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覡說什麽陰符令即將現世,要求萬千生人媒才能讓陰符令聽他的,所以陶政手裏的將士一半給了方瑜,剩的全守在那裏。
方瑜在祭靈台待過幾天,鄲越羌族逼得太緊,祭靈台又始終沒什麽異樣,他實在坐不住,便親自帶人和溫謹一起去了臨關。
雙方交戰了兩天一夜,方瑜也沒傳回去什麽消息,任清冉和常青誼守在關內,並不知曉戰況如何了,又不敢輕舉妄動,多少都有點心慌。
任清冉倒沒表現出來,他端坐在桌案前發呆,左手支著太陽穴,右手抓了支毛筆,視線始終被案上的空白信紙占據,從未轉移到別處過。
常青誼已經負手在房間內來回踱步了半個時辰,心急如焚的模樣看起來就很傻。
可能是瞎晃累了,常青誼停下來,回身盯著任清冉看,見後者壓根沒注意到他,便道:“聖上那裏老沒消息,我心裏有點慌,你這麽淡定,我更慌了。”
任清冉抬眼看他,眼中充滿了困惑,“什麽?”
常青誼:“……”
常青誼耐著性子道:“你沒上過戰場,那點小聰明肯定紙上談兵了,否則為何這麽久了還沒消息?我心裏有點慌,總擔心聖上出事,你別這麽淡定,說兩句話好不好?”
任清冉倒是很認真地問:“要說什麽?”
常青誼道:“好吧,你繼續。”
這時,有個渾身是傷的小將士跌跌撞撞、連滾帶爬地闖了進來。
任清冉眸光一凝,倏地站起身,快步奔過去扶住他,焦急地問:“怎麽了?”
小將士滿臉疲憊之色,沾滿血汙的手拽住他素白的衣袖,大大地喘了一口氣,又吞吐道:“任大人,聖上、聖上讓您去一趟廣陽……讓陶太尉帶兵來……還令常大人送您回長安。”
常青誼急不可耐地問:“出什麽事了??”
小將士把氣喘勻了,才道:“他們好像清楚我們的動向,大家摸黑到臨關外不遠就被包圍了。青雲派那麽多奇門陣法也沒守多久,全被他們破了,聖上和溫少主還在跟他們周旋脫不開身,打了這麽久,大家死的死傷的傷,沒傷的也筋疲力竭了,聖上讓我們幾個逃出來找您,如今就剩我一個了。”
任清冉沒說話,目光落在了門外。
常青誼憋了半晌也沒說出一句話,隻得從齒逢間擠出一句:“狗娘養的鄲越王八蛋!”
任清冉扶小將士坐到一邊,吩咐道:“青誼,去請侍醫來。”
常青誼欲言又止,但看了看小將士,還是把話頭憋了回去,隨口應了一聲,小跑了出去。
任清冉說了幾句安慰小將士的話,又回身去了桌案前,開始提筆寫什麽東西。
這一過程小將士都拘謹地盯著他的動作看,偶爾任清冉動一下,他還有些驚嚇。
待任清冉快速寫好一封信,常青誼帶來的侍醫已經在給小將士粗略地處理傷口了。
任清冉將疊好的信遞給常青誼,又從袖中掏出黃金令遞過去,吩咐道:“青誼,你速去速回。”
常青誼伸了下手,又飛快地縮回了,端出一副高貴冷豔,冷哼道:“聖上讓我保護你,又沒讓我幹別的,這種事讓別人去不行啊?我現在什麽都聽你的,但前提是我得留在你身邊。”
任清冉一句話沒說,仍保持著將信遞給他的動作,目光灼灼地看著他。
常青誼一時又畏懼了,“你別嚇我,本來就是。”
任清冉耐心道:“青誼,聖上有危險,需要陶太尉的援兵。我讓你親自去,是因為聖上信不過陶太尉,留下這塊黃金令也是防他耍三公的威風。他是三公之一,別人沒這膽量,但你有,隻能你去。”
常青誼抱怨道:“你也不怕他,你怎麽不去?”但其實他這話說得相當沒有底氣。
這回任清冉沒說話了,隻是平淡地望著他。
半晌後,常青誼受不了那眼神,氣當場泄了個幹淨,隻得不情願地道:“行了,我去!但你不許亂跑,我會讓人看著你的!”
任清冉繼而笑道:“記住了,務必讓他帶兵來,晚一步聖上那裏的麻煩便多一分,必要時你可以先斬後奏。”
“我知道,不用你廢話。”常青誼心不甘情不願地搶了那封信和黃金令,又氣衝衝地奪門而去了。
小將士當即起身道:“任大人,您想做什麽?聖上說過讓您回長安,您可別……”
任清冉苦笑道:“無妨,還請小將軍跟我說一下具體情況吧。”
……
任清冉認真地聽著小將士的訴說,沉思了好一陣,小將士有些遲疑,大體情況說完了,又道:“是胡掖普達來了,還有鄲越世子寧哲也在,他們實力不容小覷,大家中了埋伏實在招架不住,若非有青雲山的奇門陣法撐過一段時間,恐怕早就全軍覆沒了。”
任清冉問道:“那裏離臨關關口有多遠?”
小將士道:“兩裏地左右。”
任清冉皺眉道:“那個地方不如臨關附近地勢險要,還有一片樹林,最容易亂成一團,為何要走那麽遠?”
小將士:“聖上說過,鄲越可能一早就知道我們的動向,故意引我們到那裏的,所以懷疑軍中出了叛徒。”
任清冉沒接話,兀自在一側出神。
半晌後,小將士似乎有話要說,但還沒開口,又聽任清冉低聲呢喃道:“生義不可兼得,聖人常舍生取義,若換作了家國與人道,又該怎麽選?”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問那小將士。
小將士不明所以道:“任大人,您說什麽……什麽舍生取義?”
任清冉衝他笑了笑,如沐春風的笑意給人一種莫名的安撫,小將士愣了一下,慌忙別開了視線。
任清冉道:“還請小將士幫忙帶一下路。”
就算有人看著,任清冉照樣出得來,畢竟常青誼的官沒任清冉大,那小將士簡單包紮好了,心照不宣地跟上了任清冉。
任清冉邊往外走邊問道:“現在關內季將軍手底下隻有幾千兵力,想來應該不夠。”
小將士附和道:“幾千兵力肯定還不夠他們塞牙縫的!”
任清冉又沉吟了片刻,忽而抬頭看看天,眼裏有了笑意,溫聲道:“不對,幾千人應該夠了,隻需撐到陶太尉援兵來就可以了。”
小將士小聲嘀咕道:“你又不在戰場,怎麽知道戰事的緊張?幾千人夠什麽啊,果然是文人出身!”
任清冉偏頭看他一眼,又不在意了,抬眼看向前方,繼續發呆,眼裏的光淡淡的,像是沒聽到一樣。
小將士驚得差點要下跪,任清冉卻邁步往前走去,他很輕地歎了口氣,又溫聲道:“我們齊方信鬼神,鄲越何嚐又不信,恐怕隻有羌族才不敬鬼神。”
小將士的話音有些吞吐,“任、任大人,您、您說什麽?”
任清冉笑著解釋道:“百家祭神有一種習俗——很多百姓會扮成鬼神的樣子,成群結隊上山神窟祭天,必要時還要故意發出類似鬼哭的聲音。”
小將士似乎懂了一點,“您是說……”
任清冉衝他笑了一下,“清明剛過月餘,那些鬼神服飾在百姓家裏應該還保留有,煩你去找這裏的縣丞,讓他到百姓家裏收購三千套這樣的衣服,盡量在夜裏看起來像是鬼神降臨。”
小將士也不是傻的,聽到這裏基本懂了他的意思,之前對他那些不屑也隨之消失了,當下恭敬地拱手道:“謹諾!”
任清冉隻是笑,“我去找季將軍,你記得要快,多謝。”
小將士:“好,任大人放心。”
方瑜在祭靈台待過幾天,鄲越羌族逼得太緊,祭靈台又始終沒什麽異樣,他實在坐不住,便親自帶人和溫謹一起去了臨關。
雙方交戰了兩天一夜,方瑜也沒傳回去什麽消息,任清冉和常青誼守在關內,並不知曉戰況如何了,又不敢輕舉妄動,多少都有點心慌。
任清冉倒沒表現出來,他端坐在桌案前發呆,左手支著太陽穴,右手抓了支毛筆,視線始終被案上的空白信紙占據,從未轉移到別處過。
常青誼已經負手在房間內來回踱步了半個時辰,心急如焚的模樣看起來就很傻。
可能是瞎晃累了,常青誼停下來,回身盯著任清冉看,見後者壓根沒注意到他,便道:“聖上那裏老沒消息,我心裏有點慌,你這麽淡定,我更慌了。”
任清冉抬眼看他,眼中充滿了困惑,“什麽?”
常青誼:“……”
常青誼耐著性子道:“你沒上過戰場,那點小聰明肯定紙上談兵了,否則為何這麽久了還沒消息?我心裏有點慌,總擔心聖上出事,你別這麽淡定,說兩句話好不好?”
任清冉倒是很認真地問:“要說什麽?”
常青誼道:“好吧,你繼續。”
這時,有個渾身是傷的小將士跌跌撞撞、連滾帶爬地闖了進來。
任清冉眸光一凝,倏地站起身,快步奔過去扶住他,焦急地問:“怎麽了?”
小將士滿臉疲憊之色,沾滿血汙的手拽住他素白的衣袖,大大地喘了一口氣,又吞吐道:“任大人,聖上、聖上讓您去一趟廣陽……讓陶太尉帶兵來……還令常大人送您回長安。”
常青誼急不可耐地問:“出什麽事了??”
小將士把氣喘勻了,才道:“他們好像清楚我們的動向,大家摸黑到臨關外不遠就被包圍了。青雲派那麽多奇門陣法也沒守多久,全被他們破了,聖上和溫少主還在跟他們周旋脫不開身,打了這麽久,大家死的死傷的傷,沒傷的也筋疲力竭了,聖上讓我們幾個逃出來找您,如今就剩我一個了。”
任清冉沒說話,目光落在了門外。
常青誼憋了半晌也沒說出一句話,隻得從齒逢間擠出一句:“狗娘養的鄲越王八蛋!”
任清冉扶小將士坐到一邊,吩咐道:“青誼,去請侍醫來。”
常青誼欲言又止,但看了看小將士,還是把話頭憋了回去,隨口應了一聲,小跑了出去。
任清冉說了幾句安慰小將士的話,又回身去了桌案前,開始提筆寫什麽東西。
這一過程小將士都拘謹地盯著他的動作看,偶爾任清冉動一下,他還有些驚嚇。
待任清冉快速寫好一封信,常青誼帶來的侍醫已經在給小將士粗略地處理傷口了。
任清冉將疊好的信遞給常青誼,又從袖中掏出黃金令遞過去,吩咐道:“青誼,你速去速回。”
常青誼伸了下手,又飛快地縮回了,端出一副高貴冷豔,冷哼道:“聖上讓我保護你,又沒讓我幹別的,這種事讓別人去不行啊?我現在什麽都聽你的,但前提是我得留在你身邊。”
任清冉一句話沒說,仍保持著將信遞給他的動作,目光灼灼地看著他。
常青誼一時又畏懼了,“你別嚇我,本來就是。”
任清冉耐心道:“青誼,聖上有危險,需要陶太尉的援兵。我讓你親自去,是因為聖上信不過陶太尉,留下這塊黃金令也是防他耍三公的威風。他是三公之一,別人沒這膽量,但你有,隻能你去。”
常青誼抱怨道:“你也不怕他,你怎麽不去?”但其實他這話說得相當沒有底氣。
這回任清冉沒說話了,隻是平淡地望著他。
半晌後,常青誼受不了那眼神,氣當場泄了個幹淨,隻得不情願地道:“行了,我去!但你不許亂跑,我會讓人看著你的!”
任清冉繼而笑道:“記住了,務必讓他帶兵來,晚一步聖上那裏的麻煩便多一分,必要時你可以先斬後奏。”
“我知道,不用你廢話。”常青誼心不甘情不願地搶了那封信和黃金令,又氣衝衝地奪門而去了。
小將士當即起身道:“任大人,您想做什麽?聖上說過讓您回長安,您可別……”
任清冉苦笑道:“無妨,還請小將軍跟我說一下具體情況吧。”
……
任清冉認真地聽著小將士的訴說,沉思了好一陣,小將士有些遲疑,大體情況說完了,又道:“是胡掖普達來了,還有鄲越世子寧哲也在,他們實力不容小覷,大家中了埋伏實在招架不住,若非有青雲山的奇門陣法撐過一段時間,恐怕早就全軍覆沒了。”
任清冉問道:“那裏離臨關關口有多遠?”
小將士道:“兩裏地左右。”
任清冉皺眉道:“那個地方不如臨關附近地勢險要,還有一片樹林,最容易亂成一團,為何要走那麽遠?”
小將士:“聖上說過,鄲越可能一早就知道我們的動向,故意引我們到那裏的,所以懷疑軍中出了叛徒。”
任清冉沒接話,兀自在一側出神。
半晌後,小將士似乎有話要說,但還沒開口,又聽任清冉低聲呢喃道:“生義不可兼得,聖人常舍生取義,若換作了家國與人道,又該怎麽選?”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問那小將士。
小將士不明所以道:“任大人,您說什麽……什麽舍生取義?”
任清冉衝他笑了笑,如沐春風的笑意給人一種莫名的安撫,小將士愣了一下,慌忙別開了視線。
任清冉道:“還請小將士幫忙帶一下路。”
就算有人看著,任清冉照樣出得來,畢竟常青誼的官沒任清冉大,那小將士簡單包紮好了,心照不宣地跟上了任清冉。
任清冉邊往外走邊問道:“現在關內季將軍手底下隻有幾千兵力,想來應該不夠。”
小將士附和道:“幾千兵力肯定還不夠他們塞牙縫的!”
任清冉又沉吟了片刻,忽而抬頭看看天,眼裏有了笑意,溫聲道:“不對,幾千人應該夠了,隻需撐到陶太尉援兵來就可以了。”
小將士小聲嘀咕道:“你又不在戰場,怎麽知道戰事的緊張?幾千人夠什麽啊,果然是文人出身!”
任清冉偏頭看他一眼,又不在意了,抬眼看向前方,繼續發呆,眼裏的光淡淡的,像是沒聽到一樣。
小將士驚得差點要下跪,任清冉卻邁步往前走去,他很輕地歎了口氣,又溫聲道:“我們齊方信鬼神,鄲越何嚐又不信,恐怕隻有羌族才不敬鬼神。”
小將士的話音有些吞吐,“任、任大人,您、您說什麽?”
任清冉笑著解釋道:“百家祭神有一種習俗——很多百姓會扮成鬼神的樣子,成群結隊上山神窟祭天,必要時還要故意發出類似鬼哭的聲音。”
小將士似乎懂了一點,“您是說……”
任清冉衝他笑了一下,“清明剛過月餘,那些鬼神服飾在百姓家裏應該還保留有,煩你去找這裏的縣丞,讓他到百姓家裏收購三千套這樣的衣服,盡量在夜裏看起來像是鬼神降臨。”
小將士也不是傻的,聽到這裏基本懂了他的意思,之前對他那些不屑也隨之消失了,當下恭敬地拱手道:“謹諾!”
任清冉隻是笑,“我去找季將軍,你記得要快,多謝。”
小將士:“好,任大人放心。”