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引導
我想救個人,可她活在一千年前 作者:李個腿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河隻是笑了笑,點頭道:
“我知道。”
“那你還……”
“可是我也沒別的辦法啊。”
江河擺爛似地攤開了手,
“我隻能先盡我所能的,把這些懷疑對象先統一到一處去,免得他們在暗中繼續傳播信仰,讓整個基數變得無窮盡。”
“話是這麽說沒有錯,但你可知道,你的這般做法,隻會讓城中百姓愈發不理解你。
如今城中百姓,在邪教殘黨的煽動下怨聲載道,人人自危。
我去吃個飯的功夫,都有人不斷問我究竟為什麽要一言堂,甚至已經有人開始出言辱罵朝廷,辱罵皇帝,辱罵你我——
那些邪教的殘黨,都在暗中宣揚,這一切都是你江河的手筆。
甚至已經有人把‘國賊’的名號安在了你的頭上,認為你在毀掉這個國家的根基。
你自己瞧瞧,那日國師大典之時,加身於你身上的那抹國運究竟還在不在?”
薛正陽所言不虛。
那日加身於江河的七彩霞光,而今已消耗的半點不剩。
江河這般一言堂的做法,別說是得民心了,不被打成國賊已經算是錦京城的百姓有教養。
但江河仍然是搖了搖頭:
“這世上哪有什麽真正兩全其美的方法?大多數時候,我們能做的也隻是‘兩害相較取其輕’而已。
既然要削弱殘黨的擴散,那勢必就不能任由百姓的意願行事。
否則那些百姓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理由,我們都聽他們的辯解,按照他們的意願來,還怎麽把這三千人抓過來?”
“這——”
“薛前輩,有的時候,你莫要太過天真。”
“……”
薛正陽是個正直、直率的善人。
萬仙山貴為三山五宗翹楚,按理說應當魚龍混雜,薛正陽天資稍遜,本該能在年少時便看透百態。
但他百年的人生,大多數都生活在天機山中。
山上唯有他與師尊兩人。
而他的師尊,是一個看透世事的天機術士。
這讓薛正陽不會有被欺淩的機會,亦塑造了他純良的性格。
但萬事萬物的‘好壞’與否,都不過是對立的。
純良的秉性固然不錯,但有的時候卻不免導向天真的範疇。
而這,或許便會成為他做出選擇時,屢屢要麵對的難題——
“薛前輩,我知道你既想保住萬千百姓的性命,又不願意違背洛前輩的意願——因為洛前輩的做法並沒有錯,你也不認為自己是錯誤。
所以你才會在這些日子裏,試圖尋找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但你有沒有想過,也許這個方法根本就不存在?我們隻能在百姓與洛前輩這兩個選擇裏,去選那個更輕的害處?”
“我——”
薛正陽想要反駁什麽,但最終還是沉默以對。
因為江河所言不虛。
“沒關係,薛前輩,我可以理解。洛前輩是你的師妹,亦是你始終放不下的心魔。
你仍然懷著對她的期待,想著終有一日,你們二人終會回到曾經的美好。
但有的時候,唯有放下,才能迎來嶄新的人生。
還記得我曾與你說過的,兩個修複道心的方法麽?”
薛正陽回憶起國師大典之後,二人在慶功宴上的談話。
要麽換個人選,要麽換個執念。
但這都需要他不再懷揣對過去的懷戀。
“薛前輩,我不會勸你就此放下,因為隻要你不願放下,那外人哪怕說地再多也無外乎白費口舌。
但如今,或許是你能夠選擇的,最好的機會。”
江河說罷,便兀自站起了身。
他忽地向透來陽光的窗外探去了頭,當耳朵穿過了術法的屏蔽,他便能清楚聽見那些被軟禁在東鯉仙院之中的百姓,究竟在如何謾罵自己。
他又悠悠縮了回來,待而耳邊重又清淨之後,他又對沉默的薛正陽道:
“薛前輩,我能不能問你一個問題?”
薛正陽堪堪回過神來:
“你說。”
“洛前輩所修行的《太上忘情道》,究竟是怎樣的一門功法?她那一字真言是否就真的無解?”
“對你們人境而言,的確如此。”
薛正陽抬眼看向江河,
“修行忘情一道所需的天衍之氣,無論其性質如何,終究算是靈氣的一種。她的一字真言,便是借由天衍之氣,強行控製他人按自己的意願行動。
在同境之下,這般天衍之氣尚還有抵擋之力,但對於你、亦或是宋春堂這類人境修士而言,她的天衍之氣可以輕鬆破開你們的防護,故而不可能擁有還手之力。
所以……不要想著與她作對。以你這並不穩固的修為,隻要她願意,可以當即開口將你格殺在地。”
江河點了點頭:
“放心,薛前輩。我還想好好地活著,自然不可能就這麽去找死。”
薛正陽點了點頭。
但他看著江河那般輕鬆的神情,總覺得江河心中似乎藏著一些秘密,並未向自己解釋。
是他的錯覺麽?
但江河並沒有再打擾薛正陽,得到對方的解答後,便匆匆告別離開。
東鯉仙院的正門一側,尚還停靠著國公府的馬車。
江河輕鬆踏入進去,兩位熟悉的姑娘已在馬車之中恭候多時。
“他們罵的也實在太難聽了些,怎麽就國賊了啊,我們這也是為了鯉國著想啊。”
見江河進了馬車,魚幺幺終於憋不住心裏的一口氣,嘟囔抱怨道。
百姓對朝廷、魚玄機、國師的議論,這些天來她們也能時常聽見。
今日來到東鯉仙院後,更是聽到那三千人不一而同的汙言穢語。
她年紀尚小,並不理解百姓為何要這麽做。
明明江河是在為了更多人的安危著想,為什麽不論是多數人,還是少數人,都在對江河的做法質疑、謾罵,甚至冠以‘國賊’的名號。
江河見小姑娘少有的在為自己考慮,就連顧青山也麵色不悅,仿若心裏憋了一口氣似地,自己卻隻是輕鬆地笑了笑:
“你們與我關係密切,所以會處處為我考慮,用心體會我這麽做的深意。
但百姓與我相交甚遠,他們有著自己各自的親人,我於他們而言,不過是一個陌生人而已。
故而在他們的利益受到切身剝削時,他們不會去思考我這麽做是為了什麽,隻會在意自己究竟損失了些什麽。”
“真是愚民!”魚幺幺氣呼呼道。
這次就連顧青山都拍了她肩膀一巴掌,示意她太過失言。
江河則是拍了拍她的小腦袋:
“不能這麽說。
你所得知的信息,與百姓所得知的信息,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這是上位者與下位者之間必然的信息差。
鯉國的百姓並不算愚鈍,你作為一國公主,更不能用這種貶義詞去形容你的子民。
他們隻是普通百姓,不是什麽都懂的,在他們不懂的時候,作為這個國家的領導層級,你便要去加以引導,而不是大罵他們為什麽不理解你。
你看你爹現在,不就是老老實實受著他們的辱罵,等待我下一步行動麽?”
“哦……但是也沒見你怎麽引導他們啊,老讓他們罵你算是怎麽回事……”
小姑娘一邊揉著自己的肩膀,一邊摸著自己的小腦袋,弱弱地回應了一聲,
“更何況,我也是一時氣急才……”
“一時氣急也不行。”
顧青山說教道,
“幺幺,你作為公主,代表的便是鯉國的臉麵。
這也是車上隻有我和江河,若是不提早改掉你的壞習慣,等你長大了,可就沒人說你是童言無忌了。”
“我知道了啦青青姐……”
魚幺幺乖乖點頭,本就理虧,如今更是不敢反駁顧青山。
但她忽然瞥見對麵的江河,不知從哪裏掏出了個大盒子,正拾掇著裏麵亂七八糟的工具,一時間有些疑惑:
“江河,你在鼓搗什麽東西呢?”
隻見江河從工具盒中,忽地拿出了一張人臉麵皮,不斷細細地打量著:
“易容。”
易容工具這東西,江河也已經琢磨了有十天的時間。
他雖然對此並不精通,但在十天的琢磨之下,也能簡單地易容一番樣貌——披個麵皮,再畫個眉、描摹個眼線的事情。
他雖然不會製作麵皮,但好在路任家曾經的人生裏,似乎有過易容的時期,故而工具盒裏有一張預設的麵皮。
江河的要求本就不高,隻要讓人認不出自己的身份足以。
但魚幺幺有些沒搞明白:
“你為何要易容啊?”
江河隻笑道:
“你不是好奇為什麽這麽多天以來,我一直都在抓人,而沒有引導百姓的輿論麽?
我這不正要去引導麽?”
“怎麽引導?”
江河笑而不語。
而時間,又在沉默中悄然推移了兩日。
在抓捕行動進行的第十四天時,更多的百姓‘鋃鐺入獄’,而不明真相的群眾,心頭噴湧的憤怒,更是抵達頂峰。
那對於朝廷的辱罵,已不再似起初般竊竊私語。
在有心之人的煽動下,轉而扭轉成了相當程度的議論,甚至帶動了文人,對朝廷、對江河這位國師進行了批判。
那日江河在國師大典上的厥詞被拽了出來,被人罵成,‘此人隻會逢場作戲,糊弄人心’。
江河在大典之上斬龍的戲碼,也被人識別出來,以‘弄虛作假’的罪名,被每個百姓熟識。
‘國師誤國’的言論,霎時間成為了人心所向。
但隻針對於江河個人。
因為不論是教化子民,還是公開講學,薛正陽在百姓眼中都是一個辦實事的好國師。
尤其是在江河風評每況愈下的當下,更是有人迫切希望薛正陽出來主持公道。
群眾中,甚至有了把江河斬首示眾的暴論。
但凡提及江河,是人是狗都要唾棄兩聲。
江河的名譽徹底掃地。
而就在這時,一個鬼鬼祟祟的身影,忽然出現在了信息冗雜的茶館之中。
那人樣貌極為奇怪,很快便被人認作是易容失敗後的弄巧成拙。
但這並不妨礙他帶來的消息,徹底點燃了子民心頭的怒火。
“我打聽到那些被帶走的無辜百姓,都被江河那國賊關押到哪裏了!”
那人道,
“那些同胞,就被關在城郊不遠的——東鯉仙院!”
“我知道。”
“那你還……”
“可是我也沒別的辦法啊。”
江河擺爛似地攤開了手,
“我隻能先盡我所能的,把這些懷疑對象先統一到一處去,免得他們在暗中繼續傳播信仰,讓整個基數變得無窮盡。”
“話是這麽說沒有錯,但你可知道,你的這般做法,隻會讓城中百姓愈發不理解你。
如今城中百姓,在邪教殘黨的煽動下怨聲載道,人人自危。
我去吃個飯的功夫,都有人不斷問我究竟為什麽要一言堂,甚至已經有人開始出言辱罵朝廷,辱罵皇帝,辱罵你我——
那些邪教的殘黨,都在暗中宣揚,這一切都是你江河的手筆。
甚至已經有人把‘國賊’的名號安在了你的頭上,認為你在毀掉這個國家的根基。
你自己瞧瞧,那日國師大典之時,加身於你身上的那抹國運究竟還在不在?”
薛正陽所言不虛。
那日加身於江河的七彩霞光,而今已消耗的半點不剩。
江河這般一言堂的做法,別說是得民心了,不被打成國賊已經算是錦京城的百姓有教養。
但江河仍然是搖了搖頭:
“這世上哪有什麽真正兩全其美的方法?大多數時候,我們能做的也隻是‘兩害相較取其輕’而已。
既然要削弱殘黨的擴散,那勢必就不能任由百姓的意願行事。
否則那些百姓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理由,我們都聽他們的辯解,按照他們的意願來,還怎麽把這三千人抓過來?”
“這——”
“薛前輩,有的時候,你莫要太過天真。”
“……”
薛正陽是個正直、直率的善人。
萬仙山貴為三山五宗翹楚,按理說應當魚龍混雜,薛正陽天資稍遜,本該能在年少時便看透百態。
但他百年的人生,大多數都生活在天機山中。
山上唯有他與師尊兩人。
而他的師尊,是一個看透世事的天機術士。
這讓薛正陽不會有被欺淩的機會,亦塑造了他純良的性格。
但萬事萬物的‘好壞’與否,都不過是對立的。
純良的秉性固然不錯,但有的時候卻不免導向天真的範疇。
而這,或許便會成為他做出選擇時,屢屢要麵對的難題——
“薛前輩,我知道你既想保住萬千百姓的性命,又不願意違背洛前輩的意願——因為洛前輩的做法並沒有錯,你也不認為自己是錯誤。
所以你才會在這些日子裏,試圖尋找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但你有沒有想過,也許這個方法根本就不存在?我們隻能在百姓與洛前輩這兩個選擇裏,去選那個更輕的害處?”
“我——”
薛正陽想要反駁什麽,但最終還是沉默以對。
因為江河所言不虛。
“沒關係,薛前輩,我可以理解。洛前輩是你的師妹,亦是你始終放不下的心魔。
你仍然懷著對她的期待,想著終有一日,你們二人終會回到曾經的美好。
但有的時候,唯有放下,才能迎來嶄新的人生。
還記得我曾與你說過的,兩個修複道心的方法麽?”
薛正陽回憶起國師大典之後,二人在慶功宴上的談話。
要麽換個人選,要麽換個執念。
但這都需要他不再懷揣對過去的懷戀。
“薛前輩,我不會勸你就此放下,因為隻要你不願放下,那外人哪怕說地再多也無外乎白費口舌。
但如今,或許是你能夠選擇的,最好的機會。”
江河說罷,便兀自站起了身。
他忽地向透來陽光的窗外探去了頭,當耳朵穿過了術法的屏蔽,他便能清楚聽見那些被軟禁在東鯉仙院之中的百姓,究竟在如何謾罵自己。
他又悠悠縮了回來,待而耳邊重又清淨之後,他又對沉默的薛正陽道:
“薛前輩,我能不能問你一個問題?”
薛正陽堪堪回過神來:
“你說。”
“洛前輩所修行的《太上忘情道》,究竟是怎樣的一門功法?她那一字真言是否就真的無解?”
“對你們人境而言,的確如此。”
薛正陽抬眼看向江河,
“修行忘情一道所需的天衍之氣,無論其性質如何,終究算是靈氣的一種。她的一字真言,便是借由天衍之氣,強行控製他人按自己的意願行動。
在同境之下,這般天衍之氣尚還有抵擋之力,但對於你、亦或是宋春堂這類人境修士而言,她的天衍之氣可以輕鬆破開你們的防護,故而不可能擁有還手之力。
所以……不要想著與她作對。以你這並不穩固的修為,隻要她願意,可以當即開口將你格殺在地。”
江河點了點頭:
“放心,薛前輩。我還想好好地活著,自然不可能就這麽去找死。”
薛正陽點了點頭。
但他看著江河那般輕鬆的神情,總覺得江河心中似乎藏著一些秘密,並未向自己解釋。
是他的錯覺麽?
但江河並沒有再打擾薛正陽,得到對方的解答後,便匆匆告別離開。
東鯉仙院的正門一側,尚還停靠著國公府的馬車。
江河輕鬆踏入進去,兩位熟悉的姑娘已在馬車之中恭候多時。
“他們罵的也實在太難聽了些,怎麽就國賊了啊,我們這也是為了鯉國著想啊。”
見江河進了馬車,魚幺幺終於憋不住心裏的一口氣,嘟囔抱怨道。
百姓對朝廷、魚玄機、國師的議論,這些天來她們也能時常聽見。
今日來到東鯉仙院後,更是聽到那三千人不一而同的汙言穢語。
她年紀尚小,並不理解百姓為何要這麽做。
明明江河是在為了更多人的安危著想,為什麽不論是多數人,還是少數人,都在對江河的做法質疑、謾罵,甚至冠以‘國賊’的名號。
江河見小姑娘少有的在為自己考慮,就連顧青山也麵色不悅,仿若心裏憋了一口氣似地,自己卻隻是輕鬆地笑了笑:
“你們與我關係密切,所以會處處為我考慮,用心體會我這麽做的深意。
但百姓與我相交甚遠,他們有著自己各自的親人,我於他們而言,不過是一個陌生人而已。
故而在他們的利益受到切身剝削時,他們不會去思考我這麽做是為了什麽,隻會在意自己究竟損失了些什麽。”
“真是愚民!”魚幺幺氣呼呼道。
這次就連顧青山都拍了她肩膀一巴掌,示意她太過失言。
江河則是拍了拍她的小腦袋:
“不能這麽說。
你所得知的信息,與百姓所得知的信息,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這是上位者與下位者之間必然的信息差。
鯉國的百姓並不算愚鈍,你作為一國公主,更不能用這種貶義詞去形容你的子民。
他們隻是普通百姓,不是什麽都懂的,在他們不懂的時候,作為這個國家的領導層級,你便要去加以引導,而不是大罵他們為什麽不理解你。
你看你爹現在,不就是老老實實受著他們的辱罵,等待我下一步行動麽?”
“哦……但是也沒見你怎麽引導他們啊,老讓他們罵你算是怎麽回事……”
小姑娘一邊揉著自己的肩膀,一邊摸著自己的小腦袋,弱弱地回應了一聲,
“更何況,我也是一時氣急才……”
“一時氣急也不行。”
顧青山說教道,
“幺幺,你作為公主,代表的便是鯉國的臉麵。
這也是車上隻有我和江河,若是不提早改掉你的壞習慣,等你長大了,可就沒人說你是童言無忌了。”
“我知道了啦青青姐……”
魚幺幺乖乖點頭,本就理虧,如今更是不敢反駁顧青山。
但她忽然瞥見對麵的江河,不知從哪裏掏出了個大盒子,正拾掇著裏麵亂七八糟的工具,一時間有些疑惑:
“江河,你在鼓搗什麽東西呢?”
隻見江河從工具盒中,忽地拿出了一張人臉麵皮,不斷細細地打量著:
“易容。”
易容工具這東西,江河也已經琢磨了有十天的時間。
他雖然對此並不精通,但在十天的琢磨之下,也能簡單地易容一番樣貌——披個麵皮,再畫個眉、描摹個眼線的事情。
他雖然不會製作麵皮,但好在路任家曾經的人生裏,似乎有過易容的時期,故而工具盒裏有一張預設的麵皮。
江河的要求本就不高,隻要讓人認不出自己的身份足以。
但魚幺幺有些沒搞明白:
“你為何要易容啊?”
江河隻笑道:
“你不是好奇為什麽這麽多天以來,我一直都在抓人,而沒有引導百姓的輿論麽?
我這不正要去引導麽?”
“怎麽引導?”
江河笑而不語。
而時間,又在沉默中悄然推移了兩日。
在抓捕行動進行的第十四天時,更多的百姓‘鋃鐺入獄’,而不明真相的群眾,心頭噴湧的憤怒,更是抵達頂峰。
那對於朝廷的辱罵,已不再似起初般竊竊私語。
在有心之人的煽動下,轉而扭轉成了相當程度的議論,甚至帶動了文人,對朝廷、對江河這位國師進行了批判。
那日江河在國師大典上的厥詞被拽了出來,被人罵成,‘此人隻會逢場作戲,糊弄人心’。
江河在大典之上斬龍的戲碼,也被人識別出來,以‘弄虛作假’的罪名,被每個百姓熟識。
‘國師誤國’的言論,霎時間成為了人心所向。
但隻針對於江河個人。
因為不論是教化子民,還是公開講學,薛正陽在百姓眼中都是一個辦實事的好國師。
尤其是在江河風評每況愈下的當下,更是有人迫切希望薛正陽出來主持公道。
群眾中,甚至有了把江河斬首示眾的暴論。
但凡提及江河,是人是狗都要唾棄兩聲。
江河的名譽徹底掃地。
而就在這時,一個鬼鬼祟祟的身影,忽然出現在了信息冗雜的茶館之中。
那人樣貌極為奇怪,很快便被人認作是易容失敗後的弄巧成拙。
但這並不妨礙他帶來的消息,徹底點燃了子民心頭的怒火。
“我打聽到那些被帶走的無辜百姓,都被江河那國賊關押到哪裏了!”
那人道,
“那些同胞,就被關在城郊不遠的——東鯉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