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雙叉嶺往事(2)
驚悚:意外吧?爺會地煞七十二術 作者:老肥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此之後,年輕和尚又與猴子爭論了許久。
直到寅橫看到了年輕和尚雙掌合十,寶相莊嚴的說了一句話之後,原本凶厲的猴子,忽然安靜了下來。
由於距離太遠,和尚說這句話時,聲音又很低,再加上當時寅橫已經被嚇破膽,所以沒聽清楚這句話的具體內容,隻是隱隱約約聽到了“緊箍咒”三個字。
見猴子眼中的猩紅緩緩散去,寅橫暗自鬆了一口氣,卻也不敢貿然逃走,依舊老老實實的伏在澗中,就連呼吸都控製得極為微弱,生怕惹惱了那隻可怕的猴子。
寅橫一動不動的狀態,持續了近十個時辰。
當他親眼目睹了自家老祖被猴子剝皮,隨後被年輕和尚清洗晾曬,最後一針一線的縫製成一條裙子,頓時悲從心來,不由得懷念起當初與老祖一同捕食人類稚童的歡樂時光。
數日之前,他還跟隨老祖去山下的村莊“覓食”,回來時卻發現自家洞府,也就是此時他正蟄伏的山澗,竟然被一群剛剛遷至雙叉嶺的猴子給占了。
老祖一怒之下,將猴群給殺了個精光,然後說了一句話。
這句話在後世流傳甚廣。
“老虎不在家,猴子稱大王!”
當時寅橫覺得老祖不僅修為精深,說話也極有學問。
未曾想僅僅數日之隔,這句話的含義就徹底反了過來。
第二日天剛蒙蒙亮,年輕和尚和猴子收拾行囊,西行而去。
寅橫這才戰戰兢兢的從山澗中出來。
修為尚淺的寅橫不敢在雙叉嶺地界逗留,一來是擔心那隻可怕的猴子去而複返,二來是沒了老祖的庇護,害怕山下的人類農戶前來報複。
寅橫一路向東,在一處名為飛雲峰的山頭落了腳。
飛雲峰跟雙叉嶺,都屬於兩界山餘脈,雖不似雙叉嶺那般靈氣濃鬱,但好在山峰險峻,人類無法攀爬,避免了獵戶的侵擾。
寅橫在飛雲峰潛心修行,時不時下山捕食人類,短短幾十年光景,便成功進入化形期。
化形期之後,寅橫離開了飛雲峰,繼續一路向東,換了另一個靈氣稍微濃鬱些的山頭修煉。
老虎乃是百獸之王,天然的優勢,再加上化形期的修為,寅橫很快便成為了這一片的“妖王”。
隨著修為加深,勢力愈發龐大,寅橫也結交了幾位跟他實力相當的“妖王”,從而知曉了許多妖族秘聞。
其中就包括,五百多年前,一隻出生於花果山福地的絕世大妖,大鬧天宮,攪得三界天翻地覆的傳說。
相傳那位大妖的本體是一隻猴子,名為——孫、悟、空。
大鬧天宮發生在神界,凡間知曉者寥寥。
原本幾位妖王根本不夠資格知道此等秘聞。
隻因一位妖王頗有背景。
妖王姓牛,據他自述,自家老祖曾經是孫悟空的結拜兄長。
寅橫再次想起被猴子支配的恐懼。
他回憶起當年的往事。
年輕和尚的那聲驚呼。
“悟空,救我!”
原來當年那個站在金色雲朵上的猴子,就是孫悟空。
在這一刻,寅橫的心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自家老祖,金丹境修為的虎妖,被一隻猴子一棒子給敲死了。
以前他一直覺得,這件事是虎族的恥辱。
不過在得知那隻猴子叫孫悟空以後,恥辱則變成了榮耀。
那可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啊!試問這世間,又有幾位大妖有資格死在他的棒下?
於是乎,寅橫第一次說說起了自己的往事。
當然了,其中多了“億”點點藝術加工。
“老牛,實不相瞞,我跟大聖爺也有點關係。”
“這事還要從我家老祖說起,我家老祖名喚寅將軍,乃是兩界山赫赫有名的大妖,當年我家老祖跟大聖爺鬥了上百回合,不分勝負……後來英雄惜英雄,跟大聖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臨別之際,老祖還送了大聖爺一件禮物,大聖爺倍感珍惜,說不定現在還穿著哩!”
後來,隨著寅橫等幾位妖王修為愈發精深,行事也
越來越無所顧忌,有時甚至闖入州城,大肆捕食稚童。
慘事接連發生,最終引起了官府的重視。
起初,刺史大人以為是山間野獸闖入城鎮食人,便派出上百官兵,又組織了大量獵戶,試圖將野獸捕殺殆盡。
可尋常人類又怎會幾位妖王的對手,結果可想而知,全都進了幾位妖王的肚子。
刺史大人這才意識到,食人的並非尋常野獸,而是已經成了氣候,甚至可以化成人形的妖物。
於是親自前往龍虎山,請求天師府相助。
當代老天師的親傳弟子,率十數位高功,一同前往寅橫等妖王所在的勢力範圍。
起初,幾位妖王聯手之下,還能跟龍虎山的修士們鬥得有來有回。
可當那位親傳弟子施展出龍虎山獨門秘法之後,數道天雷從天而降,幾位妖王大多數瞬間灰飛煙滅。
隻有寅橫和牛姓妖王還有一息尚存。
寅橫憑借著天賦優勢,骨骼精壯,硬吃一記天雷之後,隻是受了重傷,沒有當場殞命。
而那位牛姓妖王,運氣當真是好的不得了。當時數道天雷從天而降,劈到他身上那道天雷最為細弱,蘊含的天威也最為寡淡,這才撿回一條命。
一位龍虎山高功取出法器,正準備對著牛姓妖王補刀時,親傳弟子卻抬手製止了他。
“師弟且慢,出發時師父有交代,不可取這牛妖性命,將其生擒回山門,交由他老人家定奪。”
直到寅橫看到了年輕和尚雙掌合十,寶相莊嚴的說了一句話之後,原本凶厲的猴子,忽然安靜了下來。
由於距離太遠,和尚說這句話時,聲音又很低,再加上當時寅橫已經被嚇破膽,所以沒聽清楚這句話的具體內容,隻是隱隱約約聽到了“緊箍咒”三個字。
見猴子眼中的猩紅緩緩散去,寅橫暗自鬆了一口氣,卻也不敢貿然逃走,依舊老老實實的伏在澗中,就連呼吸都控製得極為微弱,生怕惹惱了那隻可怕的猴子。
寅橫一動不動的狀態,持續了近十個時辰。
當他親眼目睹了自家老祖被猴子剝皮,隨後被年輕和尚清洗晾曬,最後一針一線的縫製成一條裙子,頓時悲從心來,不由得懷念起當初與老祖一同捕食人類稚童的歡樂時光。
數日之前,他還跟隨老祖去山下的村莊“覓食”,回來時卻發現自家洞府,也就是此時他正蟄伏的山澗,竟然被一群剛剛遷至雙叉嶺的猴子給占了。
老祖一怒之下,將猴群給殺了個精光,然後說了一句話。
這句話在後世流傳甚廣。
“老虎不在家,猴子稱大王!”
當時寅橫覺得老祖不僅修為精深,說話也極有學問。
未曾想僅僅數日之隔,這句話的含義就徹底反了過來。
第二日天剛蒙蒙亮,年輕和尚和猴子收拾行囊,西行而去。
寅橫這才戰戰兢兢的從山澗中出來。
修為尚淺的寅橫不敢在雙叉嶺地界逗留,一來是擔心那隻可怕的猴子去而複返,二來是沒了老祖的庇護,害怕山下的人類農戶前來報複。
寅橫一路向東,在一處名為飛雲峰的山頭落了腳。
飛雲峰跟雙叉嶺,都屬於兩界山餘脈,雖不似雙叉嶺那般靈氣濃鬱,但好在山峰險峻,人類無法攀爬,避免了獵戶的侵擾。
寅橫在飛雲峰潛心修行,時不時下山捕食人類,短短幾十年光景,便成功進入化形期。
化形期之後,寅橫離開了飛雲峰,繼續一路向東,換了另一個靈氣稍微濃鬱些的山頭修煉。
老虎乃是百獸之王,天然的優勢,再加上化形期的修為,寅橫很快便成為了這一片的“妖王”。
隨著修為加深,勢力愈發龐大,寅橫也結交了幾位跟他實力相當的“妖王”,從而知曉了許多妖族秘聞。
其中就包括,五百多年前,一隻出生於花果山福地的絕世大妖,大鬧天宮,攪得三界天翻地覆的傳說。
相傳那位大妖的本體是一隻猴子,名為——孫、悟、空。
大鬧天宮發生在神界,凡間知曉者寥寥。
原本幾位妖王根本不夠資格知道此等秘聞。
隻因一位妖王頗有背景。
妖王姓牛,據他自述,自家老祖曾經是孫悟空的結拜兄長。
寅橫再次想起被猴子支配的恐懼。
他回憶起當年的往事。
年輕和尚的那聲驚呼。
“悟空,救我!”
原來當年那個站在金色雲朵上的猴子,就是孫悟空。
在這一刻,寅橫的心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自家老祖,金丹境修為的虎妖,被一隻猴子一棒子給敲死了。
以前他一直覺得,這件事是虎族的恥辱。
不過在得知那隻猴子叫孫悟空以後,恥辱則變成了榮耀。
那可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啊!試問這世間,又有幾位大妖有資格死在他的棒下?
於是乎,寅橫第一次說說起了自己的往事。
當然了,其中多了“億”點點藝術加工。
“老牛,實不相瞞,我跟大聖爺也有點關係。”
“這事還要從我家老祖說起,我家老祖名喚寅將軍,乃是兩界山赫赫有名的大妖,當年我家老祖跟大聖爺鬥了上百回合,不分勝負……後來英雄惜英雄,跟大聖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臨別之際,老祖還送了大聖爺一件禮物,大聖爺倍感珍惜,說不定現在還穿著哩!”
後來,隨著寅橫等幾位妖王修為愈發精深,行事也
越來越無所顧忌,有時甚至闖入州城,大肆捕食稚童。
慘事接連發生,最終引起了官府的重視。
起初,刺史大人以為是山間野獸闖入城鎮食人,便派出上百官兵,又組織了大量獵戶,試圖將野獸捕殺殆盡。
可尋常人類又怎會幾位妖王的對手,結果可想而知,全都進了幾位妖王的肚子。
刺史大人這才意識到,食人的並非尋常野獸,而是已經成了氣候,甚至可以化成人形的妖物。
於是親自前往龍虎山,請求天師府相助。
當代老天師的親傳弟子,率十數位高功,一同前往寅橫等妖王所在的勢力範圍。
起初,幾位妖王聯手之下,還能跟龍虎山的修士們鬥得有來有回。
可當那位親傳弟子施展出龍虎山獨門秘法之後,數道天雷從天而降,幾位妖王大多數瞬間灰飛煙滅。
隻有寅橫和牛姓妖王還有一息尚存。
寅橫憑借著天賦優勢,骨骼精壯,硬吃一記天雷之後,隻是受了重傷,沒有當場殞命。
而那位牛姓妖王,運氣當真是好的不得了。當時數道天雷從天而降,劈到他身上那道天雷最為細弱,蘊含的天威也最為寡淡,這才撿回一條命。
一位龍虎山高功取出法器,正準備對著牛姓妖王補刀時,親傳弟子卻抬手製止了他。
“師弟且慢,出發時師父有交代,不可取這牛妖性命,將其生擒回山門,交由他老人家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