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九阿哥胤禟嫡福晉董鄂氏(十八)
快穿之老娘從來不是好人 作者:夢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胤禟又把這件事,偷偷放在了康熙的案頭,
至於那些銀子康熙要不要回來,又不關他事。
康熙見自己家當都快被掏空了,能不生氣?
權衡利弊之後,下旨要胤禛跟胤禟去這筆債。
胤禛跟這些大臣平時的關係都不好,板著一張臉就打算上門去要錢。
胤禟無奈隻得拉住他,“四哥,咱們這樣是要不到錢的。
而且要是引起某些人倚老賣老,做出激進的事情,那到時候吃虧的還是咱們兄弟。”
胤禛經過這些年的觀察,也知道胤禟一向很有才幹。
隻不過他自己每次都是一副愛財的樣子,不沾朝堂上的事。
也就這兩年,康熙見朝中實在無人才把他拉出來。
於是板著臉麵無表情的問,“那依九弟而言,咱們該怎麽辦?”
胤禟早就知道胤禛是這個死樣子,也不介意。
湊他耳邊這樣那樣一番,給出了個餿主意。
讓胤禛先去把那些欠款大臣的家當,全部都查一遍。
再又查查他們府上,有什麽的齷齪事。
“四哥,有了這兩樣東西,你還怕他們不還債嗎?”
胤禛覺得這個辦法挺好,不過查的那個人,不能是他們兩個作皇子的。
畢竟皇阿瑪還健壯,該有的避諱還是得有。
於是兄弟倆就聯袂去了康熙那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康熙。
康熙雖然老了,想要個好名聲。
但也並不是說,他就不願意把家當給要回來。
於是派了暗衛配合兩兒子去查。
結果還真給查出了不少的齷齪事。
接下來,兄弟兩人就帶著人,一家家的上了各位大臣的家門。
一家送上兩份資料。
第一份就是他們所有家當的清單。
第二份則是他們家族哪些子弟,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個地方,所犯事的證據。
這讓這些大臣們一個個冷汗直冒,最後也隻得乖乖就範。
至於說去康熙麵前倚老賣老,撒潑打滾或者是上吊威脅什麽的,通通都不可能!
胤禟隻陰惻惻的說幾句話。
“如果你們把錢乖乖的給了,那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隻要你們對這些犯事的子弟,好好的懲戒。
對他們所做過的錯事,好好的去彌補一番。
那麽我以我嘉郡王的名頭保證,這些證據永遠都不會見天日。
要不然我敢說一句,你們上午去皇阿瑪那裏鬧,下午這證據就會擺到皇阿瑪的案頭。”
這麽一番甜棗加大棒下來,讓各位大臣都緊閉嘴巴,乖乖的籌銀子還債。
至於胤?胤祥胤禎那裏,九阿哥把人都叫到跟前來。
一個個的瞪了過去,再一人屁股上給踢上一腳!
要不然,實在難消他心頭之怒火!
胤祥手上倒是真沒錢,這九阿哥也知道。
他之前嫁兩個妹妹的時候,年紀還小,估計欠的錢也是那時候欠的。
但是胤禎這些年有德妃娘娘的貼補,肯定不可能缺銀子。
為什麽要去借錢?這還不是明擺著想占便宜。
最終胤禟再次瞪了兄弟仨一眼。
“銀子我先給你們墊上,都給我寫一份欠條來,等手頭寬裕了都要還我!”
胤祥不好意思的朝胤禟笑笑。
“九哥,這這怎麽不好好意思嘞?”
“不好意思,那你自己現在就去還!”
胤禟語氣很衝!
胤祥還要說什麽,被胤?胤禎趕緊捂著嘴拉開。
他們倆一點都不要臉的,要人去拿了紙筆出來。
乖乖的給寫了欠條,雙手奉給九阿哥。
“九哥,這是弟弟們的欠條,您收好了,等以後兄弟發財了,一定還您。”
胤禟氣哄哄的,“哼,我盼著你們發財,還不如我自己多發點財咧!”
這事傳到康熙耳朵裏,康熙既好笑又欣慰。
這胤禟真是越來越有兄長的派頭了。
於是等這件事情圓滿完成之後,直接把他又丟進了吏部。
這樣幾部讓他輪流來,急得胤禟直跳腳。
“皇阿瑪,兒臣外麵的店鋪,還等著兒子去巡查呢。”
康熙?
康熙自然是穩坐釣魚台,壓根就不搭理。
在額靈珠十歲的時候,康熙再次決定帶她跟弘昕布爾和一起,去熱河行宮避暑。
胤禟見其他侄女,一個又一個的被撫蒙。
擔心兩個女兒,被康熙就在那邊給定下了。
因此覺得自己該為女兒們做點什麽了。
胤禟的做法非常直接,在康熙下旨,要帶哪些皇子阿哥們去熱河行宮,卻沒有自己名字的時候,他就帶著一個紫檀木箱子進了宮。
康熙打開一看,裏麵居然是50萬兩的銀票,瞬間看向胤禟的眼神都直了。
“皇阿瑪,這些都是兒臣這些年所賺的錢,全部都孝順您的了。
兒臣隻有一個要求,還請皇阿瑪答應。”
“說!”
“求您別讓布爾和跟額靈珠去撫蒙。”
康熙聽說就這麽個小小的要求,先示意梁九功把盒子收下去,再慢條斯理地說道。
“朕早就跟你額娘說過了,她們倆到時候會留京。”
“啊?!”
胤禟不可置信的看著他皇阿瑪。
“可這您跟額娘也沒跟兒子說過呀。”
“跟你說什麽?你家三孩子,這些年你管過幾次?”
說起這個,胤禟也不高興了,撅著嘴巴嘟嘟囔囔。
“是兒子不願意管嗎?
明明是壓根就沒那個機會管,好吧?
明明有家,您非讓他們去住阿哥所跟南三所
哪次他們回來不到兩天,立馬就會把你們叫進宮去,小住個一個月兩個月的。”
“行了行了行了,過去那些陳年往事就別替了。
弘昕那裏讓你福晉多上點心,也該給他準備侍寢格格了。
還有布爾和那裏,你這個當阿瑪的也該多上點心,給她找個稱心的額駙。”
胤禟悻悻回去跟雙雙說起這事,雙雙端著茶杯的手穩如泰山。
“咱們弘昕還小,侍寢格格的事等他大點再說。
至於布爾和,那更要她自己點頭。
你哪怕給挑花了眼,她自己不同意嫁也是白搭。”
然而他們這麽想,康熙可就不樂意了。
認為這麽對父母不靠譜,一點都不關心兒子女兒。
至於那些銀子康熙要不要回來,又不關他事。
康熙見自己家當都快被掏空了,能不生氣?
權衡利弊之後,下旨要胤禛跟胤禟去這筆債。
胤禛跟這些大臣平時的關係都不好,板著一張臉就打算上門去要錢。
胤禟無奈隻得拉住他,“四哥,咱們這樣是要不到錢的。
而且要是引起某些人倚老賣老,做出激進的事情,那到時候吃虧的還是咱們兄弟。”
胤禛經過這些年的觀察,也知道胤禟一向很有才幹。
隻不過他自己每次都是一副愛財的樣子,不沾朝堂上的事。
也就這兩年,康熙見朝中實在無人才把他拉出來。
於是板著臉麵無表情的問,“那依九弟而言,咱們該怎麽辦?”
胤禟早就知道胤禛是這個死樣子,也不介意。
湊他耳邊這樣那樣一番,給出了個餿主意。
讓胤禛先去把那些欠款大臣的家當,全部都查一遍。
再又查查他們府上,有什麽的齷齪事。
“四哥,有了這兩樣東西,你還怕他們不還債嗎?”
胤禛覺得這個辦法挺好,不過查的那個人,不能是他們兩個作皇子的。
畢竟皇阿瑪還健壯,該有的避諱還是得有。
於是兄弟倆就聯袂去了康熙那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康熙。
康熙雖然老了,想要個好名聲。
但也並不是說,他就不願意把家當給要回來。
於是派了暗衛配合兩兒子去查。
結果還真給查出了不少的齷齪事。
接下來,兄弟兩人就帶著人,一家家的上了各位大臣的家門。
一家送上兩份資料。
第一份就是他們所有家當的清單。
第二份則是他們家族哪些子弟,在某年某月某日某個地方,所犯事的證據。
這讓這些大臣們一個個冷汗直冒,最後也隻得乖乖就範。
至於說去康熙麵前倚老賣老,撒潑打滾或者是上吊威脅什麽的,通通都不可能!
胤禟隻陰惻惻的說幾句話。
“如果你們把錢乖乖的給了,那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隻要你們對這些犯事的子弟,好好的懲戒。
對他們所做過的錯事,好好的去彌補一番。
那麽我以我嘉郡王的名頭保證,這些證據永遠都不會見天日。
要不然我敢說一句,你們上午去皇阿瑪那裏鬧,下午這證據就會擺到皇阿瑪的案頭。”
這麽一番甜棗加大棒下來,讓各位大臣都緊閉嘴巴,乖乖的籌銀子還債。
至於胤?胤祥胤禎那裏,九阿哥把人都叫到跟前來。
一個個的瞪了過去,再一人屁股上給踢上一腳!
要不然,實在難消他心頭之怒火!
胤祥手上倒是真沒錢,這九阿哥也知道。
他之前嫁兩個妹妹的時候,年紀還小,估計欠的錢也是那時候欠的。
但是胤禎這些年有德妃娘娘的貼補,肯定不可能缺銀子。
為什麽要去借錢?這還不是明擺著想占便宜。
最終胤禟再次瞪了兄弟仨一眼。
“銀子我先給你們墊上,都給我寫一份欠條來,等手頭寬裕了都要還我!”
胤祥不好意思的朝胤禟笑笑。
“九哥,這這怎麽不好好意思嘞?”
“不好意思,那你自己現在就去還!”
胤禟語氣很衝!
胤祥還要說什麽,被胤?胤禎趕緊捂著嘴拉開。
他們倆一點都不要臉的,要人去拿了紙筆出來。
乖乖的給寫了欠條,雙手奉給九阿哥。
“九哥,這是弟弟們的欠條,您收好了,等以後兄弟發財了,一定還您。”
胤禟氣哄哄的,“哼,我盼著你們發財,還不如我自己多發點財咧!”
這事傳到康熙耳朵裏,康熙既好笑又欣慰。
這胤禟真是越來越有兄長的派頭了。
於是等這件事情圓滿完成之後,直接把他又丟進了吏部。
這樣幾部讓他輪流來,急得胤禟直跳腳。
“皇阿瑪,兒臣外麵的店鋪,還等著兒子去巡查呢。”
康熙?
康熙自然是穩坐釣魚台,壓根就不搭理。
在額靈珠十歲的時候,康熙再次決定帶她跟弘昕布爾和一起,去熱河行宮避暑。
胤禟見其他侄女,一個又一個的被撫蒙。
擔心兩個女兒,被康熙就在那邊給定下了。
因此覺得自己該為女兒們做點什麽了。
胤禟的做法非常直接,在康熙下旨,要帶哪些皇子阿哥們去熱河行宮,卻沒有自己名字的時候,他就帶著一個紫檀木箱子進了宮。
康熙打開一看,裏麵居然是50萬兩的銀票,瞬間看向胤禟的眼神都直了。
“皇阿瑪,這些都是兒臣這些年所賺的錢,全部都孝順您的了。
兒臣隻有一個要求,還請皇阿瑪答應。”
“說!”
“求您別讓布爾和跟額靈珠去撫蒙。”
康熙聽說就這麽個小小的要求,先示意梁九功把盒子收下去,再慢條斯理地說道。
“朕早就跟你額娘說過了,她們倆到時候會留京。”
“啊?!”
胤禟不可置信的看著他皇阿瑪。
“可這您跟額娘也沒跟兒子說過呀。”
“跟你說什麽?你家三孩子,這些年你管過幾次?”
說起這個,胤禟也不高興了,撅著嘴巴嘟嘟囔囔。
“是兒子不願意管嗎?
明明是壓根就沒那個機會管,好吧?
明明有家,您非讓他們去住阿哥所跟南三所
哪次他們回來不到兩天,立馬就會把你們叫進宮去,小住個一個月兩個月的。”
“行了行了行了,過去那些陳年往事就別替了。
弘昕那裏讓你福晉多上點心,也該給他準備侍寢格格了。
還有布爾和那裏,你這個當阿瑪的也該多上點心,給她找個稱心的額駙。”
胤禟悻悻回去跟雙雙說起這事,雙雙端著茶杯的手穩如泰山。
“咱們弘昕還小,侍寢格格的事等他大點再說。
至於布爾和,那更要她自己點頭。
你哪怕給挑花了眼,她自己不同意嫁也是白搭。”
然而他們這麽想,康熙可就不樂意了。
認為這麽對父母不靠譜,一點都不關心兒子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