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經曆了那天晚上,自己哭喊著無論如何也想要修仙,並成功忍痛塑造完靈台後,魚幺幺便覺得,這世上已經沒什麽困難,能阻礙自己的修仙之路了。


    所以自清醒之後,從顧青山口中得知,自己的靈台已經徹底修複,她隻休息了大概半天的時間,便興致勃勃的找上江河,讓他帶自己去劍山入道。


    然後她便發現,自己大錯特錯。


    她花了一下午的時間,也愣是沒感受到‘丹田’是哪個位置。


    說是“臍下三寸陰陽戶”,可她就算是把手指放在那個位置上,也愣是沒感覺出有一丁點的特殊來。


    還說什麽丹田處便有台階形靈台,她閉著眼睛硬生生感受了一個時辰,眼前都是一片沒有顏色的虛無。


    至於靈氣……


    她除了偶爾能感受到初夏襲來的微風,聽到嘈雜的劍鳴之外,什麽也感覺不到。


    她有些頹敗了。


    尤其是在得知,顧青山頃刻入道之後。


    她試著去問顧青山,是否掌握了什麽要領。


    顧青山的回答,與江河的講解如出一轍——


    感受呼吸,感應靈台,牽引靈氣,隻要把握住這三點,“出溜”一下便水到渠成了。


    可到底怎麽把握啊!


    魚幺幺心想,是不是自己太笨了,哪怕擁有靈台,也沒什麽修仙的天賦。


    又想到顧青山幾乎是一夜之間便輕鬆入道,心裏就越發的著急起來。


    她也不想和顧青山攀比,顧青山和江河也從未拿兩人的入道速度進行比較。


    但她就是很在意,從而變得越發浮躁。


    越是浮躁,便越難以靜心感受丹田、靈台的存在,也便越難以入道——


    然後浮躁就此惡化。


    如此,便成了惡性循環。


    好在這份循環並沒有持續太久,就被江河氣衝衝地教訓了一頓。


    又花了一天的時間反省思考後,她也算是徹底認清了現實。


    江河也沒說多重的話。


    隻是告訴她“與其天天糾結別人比你如何,不如仔細想想比起昨天的你,今日的你進步了如何”這淺顯易懂的道理。


    再加上語氣頗重,極富有說教意味,便徹底罵醒了這位不諳世事的小公主。


    魚幺幺就是這點比較好。


    雖然她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但好在人不笨,家教不錯,年紀小卻不怎麽叛逆,極為聽話。


    更重要的是意誌堅定——


    她真的很想修仙。


    這才讓江河的說教起了作用。


    若是換作一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又想一出是一出的小公主,江河的說教非但不會起作用,反而會引起反效果,徹底讓人擺爛。


    而之後,魚幺幺雖然難免會去期盼,自己也能有青青姐一般神速的進度,但也不會再讓這份小小的‘嫉妒’,影響到自己的心情。


    可對於入道而言,一樣於事無補。


    這種全憑感覺的事情,根本沒有一個特定的套路去效仿,隻能自己一點點的去摸索。


    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哪怕別人掰開揉碎了塞你肚子裏,你自己感覺不到,就還是不懂。


    再加上靈台變得陌生,便更是難上加難。


    江河徹底讓魚幺幺放下了修行,轉而讓她和顧青山一起,學習自己所傳授的劍招。


    隻不過,這在魚幺幺看來,反而是江河徹底對自己失望的表現。


    因為那劍招也是他特意傳給青青姐的。


    他對青青姐百般照料,對自己便是“想學就試著學一學,不學也無所謂”的態度。


    畢竟,想要使出那一劍,便需要劍氣的加持,而她沒有。


    她不想服輸。


    江河越對自己失望,她就越是想要證明給他看,所以在江河傳授顧青山劍招之時,她也認真的去記憶要領。


    哪怕自己現在使不出來,也不代表自己永遠使不出來。


    於是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


    天一亮他們三人便一同出發,前往劍山山腳,各自做著各自的活計。


    顧青山練劍招汲取劍氣,魚幺幺感悟靈台,江河則拿著藥爐,不知道往裏麵煉著什麽東西。


    其實起初江河也是在打坐修行的,但他很快便發現,饒是劍氣遍布山間,十分濃鬱,他的觀想法也始終沒怎麽動彈,修行的效果很是一般。


    肯定要比平時打坐汲取的多,但和那日後山修行時的速度,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這或許是因為,這山中的劍氣沒有太多的執念供江河觀想。


    江河這才明悟。


    原來先前吸取死氣那麽迅速,完全是因為那後山上還有諸多死者的執念交織,輔以他們死後靈丹的消解,形成了極為濃鬱的死氣。


    這才牽動起了自己的‘觀想法’,致使修行一日千裏。


    而這山中劍氣,似乎沒有靈丹加持,便不會有相同效果。


    想通後,他便對這漫山的劍氣有了別的想法。


    手中沒有多餘的靈紙,無法製作‘一劍符’,他便開始煉製‘劍丸’。


    那是先前江宗主教給江河的方子,是劍修在鬥法時,用於補充自身劍氣的靈丹。


    想要煉製劍丸,必不可少的材料便是‘劍氣’。


    而由於劍氣是自修士手中的寶劍,轉化周遭靈氣所生。


    且轉化出的劍氣總量,與修士的境界、寶劍的品質、劍修與劍的羈絆等因素息息相關。


    一般來說,修士一天最多隻有四個時辰的修行時間。


    因為境界不到家時,無法長時間入定閉關,而手中又沒有用以輔佐閉關,幫助入定的丹藥。


    而大部分劍修,不如江秋皙一般有天分,自修劍之初,便可在四個時辰內盡數將劍氣吸收殆盡。


    這不可避免的會導致,長劍所轉化出的劍氣,每天都有相當一部分會被浪費掉。


    所以劍宗的修士,就開始琢磨如何提高當日所剩劍氣的利用率。


    這才有了煉器、煉丹、煉陣等,有關劍修的修仙百藝。


    也間接導致了‘劍丸’的誕生。


    在一日四個時辰的修行過後,劍修可以選擇以煉藥的方式,把劍中靈氣‘儲藏’在藥丸之中,作為自己鬥法時的儲備劍氣使用。


    劍修畢竟主攻殺伐,打著打著難免控製不住靈氣的釋放,跌境了來兩粒,便又是一條好漢。


    一般而言,雖然劍丸也可以作為修士主要的修行手段——


    比如劍修不練劍,沉迷於煉製劍丸,當劍丸湊足一定數量後,便通過吞服劍丸提升境界,俗稱嗑藥升仙。


    但先不提劍丸儲存劍氣時,會有相當一部分的劍氣在煉藥的過程中流失,所修成的境界也十分不穩固,會致使靈台一觸即潰這類顯而易見的後果。


    當一名劍修不再練劍、隻拿劍氣用以煉丹提升自己,那這個人手中的劍也未必會再認可他,長劍所轉化的劍氣,也會隨之慢慢減少。


    ‘劍丸’畢竟隻是一種,提高當日所轉化劍氣‘使用率’的手段,若是不思進取的嗑藥,打著煉丹的幌子逃避苦修,那總體而言是得不償失的。


    而一名劍修在正常修行四個時辰之後,所剩餘的劍氣,常理而言能讓修士煉製三十分之一枚劍丸。


    故而一般情況下,煉製一枚適用於自己當前境界的劍丸,大致需要三十日作為一個周期。


    這個周期,會隨著修士境界的提升,而不斷增加。


    同時,所需劍丸的品質,也勢必要因此提高——


    這會使得需要的藥材越發稀有。


    因為品質越高的劍丸,所儲存的劍氣便越多。


    正如靈六境的江秋皙,吃上一枚低品質劍丸所帶來的補充,甚至不如她隨意的呼吸一口空氣。


    不過到了她那個境界,再高品質的劍丸,也基本上起不到什麽作用了,充其量能當個糖豆嚼一嚼。


    而煉製低等級的劍丸,所需要的材料並不難湊。


    如果不介意煉成的劍丸並不完美,會浪費更多的劍氣的話,實際上還有太多的平替可以選擇。


    江秋皙給予的藥方十分完整,江河亦能憑借著藥材藥性,在青玄子的遺產裏找到平替。


    生靈洲的丹藥、法器,基本上與境界相同,都分人、地、天、靈、仙五個層次。


    其中,每個層次又有三個‘上、中、下’三個品級,作為分辨靈丹品質的依據。


    那活血液、凝血丸,便是修行界最常見的,人下品丹藥。


    江河所要煉製的,也不過是人下品的劍丸,他如今是人四境,一枚人下品劍丸能恢複他大概十分之一的劍氣。


    這已然十分夠用。


    而這漫山的劍氣無主,已然稱得上是豐饒的劍氣儲備站。


    江河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煉製劍丸會導致劍氣的使用率不足這種問題,他可以肆無忌憚的來揮霍山中劍氣。


    粗略估計,耗盡青玄子遺產中的藥材,他大概能煉製出二十枚劍丸來。


    他不嫌少,因為等此番事了回京,江河還會跟著薛正陽一同前去那山海樓集會。


    到時他便可拿手上的一枚白瓊玉,和七十多枚翠瓊玉好好消費一番,購置更多的藥材與靈紙。


    然後再找個機會,回到這劍山山腳,‘閉關’上一段時間,煉製出更多的劍丸和一劍符來……


    江河算是徹底想明白了。


    自己完全不用遺憾,宗主大人沒辦法埋下什麽新手大禮包,供自己橫行無忌。


    這漫山的劍氣,可不就是最好的羊毛麽!


    使勁薅就完事了!


    而原本在感悟靈台的魚幺幺,看著不遠處偷偷摸摸鼓搗什麽的江河,隻覺越看越可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想救個人,可她活在一千年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個腿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個腿兒並收藏我想救個人,可她活在一千年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