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我會保守秘密
我想救個人,可她活在一千年前 作者:李個腿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失蹤了!?”
江河大驚。
薛正陽連忙捂住了江河的嘴,目光瞥向江河身後,一眾還在歡呼雀躍的平民百姓,生怕江河這邊的驚呼驚擾到身後的人們,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江河反應過來,連忙斂聲,但轉而想到,如今還不是放下一切交流信息的時候,便道:
“薛前輩,你先帶著我繞城北轉一圈再說。”
薛正陽疑惑,但也架起江河的兩腋,提著他去往半空。
江河憑借著雙目,尋找到掩藏在蠱火之中,那剩下的一隊蠻人,便以一劍符迅速斬之,不留後患。
火勢雖並未因蠻人的死去而減輕,但江河卻能清晰感受到,那火焰中的蠱氣,似是逐漸式微。
“薛前輩,先前這大火之中都有蠱氣的影子,如今蠻人已死,已經沒辦法再維係蠱氣的輸出,這火便成了凡火,不知你是否有滅火的法子?”江河提醒道。
雖說失去了蠱氣的加持,這半城的火勢終究會在時間的摧殘下漸漸收斂,但畢竟快些撲滅大火,便能快些清理空地安置百姓,這件事注定宜早不宜遲。
薛正陽奇怪的看了江河一眼:
“你能分辨出靈氣的本質?靠的是什麽法子?”
“高人傳授。”江河糊弄道。
薛正陽見江河不願多說,也便不再多問,匆匆帶著江河落地,道:
“這世間萬物,皆是靈氣所顯。眼前這凡火便是火靈的外顯,其實於滅火而言,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將這火焰盡數收入囊中。”
“前輩的意思是……”
“汲靈便可。”
薛正陽看了看江河,
“我之道心尚未修補,靈台尚對外來靈氣有所排斥,修為穩步不前,汲靈的任務便要交給你了,我來為你護法。”
“可這不都是火靈氣麽,我要怎麽汲靈?”
“這些究竟是哪種靈氣,對你而言有差別麽?”
“……”
江河怔怔地看向薛正陽。
薛正陽的眸光波瀾不驚,隻道:
“你倒也無需再行隱瞞什麽。對於尋常修士而言,靈台一般隻能被某些性質相近的一兩種靈氣占據,但你此前以劍氣傷人,偶爾也動用微風,甚至還能降下雷法震懾凡人——
這幾種靈氣的性質,算不得多麽相近。”
薛正陽不願與江河過多的掰扯什麽,繼續道:
“雖然你已經足夠小心,但我們畢竟共事如此之久,有些事情注定是瞞不住的。但這是你的秘密,我薛正陽也不是那種見到寶物,便強取豪奪的蠅營狗苟之輩。
我會為你保守秘密,你大可以放心。”
江河滾了滾喉頭,笑得有些幹澀:
“那便多謝前輩了。”
這無名功法太過逆天,甚至於是江宗主都對此功法有所動搖。
江河不相信薛正陽不曾動心過。
但動心是一回事,付諸行動又是另一回事。
正如江宗主堅信手中的劍一般,薛正陽也有心中所堅信的道義。
故而他也並未對這無名功法有所圖謀。
薛正陽見江河像是鬆了口氣似的,又道:
“你的修為進展太過迅速,哪怕是散功後,不斷恢複境界也不應有如此進展。是汲取靈丹得來的麽?”
“沒錯。”江河尚還沒有什麽能掩飾修為的術法,人九境的事情注定是瞞不住的。
隻不過先前因為情況太過緊急,薛正陽才一直沒有開口去問而已。
“不過我知道汲取靈丹所帶來的弊端,這一點前輩大可放心,我自會注意的。”
薛正陽見江河什麽都懂,也便不再多言:
“那便去撲火吧,這半城的火勢看起來旺盛,但於尋常修士而言,應當隻需消化半個時辰的時間。”
江河照辦,跟著薛正陽一同去往火勢最為中心的位置後,便開始就地打坐,將周遭的火勢納入他虛浮的靈台之中。
而薛正陽則在一旁時時盯梢,充當著護法的角色,看著周圍的大火隨著時間而不斷削減,甚至連煙塵都少有彌漫。
這世間的靈氣,本該是遵循相生相克的道理扭轉變化。
正如大火灼燒了屋舍,便是將火靈與木靈相克,灼燒出了‘煙’氣——後者亦是可用以修行的一種。
但如今江河把大火收入囊中,便等同減少了火氣,所產出的煙氣自然也便愈發稀少。
不出薛正陽所料,大約過了半個時辰,那彌漫半城的大火便徹底燒幹,不見蹤跡。
待江河悠悠轉醒,並未覺得這半城的火焰為自己的修為帶來多少增長,一時間有些奇怪:
“這半城的火勢,對於人九境的我而言都不過滄海一粟,你們修火靈氣的修士又是靠著什麽方法修行的?總不至於每天都要放火燒山吧?”
“這已是比較古早的辦法。對於尋常修士而言,大抵需要各類靈寶,抑或是蘊含同種靈氣的礦物作為修行之基,我們一般稱其為靈石。
對於萬仙山修士而言,因由地貌迥異,亦有熔岩之所,其中蘊含飽滿的火靈精華,且生生不息,在那裏修行會事半功倍一些。”
“不愧為三山五宗之一,當真是大手筆啊……”江河咋舌道。
薛正陽不置可否,隻道:
“諸如此類身外之事,暫且不表。火勢降下後,自會有劍門城的官府安置百姓,你我二人且先交流信息,商議對策。”
江河連連點頭。
事情一樁樁的要去處理,茫然間他才重新想起薛正陽先前所透露的消息,他壓下心頭的驚駭,率先問道:
“你之前說,金國公失蹤了,是什麽意思?”
金國公顧海,鯉國的百勝將軍,多年前領兵駐紮劍門關,與國境之外那虎視眈眈的蠻國僵持的頂梁柱。
沒有人會懷疑這位國公的忠誠,就連魚玄機也親手將傳國龍璽交付於他,塑起阻撓那邊境之外,萬千蠱蟲攻勢的屏障。
更重要的是——
他是顧青山的父親。
江河承認,他更為在意的是最後一個名頭。
薛正陽見江河少有地露出急切,卻也隻能歎息一聲:
“昨夜龍氣被破,在蠱蟲的幫助下,蠻國輕而易舉地攻破了劍門關,金國公領兵負隅頑抗,但凡人之軀難以撼動蠻國蠱蟲,陣型在須臾之間便被衝散。
昨夜我所遇到的,便是鯉國被衝散後的殘兵……”
江河大驚。
薛正陽連忙捂住了江河的嘴,目光瞥向江河身後,一眾還在歡呼雀躍的平民百姓,生怕江河這邊的驚呼驚擾到身後的人們,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江河反應過來,連忙斂聲,但轉而想到,如今還不是放下一切交流信息的時候,便道:
“薛前輩,你先帶著我繞城北轉一圈再說。”
薛正陽疑惑,但也架起江河的兩腋,提著他去往半空。
江河憑借著雙目,尋找到掩藏在蠱火之中,那剩下的一隊蠻人,便以一劍符迅速斬之,不留後患。
火勢雖並未因蠻人的死去而減輕,但江河卻能清晰感受到,那火焰中的蠱氣,似是逐漸式微。
“薛前輩,先前這大火之中都有蠱氣的影子,如今蠻人已死,已經沒辦法再維係蠱氣的輸出,這火便成了凡火,不知你是否有滅火的法子?”江河提醒道。
雖說失去了蠱氣的加持,這半城的火勢終究會在時間的摧殘下漸漸收斂,但畢竟快些撲滅大火,便能快些清理空地安置百姓,這件事注定宜早不宜遲。
薛正陽奇怪的看了江河一眼:
“你能分辨出靈氣的本質?靠的是什麽法子?”
“高人傳授。”江河糊弄道。
薛正陽見江河不願多說,也便不再多問,匆匆帶著江河落地,道:
“這世間萬物,皆是靈氣所顯。眼前這凡火便是火靈的外顯,其實於滅火而言,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將這火焰盡數收入囊中。”
“前輩的意思是……”
“汲靈便可。”
薛正陽看了看江河,
“我之道心尚未修補,靈台尚對外來靈氣有所排斥,修為穩步不前,汲靈的任務便要交給你了,我來為你護法。”
“可這不都是火靈氣麽,我要怎麽汲靈?”
“這些究竟是哪種靈氣,對你而言有差別麽?”
“……”
江河怔怔地看向薛正陽。
薛正陽的眸光波瀾不驚,隻道:
“你倒也無需再行隱瞞什麽。對於尋常修士而言,靈台一般隻能被某些性質相近的一兩種靈氣占據,但你此前以劍氣傷人,偶爾也動用微風,甚至還能降下雷法震懾凡人——
這幾種靈氣的性質,算不得多麽相近。”
薛正陽不願與江河過多的掰扯什麽,繼續道:
“雖然你已經足夠小心,但我們畢竟共事如此之久,有些事情注定是瞞不住的。但這是你的秘密,我薛正陽也不是那種見到寶物,便強取豪奪的蠅營狗苟之輩。
我會為你保守秘密,你大可以放心。”
江河滾了滾喉頭,笑得有些幹澀:
“那便多謝前輩了。”
這無名功法太過逆天,甚至於是江宗主都對此功法有所動搖。
江河不相信薛正陽不曾動心過。
但動心是一回事,付諸行動又是另一回事。
正如江宗主堅信手中的劍一般,薛正陽也有心中所堅信的道義。
故而他也並未對這無名功法有所圖謀。
薛正陽見江河像是鬆了口氣似的,又道:
“你的修為進展太過迅速,哪怕是散功後,不斷恢複境界也不應有如此進展。是汲取靈丹得來的麽?”
“沒錯。”江河尚還沒有什麽能掩飾修為的術法,人九境的事情注定是瞞不住的。
隻不過先前因為情況太過緊急,薛正陽才一直沒有開口去問而已。
“不過我知道汲取靈丹所帶來的弊端,這一點前輩大可放心,我自會注意的。”
薛正陽見江河什麽都懂,也便不再多言:
“那便去撲火吧,這半城的火勢看起來旺盛,但於尋常修士而言,應當隻需消化半個時辰的時間。”
江河照辦,跟著薛正陽一同去往火勢最為中心的位置後,便開始就地打坐,將周遭的火勢納入他虛浮的靈台之中。
而薛正陽則在一旁時時盯梢,充當著護法的角色,看著周圍的大火隨著時間而不斷削減,甚至連煙塵都少有彌漫。
這世間的靈氣,本該是遵循相生相克的道理扭轉變化。
正如大火灼燒了屋舍,便是將火靈與木靈相克,灼燒出了‘煙’氣——後者亦是可用以修行的一種。
但如今江河把大火收入囊中,便等同減少了火氣,所產出的煙氣自然也便愈發稀少。
不出薛正陽所料,大約過了半個時辰,那彌漫半城的大火便徹底燒幹,不見蹤跡。
待江河悠悠轉醒,並未覺得這半城的火焰為自己的修為帶來多少增長,一時間有些奇怪:
“這半城的火勢,對於人九境的我而言都不過滄海一粟,你們修火靈氣的修士又是靠著什麽方法修行的?總不至於每天都要放火燒山吧?”
“這已是比較古早的辦法。對於尋常修士而言,大抵需要各類靈寶,抑或是蘊含同種靈氣的礦物作為修行之基,我們一般稱其為靈石。
對於萬仙山修士而言,因由地貌迥異,亦有熔岩之所,其中蘊含飽滿的火靈精華,且生生不息,在那裏修行會事半功倍一些。”
“不愧為三山五宗之一,當真是大手筆啊……”江河咋舌道。
薛正陽不置可否,隻道:
“諸如此類身外之事,暫且不表。火勢降下後,自會有劍門城的官府安置百姓,你我二人且先交流信息,商議對策。”
江河連連點頭。
事情一樁樁的要去處理,茫然間他才重新想起薛正陽先前所透露的消息,他壓下心頭的驚駭,率先問道:
“你之前說,金國公失蹤了,是什麽意思?”
金國公顧海,鯉國的百勝將軍,多年前領兵駐紮劍門關,與國境之外那虎視眈眈的蠻國僵持的頂梁柱。
沒有人會懷疑這位國公的忠誠,就連魚玄機也親手將傳國龍璽交付於他,塑起阻撓那邊境之外,萬千蠱蟲攻勢的屏障。
更重要的是——
他是顧青山的父親。
江河承認,他更為在意的是最後一個名頭。
薛正陽見江河少有地露出急切,卻也隻能歎息一聲:
“昨夜龍氣被破,在蠱蟲的幫助下,蠻國輕而易舉地攻破了劍門關,金國公領兵負隅頑抗,但凡人之軀難以撼動蠻國蠱蟲,陣型在須臾之間便被衝散。
昨夜我所遇到的,便是鯉國被衝散後的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