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跌跌撞撞,屢次死裏逃生,就連破境都伴隨莫大危機的江河而言,李平安的修行之路實在太過順暢。


    青玄子似是仍未打消讓李平安做鼎爐的念頭,占用江河肉身的時間裏,竟也兢兢業業的用藥浴與靈氣,為李平安打通那本就滯澀的經脈。


    當作為胎盤時便汲取的混沌之氣,在經脈連入靈台之時,李平安隻覺肺腑一陣動蕩,混雜的靈氣莽撞不安,在他的靈台煩躁似的安了家。


    這便等同入道。


    江河思忖良久,終是讓他散去了這暴動的靈氣,讓他琢磨多年練劍以來,劍身附著的那抹劍氣——便與當年在鯉國教授魚幺幺一般。


    他手上有劍宗成體係的功法供李平安修行,既安全又方便,實在沒必要讓他學那幫蠻荒的妖族一般,食妖族血肉以求迅速破境。


    李平安又不著急,何必為了更快的精進,到最後成了瘋癲的妖魔。


    那這混沌靈氣自是沒有修行的必要。


    李平安聽了江河勸誡,也樂見其成。


    生食血肉這種事情本就幹不來,若是意識都要被侵蝕,那便連考慮的餘地都不用留了。


    而江河在傳授完過去得來的劍術要訣後,便又將大部分時間用以閉關汲靈。


    與青玄子不同的是,江河從未把李平安看作什麽鼎爐人選。


    收他作為弟子是青玄子的手筆,但到底用的是他的肉身,江河也便不好推脫,如今把該教的教下去,李平安未來的路便交由他自己去走。


    他沒道理,也沒心思在這個便宜徒弟上耗費太多的時間,哪怕他與自己或有同鄉情誼。


    這使得李平安平日裏很少見到江河的蹤影,算下來,反倒與成天切磋劍術的‘師兄’向天,以及在江河閉關時無事可做的‘師娘’更為熟撚。


    “可‘師兄’是不被承認的,‘師娘’是單相思的……說到底大家都沒什麽名分,這師門真的好生奇怪。


    ‘師父’就像是要把所有他認識的人,刻意推走似的。”


    李平安估計也不曾想過,自己這個‘親傳弟子’的身份,其實也是便宜得來的。


    妖兵退卻了,平安城安定了,日子總歸是平淡乏味的,時間一晃,便又是幾年過去。


    有時李平安都要覺得,自己穿越過來的原因,隻是上天為了贈予自己一個完整的家庭,讓自己能夠安穩的度過一生,而不是讓他體驗左腳踢翻紈絝子弟,右拳幹爛來犯妖人的爽文人生。


    無論外界百姓怎麽看,他終究更在意自己的家庭。


    城主府上下把他當作平安城的恩人,對他嗬護有加,他的養父母更是把他當作親生兒子看待,履行教養之責。


    這對他來說已經足夠。


    畢竟這是曾經的他不曾擁有的。


    他以為擁有了這些,自己本該知足。


    可既然是生活,便總有些不願見到的插曲——


    譬如迄今為止大部分百姓、軍兵仍然害怕他半妖的身份,生怕他哪日瘋魔似的在城中大開殺戒。


    這等遭遇讓他覺得周遭的環境有些壓抑,進而有時會影響他的心情。


    但終究礙於他仙人弟子,與城主之子的身份,沒釀出什麽太大的矛盾,更沒有不長眼的嘍囉來尋釁滋事。


    最多是孤立,忌憚,避諱……


    這些目光,有時甚至牽連到了外界對城主府的猜測。


    有些子虛烏有的謠言,‘城主府會招來新鮮的丫鬟來填飽這妖猴的肚子’雲雲……雖未必能引得多少人相信,但卻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說辭根深蒂固。


    這其中的三言兩語,當事人自是聽說不得。


    饒是拿‘齊天大聖’的故事說服自己,可李平安內心又何嚐不願憑著人身與人相處?


    他過去是人,饒是換了一副樣貌,也仍然認為自己是人。


    可外界卻篤定了他是異類,時間久了,再怎麽安慰自己也終有情緒滋生。


    也讓他待在山上的時間更多了起來。


    他有些承受不起輿論的重擔,也不願身邊之人承擔輿論的壓力。


    平日裏與‘師兄’練練劍,與‘師娘’講講故事,偶爾再下山看望爹娘,這樣的日子總比受人冷眼要強。


    ‘師娘’還挺喜歡他講的故事的,時不時都會從他這裏套些西遊、三國的典故,但他讀書其實並不算多,等把四大名著講完,估計肚子裏的油墨也就耗光了。


    就當他愁悶日後到底是該編撰故事講與她聽,還是如實相告的時候,他忽然發現這平靜的日子就要離他而去了——


    ‘師兄’要離開了。


    在山中練劍十多年,傻子都能練成劍客。


    向天已過而立之年,劍術已有小成,若是不遇到什麽天災橫禍,混世大妖,在這亂世中自保已不成問題。


    劍術已成,他自是不會再留在山中蹉跎一世,要離開這平安城,去尋那所謂的‘天機閣’,研習他此生真正的追求了。


    哪怕李平安覺得憑‘師兄’半吊子的水平,這定然是條艱難的道路。


    可隱約間,他竟有些羨慕。


    這世上真有人甘願為一生的追求,而籌備十數年的時間,又甘願放下安定的生活走出山林,浪跡天涯,去發覺那山外的真知。


    他第一次對山外有了些希冀。


    可當他回望城主府,看望那年重傷之後,身子已走下坡路的爹爹時,又不由感到猶豫。


    這是他前世所沒有的幸福,他到底要不要為了一時的興起,短暫地離開這所珍視的一切?


    他去問了父母的意見。


    養母將他當作親生兒子,百般疼愛,不願他去山外那麽危險的地方闖蕩。


    更怕他見過了山外的繁華,不再願意縮回山裏承受貧苦。


    但李為人是支持的。


    李平安雖未生成人類的樣貌,卻恰恰成為了他闖蕩這萬妖橫行的亂世,最有力的庇護。


    亂世已不容許人類生存,使得人族不得已蝸居在這深山老林的圍城過活。


    卻不會妨礙李平安前進的腳步。


    夜色下,李為人倚靠在床頭,輕輕撫摸起愛子的額頭,歎息道:


    “讓你無端受人忌憚的白眼,是爹爹無能。


    也許執意留你在平安城,本就是一種束縛。


    去吧,不論是留在山外也好,還願意回家也罷……你總要出去看看。


    蝸居在山坳的人族已經沒有了選擇,但你不一樣。


    人生苦短,隻爭朝夕,你應該自己選擇以怎樣的方式度過這一生。”


    李平安輕輕地點了點頭:


    “那您該早點給家裏添個弟弟妹妹了,免得娘親總是因為您勸我離家,和您鬧脾氣。”


    “臭小子!”


    李平安終於下定了決心。


    到底是重活一世,不能浪費了這份饋贈,與大好的光陰。


    該去山外看看的。


    不知前路如何,卻總要曆盡千帆。


    不淌滾滾紅塵,又談何鴻鵠高誌。


    不見意氣風發,哪曉得不負韶華。


    於是少年提上了劍,留下了信,轉眼就與師兄邁出了大山。


    再歸來,仍是那鮮衣怒馬,卻不知是又過了幾個春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想救個人,可她活在一千年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個腿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個腿兒並收藏我想救個人,可她活在一千年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