藻土,進行二次精選和提純,但這其中的成本會提高很多。
這也是碳化矽納米管等產品成本比較高的重要原因。
而且讓江淼更加感到麻煩的一點,就是其中有兩個種矽藻土,一種是澳洲地區的特產,另一種是露西亞西伯利亞南部的特產,國內雖然有相類似的矽藻土,但可以開采的資源量非常少,一旦大規模生產,隻能通過進口來滿足。
這種情況,絕對不是江淼願意看到的結果。
如果進口成本提升,那精選和提純之後的高純度特種矽藻土,成本會進一步提升,進一步導致矽絲的生產成本抬高。
與其依賴進口,還不如通過人工育種技術,培育出可以定向生產特定結構矽藻土的矽藻,然後大規模進行培育。
通過培育出來的矽藻土,一開始純度就非常高,減少了精選和提純的難度,反正國內的飼料和相關營養素成本越來越低,養殖矽藻反而會讓成本更低。
想清楚這件事之後,江淼便開口說道:“我這裏倒有一個新產業可以考慮落戶在鄴城。”
“江教授但說無妨。”
“我們公司下屬的民勤集團,近期不是在開發矽豆絲產品嘛。”
“我聽錦堂說過,貴公司是打算在鄴城建設矽豆絲相關產品的工廠嗎?這一點,我們鄴城也是有一點優勢的,林州那邊的石英石礦物儲量達到1.2億噸,加上其他地區的石英石和伴生石英石,可以滿足貴公司的需要。”
江淼搖搖頭:“石英石礦物無關緊要,這東西國內遍地都是,鄴城背靠太行山,不需要擔心石英石的供應問題,我需要的是土地。”
“土地?江總放心,隻要海陸豐公司願意過來投資,我們可以專門給貴公司批一個產業園,麵積不少於五千畝。”
然而江淼還是搖了搖頭:“我們公司需要的土地,不是工業用地,而是農業用地,或者說是工業農業混合用地。”
何錦堂也大感意外:“是要種植農產品嗎?你們公司在漠南和西北的農場已經足夠用了吧?鄴城這邊很難大規模形成機械化生產,江教授沒有必要因為我們的關係,專門在這邊建立農業生產基地。”
“何先生誤會了,我是想在當地建立特種水產養殖基地。”
“特種水產養殖基地?江總,你可能不知道,我們安陽的水資源比較緊張,而且農業用水比較大,很難拿出足夠的水資源來供應水產養殖。”
江淼卻笑著說道:“這一點不用擔心,我們不打算采用露天養殖,而是室內養殖,還采用高效循環水,甚至可以將全市的汙染廢水、生活廢水都交給我們公司。”
“那不知道貴公司要養殖什麽?”
“矽藻。”
“矽藻?這是什麽東西?是海藻之類的東西嗎?”
“這是為了生產特種高純度矽藻土而準備的,我們公司一部分特種矽絲需要使用特種高純度矽藻土,而目前這一部分原材料,有68%左右是從國外進口的,這不利於我們的原材料安全。”
何錦堂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情況:“國內原材料不能替代嗎?”
“有一部分可以替代,但不同類型的矽藻土,會影響產品的性能,對於要求極高的產品,必須使用高純度的特種矽藻土。”
聽到江淼的解答,兩人也是非常驚訝。
“那不知道貴公司需要多少土地麵積?”
“初期至少幾萬畝吧!那些被工業汙染的土地也沒有關係,畢竟我們建設室內養殖池後,也需要進行土地硬化,養殖池都是塑料製品為主。”
“幾萬畝,如果貴公司可以使用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我們可以將鋼鐵廠化工廠附近的荒地全部批給海陸豐公司。”
江淼點了點頭:“可以。”
雙方討論投資的事情,至於資金問題,根本不需要江淼操心,當地銀行會批給海陸豐公司50億貸款。
當天晚上,今天連續接待了六波訪客之後,江淼終於可以清靜一下。
他和書雅討論起今天中午的矽藻產業。
書雅看了看筆記本電腦上的相關資料:“矽藻?如果隻是單純生產矽藻土,其利用率比較低,可以考慮將其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提取出來。”
江淼當然知道要綜合利用矽藻:“其實矽藻在條件比較好適合的環境下,像小環藻等繁殖速度較快的種類,可能短短二十幾個小時就能夠增殖4倍。”
“育種不是你的拿手好戲嗎?”
“我確實打算使用育種手段,提升矽藻的生長速度,隻要這些矽藻品種的生長速度都可以達到小環藻這個級別。”江淼笑著繼續說道:
“在室內養殖環境下,采用淺盤養殖,每立方米水體可以養殖5公斤矽藻,每天如果增殖到4倍,就是20公斤活體矽藻,大概可以提煉出0.6公斤到1.2公斤高純度矽藻土。”
如果以淺盤養殖的方式,通過多層養殖,一畝有666立方米的養殖水體,每天就可以生產400公斤到800公斤矽藻土,每年畝產就是146噸到292噸矽藻土。
幾萬畝就可以生產幾百萬噸特種矽藻土。
江淼還有其他想法,比如目前大規模開采的矽藻礦中,其比較常見的種類就幾十種,其他矽藻形成的矽藻土,要麽因為地質原因被掩埋在地下,要麽就是沒有成礦條件,要麽就是成礦規模又小又分散。
自然界存在的幾萬種矽藻,它們的外殼都是千奇百怪的,而這些千奇百怪的外殼,有時候在納米尺寸上,會表現出有些非常奇特的特性。
哪怕是碰運氣,幾萬種矽藻的外殼也是巨大的潛在資源。
隻要可以搞出幾個比較好的應用成果,那這筆投資就會變得更加劃算。
目前自己生產矽藻土,隻是為了避免進口渠道被卡脖子,提升原材料供應的安全性。
同時可以建立實驗性質的矽藻繁殖場,用於開發新型矽藻土。
同時矽藻還有一些特殊類型,比如高蛋白型、高碳水型、高脂肪型
不同種類的矽藻蛋白質含量有差異,一般在15%-20%左右。如優美旭氏藻的幹物質中,蛋白質含量約為19.519%。
碳水化合物在矽藻中含量也較為可觀,一般可占其幹重的30%到70%左右。
而矽藻的脂肪含量因種類不同有所變化,一般在20%到50%之間。
一些用於生物燃料方向研究的矽藻,其脂肪含量會更高,如梅尼小環藻就因高含量的脂肪酸,成為生產生物能源的理想材料。
當然,矽藻的高速繁殖,是需要消耗大量二氧化碳、水合二氧化矽和其他氮磷鉀營養素的,加上調控的溫度、ph值、光照的成本,成本肯定比較高。
如果是單純生產矽藻土,效益肯定是明顯偏低,畢竟普通矽藻土隻需要挖掘和篩選,如果沒有太高純度和類型要求,使用普通矽藻土才是最優解。
但是涉及到後期精選和提純,天然礦物矽藻土和人工繁殖矽藻土,兩者就存在一個明顯的區別。
天然矽藻土初始開采成本低,後期精選提純成本高。
人工矽藻土初始生產成本高,後期精選提純成本低。
兩者剛好反過來。
這就好比石墨,普通石墨礦物成本很低,但是涉及到高純度的特定種類石墨,其價格就非常高。
比如民勤集團用來生產碳化矽納米管的納米級高純度石墨粉末,價格非常非常高,而且全世界隻有國內的兩家企業可以大規模生產。
一個產品的原材料一旦涉及到納米級別,那價格往往就會居高不下。
另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那就是普通瓶裝純淨水和半導體產業使用的純水,兩者都是水,可是價格卻有著天壤之別。
因此一部分高端製造需要的高純度特種矽藻土,還是使用人工養殖的矽藻土比較適合,畢竟在養殖場內部,一開始就可以選擇單一的藻種,這在自然繁殖環境中,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哪怕一噸高純度特種矽藻土的生產成本達到五六千塊錢,也比現在好,因為目前民勤集團采購的食品級矽藻土,每噸為3000塊錢左右。
但是這個純度還不夠,還需要進一步提純,將純淨度提升到99.9%,提純之後的成本直接飆升到了每噸1.2萬元左右。
更加麻煩的一點,是這些矽藻土還是“混血”品種,市麵上根本找不到完全是單一矽藻品種形成的矽藻土。
這些混合了其他矽藻外殼的矽藻土,就成為了影響產品良品率的關鍵點。
由於都是矽藻外殼,很難通過篩選工藝進行分離。
因此海陸豐公司自己建立人工矽藻養殖基地,培育單一成分的矽藻土,已經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江淼和書雅聊了一個多小時,期間他還是趁機發了幾份郵件給公司的高管,讓他們近期安排時間去鄴城考察,為明年建設鄴城矽藻養殖基地做好前期工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