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不能回去
我想救個人,可她活在一千年前 作者:李個腿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遠遠觀望的蠻軍,見到那巍然不動的城牆,並未有打開的跡象,不免暗自腹誹:
“都過了好一會兒了,那群鱉孫該不會真就看著他們統領,在那一瘸一拐地爬著,閉門不出吧?我要是那什麽國公啊,估計心都寒嘞!”
“真他媽是慫成狗了,這他娘要是不開門救人,咱是不是就該放蠱蟲進去了?”
“不知道呢,國師好像還挺忌憚對麵的那個國師,對麵沒露頭時不會輕易動用蠱蟲,免得浪費了修為。所以就交給咱前頭的兩位蠻師了。”
“還真他娘費事兒……誒,等等!你看,那大門是不是打開了?”
隨著話音剛落,一眾蠻軍隻看到那劍門關的大門,以“吱呀”的聲響兀自打開。
還未來得及如何欣喜,便見一個身著銀甲的小將,正騎著胯下雪白的神駿,疾馳在漆黑的焦土上,好似化為一道雪白的疾影。
眾人大驚:“怎麽隻有一個人跑出來!?”
那小將疾馳而來,身影越發清晰,他手提著雪白的銀槍,奔走在彌漫的硝煙之中,看起來極為神勇。
可他身後濺起的飛沙,尚不能遮住他形單影隻的事實。
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陽謀。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蠻人們所故意設下的陷阱。
但它之所以被稱作陽謀,隻是在表明,你明知這是一個深坑,卻又不得不往其中去跳——
那銀白小將的確不顧一切的縱身躍下。
這正在蠻人的意料之中。
可也隻有他一個人躍下。
這超乎了每一個人的想象。
那鯉人本不知前方陷阱為何,若是想要將那奄奄一息的顧海救下,理應是投入更多的兵力,以防出現意外與不測之時,能夠共抗風險,夾縫求生才是。
可那提槍而來的,真就是那銀白小將一人而已!
沒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麽。
人們隻看見他臂肘之間,夾起的那杆雪白的銀槍,似要折射起黎明的晨光,隻在飛馳的半空中劃出一道銀白的流光。
他不管不顧,仿若一個癡呆的傻子。
又像一個無畏的義士。
那單薄的馬蹄聲,在這寂靜而空曠的戰場上顯得極為清脆。
襯得那形單影隻的單騎更顯力薄。
但他不曾猶豫,駕馭著胯下同樣無畏的神駿,隻向著前方的萬眾敵軍奔襲而來。
“駕!駕——”
離震玉眼看著那焦土上的義父,距離自己越來越近,便鬆開了手中的韁繩,將不曾提槍的另一隻手伸了出去,
“義父、義父!”
顧海身負重傷,而今卻也保持著清醒的意識。
眼看著離震玉便要疾馳至他的身邊,他強撐著僅剩的力氣,不斷地擺動手指。
離震玉沒能發現他的動作,見義父無力抬手,連忙將手中長槍插在了一片焦土之上,接著便一手緊抓韁繩,身體向側方傾倒,近乎都要貼近地麵。
隻在途徑顧海之時,抓起了他的手臂,腰腹用力回身,將那偌大的壯漢也一並撈起,帶到了馬背之上。
義父的手臂略有濕潤粘稠,離震玉並未細想,隻當是血液凝固所致。
眼看著前方一眾蠻兵似是蠢蠢欲動,已經開始向著他的方向奔騰而來,離震玉策馬調頭,重新拾起了地上的銀槍,便要連忙向著劍門關的方向奔去。
“義父,堅持住,我們就要入關了!”
他害怕馬背上的顧海,因顛簸而撕裂了傷口,再行失血過多,但他無力做什麽,隻能以言語激勵著義父。
而身後的蠻兵雖已向著城牆的方向行進,似是要趕在離震玉之前,湧入到關口之中的模樣。
但他胯下的千裏馬近乎全力狂奔,定然要比一眾蠻兵更為迅速。
屆時入關,再行推合大門,便可一勞永逸,終日無憂!
而城牆之上的鯉軍,見到離震玉輕鬆救下了倒地不起的國公,當即爆發出一陣歡呼。
唯獨顧青山仍然緊皺著眉頭。
不對勁!
兩軍交戰,兵不厭詐。
蠻人尚能使出夜間突襲的戰術,如今又怎麽可能毫無準備地,任由俘虜就這麽被輕易救走?
可如今眼看離震玉要帶著顧海入關,顧青山也不能就此閉上大門。
卻聽她忽然下令道:
“放箭!”
“顧將軍!”
有鯉兵提醒道,
“離將軍和顧統領還在下麵,此時放箭,萬一誤傷到了——”
箭矢的射程不過百餘米的距離,更何況他們並非是精準射擊,隻是向天空拉弦,降下一場箭雨。
哪怕這能阻擋蠻軍的腳步,也有著誤傷離震玉的風險。
可事到如今,顧青山已管不得那麽多。
唯有守住劍門關,才是最為重要的選擇。
她隻能相信離震玉的騎術。
她執意道:
“放箭!”
見顧青山心意已決,那人也便不再提議,隻隨著一眾同僚拉弓上弦,向著天空射去破風的箭矢,任由密密麻麻地羽矢似傾盆大雨一般垂直而落。
奔來的蠻兵尚是舉盾的步兵,他們手中的盾牌已經舉過頭頂,任由那羽矢似暴雨砸過,也很難傷到他們分毫。
但既要維持穩定的盾陣,勢必便拖慢了他們前進的腳步。
而他們身後的騎兵並不適用於攻城的戰役——
離震玉在左右騰挪,躲避箭雨之時,離那劍門關的大門,已近在咫尺!
他大喜不已,便對著身後的顧海道:
“義父,我們馬上就要到了!堅持住!”
但顧海卻在此時,仿佛拚盡全力一般,抓住了離震玉的衣袖。
感受著義父那大手越發顫抖,離震玉不免一陣疑惑。
他似是終於意識到,顧海想要說些什麽了,隻是耳邊盡是馬蹄與風聲,身後又有持盾的步兵踏步前進,實在是聽不清虛弱的顧海在呢喃什麽。
可正待他要抵達關口之時,卻發現顧海竟是在馬背之上挪動起身子來,不等離震玉有所反應,卻聽“撲通”一聲,他竟是讓自己整個人從馬背上摔了下來!
離震玉驚慌失措,眼看就要進入劍門關,不想在臨近之時突遭變故。
他不假思索,縱身下馬,連忙跑向了不遠處顧海的身旁,就要背著顧海繼續逃亡。
可這時離得近了,他才聽清顧海自始至終,顫抖著的嘴唇裏,究竟吐露著怎樣的告誡:
“不能……讓我……回去……”
離震玉雙目圓睜!
但此時此刻,他已然抵達關口的甬道之前——
“都過了好一會兒了,那群鱉孫該不會真就看著他們統領,在那一瘸一拐地爬著,閉門不出吧?我要是那什麽國公啊,估計心都寒嘞!”
“真他媽是慫成狗了,這他娘要是不開門救人,咱是不是就該放蠱蟲進去了?”
“不知道呢,國師好像還挺忌憚對麵的那個國師,對麵沒露頭時不會輕易動用蠱蟲,免得浪費了修為。所以就交給咱前頭的兩位蠻師了。”
“還真他娘費事兒……誒,等等!你看,那大門是不是打開了?”
隨著話音剛落,一眾蠻軍隻看到那劍門關的大門,以“吱呀”的聲響兀自打開。
還未來得及如何欣喜,便見一個身著銀甲的小將,正騎著胯下雪白的神駿,疾馳在漆黑的焦土上,好似化為一道雪白的疾影。
眾人大驚:“怎麽隻有一個人跑出來!?”
那小將疾馳而來,身影越發清晰,他手提著雪白的銀槍,奔走在彌漫的硝煙之中,看起來極為神勇。
可他身後濺起的飛沙,尚不能遮住他形單影隻的事實。
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陽謀。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蠻人們所故意設下的陷阱。
但它之所以被稱作陽謀,隻是在表明,你明知這是一個深坑,卻又不得不往其中去跳——
那銀白小將的確不顧一切的縱身躍下。
這正在蠻人的意料之中。
可也隻有他一個人躍下。
這超乎了每一個人的想象。
那鯉人本不知前方陷阱為何,若是想要將那奄奄一息的顧海救下,理應是投入更多的兵力,以防出現意外與不測之時,能夠共抗風險,夾縫求生才是。
可那提槍而來的,真就是那銀白小將一人而已!
沒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麽。
人們隻看見他臂肘之間,夾起的那杆雪白的銀槍,似要折射起黎明的晨光,隻在飛馳的半空中劃出一道銀白的流光。
他不管不顧,仿若一個癡呆的傻子。
又像一個無畏的義士。
那單薄的馬蹄聲,在這寂靜而空曠的戰場上顯得極為清脆。
襯得那形單影隻的單騎更顯力薄。
但他不曾猶豫,駕馭著胯下同樣無畏的神駿,隻向著前方的萬眾敵軍奔襲而來。
“駕!駕——”
離震玉眼看著那焦土上的義父,距離自己越來越近,便鬆開了手中的韁繩,將不曾提槍的另一隻手伸了出去,
“義父、義父!”
顧海身負重傷,而今卻也保持著清醒的意識。
眼看著離震玉便要疾馳至他的身邊,他強撐著僅剩的力氣,不斷地擺動手指。
離震玉沒能發現他的動作,見義父無力抬手,連忙將手中長槍插在了一片焦土之上,接著便一手緊抓韁繩,身體向側方傾倒,近乎都要貼近地麵。
隻在途徑顧海之時,抓起了他的手臂,腰腹用力回身,將那偌大的壯漢也一並撈起,帶到了馬背之上。
義父的手臂略有濕潤粘稠,離震玉並未細想,隻當是血液凝固所致。
眼看著前方一眾蠻兵似是蠢蠢欲動,已經開始向著他的方向奔騰而來,離震玉策馬調頭,重新拾起了地上的銀槍,便要連忙向著劍門關的方向奔去。
“義父,堅持住,我們就要入關了!”
他害怕馬背上的顧海,因顛簸而撕裂了傷口,再行失血過多,但他無力做什麽,隻能以言語激勵著義父。
而身後的蠻兵雖已向著城牆的方向行進,似是要趕在離震玉之前,湧入到關口之中的模樣。
但他胯下的千裏馬近乎全力狂奔,定然要比一眾蠻兵更為迅速。
屆時入關,再行推合大門,便可一勞永逸,終日無憂!
而城牆之上的鯉軍,見到離震玉輕鬆救下了倒地不起的國公,當即爆發出一陣歡呼。
唯獨顧青山仍然緊皺著眉頭。
不對勁!
兩軍交戰,兵不厭詐。
蠻人尚能使出夜間突襲的戰術,如今又怎麽可能毫無準備地,任由俘虜就這麽被輕易救走?
可如今眼看離震玉要帶著顧海入關,顧青山也不能就此閉上大門。
卻聽她忽然下令道:
“放箭!”
“顧將軍!”
有鯉兵提醒道,
“離將軍和顧統領還在下麵,此時放箭,萬一誤傷到了——”
箭矢的射程不過百餘米的距離,更何況他們並非是精準射擊,隻是向天空拉弦,降下一場箭雨。
哪怕這能阻擋蠻軍的腳步,也有著誤傷離震玉的風險。
可事到如今,顧青山已管不得那麽多。
唯有守住劍門關,才是最為重要的選擇。
她隻能相信離震玉的騎術。
她執意道:
“放箭!”
見顧青山心意已決,那人也便不再提議,隻隨著一眾同僚拉弓上弦,向著天空射去破風的箭矢,任由密密麻麻地羽矢似傾盆大雨一般垂直而落。
奔來的蠻兵尚是舉盾的步兵,他們手中的盾牌已經舉過頭頂,任由那羽矢似暴雨砸過,也很難傷到他們分毫。
但既要維持穩定的盾陣,勢必便拖慢了他們前進的腳步。
而他們身後的騎兵並不適用於攻城的戰役——
離震玉在左右騰挪,躲避箭雨之時,離那劍門關的大門,已近在咫尺!
他大喜不已,便對著身後的顧海道:
“義父,我們馬上就要到了!堅持住!”
但顧海卻在此時,仿佛拚盡全力一般,抓住了離震玉的衣袖。
感受著義父那大手越發顫抖,離震玉不免一陣疑惑。
他似是終於意識到,顧海想要說些什麽了,隻是耳邊盡是馬蹄與風聲,身後又有持盾的步兵踏步前進,實在是聽不清虛弱的顧海在呢喃什麽。
可正待他要抵達關口之時,卻發現顧海竟是在馬背之上挪動起身子來,不等離震玉有所反應,卻聽“撲通”一聲,他竟是讓自己整個人從馬背上摔了下來!
離震玉驚慌失措,眼看就要進入劍門關,不想在臨近之時突遭變故。
他不假思索,縱身下馬,連忙跑向了不遠處顧海的身旁,就要背著顧海繼續逃亡。
可這時離得近了,他才聽清顧海自始至終,顫抖著的嘴唇裏,究竟吐露著怎樣的告誡:
“不能……讓我……回去……”
離震玉雙目圓睜!
但此時此刻,他已然抵達關口的甬道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