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打造工業強鎮
扶搖直上:重返官路商途 作者:關西老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南津縣有鄉鎮23個,石門山鎮屬於經濟發展較好的鄉鎮,土地麵積超過50平方公裏,轄區有21個村,人口3.2萬人。
全鎮有鎮辦工業企業10家,村辦工業企業39家。
到10月28日,李遠方騎著摩托車跑遍了這些鎮村企業。
盡管有些走馬觀花,憑借在南津縣木工機床廠積累起來的工作經驗,他見微知著,基本了解到這些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能對每家企業生產經營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當然,有些鎮村企業負責人對李遠方很熱情,有人敬重他是鎮政府幹部,有人敬佩他為南津縣木工機床廠做出貢獻,還有些人是淳樸好客。
他們端上新鮮的瓜果招待,盛情邀請李遠方吃農家飯。
對於誠心實意的請客,李遠方沒有推辭,畢竟吃飯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是一種交際手段。
但是,有幾個大型鎮辦企業負責人和村黨支部支書擺架子,見麵沒有說兩句話,就借口有事離開;或者幹脆不出麵,讓副職出來應付,接近飯點時間,他們連句請吃飯的客氣話都不說。
對於這些人,李遠方察言觀色,看出他們是勢利眼,隻是盯住黨委書記、鎮長,根本不理會其他機關幹部。
他也不屑與這些人打交道,了解到數據及基本情況後,主動早早離開,不會熬到飯點。
通過對前十個月經濟數據進行分析,李遠方發現石門山鎮今年的工業產值已經達到7500萬元,去年為7600萬元,在全縣鄉鎮排名第八名,距離第五名隻差800萬元。
他查詢南津縣鄉鎮企業局發布的上半年鄉鎮工業經濟統計數據,去年排名五、六、七的鄉鎮今年增長率都不超過18%。
石門山鎮工業產值增長幅度大,主要得益於石門山鎮漁業公司新上大馬力漁船,配套建設了800噸冷庫。
另外,還有南津縣木工機床廠形勢轉好,10多個村辦企業的崛起也起到推動作用。
李遠方連夜寫了一篇調研報告,題目是“衝刺億元大關,打造工業強鎮”,提出利用剩下兩個月的時間,奮起直追,推動石門山鎮工業產值突破億元大關,擠進全縣前五名先進行列。
報告從去年的數據分析,到今年工作進度情況統計,論證了突破億元的可能性,繪出石門山鎮工業發展的美好藍圖,說明創造曆史記錄的機會就在眼前。
圍繞突破億元大關,報告提出當前的工作重點,抓三項措施,做三篇文章。
具體來講,抓三項措施是加強調度、服務和獎勵,做三篇文章是做好人的文章、做實村的文章、做大鎮的文章。
發展工業經濟關鍵在人,特別是鎮村企業主要負責人。
通過建立經濟指標考核機製,激勵企業主要負責人帶領班子成員團結奮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推動企業發展。
盡管村辦企業數量較多,可是大多數經營管理不善。引導鼓勵村辦企業引入社會資本投資,或者與大企業聯營,在資金、管理、技術和產品銷售等方麵獲得支持,力爭年底前盤活大部分村辦企業。
鎮辦企業是全鎮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要加強現有生產設備技術改造力度,積極擴大再生產,提高產能和產品質量,加大市場開發力度,為全鎮工業產值突破億元大關做出主要貢獻。
李遠方撰寫好報告後,首先送給馬國棟審閱。
他看了不禁拍案叫絕,自己抓工業隻是關注點,主要精力靠在南津縣木工機床廠。
這篇報告站位高、立意新,從宏觀方麵分析石門山鎮工業形勢,提出切實可行的目標,誘人的過億元大關政績就在眼前。
鄉鎮幹部升遷有人情關係的一方麵,而政績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若能實現這個目標,這份功勞少不了他這個分管工業的副鎮長。
“遠方,你做得太好了!思路很清晰,很有魄力,寫得也很大氣,我先送給張鎮長看看。”
按照組織程序,張叔傑是鎮政府經濟工作的主要負責人,馬國棟繞不開他。
張叔傑拿起調研報告,首先被李遠方如同書法般漂亮的字體所打動,響亮的題目吸引他繼續讀下去,通篇讀完,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難得滿意地點了點頭。
“寫得不錯!這個目標切實可行,請國棟鎮長牽頭抓好落實。”
張叔傑心思也活動了,覺得按照報告提出的建議抓好落實,年底完成目標不成問題,自己有了政績,可以為提拔黨委書記打下基礎。
他在報告上刷刷寫下批示意見,交給黨政辦公室秘書,讓他送給王培剛審閱批示。
南津縣將要成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是副處級,傳說要從南津縣提拔。
很多正科級領導幹部盯上這個副處級位置,絞盡腦汁,四處托關係跑官。
王培剛也有想法,有兩個鄉鎮黨委書記、三個縣科局長是他的強有力對手。
他的資曆在這些人中占優勢,缺少的是突出政績。
李遠方的這篇報告讓他看到曙光,仿佛副處級領導職務正在向他招手,當即在報告上批示同意的意見。
當晚,他迫不及待地組織召開黨委會議,讓李遠方列席參加,中心議題是打造工業強鎮,目標是實現全鎮工業產值突破億元大關。
會議確定由工業辦公室分解任務,落實到每個鎮村企業。明確黨委班子成員分工,每人都要負責數家企業,駐廠督辦。
對於年底完成任務的鎮村企業,重獎主要負責人;對於年底完不成任務的鎮村企業,要處理調整主要負責人。
會議內容很快泄露出去,很多鎮村企業主要負責人感受到很大壓力,晚上愁得睡不著覺。
次日上班後,李遠方桌上的外線電話鈴聲響個不停。
全部是鎮村企業主要負責人打過來,請他分解指標時手下留情,不要定得指標太高。
此前,對李遠方很冷淡的幾個負責人也厚起臉皮,打電話來求他,與他稱兄道弟,還約請他晚上喝酒。他們也不想因完成不了高指標,丟了企業主要負責人職務。
李遠方應付這些人很有經驗,話說得很有藝術,讓人無可挑剔,還不能發脾氣。
為確保完成總目標,他分解指標時,按照以前報表計算出來比率,再根據總值貢獻率來設定數值。
當然,李遠方對下企業調研時,遇到冷遇的企業主要負責人,適當提高了指標比例,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不過,尺度掌握得很好,並非不可能完成,隻要加大工作力度,是可以完成任務,算是給他們一個教訓。
石門山鎮黨委、鎮政府雷厲風行,11月1日召開全鎮工業經濟大會,鎮村企業一把手參加。
馬國棟主持會議,王培剛作了建設工業強鎮動員報告,講了一個多小時。
張叔傑布置了任務,強調了獎懲措施。
開會的鎮村企業負責人都是一把手,因為這項工作涉及到職務變動,任何人都不敢馬虎。
會後,他們除了經常拜訪鎮黨委、鎮政府領導,尋求支持。
很多人走進工業辦公室,拜訪主任李遠方,再也不敢輕視他,連帶著向薑元續、徐蓓蕾問好,一時工業辦公室門庭若市。
每半個月,李遠方要匯總各個企業進度情況,提交鎮黨委、鎮政府主要領導,還要在全鎮進行情況通報,這些鎮村企業負責人壓力很大。
有的企業主要負責人會辦事,到了工業辦公室不空手,帶幾包土特產。
李遠方住單身宿舍,除留下一些水果,把其餘東西分給薑元續、徐蓓蕾。
二人得到企業負責人尊重,拿到實惠,工作幹勁足,不折不扣地落實李遠方安排的任務,組織調度工作有條不紊進行。
周海濱也為任務發愁,跑到工業辦公室找李遠方,請他想辦法幫助完成任務。
李遠方聯係蘇若萱追加訂單,建議周海濱加強生產管理,提高生產效率;采取兩班倒的方式,提高裝配產量;適當增加一些零部件外包配套加工業務。
他還建議提拔董明軒為企業管理辦公室主任,提拔韓劍濤為生產科長,周海濱廠長毫不猶豫地全部照辦。
全鎮有鎮辦工業企業10家,村辦工業企業39家。
到10月28日,李遠方騎著摩托車跑遍了這些鎮村企業。
盡管有些走馬觀花,憑借在南津縣木工機床廠積累起來的工作經驗,他見微知著,基本了解到這些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能對每家企業生產經營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當然,有些鎮村企業負責人對李遠方很熱情,有人敬重他是鎮政府幹部,有人敬佩他為南津縣木工機床廠做出貢獻,還有些人是淳樸好客。
他們端上新鮮的瓜果招待,盛情邀請李遠方吃農家飯。
對於誠心實意的請客,李遠方沒有推辭,畢竟吃飯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是一種交際手段。
但是,有幾個大型鎮辦企業負責人和村黨支部支書擺架子,見麵沒有說兩句話,就借口有事離開;或者幹脆不出麵,讓副職出來應付,接近飯點時間,他們連句請吃飯的客氣話都不說。
對於這些人,李遠方察言觀色,看出他們是勢利眼,隻是盯住黨委書記、鎮長,根本不理會其他機關幹部。
他也不屑與這些人打交道,了解到數據及基本情況後,主動早早離開,不會熬到飯點。
通過對前十個月經濟數據進行分析,李遠方發現石門山鎮今年的工業產值已經達到7500萬元,去年為7600萬元,在全縣鄉鎮排名第八名,距離第五名隻差800萬元。
他查詢南津縣鄉鎮企業局發布的上半年鄉鎮工業經濟統計數據,去年排名五、六、七的鄉鎮今年增長率都不超過18%。
石門山鎮工業產值增長幅度大,主要得益於石門山鎮漁業公司新上大馬力漁船,配套建設了800噸冷庫。
另外,還有南津縣木工機床廠形勢轉好,10多個村辦企業的崛起也起到推動作用。
李遠方連夜寫了一篇調研報告,題目是“衝刺億元大關,打造工業強鎮”,提出利用剩下兩個月的時間,奮起直追,推動石門山鎮工業產值突破億元大關,擠進全縣前五名先進行列。
報告從去年的數據分析,到今年工作進度情況統計,論證了突破億元的可能性,繪出石門山鎮工業發展的美好藍圖,說明創造曆史記錄的機會就在眼前。
圍繞突破億元大關,報告提出當前的工作重點,抓三項措施,做三篇文章。
具體來講,抓三項措施是加強調度、服務和獎勵,做三篇文章是做好人的文章、做實村的文章、做大鎮的文章。
發展工業經濟關鍵在人,特別是鎮村企業主要負責人。
通過建立經濟指標考核機製,激勵企業主要負責人帶領班子成員團結奮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推動企業發展。
盡管村辦企業數量較多,可是大多數經營管理不善。引導鼓勵村辦企業引入社會資本投資,或者與大企業聯營,在資金、管理、技術和產品銷售等方麵獲得支持,力爭年底前盤活大部分村辦企業。
鎮辦企業是全鎮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要加強現有生產設備技術改造力度,積極擴大再生產,提高產能和產品質量,加大市場開發力度,為全鎮工業產值突破億元大關做出主要貢獻。
李遠方撰寫好報告後,首先送給馬國棟審閱。
他看了不禁拍案叫絕,自己抓工業隻是關注點,主要精力靠在南津縣木工機床廠。
這篇報告站位高、立意新,從宏觀方麵分析石門山鎮工業形勢,提出切實可行的目標,誘人的過億元大關政績就在眼前。
鄉鎮幹部升遷有人情關係的一方麵,而政績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若能實現這個目標,這份功勞少不了他這個分管工業的副鎮長。
“遠方,你做得太好了!思路很清晰,很有魄力,寫得也很大氣,我先送給張鎮長看看。”
按照組織程序,張叔傑是鎮政府經濟工作的主要負責人,馬國棟繞不開他。
張叔傑拿起調研報告,首先被李遠方如同書法般漂亮的字體所打動,響亮的題目吸引他繼續讀下去,通篇讀完,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難得滿意地點了點頭。
“寫得不錯!這個目標切實可行,請國棟鎮長牽頭抓好落實。”
張叔傑心思也活動了,覺得按照報告提出的建議抓好落實,年底完成目標不成問題,自己有了政績,可以為提拔黨委書記打下基礎。
他在報告上刷刷寫下批示意見,交給黨政辦公室秘書,讓他送給王培剛審閱批示。
南津縣將要成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是副處級,傳說要從南津縣提拔。
很多正科級領導幹部盯上這個副處級位置,絞盡腦汁,四處托關係跑官。
王培剛也有想法,有兩個鄉鎮黨委書記、三個縣科局長是他的強有力對手。
他的資曆在這些人中占優勢,缺少的是突出政績。
李遠方的這篇報告讓他看到曙光,仿佛副處級領導職務正在向他招手,當即在報告上批示同意的意見。
當晚,他迫不及待地組織召開黨委會議,讓李遠方列席參加,中心議題是打造工業強鎮,目標是實現全鎮工業產值突破億元大關。
會議確定由工業辦公室分解任務,落實到每個鎮村企業。明確黨委班子成員分工,每人都要負責數家企業,駐廠督辦。
對於年底完成任務的鎮村企業,重獎主要負責人;對於年底完不成任務的鎮村企業,要處理調整主要負責人。
會議內容很快泄露出去,很多鎮村企業主要負責人感受到很大壓力,晚上愁得睡不著覺。
次日上班後,李遠方桌上的外線電話鈴聲響個不停。
全部是鎮村企業主要負責人打過來,請他分解指標時手下留情,不要定得指標太高。
此前,對李遠方很冷淡的幾個負責人也厚起臉皮,打電話來求他,與他稱兄道弟,還約請他晚上喝酒。他們也不想因完成不了高指標,丟了企業主要負責人職務。
李遠方應付這些人很有經驗,話說得很有藝術,讓人無可挑剔,還不能發脾氣。
為確保完成總目標,他分解指標時,按照以前報表計算出來比率,再根據總值貢獻率來設定數值。
當然,李遠方對下企業調研時,遇到冷遇的企業主要負責人,適當提高了指標比例,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不過,尺度掌握得很好,並非不可能完成,隻要加大工作力度,是可以完成任務,算是給他們一個教訓。
石門山鎮黨委、鎮政府雷厲風行,11月1日召開全鎮工業經濟大會,鎮村企業一把手參加。
馬國棟主持會議,王培剛作了建設工業強鎮動員報告,講了一個多小時。
張叔傑布置了任務,強調了獎懲措施。
開會的鎮村企業負責人都是一把手,因為這項工作涉及到職務變動,任何人都不敢馬虎。
會後,他們除了經常拜訪鎮黨委、鎮政府領導,尋求支持。
很多人走進工業辦公室,拜訪主任李遠方,再也不敢輕視他,連帶著向薑元續、徐蓓蕾問好,一時工業辦公室門庭若市。
每半個月,李遠方要匯總各個企業進度情況,提交鎮黨委、鎮政府主要領導,還要在全鎮進行情況通報,這些鎮村企業負責人壓力很大。
有的企業主要負責人會辦事,到了工業辦公室不空手,帶幾包土特產。
李遠方住單身宿舍,除留下一些水果,把其餘東西分給薑元續、徐蓓蕾。
二人得到企業負責人尊重,拿到實惠,工作幹勁足,不折不扣地落實李遠方安排的任務,組織調度工作有條不紊進行。
周海濱也為任務發愁,跑到工業辦公室找李遠方,請他想辦法幫助完成任務。
李遠方聯係蘇若萱追加訂單,建議周海濱加強生產管理,提高生產效率;采取兩班倒的方式,提高裝配產量;適當增加一些零部件外包配套加工業務。
他還建議提拔董明軒為企業管理辦公室主任,提拔韓劍濤為生產科長,周海濱廠長毫不猶豫地全部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