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一環扣一環
扶搖直上:重返官路商途 作者:關西老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培勝心生詫異,李遠方竟然如此成熟穩重,與年齡大相徑庭, 微笑著說道:
“我看到李鎮長,有一見如故的感覺,再棘手的事情也能夠解決。”
“我也有同感,隻要誠心協商,再大的困難也會迎刃而解。”李遠方也笑著說道。
潘風順讓出座位,楚培勝坐在空出來的沙發上,直接了當地說道:
“李鎮長,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各讓一步,如何?”
“楚廠長很是豪爽,蜆河村與船廠各讓一步,石門山鎮政府也願意給村裏一些補貼。”李遠方點頭道。
楚培勝臉上露出戒備之色,他不相信石門山鎮政府肯出這個冤枉錢,問道:
“先說損害賠償,具體怎麽個賠法?”
“給蜆河村兩萬元賠償,船廠出一萬元,石門山鎮政府出一萬元。”李遠方鄭重說道。
“就這樣解決了?”
楚培勝難以置信,思考了幾個辦法,沒有用得上,有一拳打入空氣中的感覺。
“楚廠長還想怎樣?”李遠方笑著問道。
楚培勝擔心夜長夢多,用手拍了一下沙發扶手,痛快地說道:
“成!我馬上安排財務付款。”
“慢!填海之事也要一並解決。”李遠方微笑著說道。
“該來的還是要來,他們的目的就是要索取那塊地。”
楚培勝心想,臉色變得極其難看,搖頭道:“這是兩回事,填海那塊地沒得商量。”
“二者是緊密相聯,填海問題不解決,將來後患無窮。”李遠方認真地說道。
“海洋屬於國家所有,我們是國有企業,填海造田也是歸國家。”楚培勝正色道。
“這塊海域屬於蜆河村,俺們祖祖輩輩從這裏出海打魚。你們填了海,也改變不了村集體土地屬性。
難道船廠在石門山周圍建起圍牆,石門山就歸你們了嗎?”王學海反問道。
他說的話底氣很足,依據也很充分。
建國後,我國就開始了社會主義改造,把所有的生產資料都劃為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農村的土地屬於勞動集體所有。
李遠方嚴肅地說道:“國家相關法律規定,改變集體所有製土地性質,必須符合法定程序,應當給予集體一定的補償。
船廠填海沒有履行任何審批手續,嚴重侵害蜆河村集體海域使用權,並且沒有任何補償。
越不及早解決,將來的補償金額就越高。”
楚培勝知道理虧,仍然堅持道:“船廠填海是既成事實,大家維持現狀好不好?”
“船廠填海發展的思路正確,方向卻錯了。”李遠方分析道:
“隨著國際貿易快速發展,國際航運業正在逐步複蘇,未來油輪、散貨船、集裝箱船等商用船舶將供不應求。
船廠現在主要建造近海漁船,在近海漁業資源日益減少的形勢下,小馬力漁船必然被遠洋漁船代替,可以說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
建造商船或者遠洋漁船,必須建設深水船塢,這正是船廠的短板。與其把資金用在沿海岸線填海,不如向縱深填海,借機建設大型船塢,具備修造大型船舶能力,船廠競爭力隨之提高。”
“李鎮長說得很有道理,船廠準備向這個方向發展。可是讓我們交出填海土地,那是絕對不可能!”楚培勝堅定地說道。
一名職工進入接待室,報告道:“廠長,禮儀公司的人被村民擋住,進不了廠門。”
“李鎮長,船廠有一條新造的漁船要下水,船東來了,準備明天搞個儀式。
禮儀公司送來設備和用品,準備提前布置好儀式現場。”
楚培勝還沒有提出要求,又進來一名職工報告。
“廠長,我們的航道被兩條漁船擋住。”
“是那個公司漁船?”
“看船號是石門山鎮漁業公司。”
“知道了,你們出去吧!”
楚培勝擺了擺手,掏出手機,撥打孟廣發的“大哥大”。
雙方有業務合作,船廠為石門山鎮漁業公司建造六艘漁船,合作得比較愉快。
孟廣發沒有接電話,楚培勝收起手機,憤怒地看著李遠方,氣極反笑。
“很好!海陸齊動,雙管齊下,一環扣一環,釜底抽薪,兵臨城下,你們到底想要幹什麽?”
“俺早就說清楚了,歸還填海的土地!”王學海理直氣壯地說道。
“船廠不答應,你們就要繼續搞封鎖。”楚培勝冷冷地說道。
“船廠不是清朝,不會割地求和!”張運強怒氣衝衝地說道。
“俺們就堵在船廠大門口,派人送飯,晚上支帳篷住,就一直這樣耗下去,看看誰草雞?”王學海回敬道。
“大家都不要說氣話,想辦法解決正事要緊。”李遠方心平氣和地說道:
“合則兩利,鬥則兩敗,為何不采取對雙方都有利的方式呢?”
“我們聽聽李鎮長的高見。”楚培勝冷笑著說道。
李遠方正了正身體,建議道:“船廠填海填錯地方,歸還並不為過,可是畢竟有資金投入。
換個思路,船廠收回這筆投資,改為縱向填海,建設大船塢,怎麽樣?”
楚培勝點頭道:“倘若蜆河村能出填海這筆錢,船廠可以考慮這樣操作。”
“填海花費不小,問題是蜆河村出不起這筆錢。”潘風順搖頭道。
“對於船廠來說,誰出這筆錢並不重要,隻要收到錢就行。”李遠方笑著說道。
“難道要由石門山鎮政府來出錢?”張運強問道。
“破局的關鍵在於石門山鎮漁業公司。”李遠方說完,掏出手機,撥通孟廣發的“大哥大”。
“孟總,漁業公司的船怎麽擋住了船廠航道?”李遠方問道。
“李鎮長,可能是船出了故障,我了解一下情況。”孟廣發答道。
“請孟總趕快到船廠,我們現場解決問題!”李遠方放下電話,點頭道:
“孟廣發很快就會過來,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他來能有什麽好結果?我好期待啊!”張運強陰陽怪氣地說道。
“王書記,既然船廠如此態度,我們走!”
李遠方生氣了,向王學海示意,二人迅速站立起來,向門外走去。
“李鎮長息怒!張廠長大嘴巴,說話沒有數。”楚培勝急忙攔住他。
李遠方拍拍屁股走了,留下一地雞毛,船廠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最終無限期地耗下去,吃虧的還是船廠。
“張廠長到門口迎接孟總。”楚培勝吩咐完,好言安慰李遠方。
半個小時後,孟廣發走進接待室,與在座的各位握手後,坐在楚培勝旁邊沙發。
他此時心潮澎湃,看向李遠方的眼神充滿著感激,卯足了勁,心道:“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
李遠方簡略地介紹了談判經過,重點說了雙方爭執,以及解決問題的焦點,伸了一個懶腰,站起來說道:
“我說得口幹舌燥,腿都坐麻了,出去走走,由孟總接著談。”
“我陪李鎮長。”
潘風順也站立起來,陪著李遠方離開接待室,參觀船廠展覽室,介紹船廠的曆史,以及取得榮譽,接著參觀廠區。
一個小時後,王學海找到李遠方,低聲說了幾句話,然後到工廠大門口,讓村民們回村。
辦公室主任也找過來,請李遠方、潘風順回到接待室。
楚培勝、孟廣發臉上滿是笑意,能夠看出來,那是發自內心。
待眾人坐定後,楚培勝說了商議結果。
船廠把填海占用蜆河村的海域交給石門山鎮漁業公司,由石門山鎮漁業公司負責處理與蜆河村的補償。
石門山鎮漁業公司也是投桃報李,決定再向船廠訂購4艘漁船,預付訂金400萬元,並且每年免費提供10噸水產品,連續提供10年。
航道上的兩條漁船離開了,據孟廣發說,漁船的故障已經排除,不能耽擱生產,馬上到深海去捕撈作業。
中午,楚培勝在船廠小食堂擺了酒席,高標準地接待客人。
下午,船廠、蜆河村與石門山鎮漁業公司商談具體細節,簽訂了合同。
到了晚上,孟廣發做東,移師到石門山鎮漁業公司小餐廳,請來鎮黨委書記、鎮長作陪,拿出最珍貴的海產品招待,眾人喝得大醉。
孟廣發強撐著身體,送客人離開後,向辦公室主任吩咐道:“明天早晨中層以上負責人開會!”
他說完這句話,兩腿發軟,就要向地上倒去。
辦公室主任眼疾手快,扶住他,抱到轎車上,送回家休息。
“我看到李鎮長,有一見如故的感覺,再棘手的事情也能夠解決。”
“我也有同感,隻要誠心協商,再大的困難也會迎刃而解。”李遠方也笑著說道。
潘風順讓出座位,楚培勝坐在空出來的沙發上,直接了當地說道:
“李鎮長,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各讓一步,如何?”
“楚廠長很是豪爽,蜆河村與船廠各讓一步,石門山鎮政府也願意給村裏一些補貼。”李遠方點頭道。
楚培勝臉上露出戒備之色,他不相信石門山鎮政府肯出這個冤枉錢,問道:
“先說損害賠償,具體怎麽個賠法?”
“給蜆河村兩萬元賠償,船廠出一萬元,石門山鎮政府出一萬元。”李遠方鄭重說道。
“就這樣解決了?”
楚培勝難以置信,思考了幾個辦法,沒有用得上,有一拳打入空氣中的感覺。
“楚廠長還想怎樣?”李遠方笑著問道。
楚培勝擔心夜長夢多,用手拍了一下沙發扶手,痛快地說道:
“成!我馬上安排財務付款。”
“慢!填海之事也要一並解決。”李遠方微笑著說道。
“該來的還是要來,他們的目的就是要索取那塊地。”
楚培勝心想,臉色變得極其難看,搖頭道:“這是兩回事,填海那塊地沒得商量。”
“二者是緊密相聯,填海問題不解決,將來後患無窮。”李遠方認真地說道。
“海洋屬於國家所有,我們是國有企業,填海造田也是歸國家。”楚培勝正色道。
“這塊海域屬於蜆河村,俺們祖祖輩輩從這裏出海打魚。你們填了海,也改變不了村集體土地屬性。
難道船廠在石門山周圍建起圍牆,石門山就歸你們了嗎?”王學海反問道。
他說的話底氣很足,依據也很充分。
建國後,我國就開始了社會主義改造,把所有的生產資料都劃為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農村的土地屬於勞動集體所有。
李遠方嚴肅地說道:“國家相關法律規定,改變集體所有製土地性質,必須符合法定程序,應當給予集體一定的補償。
船廠填海沒有履行任何審批手續,嚴重侵害蜆河村集體海域使用權,並且沒有任何補償。
越不及早解決,將來的補償金額就越高。”
楚培勝知道理虧,仍然堅持道:“船廠填海是既成事實,大家維持現狀好不好?”
“船廠填海發展的思路正確,方向卻錯了。”李遠方分析道:
“隨著國際貿易快速發展,國際航運業正在逐步複蘇,未來油輪、散貨船、集裝箱船等商用船舶將供不應求。
船廠現在主要建造近海漁船,在近海漁業資源日益減少的形勢下,小馬力漁船必然被遠洋漁船代替,可以說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
建造商船或者遠洋漁船,必須建設深水船塢,這正是船廠的短板。與其把資金用在沿海岸線填海,不如向縱深填海,借機建設大型船塢,具備修造大型船舶能力,船廠競爭力隨之提高。”
“李鎮長說得很有道理,船廠準備向這個方向發展。可是讓我們交出填海土地,那是絕對不可能!”楚培勝堅定地說道。
一名職工進入接待室,報告道:“廠長,禮儀公司的人被村民擋住,進不了廠門。”
“李鎮長,船廠有一條新造的漁船要下水,船東來了,準備明天搞個儀式。
禮儀公司送來設備和用品,準備提前布置好儀式現場。”
楚培勝還沒有提出要求,又進來一名職工報告。
“廠長,我們的航道被兩條漁船擋住。”
“是那個公司漁船?”
“看船號是石門山鎮漁業公司。”
“知道了,你們出去吧!”
楚培勝擺了擺手,掏出手機,撥打孟廣發的“大哥大”。
雙方有業務合作,船廠為石門山鎮漁業公司建造六艘漁船,合作得比較愉快。
孟廣發沒有接電話,楚培勝收起手機,憤怒地看著李遠方,氣極反笑。
“很好!海陸齊動,雙管齊下,一環扣一環,釜底抽薪,兵臨城下,你們到底想要幹什麽?”
“俺早就說清楚了,歸還填海的土地!”王學海理直氣壯地說道。
“船廠不答應,你們就要繼續搞封鎖。”楚培勝冷冷地說道。
“船廠不是清朝,不會割地求和!”張運強怒氣衝衝地說道。
“俺們就堵在船廠大門口,派人送飯,晚上支帳篷住,就一直這樣耗下去,看看誰草雞?”王學海回敬道。
“大家都不要說氣話,想辦法解決正事要緊。”李遠方心平氣和地說道:
“合則兩利,鬥則兩敗,為何不采取對雙方都有利的方式呢?”
“我們聽聽李鎮長的高見。”楚培勝冷笑著說道。
李遠方正了正身體,建議道:“船廠填海填錯地方,歸還並不為過,可是畢竟有資金投入。
換個思路,船廠收回這筆投資,改為縱向填海,建設大船塢,怎麽樣?”
楚培勝點頭道:“倘若蜆河村能出填海這筆錢,船廠可以考慮這樣操作。”
“填海花費不小,問題是蜆河村出不起這筆錢。”潘風順搖頭道。
“對於船廠來說,誰出這筆錢並不重要,隻要收到錢就行。”李遠方笑著說道。
“難道要由石門山鎮政府來出錢?”張運強問道。
“破局的關鍵在於石門山鎮漁業公司。”李遠方說完,掏出手機,撥通孟廣發的“大哥大”。
“孟總,漁業公司的船怎麽擋住了船廠航道?”李遠方問道。
“李鎮長,可能是船出了故障,我了解一下情況。”孟廣發答道。
“請孟總趕快到船廠,我們現場解決問題!”李遠方放下電話,點頭道:
“孟廣發很快就會過來,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他來能有什麽好結果?我好期待啊!”張運強陰陽怪氣地說道。
“王書記,既然船廠如此態度,我們走!”
李遠方生氣了,向王學海示意,二人迅速站立起來,向門外走去。
“李鎮長息怒!張廠長大嘴巴,說話沒有數。”楚培勝急忙攔住他。
李遠方拍拍屁股走了,留下一地雞毛,船廠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最終無限期地耗下去,吃虧的還是船廠。
“張廠長到門口迎接孟總。”楚培勝吩咐完,好言安慰李遠方。
半個小時後,孟廣發走進接待室,與在座的各位握手後,坐在楚培勝旁邊沙發。
他此時心潮澎湃,看向李遠方的眼神充滿著感激,卯足了勁,心道:“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
李遠方簡略地介紹了談判經過,重點說了雙方爭執,以及解決問題的焦點,伸了一個懶腰,站起來說道:
“我說得口幹舌燥,腿都坐麻了,出去走走,由孟總接著談。”
“我陪李鎮長。”
潘風順也站立起來,陪著李遠方離開接待室,參觀船廠展覽室,介紹船廠的曆史,以及取得榮譽,接著參觀廠區。
一個小時後,王學海找到李遠方,低聲說了幾句話,然後到工廠大門口,讓村民們回村。
辦公室主任也找過來,請李遠方、潘風順回到接待室。
楚培勝、孟廣發臉上滿是笑意,能夠看出來,那是發自內心。
待眾人坐定後,楚培勝說了商議結果。
船廠把填海占用蜆河村的海域交給石門山鎮漁業公司,由石門山鎮漁業公司負責處理與蜆河村的補償。
石門山鎮漁業公司也是投桃報李,決定再向船廠訂購4艘漁船,預付訂金400萬元,並且每年免費提供10噸水產品,連續提供10年。
航道上的兩條漁船離開了,據孟廣發說,漁船的故障已經排除,不能耽擱生產,馬上到深海去捕撈作業。
中午,楚培勝在船廠小食堂擺了酒席,高標準地接待客人。
下午,船廠、蜆河村與石門山鎮漁業公司商談具體細節,簽訂了合同。
到了晚上,孟廣發做東,移師到石門山鎮漁業公司小餐廳,請來鎮黨委書記、鎮長作陪,拿出最珍貴的海產品招待,眾人喝得大醉。
孟廣發強撐著身體,送客人離開後,向辦公室主任吩咐道:“明天早晨中層以上負責人開會!”
他說完這句話,兩腿發軟,就要向地上倒去。
辦公室主任眼疾手快,扶住他,抱到轎車上,送回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